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乡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家校共育、携手共进”线上家长会。

一心乡中学

<p class="ql-block">  11月14日15日,一心乡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家校共育、携手共进”线上家长会。</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从萌芽到绽放,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缕阳光,一点水分,一撮土壤,而是要整片天空的沐浴和抚慰。</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父母现在与孩子的距离有多遥远,孩子长大后就会越早的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其实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与父母也是同样。父母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老师的教学是理性的,家庭的教育是感性的;老师的教学是整体的,家庭的教育是个别的;老师的教学是专业的,家庭的教育是渗透的。</p> <p class="ql-block">  给予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的辨别能力和归属感。当他在学校受到批评,家长就要适度的进行鼓励;当他在学校受到夸奖,家长就要提醒孩子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谦虚的心踏实向前;当他在学校学习到一项知识或者一种技能,家长就要陪伴他们将这项知识技能巩固完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  诚然,要实现家校共育的初衷和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过程中讲求共育的方式方法。有共育的诉求,但是方法不到位,把握不透彻,也容易与正确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保持良性关系,平等沟通,互相尊重。因为双方都是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原则来交流的,如果言语有强烈的攻击性或者不尊重不友好的态度,就很容易挫伤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埋下教育隐患。 </p> <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如果出现问题,一定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循循善诱,还有孩子自身的问题,不能单方面地看待。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放下身段,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后确定合适的对策和解决方法。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需要双方的磨合,不能一蹴而就。</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教师和家长也亦然。家校共育缩小来看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放大来看就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塑造出一个积极有效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感觉到温暖与陪伴。</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快乐童年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正如再荒芜的土地,只要用心浇灌,充分注入营养,也可以生长出繁密鲜艳的花朵,留有芬芳和余香。</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对工作有责任,对家庭有责任,对孩子更有责任。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和家长携手共进,巧打配合战,就一定能够为孩子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致真思远,沉静内修,为了孩子的明天,家校共育,牵手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