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者的人品领悟

杨家老兵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耄耋者的人品领悟</b></p><p class="ql-block"> 近五年来,作者在撰写谈官德修养三书(《官德与官能》 《官德与理性》 《官德与官戒》)的基础上,着手研究与官德紧密相连的人品问题。至今已完稿并发表100篇,其中有41篇被《美篇》评为精选,《由无名之火说到“无意之恶”》一文,还分别获得全国“第十届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特等奖。经过半年时间的修改整理,现以《品人品》为名结集成书。</p><p class="ql-block"> 本书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品修炼的要义,主要阐述人品对人生决定性的地位,主宰性的作用;第二部分,人品修炼的要则,选述了人品修炼的主要规则;第三部分,人品修炼的要方,试图指出人品修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第四部分,人品修炼的典范,选录了身边领导和战友及接触到的英模人物德馨品高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人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人品,又称为人格、品德、品行等,它是个体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的综合表现,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总体水平的等级和尺度。人品有优劣,格局有高下。人们常用君子、好人、德高望重等词句,来褒扬人品高尚者;而用小人、人渣、缺德、人面兽心等词句,贬损人品卑劣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人品问题,是个简单又复杂,浅显又深奥,现实又神奇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说它简单、浅显又现实,是因为人品二字,人们心里常想,笔下常写,评价他人时常用。</p><p class="ql-block"> 说它复杂、深奥又神奇,是由于人品的影响面特别广,作用力异常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才学尚可贵,人品价最高</b></p><p class="ql-block"> 衡量一个人的品级和档次,往往离不开能力、学历、财富和人品四个要素,还有评价为官者的权位高低。才学和财富是立业的基石和阶梯,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器,固然可贵,但同人品不能等量齐观。在这五个要素中,居决定地位,起支配作用的,非人品莫属。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所言: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 %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心理人格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 无数事实证明,人品好的人,所掌握的权力、能力、学历和财产都能产生正能量,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谋利造福。人品坏的人,会将能力、学历、财产和权力变成谋私作恶的“凶器”,只能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有才无德,终成祸害。</p><p class="ql-block"> 人品的好坏,不仅关乎个人的得失荣辱,而且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和大局的兴衰。刘向说:“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好人品是力量之源,信誉之源,发展之源,良好的人品能赢得好人气,构建好人脉,有助于个人所从事职业或企业的兴旺发达。人品坏的人,不得人心,众叛亲离,会直接殃及单位,殃及事业,其中位高权重的缺德者,甚至会影响所在单位的兴衰以至国家的安危。可以说,无才难成器,无财难成事,但是人无品则不成人。</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人品是人的第二生命,人品是人的魂魄,此话十分在理。才学财富诚可贵,唯有人品价最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人品两个字,效应真奇妙</b></p><p class="ql-block"> 人品二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很不简单。它不仅决定个体的人生走向,而且会产生非常奇妙的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p><p class="ql-block"> 英国著名道德学家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一书中指出:“品格——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好的品性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这段话,道明了人格和人品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卓绝的巨大威力。</p><p class="ql-block"> 我党从1921年诞生,所以只用了短短的28年时间,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在东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人格魅力,起到了赢得人心和集聚民力的巨大作用。</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强大对手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过:“单凭他的洞察力,毛泽东是不可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他同时还具有能吸引狂热追随者的领袖人物超人魅力,以及藐视巨大困难的意志力……”</p><p class="ql-block"> 知名民主人士张元济,这位曾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的老人,当毛主席邀请他和其他知名人士游览天坛,并平易近人推心置腹地同大家交谈后,他激动地说:“领袖为人,希望所在。毛主席有学问、有胆略,周恩来对人是那样体贴入微,想得那样周到。中国共产党坐天下,中国从此有希望了。”张老的一番感慨之言,道明了革命领䄂优秀人格的巨大魅力和伟力。