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 陕甘宁石窟行

鼠爷

<p class="ql-block">  十月已过多日,今年的秋天显得格外温暖,西北高原依然是阴雨绵绵。</p><p class="ql-block"> 查询气象预告,终于找到了一周左右的晴天窗口期,立马开启已筹划多日的“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之行~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以甘肃凉州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为主线,陇东千年佛传石窟为主题,深度探寻东方佛教文化的变迁和传承,一路再带上几个于石窟文化有关的国宝级古建:蓝天水陆庵、彬州大佛寺、庆阳北石窟寺石窟群、固原须弥山石窟,,,于是,由原计划的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之行,华变成了陕甘宁千年石窟探寻,真是深秋留好意,硕果满堂惊。</p><p class="ql-block">开拔之时,特填词为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婆罗门引•千年石窟行</b></p><p class="ql-block"> 王齐杭</p><p class="ql-block"> 2024/11/15</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天高云淡,西风已过玉门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晚秋百里泾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火柿满枝垂挂,红叶染村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涧溪潺流处,霞烟壁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梵音久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叹远古、苦僧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彩塑石雕岩画,洞壑楼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须弥山窟,王母宫、水陆庵寻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心神定、一眼千年。</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2日,从杭州直飞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机场租车即刻出发,直奔第一个景点:蓝田水陆庵。</p> 一.蓝田水陆庵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水陆庵</b>,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河湾口村,为六朝名刹,庵内有古代彩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p><p class="ql-block"> 水陆庵原是悟真寺的水陆殿,是当时举行“水陆大斋”“水陆道场”的重要场所。明朝时,秦藩王朱怀埢用了五年多的时间,修为家庙。水陆庵大雄宝殿保存下来的3700余尊泥塑,被喻为“壁塑瑰宝”。</p><p class="ql-block"> 水陆庵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个院落显得清幽古朴。彩色泥质壁塑是水陆庵的精华所在。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1957年,水陆庵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水陆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二.彬州开元寺塔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彬州开元寺塔</b>,也称“彬塔”“彬县塔”,俗称“雷峰塔”。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城内,该塔创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底层每边长5.6米,通高47.84米,单壁中空。</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塔,底层辟南北二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设四个券门,上下位置逐层相错,每层均作仿木结构三间,每层均叠涩出檐,塔顶为砖砌攒尖顶,上置铁质塔刹。 整个塔体外观挺拔秀丽,显示了唐宋时期高超的建筑艺术。</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彬州开元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三.彬州大佛寺石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彬州大佛寺</b>,坐落于咸阳彬州城西的清凉山脚下,是陕西的文化瑰宝。这座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的古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石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宝库,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988年,大佛寺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大佛寺石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佛寺,你会被那雄伟的陕西第一大佛所震撼。主窟大佛,身高达二十四米,依岩跌坐,造型雄伟,雕饰富丽,展现了唐代的艺术风采。