《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讲好革命故事》 邓新闻

任爱龙

<p class="ql-block">《乳山市英雄辈出》书籍编纂背景概述</p><p class="ql-block">一、编纂缘起与初衷</p><p class="ql-block">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乳山市丰富的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任爱田和王长敏两位战友于今年五月初踏上了前往贵州和云南的寻访之旅。他们历经十天,重返老山、者阴山等昔日战场,追寻战斗足迹,缅怀英雄先烈。这次重返战场之旅,不仅勾起了对过去的回忆,更激发了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p><p class="ql-block">在昆明,两位战友与当地的老战友相聚,共同探讨了编写《乳山市英雄辈出》一书的初衷和进展。去年,邓新闻战友和陈孟志老师已经提出了这一倡议,旨在通过书籍的形式,将乳山市在历次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传承下来,激励后人。这一倡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p><p class="ql-block">二、编纂过程与进展</p><p class="ql-block">经过深入讨论和筹备,战友们形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并成功提交给了乳山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多轮讨论和汇报,市里领导最终同意了这一项目,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p><p class="ql-block">《乳山市英雄辈出》一书将涵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珍宝岛战役、中印边境冲突、援越抗美、援老抗美、自卫反击战、两山作战和老山轮战以及核实验等十几次重大战争中的乳山英雄事迹。这些英雄事迹不仅展现了乳山人民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p><p class="ql-block">广电局的高级记者于家广主任已经为抗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事迹撰写了大量素材,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编写工作的重点是采访各位战友的事迹,统计战时立功的战友和火线入党、战地典范的战友,并登记他们的英勇事迹。战友们积极总结、讲好故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三、拍摄工作配合</p><p class="ql-block">为了配合书籍的编写工作,还进行了相关的拍摄工作。这些照片不仅将用于书籍的编辑和插图,更将作为珍贵的史料和记忆,共同迎接建军100周年的到来。通过拍摄工作,进一步挖掘和呈现了乳山英雄们的感人故事和英勇形象,为书籍的编写增添了更多的生动性和感染力。</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乳山市英雄辈出》一书的编纂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乳山市的英雄事迹,我们旨在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前行。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有战斗故事的战友们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四次赴前线作战的经历</b></p><p class="ql-block">邓新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79年反击作战,我是特务连班长。</span></p><p class="ql-block"> 在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在陆军第31师92团特务连当警卫班长。其任务是给孙克昌副师长、王干清团长、梁绪森政委、以及各位副团长、副政委、司令部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和后勤处处长、各位副参谋长、副主任等十几位首长,担任战场警卫。战争开始时,我不具体跟首长,主要是领导组织与协调战场警卫工作,每位首长都配有1名专职警卫员。</p><p class="ql-block">战场警卫,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战场上,首长的生命安全,直接关乎战争的胜败。这在历来战争都是如此。在1979年自卫还击战中,我广西方向某师首长机关,误入敌包围圈,该师警卫连连长李庆海和副连长三次掩护师首长机关突围,最后连长、副连长都光荣辆牲,连长李庆海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我们这十几位首长的警卫员,就是要做到:誓死保卫首长的安全。</p><p class="ql-block">2月17日,早6时30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争打响。从云南到广西,长达近200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顿时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炮火隆隆,战火纷飞。我们团指挥所,除留有孙副师长、王团长、梁政委、宗参谋长,袁副参谋长外,其他首长,全部下到各营指挥战斗。</p><p class="ql-block"> 战争第一天,突破敌前沿,这是战争中最难最艰巨的任务。越军从1976年就开始,在中越边境构筑工事、设置障碍。我们团的任务,就是要在我友邻的配合下,在我云南金平方向,向敌莱州省封土方向发起攻击,要从那发“中越友谊大桥”左621高地、658高地、662高地、1108高地、1299高地、马鹿塘等地域的敌前沿阵地,撕开一条十余公里长的口子,然后向敌纵深发展进攻。敌人经过了多年的战争准备,这些高地上的堑壕都在三道以上,一列桩铁丝网、铁蒺藜,都在五道以上,并且布满了地雷,掩蔽部、火力点密布,并都是纵横交叉配置。且山高坡陡,其坡度达到70度以上,稠密的飞机草灌木林,便于敌人隐蔽防守。面对的敌人主力,是被越自称为王牌部队的316A师。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我们团4连连长就光荣牺牲了。也就在战争的第一天,由于突破敌前沿,敌人以猛烈的炮火疯狂的拦阻,一发炮弹在我们团指挥所附近爆炸,王团长的警卫员姜和平负伤,王团长身上穿的衣服边角也被弹片串了几个洞,所幸人设受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既要负责对首长们搞好警卫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又接替王团长警卫员姜和平,具体跟王团长担任警卫。在王团长身边,我经历见证了整个战争全过程。</p><p class="ql-block"> 整个战争,从2月17日打响,至3月10日奉命撤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p><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就是突破敌前沿。第一天,敌前沿没有突破得了,直打到第二天下午,才攻下了敌前沿阵地。这个任务,主要是我们团二营完成的。且团100迫击炮连82无后坐力炮连,都加人战斗。 </p><p class="ql-block"> 攻下敌前沿阵地后,我军势如破竹,马上转入第二阶段,向敌纵深发展。第二阶段,主要是攻打巴沙丫口。这其中,我团三营于18日晚7时加入战斗,19日2时30分,夺下老虎充534高地。军区坦克7连,在歼灭巴楠棍之敌后,随即加人战斗。</p><p class="ql-block"> 19日1时许,我团主力进至大坪、白马河、714高地一线占领阵地。团指挥所设在521高地。</p><p class="ql-block"> 20日,接上级通报敌第二军区令316A师于19日赶到巴沙,并向巴沙丫口开来50余辆军车,企图不明。从20日至22日,我团主力占领634、653阵地,防敌反扑。我团一营奉命向104号、105号高地推进。</p><p class="ql-block"> 23日早7时45分,一营向巴沙丫口883高地发起攻击,883高地,位于巴沙丫口东北侧,能控制880高地.881高地、莫西高,并直接控制巴沙丫口。与此同时,团主力沿扳楠垓向莫西高发起攻击。一营在向883高地发起攻击时,由于山脊狭窄,部队展开和运动困难,加之未对该高地进行炮火准备,致使攻击受挫。后重新调整部署,实施炮兵火力,正面牵制,侧面攻击,11时45分占领883高地。一营夺下883高地后,准备投人支援三营行动,并相机向南瓦发起攻击。