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病七分养”的“养”字

王文

<p class="ql-block">  医生的功底,包括诊断客观,辨证准确,组方用药合理。</p><p class="ql-block">  医生本事再大,患者如不配合,也于事无补,因此俗话说“十分病七分养”。</p><p class="ql-block">  一个医生,医术再神、药再灵验,但也只占三成,关键在于患者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七分养”说的是:患者要<b>遵医嘱</b>,要<b>注意饮食起居</b>,还要<b>调畅情志身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比如“食欲不振、脘胁疼痛”,医生开了舒肝和胃丸并嘱咐“早饭前、晚饭后”服用,但患者却没把医嘱当回事,早晚都改在了饭后服药,就可能会影响到疗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些人肯定</span>会质疑:我只要把药按时按量服下去就行了,跟“饭前、饭后”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实,</span>中药的服法大有讲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大多数中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关系并不是很大。但是,一些苦寒败胃药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比如黄连、黄芩、板蓝根、龙胆草、大黄、芒硝、冰片等等,这类药应特别注意要在饭后服用。</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常到祖父的诊所去玩,不经意间总能听到祖父在抓药后叮嘱病人:要在早饭前,晚饭后服药哦。</p><p class="ql-block"> 待我后来给病人用方,也像祖父一样叮嘱病家要早饭前晚饭后服药,但却始终未深究这其中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祖父过世,有一天我突然特别想弄明白当年祖父叮嘱病人那句话的道理,就去问祖母。祖母说,你祖父在世时从来没人问过他这个问题,我也没问过,不知道哦。</p><p class="ql-block">  祖母的回答让我不禁有些神伤,祖母看着我又慢慢说道:“你祖父看病,我伺诊多年,他不让我多说话,我也是一直在悟。”</p><p class="ql-block"> 我叮了一句:“那您悟出来了吗?”</p><p class="ql-block"> 祖母道:“早饭前,晚饭后是睡觉的时间,人是睡了,药却在走。人睡觉时,气血是最平和的,利于药力的渗透。早饭前和晚饭后,让两次的药力拉起手来,这样药力倍增哦。”</p><p class="ql-block"> 那时,祖母已经80多岁,她把毕生的感悟留给了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服药的时间,可以大致这样来把控。</p><p class="ql-block"> 补药:饭前服用;</p><p class="ql-block"> 消化药:饭后服用;</p><p class="ql-block"> 导泻药:空腹或半空腹服用,中病即止;</p><p class="ql-block"> 安眠药:睡前1~2小时服用;</p><p class="ql-block"> 平喘药:发作前2小时服用;</p><p class="ql-block"> 止泻药:及时给药,按时再服,中病即止;</p><p class="ql-block"> 发汗药:饭后服用,防止汗出过多导致虚脱;</p><p class="ql-block"> 重症药:及时服用,酌情分次;</p><p class="ql-block"> 咽喉药:小量多次慢服;</p><p class="ql-block"> 生津润燥清暑药:自我随意把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中药忌口,我总结了四句话,觉得有道理的可以做参考:</p><p class="ql-block"> 热症忌辛辣,寒症忌生冷;肝胆胰病忌油腻,睡眠要忌咖啡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医强调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整体了,你才不至于跑偏;辨证了,你才不至于教条和僵化。当然,两句话说来容易,真要做到,没个三二十年的临证淬炼,想都别想。</p><p class="ql-block"> 一次,给一位肺炎患者开了张方子,两周后,不仅他的肺病治好了,同时还治好了他的咽炎、胃炎、肠炎和便秘,这其实就是中医的整体辨证与施治,没有必要大惊小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副方子“能不能保证一吃就好”?这是患者的期盼,也应当是医者毕生的追求。可是,换一个角度说,病毒是杀不尽的,病也是治不完的。所谓的“病好了”,那也是阶段性的。</p><p class="ql-block"> 举个例子:感冒是不是人类最常见的病?那你说感冒能不能治好?一个人一年当中可能患多次感冒,你说你的感冒医生到底给没给你治好?所以,所谓病好没好,是阶段性的,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药,也没有病好就再不复发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医生,短期效果是要给到的,不然病人找你干什么?当然,医生有医生的局限,很多新病种医生并没有经历过,需要在临证中比较、抽象、归类和积累,给医生一点时间,医生是人不是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医的思维状态始终都是动态的,你不动可能就出问题。比如:我说姜糖水治好了我的感冒。你就照着给一个感冒病人用了,结果没好反倒加重,你来找我。我说,姜糖水治的是风寒感冒,你没有辨证给风热的病人用了,自然要加重。后来,你又给一个风寒感冒病人用了姜糖水,结果还是没有好,你又来找我。我说,一定是你姜放少了。你的第三个病人还是风寒感冒,你给他多放了姜,结果病人出现虚脱。我告诉这个学生:“风寒感冒病人可以多放姜,但是如果病人表证没那么重,说明他体质较虚,汗出过头人一定会虚呀!”不知道这到底是老师的错还是学生的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中医治病无定法,不能去刻舟求剑,也不要死背一些规訣。我一向不倚重所谓的“秘方”,“宫廷秘方”,“甚至是几辈几辈子的宫廷秘方”。不是不尊重古医先贤,而是这些方子常常被一些人用来谋取商业暴利,偷梁换柱,坑害病人。再好的中医方子,也得辨对了证用对了人,否则,无异于谋财害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学中医不是一件急事。一要喜欢学,二要准备吃苦,第三点最重要,得有几分悟性。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治感冒的学生,就少了点悟性,我就算提着小辫教他,他也很难举一反三,老师累点倒没什么,问题是他在中医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建议他改学西医,可能会更有前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退休多年,早已不再坐堂,请不要再来找我面诊。平日琐事不少,精力有限,所以本人也不提供线上咨询。但有例外,公众号后台有打赏及分享排行榜,排在前几名的是我铁粉,精力允许,我会回答这些人的咨询。此外,时机成熟,我还准备定向向我这些铁粉们,分享一部分我未曾公开过的电子版资料,以感谢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m3qUfn5GcKhbvL9R5-q4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