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见证汝窑诞生的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 在瓷器的璀璨星河中,汝窑宛如一颗最为神秘而耀眼的明珠。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散发着令人着迷的魅力。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均发现汝窑烧造遗址。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俗话讲:“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宋代宫廷用瓷的不惜工本,体现了汝官窑瓷的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胎质细润,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鉴赏“荟萃轩”珍藏的此件“汝瓷莲花龙纹钵”,对汝瓷特证,可窥一斑而见其身。</p><p class="ql-block"> 关于汝窑的诞生,传说源于宋徽宗的一梦。夏日的东京汴梁天气有些闷热,在延福宫中小憩的宋徽宗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之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诏命汝州御窑烧制天青色的瓷器,冠绝于世的汝瓷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对于汝瓷于宋代发展的明确一时间,以前并无考古发现和史料佐证。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曾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佑元年”。而“荟萃轩”珍藏的两件铭文汝瓷,可以物鉴史,佐证汝窑确诞生于北宋时期。因宋徽宗极力推崇,汝窑瓷器因此成为宫廷与文人推崇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汝窑葵瓣式铭文龙盘,此器盘内为典型宋代风格龙纹,盘底为“乙丑季冬月雪至官府营建天青为主诏青龙寺大工匠张陶司烧造汝窑瓷器龙盘以示皇恩浩荡”三十九字铭文。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莹润光洁,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此件汝窑葵瓣式铭文龙盘,有明确的烧制时间、地点和大工匠姓名,而且是奉旨烧照,为海内外首次发现,极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汝窑圆环萧服火照,此器一面为5个芝麻支钉,另一面为“大观元季岁次丁亥三月望日将作少监监设汝州窑务萧服视合青泑初试火照”三十三字铭文,火照釉色为天青釉,制作精美,大意是“公元一一零七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将作监副长官萧服到汝州视察青釉初试火照”。大英博物馆亦现存一枚此类环形火照,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捐赠。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是向宫廷汇报产品釉色情况,并且点明汝官窑生产的时间即大观元年岁次。留下的传世品极罕。</p><p class="ql-block"> 汝窑之所以能够雄踞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独霸宋瓷之魁,与汝窑所在地丰富的矿产原料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宋代朝廷对汝窑的重视和管理有很大关系。上述数件海内外珍藏的铭文汝瓷,可以以物鉴史,反映佐证北宋时期汝窑的诞生和宋代朝廷对汝窑的重视和管理体制。由此可以进一步明确:</p><p class="ql-block"> 第一,北宋朝廷有个职能部门叫将作监,其重要职责就是窑务管理,由此可见宋代朝廷对宫廷窑口的重视。第二,宋代朝廷曾向汝窑派出过督窑官,将作少监为萧服,负责监设汝州窑务。第三,汝窑在北宋晚期尤其在宋徽宗时期达到巅峰,专为宫廷烧制瓷器,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水平。例:汝窑萧服火照,烧照于大观元季岁次丁亥三月望日;汝窑龙盘,烧照于乙丑季冬月,由青龙寺大工匠张陶司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