在攻打883高地中,一连九班副班长杨正喜,带领一个小组,秘密迂回到敌883高地南侧,消灭了敌重机枪火力点,毙敌5名,并切断了敌通路,为战斗胜利起到关键作用,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883高地夺下后,团主力又相继夺下613高地、745高地。此时,我团二营,随师主力在坦克7连掩护下,沿公路向巴沙丫口方向发起进攻。首先攻歼金竹钟、坂楠垓、莫西高之敌,尔后,我团协同师主力组成万军直逼敌军事要塞巴沙丫口。</p><p class="ql-block"> 巴沙丫口,距我边境20余公里,距敌封土县城10余公里。巴沙丫口守敌为741团、193团一部,封土地区为敌316A师98团。在攻打巴沙丫口时,敌凭借丫口天险,采取依托工事坚固,节节抗击,步步退却的战术。我们攻占一道堑壕,敌退守另一堑壕,我们占领表面阵地,敌退守掩蔽部顶抗,或化整为零,或化军为民,潜散于沟谷,高草密林中,伺机与我们打流动游击战。但,无论敌人如何狡猾,无论地势如何险要,无论敌人火力如何猛烈,最终还是败在我们手下,23日晚7时30分,我们胜利攻下了巴沙丫口及所有阵地。巴沙丫口战斗,共歼敌450余人,俘敌35名。</p><p class="ql-block"> 从 2 月 24 日开始,部队简单休整,调整部署,准备进入战争的第三阶段,即围歼越南莱州省封士县县城之敌。越封土县县城,距我边境 30 余公里。越南当年在抗法、抗美战争时,在封士县县城周围,就修建了一些钢筋混凝土坚固性防御工事,暗堡、侧堡林立,防空洞等设施到处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这些军事设施,都坚固、隐蔽、易守难攻。敌人依仗这些军事设施,死守封士。因此,在战争的第三阶段,攻打封土县县城,尤其是攻打 117 号高地时,仗打得异常惨烈。</p><p class="ql-block"> 117 号高地,是封土县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高地呈南北走向,紧挨县城。其高地,山高林密,工事构筑坚固,障碍设施完备,明暗火力点 20 余个,火力配系交叉型,越 316A 师 98 团、193 团各一部在此防守。越军之所以重兵把守 117 号高地,因拿下 117 号高地,也就控制了整个封土县县城,也就打下了封土县县城,所以敌人死守此高地。打封土县县城,117 号高地的任务落在了我团三营全体指战员身上。永远忘不了,从 2 月 27 日,就开始打 117 号高地,那几天,天天下雨,雨雾交织。三营全体指战员,在宋营长、李教导员带领下,冒雨向敌人发起多次进攻,但因天气恶劣,山高林密,敌占领地形隐蔽,火力封锁严密,居高死守,117 号高地仍在敌人手里。</p><p class="ql-block"> 而此时,整个部队的进攻态势,因 117 号高地拿不下来,封土县城拿不下来,而受到了严重影响。 </p><p class="ql-block"> 如,右翼的 33 师(独立师)、左翼的 91 团、93 团、32 师部队,都因 117 号高地没拿下来,无法向前推进。28 日早 7 时,军区杨得志司令员、陈家贵军长、乔明来师长等各级前指首长,分别下了死命令:令 92 团三营,必须在即日下午 5 点钟以前,夺下 117 号高地。并令 92 团王干清团长,速赴 117 号高地,在高地上指挥战斗。此时,我团前指距 117 号高地,也就几百米的距离。接到军区、军、师前指首长命令后,速给王团长配上两名侦察兵、两名工兵、一名通信兵带两瓦电台 1 部,加上我,我们每人携带一支冲锋枪,120 发子弹、4 枚手榴弹,侦察兵并佩带匕首,我除了冲锋枪腰间还别上一支手枪,工兵佩带排雷工具,还携带小铁锹、十字镐用于构筑工事掩体,每人都携带防毒面具、急救包等战场必需品,冒着头顶“嗖嗖”直飞、“轰轰”直响的枪弹炮弹,飞一样地向 117 号高地奔去。虽然要爬陡坡、涉深沟、钻密林,但不到半小时,我们就到达 117 号高地。</p><p class="ql-block"> 王团长一到,立即投入指挥,首先调整部署,王团长到了营,营长到突击连,连长到突击排,排长到突击班,班长到突击小组。尔后,又调在突破敌前沿、攻打 658 高地立下赫赫战功的二营 6 连速来增援,除用团、营炮兵外,军、师炮兵群同时参与攻打 117 号高地。并改变战术,采取迂回包围、小群分散、多路而有重点的攻击。我们是在南北走向的 117 号高地中向东有一延伸的鞍部,挖了一个齐腰深的掩体为指挥所,敌人的子弹头“啾啾”直 往我们掩体前的土堆上扎,敌人的掷弹筒弹“砰”“砰”“砰”,就像放礼花在空中爆炸,弹内的钢珠和弹体碎成的弹片四处飞射,射在树上、芭蕉叶上,被击的“哗啦啦”“哗啦啦”直响,如正在头顶爆炸,谁也不能幸免,炮弹、枪弹“嗖嗖”的弹片弹头,就在我们头顶、身边飞来飞去,但王团长他全然不顾这些,右手握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目标,左手拿着两瓦电台的话筒,呼唤炮火、下达着一个个战斗命令。 </p><p class="ql-block"> 王团长的亲临指挥,给战斗在 117 号高地的全体指战员以巨大鼓舞和力量,攻必克、战必胜,坚决夺下 117 号高地,已化作全体指战员的实际行动。此时的 117 号高地,在雨雾的陪伴下,炮声、枪声、爆炸声、冲杀声连成了一片。9 连 1 班班长杨贵福,重伤不下火线,一个人消灭三个火力点,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指战员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又经过几个回合的冲杀,浴血奋战,终于在当天下午 5 点钟前,胜利拿下了 117 号高地。二、三月的天气,天黑得早,5 点钟天就黑了,夜幕下,攻打 117 号高地的全体指战员,在占领的 117 号高地上,欢呼着胜利的口号。这次战斗,敌人扔下 49 具尸体。</p><p class="ql-block"> 缴获敌火炮、高射机枪、重机枪等 25 门(挺),另有其它枪支、弹药一宗,并从敌指挥所缴获电台 1 部、电话机 2 部、地图文件一宗。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指挥员中,袁孟华副营长牺牲,另有一位副营长负重伤。</p><p class="ql-block"> 117 号高地占领后,我部迅速占领了越南的封土县县城。</p><p class="ql-block"> 同时,左、右两翼的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占了封土县南 755 高地、560 高地,以及西北的敌所有高地,并向敌纵深继续发展进攻。我团一营二连,在封土西北 461、425 高地,毙敌 26 名。 </p><p class="ql-block"> 我团观察所,还呼唤师炮兵群,以猛烈的火力,追打打掉逃跑的敌军车 16 辆,另有 200 多敌人抬着同伴尸体、伤员溃逃,遭我炮火追打。</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 3 月 3 日进的封土县县城。此时,我们已占</p> <p class="ql-block">领封土周围 500 余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手握钢枪,站在越南莱州省封土县县政府大楼上时,当我们打开封土县粮库,看到堆积如山,一袋袋印有“中国产”的雪白的大米时,我们只能遗憾地说:这场战争,完全是因为越南背信弃义造成的。越南自食其果。越军吹嘘的“第三军事强国”化作了泡影。大米是我们的,我们用汽车将其拉回祖国。</p><p class="ql-block"> 3 月 5 日,我国政府发布撤军命令。部队直至 3 月 10 日,回撤完毕。在发布撤军命令后,我团一营和炮兵营 100 迫击炮连,配属 91 团攻打班绕散,这为战争的第四阶段。在 1979 年反击战中,我们团的指挥,有 6 次基本指挥所转移,5 次开设前进指挥所,其中 4 次将前指和炮兵观察所结合在一起。在我们这个进攻正面上,共歼敌 1700 余名,并缴获敌一大批各类火炮、高射机枪、重机枪等重火器。我们团有 1000 多人立功受奖。我个人也被记三等功。战后,王干清团长提为师参谋长、副师长,梁绪森政委提为师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从 2 月 17 日战争打响,到 3 月 10 日奉命撤军回国,我们在异国的土地上连续作战二十三天。</p><p class="ql-block"> 在这二十三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没脱过鞋,没脱过衣服。战争开始时,我们都换上防竹签的钢板鞋,换上作战服。战争结束时,鞋粘在脚上都脱不下来,人人患上脚气。衣服被汗水、雨水,甚至血水不断地浸泡,干了再浸泡,战争结束时,都霉成可轻轻一撕就成条条。</p><p class="ql-block"> 在这二十三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没吃上一顿新鲜蔬菜,吃得是压缩饼干和罐头。有时后方给养送不上来,就挖木薯、野芭蕉根充饥,偶尔吃上顿饭,菜也是干菜。喝水,怕敌人使用生化武器,就将净水片放在有着小虫、生物那样的水中净化后再喝。</p><p class="ql-block"> 在这二十三个日日夜夜里,白天战斗,有时晚上也要战斗。晚上不战斗,也要百倍警戒。在漆黑的山野,或是在临时的战壕、猫耳洞里,将雨衣一裹,抱着枪,轮换着闭闭眼、打个盹,就是一晚上。</p><p class="ql-block"> 下雨天里,冻得人瑟瑟发抖;不下雨,又闷热,还要忍受蚊虫、毒蛇的叮咬侵袭。