</p><p class="ql-block"> 虽然国内有许多以“大佛寺”命名的寺院,但彬州大佛寺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彬州古称邠洲,隶属于咸阳。如果不是因为大佛寺,彬州可能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自丝绸之路开通后,僧人、商队和使团从这里进入长安。大佛寺成了他们最后的停留地。公元四世纪后,丝绸之路沿线出现了大量石窟,这些石窟不仅承载着信仰,还起到了驿站的作用。距离长安最近的彬州自然也出现了石窟寺,这就是大佛寺的起源。</p> 四.庆阳北石窟寺石窟群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北石窟寺石窟群</b>~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处的蒲河和茹河交汇处,背靠覆钟山,面对碧流,是陇东地区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之一‌‌,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的增修,形成了密集的窟龛群。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与平凉市泾川县的南石窟寺遥相呼应,共同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传播‌。</p> <p class="ql-block">  北石窟寺与平凉泾川南石窟寺同时开凿,现存窟龛二百九十六个,石雕造像二千一百二十六身,碑碣八通,壁画六十九.七平方米,题记一百五十方。而165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洞窟,也是最为精美的洞窟。</p><p class="ql-block"> 165窟,为北魏时开凿,是北石窟寺的第一座石窟。它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在永平二年(西元五○九年)开凿的。这座窟坐东面西,一走进洞窟,我们就被其规模所震撼。八米高的佛像,站在一米多高的祭台上,与殿堂中朝拜的信徒,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让我们这些平凡众生,感到生命是如何的渺小。</p><p class="ql-block"> 165窟内正壁和左右壁雕凿八米高的七尊立佛。这七尊佛像面相方圆,嘴唇厚重,两耳垂肩,体魄雄健,带著北方少数民族气质特徵。而在前壁两边雕凿有五.八米高的两身交脚菩萨;同时佛与佛之间还雕凿有四米高的胁侍菩萨十身;窟门内南北两侧雕凿有三.○五米高的乘象菩萨和三.一米高的三头四臂阿修罗天造像,所有的造像无不表现出北魏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五身佛像</p><p class="ql-block"> 222窟的佛像被人们认为是武则天化身。这是一个典型的盛唐洞窟,佛高四.○五米,尽管它也是佛的样子,但头像能给人强烈的世俗感觉。这尊佛像五官轮廓分明,与其他盛唐佛像有著区别。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佛像∶「面相圆润,细眉大眼」,显然这是当时人们依照著某位活著的女性所做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唐代石窟是北石窟寺开龛造像最兴盛的时期,窟龛多达 211个,占全部窟龛三分之二以上。除了修凿少数大型洞窟外,绝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浅龛。比较有代表性的窟龛是现编222、32、263等窟。</p><p class="ql-block"> 222窟为覆斗式顶,长方形窟,高6.10米,宽6.48米,深8.40米。窟内东壁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高4.05米,比例匀称,庄重质朴,雕刻技艺纯熟,为盛唐时期作品。南北二壁满开佛龛,计约60余个,龛内多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像,造型小巧玲珑,生动活泼,尤其是对肌肉和服饰表现得质感很强,堪称北石窟寺唐代造像中的上乘之作。32窟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壁长方形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其余各壁均开佛龛。据东壁龛内南侧阴刻铭文,知该窟开凿于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造像虽已断头残臂,但身躯优美,衣纹流畅,雕刻技艺高超,尤其是力士的肌肤,雕作不仅健美丰满,而且富有弹性,反映了唐代工匠们功力之深。263窟平面近方形、平顶。窟内东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二壁各雕三佛。除东壁造像保存完整外,南北二壁造像已毁或风化。窟内造像不仅造型准确,线条优美,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如佛的庄重,菩萨的虔诚和弟子的温顺,都被刻划得维妙维肖。</p> 五.泾川百里石窟长廊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泾川百里石窟长廊</b>,是甘肃省平凉泾川县境内沿泾河两岸分布的石窟集群的总称,是泾川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 这一长廊中存留的石窟、窟龛的起源,是与“丝绸之路”的开通相缘相伴的。可以推测,佛教与佛文化东入中华西域是缘于丝绸之路的通关,因为今天泾川境内即泾河流域就是 “丝绸古道之咽喉”,也是丝绸之路东段最主要和最繁华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据2020年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数据显示,长廊现存13处石窟(群),窟龛360个,主要以王母宫石窟群、南石窟寺石窟群、罗汉洞石窟群、丈八寺石窟群、凤凰沟石窟群、南石崖石窟群等为主。