</p><p class="ql-block"> 孟夫子早已有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他对最高领导者人品的巨大辐射联动效应说得更明确:“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前28年快速发展壮大的史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人品好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p><p class="ql-block"> 作者曾这样描绘人品的神奇美妙之处:</p><p class="ql-block"> “说它无形,却能使人们有目共睹,清者自清,或浊者自浊。</p><p class="ql-block"> 说它无影,却能穿凿日月,使有的人流芳百世,或使个别人遗臭万年。</p><p class="ql-block"> 说它无力,却能对真理和权力力量产生巨大的助推力,或产生反作用力。</p><p class="ql-block"> 说它无声,却能使有的人下自成蹊,不令而行,或者使有的人虽令无从,有令难行。</p><p class="ql-block"> 说它无功,却能使有的人一呼百应,事半功倍,或者使有的人弦孤和寡,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危难见人品,素常更重要</b></p><p class="ql-block"> 困厄中识真情,危难时见人品。此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在一个人的毕生中,所遇到的困苦和危难,毕竟是个别时候的个别现象,况且,特殊情况下的举动又往往可能有应激性和偶发性,难以由此判定人品的全貌和真相。即使是关键时刻涌现出的真英雄,往后也有可能发生蜕变。因而衡量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只看个别特殊行为,更重要的要看日常生活中的惯常表现。</p><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先生有句名言:“道德毫无神圣之处,它纯粹只是人之常情。”“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清代张问陶 )素常养人品,细节见人品,真正决定人品层次的,是一个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素常生活中,人之常情中,坚守德行的综合表现。比如,对老人是孝敬还是忤逆,对恩人是图报还是背恩,对友人是真诚还是伪诈,对同事的成就是仰慕还是嫉妒,利益面前是谦让还是争抢,荣誉面前是谦谨还是骄横,等等。所有这些看似细小素常的表现,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真面目。德在于积,品在于养。只有从小事入手,从人之常情入手,才能逐渐修炼出优良的人品和官德。</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四、人品要升华,本根在洗心</b></p><p class="ql-block"> 宋代邵雍有首《洗心吟》写得好:</p><p class="ql-block">“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弹无弦琴”,象征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反省)</p><p class="ql-block"> 洗心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因此亦称“洗心经”。洗心,意指洗涤心灵,摒除恶念或杂念,或者改过自新。从此以后,国人一直把洗心奉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处暑洗心”的风俗,不少地方建有“洗心惮寺”“洗心亭”“洗心泉”“洗心斋”等。与洗心相似的词有修心,清心,内讼,自省等。</p><p class="ql-block"> 心是身之王,行随心而动,一个人的人品好坏,全在其心是净还是浊,是善还是恶。正如《心王铭》一文所说:“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能灭千灾,成就万德。”心即是佛,心外无佛。心学家王阳明也如此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p><p class="ql-block"> 所谓洗心,简而言之,就是“洗心涤虑,培根达源”(邹元标的《家训》),涤除心中的杂念、私念和恶念,树立善念和正念,从根本上提升人品的等级和格局。而要洗心革面,升华人品,一是要有斩钉截铁的决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对私心恶念要疾恶如仇,深恶痛绝,决不姑息迁就,当不良念头一萌发,就坚决扼之涤之。二是要有刮骨疗毒的狠心。现实社会纷繁芜杂,种种诱惑勾人心魂,只有壮士断腕忍痛割爱的狠心,才能防止心迷意乱,误吞诱饵。三是要有持久的恒心。“世上浮荣一时好,人品百年论定”(宋代吴泳)有人说人人身上都有人性、神性和兽性,三者具有互变性,人品当然就具有可变性,一着不慎,人妖颠倒,修炼人品是终生的课题,一定要做到生命不止,修炼不止。</p><p class="ql-block"> 作者本着“鉴古喻今,就实论虚,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的主旨,以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重新审读了历代哲人提出的伦理道德论点,围绕时下在“人之常情”上出现的人性人品退化的突出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结合上,正反事例对比中,事与理的契合上,阐述人性人品及党性修养的规范及实施方法,希冀能起些启发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未谋面的网友孙朝健,他在评论我的一篇拙文时,说过这样的话:“杨老,喜欢您文章犀利的风格!有的如战士手中的匕首,白刀子进去, 红刀子出来,刀刀见血;有的像大夫手中的手术刀,刀到病除。向您学习!向您致敬!写出这样的文章一定吃了不少亏,上了不少当,感悟了不少人间沧桑……学习了,也感悟了……。”评语的前半段实属谬赞,后半段真可谓一语中的。作为耄耋老人,可谓历尽沧桑,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承受过不少好人的恩惠,也领教过个别小人的耻行。享受过诚实正直的甘甜,也蒙受过太实在太耿直的苦痛。可以说,只有遭受过个別人品低劣者的蒙骗、诋毁、暗算和辗轧,才能见识无良小人的心黑手毒,也才能写出些含泪泣血的悲愤之言。有一位同我在一个班子共事多年的大干部,在老单位的酒席上,当众夸奖我说:“老杨人品很好,从来不害人。”我毫不知趣地回应:“从不害人的人,常被人害!”众人面面相觑,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冷却了下来。古人有言,慈不掌兵,善不从政。人常说,没有好人扶助难成事,没有小人折磨难成人。对这些说法,我皆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人品问题,看似浅显,细究起来,却是个宽不见边深不见底的老大难问题。书中只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怪象,发表了一些粗浅的见解,热切期待同仁们的高见卓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