可以说,能经历和忍受战场上的艰辛与困苦,和平环境里就没有艰辛与困苦。</p><p class="ql-block"> 我们回撤到祖国后,方毅副总理、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率中央慰问团,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党中央,到我们云南边防部队看望所有参战指战员,以表达党中央及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关怀之情。</p><p class="ql-block"> 1979 年的春节,是 1 月 28 日,我们是在前线过的春节。春节前,我们就奉命从云南滇西大理剑川部队营房,开往 800 公里外的滇南金平作战。部队开到前线,我们就住在中越边境金平县十里村公社。在对越反击战中,边境一线的县委书记、县长、公社书记、社长,全都穿上军装,带领民兵、民工参战,抬伤员、送弹药、送给养,一切服从前线,一切为了前线。《金水河畔英雄十姐妹》,讲述的就是金平县十里村公社 10 名苗族女民兵,用自己的筒裙插上竹竿做成担架,抬伤员的动人事迹。 </p><p class="ql-block"> 部队凯旋时,祖国亲人在各沿线路口,都扎起凯旋门。部队每经过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所在地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带上党政机关人员,到城外去迎接陪领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入城。学校的孩子们,将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一一系在战士们的脖子上;姑娘们,将一朵朵鲜花,一一献给作战功臣;小伙子们,跳起欢乐的舞蹈,以表示对亲人解放军的爱戴;大娘、大爷们,追着赶着将煮好的鸡蛋、水果等好吃的东西直往战士们手中塞。部队每到一地,人们就像潮水般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可谓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锣鼓喧天,到处都是红旗招展,到处都是鲜花掌声。事情虽然至今已过去 40多 年了,但当时的场面和情景,我终身难以忘怀,人民对子弟兵的爱戴与支持,是我们打胜仗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河口中越边境侦察作战,我是侦察排长。</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 1979 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部队胜利班师回国后,我任 92 团特务连侦察排长。</span></p><p class="ql-block">为防敌人反扑,掌握敌人动态,云南、广西边防部队所有侦察分队,奉命全部重返中越边境,担任侦察作战任务。这是我第二次到前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 31 师侦察分队,组成一个侦察支队,辖两个侦察中队,师侦察连为侦察一中队,91 团、92 团、93 团侦察排,组成侦察二中队。我们 92 团侦察排,由我和侦察参谋王荣方带队。王参谋是位 60 年代入伍的老同志,各方面经验丰富。师侦察连即侦察一中队,奉命重返金平,我们侦察二中队,奉命到云南河口。</p><p class="ql-block"> 河口瑶族自治县,与越南的老街省省会城市仅一桥相隔。</p><p class="ql-block"> 1979 年反击战时,“中越友谊大桥”被炸毁。河口,是中越边境一重镇。云南方向中越铁路,就是从我河口至越南老街再向里延伸至河内的。越南的老街、谷柳、柑塘三个城市,彼此可举目相望,越南老街省以北与我国所划的中越边境线为红河,以红河中间为界,红河就是从我河口进入越南老街省再向越纵深延伸而去的。我河口与越老街、谷柳之地,被称之为红河三角洲。河口物产丰富,景色旖旎,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槟榔、荔枝、木瓜、芒果、牛肚果等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河口有一种花叫“十里香”,可谓名副其实,由于是热带,一年到头盛开,到处飘洒着沁人肺腑的香气。河口红河岸边,一株株椰子树、棕榈树,一片片翠竹林橡胶林,将祖国的边防线装扮得一派秀丽南国风光。</p><p class="ql-block">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当年越南反华、排华,在中越边境挑起种种事端,闹得最凶的地区之一。那时,越南驱赶华侨,每天成千上万的华侨,或乘船、或泅渡,从越南蹚着红河回到祖国。我河口,北为红河,南为南溪河,中越边境线划分都以河中间为界。河口北我境内,有一条 30 余公里的南北走向公路,紧靠红河边,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内。 </p><p class="ql-block"> 河口属于热带地区,是我国橡胶主要生产区之一,沿红河、南溪河,向我纵深,有 10 几个国营橡胶农场和华侨农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不少知青,在河口各个国营农场工作。当时,河口国营农场的职工达上万人。</p><p class="ql-block"> 1979 年反击战,河口也是我们向敌发起攻击的主战场。我们于 1979 年 8 月,奉命赴河口中越边境侦察作战。反击战没打前,这一地区被越南搞得就极不太平,反击战打了以后,河口仍不太平。经常有越南特工,渗透到我境内搜集情报,进行袭扰,搞破坏活动。尤其是各个橡胶农场,因割胶都是在早四点钟左右开始,等出了太阳就不能割了,几十万亩橡胶园,上万名橡胶工人,由于受越南特工的袭扰,有胶不敢割,为此,我们侦察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击挫败越南特工的渗透破坏活动,保护好我各个国营橡胶农场及广大边民的正常生产生活。</p><p class="ql-block"> 从1979 年 8 月至 1980年 5月,我在河口 10 个月。在这 10 个月 300 余个日日夜夜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设伏堵卡任务。平常,我们除穿军装外,每人还有一套越军服,一套少数民族服或是橡胶工人服,根据任务而穿着。对敌斗争方式,我们不断变换策略,既有时隐蔽进行伪装、神出鬼没,又有时穿上军装,在各个橡胶园、在人多广众面前进行擒拿格斗、侦察兵战术、侦察兵技能表演,大张旗鼓,广为宣传,有意让敌人知道:在中越边境河口一线,有一支训练有素、技能高超的侦察兵队伍,如越南特工胆敢嚣张,必受严惩。我们侦察兵在河口中越边境执勤,给我们几个国营农场上万橡胶工人及广大边民以极大安全感,他们可以放心地在每天凌晨 4 点开始,到各个橡胶园割橡胶,再也不用担心越南特工袭扰了。我们侦察兵在河口 10 个月,敌人早已闻风丧胆,除了打冷枪冷炮,再也不敢过来袭扰我们橡胶工人割胶了。</p><p class="ql-block"> 在河口守卫边境,保护我们橡胶工人割橡胶的那些日子里,每当早晨,当我和我的战友们,迎着朝霞,头顶露水,挎着枪,目送着一个个头顶着橡胶电灯帽的橡胶工人,挑着一担担乳白的橡胶汁回家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那首:“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站岗……,站在边防线上,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无限幸福、无上荣光”的歌曲,那种自豪感至今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我们保卫人民劳动割橡胶,再就是侦察。我们要掌握准确情况,自 2 月 17 日打进越南,3 月 10 日撤军后,当面之敌现在处于什么态势,其兵力(兵力部署)、工事(工构筑)、火力(火力配系)、障碍(障碍设施)都是怎样,敌人的企图又是怎样。必须“知彼”。“知彼”是侦察兵的重要职责。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查明越南老街省以北、包括越老街、谷柳、柑塘、巴洒大约 30 余公里的正面 20 余公里的纵深的敌情。</p><p class="ql-block"> 要查明敌情,我们就要出境侦察,要化装成越军,要偷渡红河,要潜入到敌人纵深。出境侦察的任务,由王参谋和我、带四班长赵德才、五班长滕世刚、六班长付金明和其他 6 位侦察兵 2 个工兵、1 个通信兵带 2 瓦电台 1 部,加上华侨民兵老田既带路又当翻译,共 15 人组成侦察小分队。</p><p class="ql-block"> 因为要偷渡红河天险,为搞好这次化装出境侦察,事先,我们经过多次秘密观察,最终选择了一处敌方地形陡峭险要,河水急湍,敌人易麻痹松懈、疏于防守的地段,作为出境地域。红河最宽流域 150 米以上,我们选择这一段不足百米,但水深水急,最深处有 10 几米,红泥色的河水一个漩涡套一个漩涡翻滚向前,对面敌方就是悬崖峭壁。