其中始凿于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79年)的王母宫石窟和始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的南石窟寺,分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汉洞石窟、丈八寺石窟、蒋家坪石窟群、韩家沟石窟、千佛崖石窟、太山寺石窟等6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主要开凿于北魏年间,后世多有新开洞窟并持续修复,因其石窟多开凿于泾河两岸的红砂岩壁上,质地相对松软,风化、毁坏严重,现存有造像450余尊,壁画总合计470多平方米。如今,大部分石窟中造像虽已面目全非,残缺不全,彩绘、壁画斑斑驳驳,但它们的存在就说明佛教、佛文化在泾川地域起始之早、盛况之大,影响之久远。</p> 1.太山寺石窟 <p class="ql-block">  太山寺石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至白家大桥西侧,东至宋家旧石器遗址西端,东西长约10公里。<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现存石窟1个,由3个洞窟,造像仅剩石胎轮廓。</span></p><p class="ql-block"> 按原定计划,我们从泾河北岸的长庆桥出发,沿着河边公路一路寻找这个石窟长廊最东边的第一个石窟“太山寺石窟”。未曾想短短的不到二十多公里方圆,花了两个多小时居然没找到!参考原始资料,白家沟、盖郭社、庄东村,,一路停一路问当地的男女老少,竟没有一个人知道有这么个石窟!</p><p class="ql-block"> 只好决定放弃搜寻,在西去泾川县城住夜的回城途中,忽然在S319省道4公里处的路边,发现了一块方正的小黑石碑,定眼一看,就是我们要找的“太山寺石窟”文保牌!真是寻你千百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随后拍照验明正身,给它明确了所在的精确定位,还调侃着自己为后来者做了件好事。</p> 2.韩家沟石窟 <p class="ql-block">  韩家沟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以东约700米处的南北向峪口内,峪口呈喇叭状,外宽内窄,两侧崖壁上有明显人工开凿的石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石窟32个,洞窟结构较为复杂,未见造像痕迹,年代尚待研究。。</p><p class="ql-block"> 韩家沟石窟群和一线天丹霞地貌相映成趣。一早的韩家沟内,大雾弥漫,红霞彩壁忽隐忽现,如临仙境。集‘美、奇、幽、幻’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佛洞石窟为一体,实属国内罕见,游荡在峡谷间,千回百转,鬼斧神工,造型各异,变化多端,如同迷宫,更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谷壁光洁犹如石磨,峡谷内难见天日,苔藓碧绿巧夺天工。</p> 3.罗汉洞石窟群 <p class="ql-block">  罗汉洞石窟,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的红砂岩壁上,有上下两层,西至霍家沟口千佛嘴,东至韩家沟,在长约2公里的地段上存有上百个窟龛。始建于北魏,以16罗汉洞著名,可惜16罗汉头首均在文革时期被毁。  </p><p class="ql-block"> 开窟后寺名即成地名,近代成为乡名。到了村边石窟群前,只见铁网封闭,大门紧锁。好在村民指路找到了村保护站的郭站长,一个五十出头的庄稼汉,知道我们远道而来,热情的帮我们开了门,还全程陪同介绍,相约十年后再来!</p><p class="ql-block">由郭站长介绍,罗汉洞石窟群有200多个大小窟窿,其中以千佛嘴与清霄洞为最,洞内外尚存高大造像石胎和洞内残存壁画、泥塑彩绘、浮雕壁塑、壁题等。石窟融入石崖中,设计奇巧,选址险要,结构复杂且神秘,真是造化巧夺了天工,因历史久远,自然的和人工的已很难分清。我们在洞内转悠了快两个多小时,才珊珊离去。</p> 4.千佛寺石窟 <p class="ql-block">  千佛寺石窟,就在罗汉洞乡卫生院大门对面,202省道、312国道与青兰高速罗汉洞收费站匝道三线交汇。其中,省道、国道相交夹角的短短路沟内,荒草掩映的石壁上残留着十数尊风化甚重头部尽失的摩崖造像,这就是曾经颇为恢弘、当地俗称“千佛嘴”的千佛寺石窟。上世纪五十年代南灌渠的修筑与九十年代312国道改线及近年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工程三次重创,无情地将这处胜境彻底摧毁。曾几何时,“千佛嘴”居水之阴,“丈八寺”居水之阳,两处佛崖一衣带水隔泾河遥遥相望,乃当地一大胜景。而如今,驻足千佛嘴遗址尚能望得见泾河对岸丈八寺石窟清晰的佛洞,而站在丈八寺窟顶的土塬上,却怎么也望不到千佛嘴摩崖的身影了。县级文保牌子也东倒西歪,十米开外问询当地村民,都不知这杂草丛生的小土堆是哪方仙台。</p> 5.八丈寺石窟 <p class="ql-block">  丈八寺石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罗汉洞乡罗汉洞村。现存石窟7个,仅6号窟保存有造像石胎三身,为常见的一佛二菩萨组合,该窟现存“丈八大佛”,是泾川县现存比较大型的造像之一,对研究北魏时期石窟营造方式和石窟形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现今东数第一窟为入口,丈八佛窟即东数第六窟建有窟檐,似为近年所砌。石窟山体为红砂岩质,风化极为严重,窟底洒落一层厚厚的砂尘砾屑,踩上去卟卟作响。</p><p class="ql-block">  一窟为空窟,东壁上雕有一尊弥勒佛头像,看刻痕边缘的整齐程度,料时间不会太久。其余洞窟亦多为空窟,个别遗有佛坛,显示或曾有造像供奉,有的窟还有局部壁塑残留。</p> 6.蒋家坪石窟群 <p class="ql-block">  蒋家坪石窟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关镇蒋家村下蒋家。现存石窟82个,洞窟总体布局呈 “一”字排列。 13个窟有造像,共计 53身,以45号窟的“七佛窟”和56号窟保存的一身菩萨头像最具代表性。从造像特征及洞窟营建方式来看,该石窟群始凿于北魏时期。</p> 7.凤凰沟石窟 <p class="ql-block">  一般文物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现存石窟4个,3号窟存有中心塔柱。