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之旅(二)甘孜 玉龙拉措 德格印经院

<p class="ql-block">  离开色达途经甘孜县,甘孜县位于甘孜州北部,地处长江支流-雅砻江上游,因与州同名,所以有着“甘孜的甘孜”之名,县城海拔3390米,一路更是一场移动的视觉盛宴,这里拥有壮丽的雪山、众多的寺庙,以及美丽的雅袭江。</p> <p class="ql-block">  格萨尔彩绘石刻,石头上的藏族史诗,<span style="font-size:18px;">顽石上的信仰,从甘孜到德格317国道边看到的石刻,色彩明丽,雕刻精致。 是一种极具藏族特色的民间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天然板岩青石作原材料,经过构图、雕刻、绘染施彩等工序完成。</span>格萨尔彩绘石刻,立体生动,融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藏族自古就有对原始石头的崇拜,故人们将英雄的传说镌刻在石头上,以便将对他的热爱与敬仰传于后世。</p> <p class="ql-block">  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的摩崖石刻,赤黄绿青蓝紫等不同色彩的涂描和周围飘逸的经幡相映衬,为这些神像增添了强烈的宗教信息。</p> <p class="ql-block">  玉龙拉措,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是康区著名的神湖之一。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雪域高原之上,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宗教文化。玉龙拉措藏语意为“倾心神湖”,有“西天瑶池”之誉。</p><p class="ql-block"> 相传格萨尔王妃珠牧途经玉龙拉措,面对湖光山色陷入了痴迷,口中喃喃“玉隆”,藏语意为留恋,这也就成了“玉龙拉措”命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玉龙拉措由冰川掘蚀形成,湖水靠冰雪融水和天然降水补给,是典型的高原冰蚀湖。</p> <p class="ql-block">  河水清澈中带着乳白的绿,与稍远处的群山遥遥相应,静谧美丽。</p> <p class="ql-block">  德格是川藏北线最靠近西藏的一个县,甘孜州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德格印经院,还有一个著名景点,叫更庆寺,先有更庆寺再有印经院,但也正是因为印经院,更庆寺从一个土司家庙变成了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p> <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堪称藏族文化的瑰宝,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文印经院,保存着大量的藏文化典籍和藏画版;院内珍藏着32万余块印版和大量藏画版,涵盖了70%以上的藏文化典籍。走进这座古老的印经院,仿佛置身于一座藏族文化的宝库,每一块印版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 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藏族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众多学者和信徒心中的圣地,这里的每一块印版都记录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正因为如此,德格印经院从早到晚都是转经的人,不伦男女老幼。</p><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的经卷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德格印经院文化价值的肯定,更是对藏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 印经时,一人来回奔走取送经版,另两人高低相对而坐,一人蘸墨涂版,一人放纸,用滚筒一滚,揭下,一气呵成,瞬间便印下细密整齐的经文。他们每印一张都会向佛经鞠躬顶礼,并默念经文。</p> <p class="ql-block">  据说在藏区看到的所有经幡、经书、风马旗等等宗教印刷用品都是用这些印经板印刷出来的。每年印经的时间大概是3月中旬到9月中旬。</p> <p class="ql-block"> 印经所用的纸是采用一种名叫“阿胶如交”(汉文学名叫“瑞香狼毒”)的草本植物根须。纸张色呈微黄,质地较粗,也较厚,但是纤维柔性好,不易碎,吸水性强。同时因“阿胶如交”本身是一种藏药材,含轻微毒性,故造出的纸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的特性,是一种印刷保存文献的理想用纸。</p> <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从传统的藏式建筑到经架上重重迭迭摆放的木刻印版乃至精美的壁画、雕塑等,都是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一排排整齐的木质经版。这些经版上刻着密密麻麻的藏文,是制作经卷的重要工具。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将经文雕刻在木板上,再通过印刷的方式,将经文制作成册。每一本经卷都是工匠们心血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