水深水急响声较大,渡河不宜被敌人听到声响,河对岸敌方悬崖峭壁,灌木林又高又密,地雷一般较少,也便于隐蔽。我们乘军用橡皮舟偷渡,事先我们曾在我境内又深又急的河流,专门进行了乘橡皮舟偷渡演练。我们每人携带一支冲锋枪、120 发子弹、四枚手榴弹、一把匕首,工兵主要是排雷,也携带冲锋枪、手榴弹,再就是每人带 3 个急救包,预防负伤好包扎,每人带3包压缩饼干,每人每天 1 包,在敌后完成任务时间为 3 昼夜。预先,我们设定了几套方案,如踩响地雷怎么办、与敌遭遇怎么办、被敌包围怎么办,等等,都设定了处置办法。当然,按惯例,我们每人也都留下一封遗书,我写的遗书最后两句是:如果我牺牲了,恳请转告我父母,儿为祖国献身光荣而值得。因为我们懂得,国家养部队,就是为了打仗、为了保卫国家,流血牺牲是常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化装成越军,出境侦察是 1979 年 11 月 27 日晚。</p><p class="ql-block"> 我们 15 个人,首先秘密到达预先选定的渡河地域,潜伏观察,到凌晨 1 点,开始渡河。十一、二月的季节,虽然是处在热带,但仍然寒气袭人。 </p><p class="ql-block"> 我们仍是传统做法,每人带几个干辣椒,既可防湿提神又可御寒。凌晨 1 点,军侦察处武处长、杨副处长、赵参谋等领导,也秘密赶到,在月光下的河岸边,为我们出境壮行。并说好,三天后,在红河岸边迎接我们胜利归来。</p><p class="ql-block"> 事先,侦察支队郭科长,从金平发来电报,为我们这次出境侦察提出希望和要求。军、师侦察部门领导,并协调边防部队,在我四连山阵地以北所有高地,包括我纵深 5 公里的我炮兵群,都要为我们这次出境侦察,随时做好火力支援准备。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周到的部署准备,更增强了我们完成好这次深入敌后化装侦察任务的信心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军侦察处的领导握手告别后,在夜幕下,悄悄地登上了橡皮舟,秘密地向敌方划去。虽然水流湍急,但我们 15 个人,有 4 人划艇,大家配合得好,20 几分钟后我们就划到了对岸,按预先侦察好的地形,将橡皮舟气放后,隐藏起来,由两名工兵在前开路,乘着夜光,我们逐个慢慢地摸索着顺着悬崖峭壁往上攀爬,悬崖峭壁上到处都是比人还高的飞机草和横竖倒八的荆棘竹藤,每人两只手都在左右不断地拨拉着,手上都勒出了道道血口,大家都不顾这些,都只是憋住呼吸,在月光下,仔细地看有没有地雷、低凹处有没有竹签,并担心着会不会遇到敌人,都尽量加速攀爬。越南的山,山脊连着山脊,白天看着只是一道山脊,实际上,爬上了这道山脊,另一个山脊又呈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早晨 5 点钟前,天还没有完全放亮时,安全到达预先在地图上设定的地域。我们先选择有利地形隐蔽,在出发时子弹就上了膛,都慢慢打开枪的保险,两耳都在仔细地辩听着周围动静,眼睛都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天亮了,就在这时,远处约 100 多米阵地上的敌人发现了我们,因我们穿着的是越军服,他们就向我们打招呼,此时我们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并向他们挥手表示回应招呼,同时,我和王参谋示意华侨民兵老田,用越语向敌人回话,意思是:你们辛苦了,我们是过来巡逻的,同时还说了一些挺贴心的话。 因敌我彼此相距 100 多米,看不那么仔细,敌人又见我们都穿着他们一样的服装,又那么友好大方地打招呼,还说越语,认为我们就是他们的巡逻队了,也就不再理睬我们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判断:敌人总认为我们出现的地方,是红河天险,我们不会从那儿上岸,也就放松了警惕,这也是我们选择在红河湍急段悬崖陡壁处出境侦察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 敌人不理睬我们了,我们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我们立马沿着路,绕避着敌阵地向敌纵深前进。每前进一段距离,就停下来测绘一会儿兵要地志图,将敌各阵地的兵、工、火、障,包括布防、各阵地几道堑壕、几道铁丝网、铁茨藜、火力点位置、大约兵力、炮兵阵地的位置,都标注在兵要地志图上。</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行进一段距离,停一会,绘制一会,兵要地志图主要由王参谋和我绘制,其他人员都随时准备战斗。</p><p class="ql-block"> 在敌人境内,在紧张而危险中,我们胜利度过了第一天。第二天,我们渗透到敌一营级单位营房后面,我们认为,越是靠敌营房近,敌人越麻痹,我们就在敌营房后一三岔路口上,按捕俘组、火力掩护组、指挥组,呈三角形设了一个“袋子”,既是在此休息过夜,又设想着能碰到敌零星人员抓个活的,但敌人可能就是狡猾,晚上没有出营房的。次日,我们又继续向敌左前插入,继续测绘兵要地志图,到第三天下午止,凡是举目所及,整个越南老街省省会以北,包括谷柳、柑塘、巴洒及沿红河一线敌方 30 余公里正面 20 余公里纵深,敌情、地形,全部侦察完毕,并绘制成兵要地志图。这其中,包括我们出境前在四连山开设观察哨,所掌握的敌情一并标明。</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晚上,我们按原计划原路线返回祖国。返回时,军侦察处武处长、杨副处长、赵参谋等,乘着夜晚,在红河岸边迎接我们。那一天晚上返回时,四班长赵德才,第一个上橡皮舟,由于水流太急没站稳,一脚踩空,连人带枪落入汹涌翻滚的红河中,他一个翻身从几米深的水中钻了上来,但枪却落入河底,我们的侦察兵,视钢枪为生命,赵德才又一头扎入了冰凉刺骨几米深的河底,硬是将枪捞了上来。</p><p class="ql-block"> 橡皮舟靠岸后,侦察处武处长、杨副处长、赵参谋等领导,在月光里,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离开祖国三昼夜胜利归来的侦察兵们的手,并向大家致意。这次化装成越军,深入敌后侦察,任务完成出色,上级为王参谋、我及所有人员,都分别给予记功和嘉奖。</p><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以后,我兄弟部队侦察连,在河口南南溪河,也就是越南老街省南部一带化装出境侦察,结果乘着夜晚过河的侦察小分队刚靠岸,就与敌人遭遇,尽管我方有火力掩护,但敌人在暗处,且居高临下,对我侦察小分队猛烈扫射,有三名战友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 三名战友的遗体沿着南溪河,一直漂到一个叫“四条半”的地方,两天以后的晚上,我们侦察排配属兄弟侦察连,从敌人枪口下,将三位战友遗体抢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侦察兵,出境侦察都要留下遗书,就是因为我们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这三位侦察兵战友下能就这样牺牲,为让敌人偿还血债,我们通过四连山观察哨用 40 倍望远镜掌握敌情,选择了一个能见度好、敌人又麻痹的日于,组知边防部队大口径炮兵群,向敌表面阵地实施猛烈打击、炸死炸伤敌人十几名,终让敌人以十几倍的代价,为三名牺牲战友报了仇。也从此以后,军区首长对战斗在中越边境的侦察分队提出了新要求:“要进得去,回得来”,“针锋相对不吃亏”。从此以后,我们都按这一题求做。</p><p class="ql-block"> 河口中越边境侦察作战,从 1979 年 8 月至 1980 年 5 月,历时 10 个月,我这是第二个春节在前线过。那一年春节,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英雄儿女》电影编导毛峰,率军区慰问团到河口慰问前线指战员,毛峰部长讲话的开场白是:“我代表军区首长机关,向战斗在河口前线的侦察兵、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汽车兵、后勤兵、老兵、新兵、男兵、女兵、民兵,春节问好!”毛峰部长诙谐幽默的话语,我至今记忆犹新。部队首长、祖国亲人,随时给我们关怀和力量,鼓舞激励我们圆满完成祖国交给的战斗任务。也就是在河口中越边境侦察作战 10 个月中,我 80 多岁的爷爷奶奶,相继表世,本来是在反击战结束后,我回家探亲,可上级安排我重返前线,到中越边境河口侦察作战,而错过了探亲机会,也因此没能见到年迈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就离世了。事后听家人说,两位老人离世时,都念叨着我的名字,想能见上我一面,而此时的两位老人哪能知道,他们的孙子我,正在离家万里的祖国西南边防线上,为保卫国家安全在与敌人战斗。而此时的我,作为我们家爷爷奶奶的长孙,真正是在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国事为重”,真正体会到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深切含义,我只能在心中道一声:“对不起爷爷奶奶”。