据3号窟残留中心塔柱及部分石胎造像特点来看,应始凿于北魏,后世当有补修,对研究北魏时期石窟营造方式和石窟形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凤凰村,找到了几个村民老哥打听石窟群,依然是一问三不知,突然想起它的别名“倒吊塔”,一个老人才反应过来,还诧异的询问我们找这做啥?知道我们的来意才给我们指了一条道:出村口往左拐,一直走到一座小桥再往右拐,一直走到头,沟内边有个小白楼就是!</p><p class="ql-block"> 将信将疑的一直来到了村道的尽头也没见有小白房,只见一条漂亮红岩峡谷,琢磨着石窟也许就在前面不远处的崖壁上,为了安全,还是安排一人在前探路,可是一直走到峡谷尽头 ,也未见石窟踪影!花了好大劲,还白费了近两小时,有点冤。调号车头刚要起步,只见右前方峡谷对面依稀有几个黑洞,赶紧对照资料照片,哈哈,那就是凤凰沟石窟!周边一圈白色的铁丝网,这才恍然大悟!被美丽的凤凰沟迷糊了,它就在眼前,虽然只是几个黑洞,也終算圆满!</p> 8.南石窟寺石窟群 <p class="ql-block">  南石窟寺石窟群,位于泾川县城东15里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现存5个洞窟,其中最大的第1窟,高11米,宽18米,深13米。环形正壁台基上,雕有7尊均高7米的巨大立佛,隆鼻大耳,长衣垂膝;每尊佛都有两尊女身造型的菩萨胁侍,前壁门两侧各雕一尊弥勒菩萨交脚坐像,窟顶则浮雕佛教经典故事。窟体之宏伟,佛像之壮观,实属罕见。当阳光从前壁门顶上方的方形明窗中洒下,光线轮转,七佛微笑,一刹那间,如睹佛国。</p><p class="ql-block"> 南石窟寺是北魏七佛窟的代表之作,造像所显示的风格正处于北魏早期的生硬迟滞向北魏晚期清瘦的过渡阶段,对研究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参考意义。</p><p class="ql-block">  </p> 9.王母宫石窟 <p class="ql-block">  王母宫石窟,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西延风村王母宫山下,也称“千佛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现存2个洞窟。该石窟为“百里石窟长廊”西起点,对于研究早期石窟形制特点、营造方式及造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王母宫石窟依山开凿、略呈长方形,形若“凹”,高12米,宽12.6米,深8米。窟内造像分三层,中间有方体塔柱,直连窟顶,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萨以及驮宝塔的白象,多为北魏作品;中心塔柱是王母宫石窟遗存的精华,宽7米,深7.6米,分两层,四面造像,由八角柱分隔;龛内为圆拱形,内塑主像组合以一佛二菩萨、释迦多宝对坐为主,现存石造像200多尊,龛外浮雕有大量的佛传、本生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处佛窟设计宏大,造像生动严谨、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艺术创造才华,是珍贵的佛教文化遗存。窟外为清代重修的依山楼阁,与洞窟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巧夺天工。苍松翠柏掩隐,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王母宫山犹如一座金字塔,屹立在泾河汭水之畔,向世人展示着雄伟高峻的魅力。</p> 六.固原须弥山石窟 <p class="ql-block">  兴奋中,结束了两天的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寻游,虽然还有记载的郝家村石窟,南石崖石窟終成遗憾,留下点念想,继续出发,奔赴两百多公里外的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须弥山石窟</b>,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城西北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妆,是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中国十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 须弥山石窟是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现存洞窟162座,分布在由南往北自然形成的八个区域,即大佛楼区、子孙宫区、圆光寺区、相国寺区、桃花洞区、松树洼区、三个窑区和黑石沟区;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有500余躯,汉藏文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总占地面积6平方千米,处在石窟造像泥塑与石刻的过渡带,具有较高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七.归途拾遗 1.郑国渠工程遗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郑国渠首遗址</span>,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北仲山西麓,泾河东岸。秦王嬴政元年(前246),秦始皇采纳韩国水工郑国关于引泾灌田的建议,历时10年修成。郑国渠是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渠首位于北仲山西麓的瓠口,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渭南、蒲城入洛河,全长约150千米,可灌溉0.18万余平方千米。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千米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p><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19日,郑国渠首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2.泾渭分明 2.西安唐三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