同时,我又想,作为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如能知道自己的孙子,是在祖国国境线上、为守卫相国安宁、为国家做大事,而不能回来,应当是能感到欣慰、感到自豪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马关中越边境侦察作战,我是特务连副连长。</b></p><p class="ql-block"> 1980 年 5 月,在河口中越边境侦察作战 10 个月任务完成后,我们奉命从河口前线回到滇西大理州剑川营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被任命为特务连副连长。</span></p><p class="ql-block">经过三个月的休整、充实人员,到 8 月份,再次奉命赴前线,去马关中越边境侦察作战。</p><p class="ql-block"> 马关县的当面,是越南的河江省。马关的左面是我麻栗坡县,右面是我河口县。仍然是师侦察连为侦察一中队,到河口侦察作战;我们三个步兵团的三个侦察排,为侦察二中队,到马关侦察作战。师侦察科高参谋任队长,我任副队长,93团特务连杨指导员任指导员,91 团特务连贺副指导员任副指导员。师杨参谋住二中队,外如三个步兵团的侦察参谋。我们 92 团侦察排五班长滕世刚代理排长。中队还配有工兵一个班、通信兵两瓦电台部。 </p><p class="ql-block"> 我们侦察二中队,具体住在马关县都龙乡茅坪寨。这是一个仅有 120 余户人家,以苗族、哈尼族为主的村寨。村寨紧邻国境线。</p><p class="ql-block"> 1979年反击战以前,这里曾是通往越南河江省南辛布拉的一个边境检查站。1979 年反击战时,这里敌我双方炮击,边境检查站被敌炮火炸毁,后在原边境检查站稍后、一个下面有着天然溶洞可容纳上百人的高地的平坦处,重新建起两幢房子,设立新的边境站。但因战火一直不断,两国边民也不往来,新的边境站门窗也没安,就闲置了。我们侦察中队 120 多人,就住在这座刚建起、没门没窗,随时都有可能遭敌炮袭的新边境站里。</p><p class="ql-block">我们侦察作战任务,就是要保这一方平安。我们到达茅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进行社情、民情、敌情调查,对茅坪寨及其附近村寨老百姓的各方面情况,都必须做到了如指掌。如,茅坪寨 120 余户人家,家家户户与越南有亲戚关系,情况极为复杂,这个寨子有个女的,寨子人都称她为“情报部长”。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带的国境线上,越南特工活动频繁。一些地方,经常发现有与境外联络的信记号。在认真调查掌握情况后,我们立即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严密布控。我们到达茅坪,立即做的第二件事是,占领这一带所有制高点,如在茅坪寨东南约 500 米处,有一最高峰 1639 高地,山顶部就是国境分界线,敌人就驻守在此高地南侧半山腰少可湾,在此高地顶部,都可听到敌人说话的声音。我们占领了这个高地,既可守护住我茅坪驻地,又可控制了此高地南侧半山腰以及敌方更远距离的敌人。同时,我们还在新边境站后山,构筑工事、开设观察哨,可充分利用天然溶洞即可“守”又可“防”,躲避敌炮袭。</p><p class="ql-block"> 还在茅坪驻地西南 5 号界碑处,设潜伏哨,堵卡。这样远近高地布防设卡,使我们牢牢控制了茅坪地区,为完成这一带侦察作战任务打下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我们到达茅坪,各方布防布控任务逐一落实不久,突然一天晚上大约 6 点左右,接到边防团电话,称在茅坪北直线距离约 5 公里的罗家坪后山,发现敌人,此山也是以山顶为界划分国界线,并称我边防团 9 连巡逻小分队,在此山遭敌伏击,出现人员伤亡,要我们速去增援,并查明敌情。接到电话后,队里决定,由杨参谋、我和代理排长滕世刚,迅速带领侦察二排,并配备工兵 1 个班,带两瓦电台 1 部,赴罗家坪地域执行任务。除了带足武器弹药,每人带了几块压缩饼干。此时,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路又难走,到处都是沟沟坎坎,但是,我们还是克服一切困难,不到 1 小时,就赶到了罗家坪地域。罗家坪,是一个只有 50 几户人家的哈尼族、瑶族村寨,寨子不通电没有电灯,只有几户老百姓的窗户透着微弱的煤油灯光。这时,边防连几位同志就在寨子里,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情况,说是事先没有想到这山上会有敌人,他们沿着此山山脊国境线巡逻时,突遭敌袭击,这才知道有敌人驻守,我方牺牲一同志,还有两位负伤同志已送走。要求我们侦察分队,立即帮助查明此山到底有多少敌人,火力配系、工事构筑、障碍设施情况又怎样?而此时,已是夜里 10 点多钟,杨参谋、我和代理排长滕世刚以及赵德才、付金明、王小宝等几位作战骨干,举目罗家坪大山,只能看到黑压压一片的竹林树林,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无奈之下,只能围着罗家坪,猫着腰钻灌木林、草丛,一会转到左,一会转到右,利用听和借着微弱的月光,抵近观察、判断和分析敌情,但还是没有得出结论。考虑到天黑,地形敌情不熟,不能盲动,以免出现不应有的伤亡。</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现实情况和想法,利用电台向边防团作了反映,并提出待天明后,立即实施侦察,边防团表示同意。我们将全排 3 个班加工兵 1 个班,明确各自任务,尔后根据任务分班把守,先封堵罗家坪所有路口,潜伏到天亮。</p><p class="ql-block"> 随着拂晓天慢慢放亮,我们慢慢摸到了敌前沿阵地,只见敌一挺挺重机枪枪管都朝山下竖着,足有四、五挺,并布有一列桩铁丝网、铁蒺藜和雷区,整个山脊,构筑有环形土木结构防御工事。</p><p class="ql-block"> 后第二天、第三天,我们继续侦察。我们白天不出动,躲在罗家坪寨子老百姓家中,利用早、晚敌人难以发现的时机,分别围着罗家坪后山左侧、直至 4 号界碑,并过界碑出境,绕到敌后抵近观察,又绕到罗家坪右侧,进行全面观察、判断与分析。</p><p class="ql-block"> 经过三昼夜,对罗家坪地域潜伏观察、抵近观察侦察、出境侦察,从罗家坪后山山脊长度与走向、以及工事构筑、火力配系、障碍设施的多少,以及其完备程度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罗家坪后山为敌一个连防守,从构筑的土木结构工事并带有新土分析,敌人占领此高地的时间并不长,最长一个月。我们将侦察的情况及结论,详细地向边防团作了汇报。</p><p class="ql-block"> 随后,按上级指令,我们全部返回茅坪。时间过去半个月左右,上级决定拔掉这个点,拔点的任务交给边防团。</p><p class="ql-block"> 同时,要我们去一个侦察班,由杨参谋和代理排长滕世刚带队,拔点中,这些同志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边防团胜利拔掉了这个点。</p><p class="ql-block"> 拔点那天,我们在茅坪全部占领了阵地,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那边拔点、这面敌人突进来的情况发生。上午 8 点,大雾刚散,罗家坪那面拔点的炮声就响了起来。这时,茅坪对面越南河江省南辛布拉、南辛农、黄树腓的敌人,就向我茅坪地域铺天盖地地发射苏式冰雹式火箭,1639 高地、5 号界碑处,我们既要防炮又要死守,以防敌乘机而入。其他人员迅速全部撤到天然溶洞躲避炮弹。</p><p class="ql-block"> 就在大家还没有全部进入洞内时,敌人的一发炮弹在洞口爆炸,六班副班长郭正华被弹片击中,倒在血泊里,有一块大弹片就像锋利的钢刀,在郭正华腹部划了一道足有 10 几公分长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肠子也流了出来。所幸只是在腹部划了一道,如是打进去,当场就会牺牲。见此状,我一个窜跳飞了过去,和其他战友及卫生员一起,将郭正华战友从炮火中抢到洞里,急忙用急救包进行包扎。看着战友受伤痛苦的样子,我立即决定,必须马上送郭正华去 5 公里外的都龙战场急救所抢救。事不宜迟,时间就是生命,尽管此时敌人的炮火仍在向茅坪地区狂轰滥炸,但为了抢救战友,我们义无反顾救战友,冒着炮火有危险也要去。我立即调来战勤保障车,将郭正华用担架抬上车,由两名侦察兵和卫生员护送,冒着敌人的炮火,向设在都龙的战场救护所飞奔而去。由于送达及时,抢救及时,将郭正华战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郭正华战友是广西横县人,1977 年入伍,曾参加过 1979 年自卫反击战,后又跟我到河口中越边境侦察执勤,这次是第三次到前线,他军事地形学非常好,能够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上行”,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形地貌,都能立即判断出立足点在图上的位置。郭正华战友后来退伍了,我在部队时直到我当营教导员,彼此还一直保持通信联系。</p><p class="ql-block"> 罗家坪后山被我边防部队占领以后,虽然敌人曾扬言要选点报复,尤其是我们侦察分队驻守的茅坪 1639 高地,是敌人反扑报复的重点,但由于我们始终做到了严阵以待,敌人也只能是望而却步、莫敢冒犯。</p><p class="ql-block"> 回忆马关中越边境侦察作战,从 1980 年 8 月开始,至 1981 年 5 月结束,在这 10 个月的 300 余个日日夜夜里,我们轮流坚守 1639 高地,每月就要轮上一次,平均每人守阵地不少于 100 个昼夜。敌人就在半山腰,我们就在山顶上,与敌人咫尺相持,斗智斗勇。无论是雨天、雾天、刮风天,还是炎热天、寒冷天,夜间都把眼睛瞪大,紧握钢枪趴在战壕上,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白天只能在猫耳洞里轮流做短暂休息;边境潜伏设卡,尤以 5 号界碑处最多,越是雨天越要设卡,以防敌人乘机而入。手握钢枪,身体就卧在潮湿的地上,要憋住呼吸、目视敌方,要忍受旱蚂蝗、蚊子、毒蛇的叮咬袭扰,一卧就是一晚上。出境侦察、沿国境线巡逻执勤,随时都有踩响地雷、随时都有与敌人遭遇的可能,……。但是,在艰险与困苦面前,我们的战士总是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要问这是为什么,回答只有一句话:“祖国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老山、者阴山“两山”作战,我是师侦察连指导员。</b></p><p class="ql-block"> 马关中越边境侦察作战结束后,我调 92 团二营六连当指导员。六连在淮海战役被授予“军政双胜连”称号,“军政双胜”传统一直保持。1979 年反击战,六连打得也非常出色。连长唐本新,由副指导员提为连长,我由副连长提为指导员,这样调配连长、指导员,可能就是因为“军政双胜连”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我与唐本新连长从 1981 年 5 月至 1983 年 6 月,搭档两年,连队分别被师、军、军区评为“先进连”,我曾代表连队,到师进行交流发言、到军参加座谈会、到军区参加“双先”代表大会,这在我们团 20 多个连队中,仅有我们连。1983 年 6 月,唐本新连长提副营长,我调师侦察连当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侦察连,全师只有这样一个连队,这个连队在 1979 年反击战中,曾成功实施了班盆河捕俘伏击战,活捉俘虏 1 名,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打响了 1979 年中越边境反击战第一仗,获军区通报嘉奖。我被调到师侦察连报到的第一天,何其宗师长(后任副军长、军长、副总参谋长、中将)、喻忠桂政委(后任军政治部主任,贵州省军区政委、少将),同时找我谈话,其大意是:师侦察连担负着重要的作战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把连队带好,随时准备赴前线完成好作战任务。两位首长又同时讲到:将来,你还要回到 92 团去。当两位首长问我还有什么想法要求时,我干脆地回答:坚决服从分配,一定把连队带好,一定完成好作战任务。实际上从那时起,军区就已下达了准备打老山、者阴山的预先号令。</p><p class="ql-block"> 我们本着“练为战,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立即投入到大练兵的热潮中去。连长杜万森,纳西族,大个子,行走起来快步如飞;副连长牛兴国,也是大个子,人姓牛也长了一双好看的“大牛眼”,师部一些女兵从不称他职务,直呼他“大眼”;副指导员赵显启,从警卫连调来,是一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杜连长、牛副连长,都是军区侦察兵比武的尖子手。我们从 6 月份到 8 月份,将侦察连拉到离营区 100 多公里的永平北斗林场,在山岳丛林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侦察兵战术、捕俘、军事地形学集中训练。</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何师长提副军长,32 师廖锡龙师长调来 31 师当师长(廖师长 1979 年反击战 91 团副团长,战后任团长、副师长、师长,“两山”战斗后,任副军长、军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长、上将),三个月的侦察兵集中训练结束回营房后,新任的廖锡龙师长要检验部队,一天晚上,不发预先号令,深夜 12 点,拉响了战备警报,师首长机关及直属部队,按一级战备要求,携带武器装备物资,以昼夜兼程 200 里的行军速度,途中并穿插打、藏、住、吃、防等演练科目,将部队开了出去。</p><p class="ql-block"> 通过检验,确实暴露了许多问题,有的连队新战士、尤其是师医院、通信营的女兵,在快行军中掉队,有的在部队已经回营房了,走散了还没回来。针对暴露的问题,师里立即对部队进行强化训练。</p><p class="ql-block"> 针对我们侦察连在战场上担负的任务,廖锡龙师长提出侦察连要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就是不给或者少给粮食吃,靠食野生动植物生存。我们奉命在洱海东、鸡足山一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以练侦察兵“耐饥饿、耐疲劳、耐寒冷、耐炎热”为目的,并按打仗要求,完成战术、捕俘、射击等训练科目。耐饥饿,每人每天只给二两米,然后靠挖野生植物充饥;耐炎热、耐严寒,因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中午骄阳似火,夜间寒气袭人,一个月中,我们就像行军打仗一样,行进到哪,就在哪露天宿营;耐疲劳,在每天只吃二两米、靠食野生动植物情况下,要完成高强度的训练科目,有时要一口气奔袭一百里,还不能休息,还要继续练“打”“防”,且反复练。野外生存训练结束后,我们奉命开往老山、者阴山前线。</p><p class="ql-block"> 老山、者阴山同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境内,老侦察兵野外生存训练,不仅锻炼的是侦察兵意志、毅力和顽强精神,就从能辨认可食野生植物,这在历次反击战中,在没有吃的情况下都被用的上。一个月的侦察兵山在西,者阴山在东。老山、者阴山当面是越南河江省,者阴山地域当面为越南河江省安明县。我们 31 师侦察连,重点在者阴山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们侦察连与大部队相比提前半年到前线。到前线后,立即在不同地域开设四个观察哨:一个是在者阴山北、我麻栗坡县杨万乡正南,后为师指挥所的正前方,开设一个基本观察哨;第二个是在者阴山东、我长田乡民兵边防哨卡、茅山寨后一无名高地,开设抵近观察哨,这个观察哨离者阴山主峰 1251(10 号)高地,直线距离 1000 米;第三个是在 10 号界碑处,开设秘密观察哨,重点观察敌江利地域的敌情;第四个是在八布乡那都民兵边防哨卡,开设远程观察哨,这一观察哨在者阴山西南过那拉后山,距者阴山主峰约 15 公里,用 40 倍大镜头远焦距望远镜,可清楚观察敌纵深 20 公里兵、工、火、障情况。</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我们还多次进行潜伏设卡、出境侦察、进行社情、民情、敌情调查。还主动与老山方向我侦察分队联系,共同分析研究当面之敌情况。在实施侦察那段时间里,我们都是住战壕猫耳洞。长田民兵边防哨卡有个坑道,是 1979 年反击战后,我工兵构筑的,我们侦察连三个排,每排每半月轮换一次驻守。这个哨卡有 30 几个民兵,基本都是退伍军人,哨长罗科邦在 1979 年反击战时,被上级授予“民兵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 这个坑道紧邻国境线,坑道下面山脚,与者阴山主峰 1251 高地山脚中间,有一简易公路,直达越南安明县江利乡。这个地方,既距敌人近,又便于出境,便于观察、侦察。一些被越南驱赶的华侨,也经常从此处进入我境内,有一次,一家 7 口,从越南安明步行进入我境避难,被我们接到了哨卡,向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那都民兵边防哨所,是为者阴山战斗临时挖的战壕,也住有民兵一个排,外加我们一个侦察班。我们侦察兵在民兵哨卡都与民兵一样穿便衣,主要以着苗族、壮族、瑶族服为主。在战争没打响以前,任何人不允许穿军装戴领章帽徽到骑线点(国境线)上去,这条规定作为战场纪律来执行。</p><p class="ql-block"> 者阴山主峰东面的茅山、上八、董干,者阴山山下的者阴,者阴山西面的那拉、老扣赖、八布、那都、小清河、大卡等村寨,都是我们侦察连的布控重点。小清河那地方,国境线就是一条几步就可跨过去的小河。大卡寨,位于者阴山西约 10 公里,国境线就从该寨中间划分,全寨有 100 多户人家,以苗族为主,也是家家户户与越南有亲戚关系,由于属于争议地段,所以我们的版图标此寨为我们的,越南的版图标为他们的,由此我们的侦察兵经常去此寨,越南的特工也经常来。这样的寨子,可了解掌握很多当面之敌情况。</p><p class="ql-block"> 该寨党支书的妻子,就是越南人,其两个子女,都是我们的民兵,孩子在越南的外婆家的房子,1979 年反击战时被炮弹炸毁。因此,在这样的寨子中住宿、睡觉都必须睁着眼。我们始终做到的一条是:无论到哪个边境寨子,首先占领制高点,然后布控、设岗,确保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们在国境线一高地设卡,有一位 50 多岁的越南老婆婆,冒着踩响地雷的危险,从越南江利乡走了上来。经翻译解释,是要到者阴山去找她守阵地的儿子,担心儿子打仗有危险。</p><p class="ql-block"> 由于越南穷兵黩武,重兵入侵柬埔寨,因此,在越南的作战部队里,越南的女兵也像男兵一样守阵地打仗。这位越南老婆婆,也向我们我们提供了很多情况。</p><p class="ql-block"> 者阴山被敌人侵占后,敌人经常向我麻栗坡县长田乡、杨万乡境内开枪、开炮,埋设地雷,制造流血事件,挑起种种事端。茅山寨陶金亮、陶金龙弟兄俩到者阴山砍柴,其弟陶金龙被越军用枪打死,其哥陶金亮被抓走。由于敌人埋设地雷和袭扰,这两个乡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荒置,农田不能耕种,边境一线的老百姓怨声载道。</p><p class="ql-block"> 者阴山地域的敌人,主要为越南安明县独立三营,887 团二营(欠 6 连)、特工第 21 营一部、105 公安屯及安明县军指侦察队、青年冲锋队据守。</p><p class="ql-block"> 其部署是:1251 高地,为越南安明县独立三营一个连外加一个排防守,连部设在 21 号高地;1142 高地,为安明县独立三营指挥所及营属火力连;1185 高地,为敌一个连;1519 高地,为青年冲锋队;布龙,有敌一个连;柴山堡、新寨,为敌侦察队 40 余人,并有军用仓库和医疗救护所;河江省军指 877 团二营及炮兵第 25 营,</p> <p class="ql-block">配置在 1036 高地及以南地区,指挥所位于班蒙,与安明县独立三营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1052、1142、1251 高地及 11 号、41 号高地,为越军的主要防御支撑点,构筑有 3 至 4 道堑壕,有 100 余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工事和土木结构地堡、掩蔽部,其中,1251 高地达 20 几个,均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1142 高地,有一道宽 2 米、深 1.8 米的交通壕直通者阴山主峰 1251 高地;那经为敌特工 21 营二连;江利及 85 号、94 号高地,为敌 105 公安屯及安明县独立营一部防守;那拉后山,为青年冲锋队一部及江利公安屯两个班;41 号高地,有苏制冰雹式火箭发射基地。</p><p class="ql-block"> 敌人在各据点设有种类多、密度大的防步兵地雷及一列柱铁丝网、铁蒺藜、陷阱,构成了多层障碍区,形成了坚固的阵地防御体系,各阵地配有迫击炮、高射机枪、重机枪、轻机枪等火器,整个敌阵地布防,可谓点多面广,并构成了正侧、侧斜、远近、明暗相结合的多层次火力网。</p><p class="ql-block"> 者阴山战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炮战,第二阶段是拔点作战,第三阶段是防御作战。我们侦察连在者阴山战区过的春节,这是我第四个春节在前线度过。</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的春节,者阴山战区遇到一场罕见的雨雪天气,我们侦察连全体官兵,冒着严寒,驻守在各个观察点的战壕猫耳洞里。其他部队,是过了春节以后,陆续开往者阴山战区的。</p><p class="ql-block"> 大部队上来以后,根据当面之敌的情况,临战练兵。</p><p class="ql-block"> 从 4 月 2 日至 4 月 29 日,为战斗第一阶段,对敌进行炮战。在炮战期间,敌人也向我方炮击,记得有一次,我们侦察连在师指前方观察所 1118 高地观察我对敌炮击效果,军马秉臣军长、曲明耀政委、何其宗副军长,师廖锡龙师长,喻忠桂政委等军师首长,也都猫着腰沿战壤来到1118 高地观察。突然,敌人的苏式冰雹式火箭铺天盖地地向 1118 高地袭来,顿时,整个高地硝烟弥漫。我们一面督促首长快进掩蔽部,一面观察敌发射火箭位置,呼唤我炮火打击。此时,何副军长急切地说:“你们也快躲一下!”</p><p class="ql-block"> 不定时、不定规模近一个月的对敌炮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摧毁了敌部分工事,炸毁了敌部分火力点,损耗了敌的有生力量,而我却无一伤亡。炮战期间,我们侦察连还相机消灭敌人,如副连长牛兴国,用狙击步枪毙敌 3 名,《者阴战报》通令嘉奖。</p><p class="ql-block"> 奉中央军委之令,4 月 28 日,收复老山;4 月 30 日,收复者阴山,为战斗第二阶段。者阴山方向,4 月 29 日晚 7 时开始,我所有参战部队,按各自担负的任务,分别从各个方向,向各自的冲击出发阵地开进。</p><p class="ql-block"> 30 日早 6 时 30 分,全部占领冲击出发阵地。6 点 40 分,对敌阵地实施炮火准备。7 点 20 分,炮火延伸,我步兵各部队开始向敌发起攻击。虽然我们对敌进行炮击近一个月,但由于敌防御体系完备,工事坚固,地雷多,火力网封锁严密,攻击不时受阻。炮一停,敌人就从洞里钻出来,进行抵抗。但广大指战员,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根,怀着收复祖国领土的坚定信心,英勇顽强,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战斗英雄尹怀忠,身负重伤不下火线,消灭敌人三个火力点;排雷英雄杨再林,为给步兵打开通路,一个人排雷 140 余枚;滚雷英雄安忠文,身负重伤,在不能继续往上冲的情况下,毅然地向雷区滚去,用身躯为冲锋战友开辟通路;战斗英雄、大学生排长马平,身先士卒,一直冲在最前面,血洒者阴山战场……</p><p class="ql-block"> 我们侦察连的任务是,攻打 85 号高地、94 号高地、104 号高地。这几个高地,紧邻敌江利乡,由敌特工 21 营一部及敌 105 公安屯防守。攻打占领敌这几个高地,既可阻敌从江利西南公路向者阴山主峰增援,又可断从者阴山逃遁之敌之后路。廖锡龙师长要求我们侦察连要像锋利的钢刀,直插攻占这几个高地。在攻打这几个高地时,全连指战员英勇顽强,猛冲猛打,在战术上,采用正面牵制,侧面迂回,里外夹击的打法,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占领了全部阵地,毙敌 13 名,缴获敌火炮 3 门,重机枪脚架 1 副,轻机枪 1 挺,炮弹 23 枚,重机枪子弹 1000 余发。</p><p class="ql-block"> 在战斗中,我们侦察连的干部,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一排长赵友云、二排长李明不幸负重伤,其中赵友云排长左面身子失去了一条腿,一只眼睛。 而后,我们侦察连又攻占了那拉后山。</p><p class="ql-block"> 经过所有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至 30 日下午 4 时 30 分,我们占领了者阴山所有阵地,祖国领土者阴山,又重新回到祖国怀抱。5 月 1 日,攻占了越江利公安屯。</p><p class="ql-block"> 而后,部队转入组织防御,此为战斗第三阶段。我们侦察连一排由连长杜万森带到杨万师指待命,我与其他干部带二排、三排,在 1043 高地坚守防御。1043 高地紧临国境线上,正前方就是被我们打下的 85 号、94 号、104 号高地,再往前就是越江利乡,1043 高地正后 1500 米,是我们师指挥所,左为者阴山,右为那拉后山,因此,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为防敌从此处突入反扑,我们在此防御特加强重机枪 3 挺、高射机枪 2 挺,并在阵地前沿 100 米内全布满地雷。</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防御体系任务完成后的一个晚上,敌人乘着月光,向我们阵地偷袭而来。先是敌人踩响了地雷,然后敌人就哇啦哇啦往上冲,严阵以待的我连阵地,顿时枪声大作,重机枪、高射机枪,伴随着冲锋枪的子弹,直向敌人扫去。这时,师指挥所廖锡龙师长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我向廖师长汇报后,我们的大炮也发了言,师炮兵群一排排炮弹,呼啸着直向敌江利一带阵地倾去,敌人被打得鬼哭狼嚎,只得拖着同伴的尸首,狼狈逃窜。以后,敌人在其它点上,也偷袭了几次,但面对着我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只能是一次次的败退。至 10 月份,我们奉命将防御作战任务交给其他兄弟部队,离开者阴山前线,班师回营。</p><p class="ql-block"> 者阴山战斗,共毙敌 550 名,俘敌 18 名。缴获敌火炮 19 门、各种枪支 151 支(挺)及大批军用物资。我们侦察连二排立一等功,一排立二等功,全连立三等功。我个人再次被记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回撤前,在者阴山战区,廖锡龙师长提副军长,石伦昌副师长任师长。廖副军长走马上任时,看望的第一个连队,就是到侦察连的阵地看望我们侦察连全体指战员。廖副军长是贵州思南人,爱吃辣椒,吃午饭时,我和连长杜万森让炊事班在灶堂火堆里烧了几个辣椒、茄子,用手撕了撕蘸着盐巴水,又开了几个罐头,打开一军用水壶装的包谷酒,为廖副军长饯行。那时的上下级关系、同志间的关系,可谓是充满“融融暖气”。</p><p class="ql-block"> 今天,习近平主席要求部队要有“虎虎生气”“融融暖气”“堂堂正气”,那时战场上有任务有危险,大家都抢着上,却在评功评奖时,大家都在相互让,让来让去让给牺牲和负伤的战友,让不出去被评上的,就一定是该评上,部队到处充满着“正气”“生气”,所以我们的部队能打胜仗。</p><p class="ql-block"> 也就在部队回撤前,在者阴山战区,上级提我任 92 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后又调到战斗英雄尹怀忠、滚雷英雄安忠文所在的二营任教导员。兑现了战前师首长对我讲的“你将来还要回 92 团”的诺言。</p><p class="ql-block"> 提我到 92 团任宣传股长时,部队面临着回撤,回撤时要向前线及沿线地方政府、人民,答谢对参战部队的支持;要向烈士陵园牺牲的战友进行告别,举行告别仪式;要写英模事迹材料,组织英模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报告。</p><p class="ql-block"> 刚从南高学习回来,直接到了前线的政治处郎友良主任,安排我来写。在写向地方政府、人民的“答谢词”和向牺牲战友告别的“告别词”时,我都是满含深情,一字一句写的。尤其是写向牺牲战友告别的“告别词”时,开头的几句话我至今难以忘却: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情依依。再见吧,战友!再见吧,好兄弟……在写这几句话时,我就像《英雄儿女》电影中王芳写“英雄赞歌”时那样,早已是满面泪水。回忆起从 1979 年反击战,到后来的边境侦察作战,历次的拔点作战,像扣林山战斗、法卡山战斗、罗家坪大山战斗、老山、者阴山“两山”战斗,为保卫祖国,我们牺牲了多少好战友、好兄弟!从云南到广西,在长达近 2000 公里的国境线上,烈士陵园有 20 多座,哪座烈士陵园没有成百上千的牺牲战友埋在那里。每次战前,都要提前选好烈士陵园,挖好坑穴,把棺材准备好。就像这次打者阴山,当时师政治部群联科让地方准备 200 口棺材,廖师长得知后直摇头,嫌准备的太多。是啊,从我们师长到我们所有参战指战员,都知道打仗要死人,都不愿意多死人,但为了维护祖国尊严,为了夺回被敌人侵占的祖国领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1979 年反击战时,棺材准备少了,最后只能用一条条 7 尺长、3 尺宽的绿色塑料袋装烈士遗体掩埋。</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这些活着的战友,一队队、一排排,肃立在曾一同来,却不能一同归,并将永远留在这儿的牺牲战友墓前时,尤其是当我站在曾与我搭档两年、他当连长我当指导员的唐本新战友的墓前时,站在曾在我手下当过两年班长、一等功臣张景波战友的墓前时,站在“战斗英雄”大学生排长马平战友墓前时,站在二机连副连长金爱民战友的墓前时……这些熟悉的面孔,立即呈现在我的面前,我的泪水,顺着两腮直往下流。如果没有这些战友的牺牲,就不会有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这些战友的牺牲,可能牺牲的就是我们。</p><p class="ql-block"> 部队从前线撤回到滇西大理州剑川,我才在部队营房里,见到已会喊爸爸、会走路了的女儿。因我们侦察连是提前半年到的前线,孩子是 1983 年 12 月 9 日出生,孩子出生时,我正在者阴山前线和我的战友们搞战前侦察,是我家属抱着孩子,从山东乳山出发,坐了汽车坐火车,下了火车再乘汽车,辗转七、八天,历经万里路,才在孩子快一周岁了,才在部队营房见到孩子。听我家属说,生孩子时,医院医生问“孩子的爸为什么不来”,我家属回答“工作忙”,医生</p> <p class="ql-block">不满地说“再忙生孩子还能不来”,可医生怎能知道,此时的我正和我的战友们,守卫在祖国的前线,并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流血牺牲。</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女儿邓丽莉的孩子都念中学了,在我女儿邓丽莉当妈妈时,女婿和我家属及全家人,都守候在医院里伺候着她。与那时她妈妈生她时比,真是两重天。当然,与牺牲的战友比,我这又能算得了什么?牺牲战友唐本新,就没能看到自己出生的孩子就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打仗就会有流血牺牲,可为什么明知要流血牺牲,却偏要往上冲?这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胜过生命。原昆明军区“优秀共产党员”、老干部刘斌,在 1979 年反击战战时,大儿子刘光牺牲,又将二儿子刘明送到前线。“两山”战斗中,二儿子刘明又牺牲。这“一门英烈”为的啥?回答只有一句话:为国家。</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同志曾有个讲话,其大意是:上过前线和没上过前线不一样,听到枪响和没听到枪响不一样,打过仗和没打过仗不一样。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不一样”,不仅指军事素质,更主要是指思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回顾我在部队 16 年的从军路,尤其是回顾我四次到前线的作战经历,我最大的收获是:锤炼了意志,学会怎样做事;提升了品格,学会怎样做人。通过战争环境锤炼,意志坚强,真正是“我的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我”。想想在和平环境里,还有什么困难能与战场上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夺山头难?还有什么苦,能比上在战场上忍饥挨饿、蚊虫叮咬、毒蛇袭扰、常年累月守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战壕里苦?想想那么多牺牲的战友,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事,还有什么拿不起的活?当然,我们也食人间烟火,也懂得人情世故,更懂得“名”“利”好,但那种“图虚”的“名”,“不义”的“利”,在我们面前,只能如粪土。我们虽然物质上不富有,但我们精神上富有。我们无论过去在战场上,还是如今在地方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永远不会变。这就是我们的品格。这种品格,将保持到永远。在战争中锤炼的意志、提升的品格,是我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这种财富胜过了一切。我们将永远秉承这种意志与品格,以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好兄弟。</p><p class="ql-block"> 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国家核心利益胜过个人生命。为国家核心利益而牺牲的战友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活在祖国人民心中,他们的英灵,将与日月同辉,与共和国永存。</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0日</p><p class="ql-block">(此文曾发表在10年前的2014年《战争岁月》一书中,今略有改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战斗英雄安忠文到威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邓新闻,乳山市夏村镇小疃村人,1956 年 8 月出生,1974 年 12 月参军赴云南边疆,1976 年 7 月入党,历任 31 师 92 团特务连战士、警(卫)通(信)连副班长。特务连班长、侦察排长、副连长、六连(军政双胜连)指导员、师侦察连指导员、团政治处宣传股长、营教导员兼党委书记等职务。</p><p class="ql-block">先后参加过 1979 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河口中越边境侦察执勤,马关中越边境侦察执勤,老山、者阴山“两山”战斗,荣立三等功三次,师嘉奖一次,曾被 14 集团军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p><p class="ql-block">1988 年 12 月转业回到家乡乳山,先后任职乳山县粮食局干部,乳山(县)市委宣传部科长、副科级宣传员,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侨办副主任、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党史市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