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与时代“朝流”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关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理杂物,发现一旧报,信手翻翻,有些意思。</p><p class="ql-block"> 旧报为香港大公报百周年纪念版,时间为2002年六月十二日,想必是那年途经港澳时所得。</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的一张旧报纸,算不得“文物”,𨚫又是文物。文化物品,还有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 报纸上的照片,很多已渐行渐远,恍若隔世。微微泛黄的纸页无言,却让人顿悟光阴似箭,猛醒日月如梭,不由得连连感叹,廿年瞬间刹那,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报纸这种媒介,现代社会极其寻常,但在以前的中国,却是新鲜玩意儿。</p><p class="ql-block"> 第一份中文报纸,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报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在马六甲发刊,由外国人创办,恐怕主要是给华人看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近代,是思想解放,社会革命的风起云涌大变革时期,其间报刊的推波助澜,起到了“刺刀,长矛,号角,火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中华大地,省地县乡,各式报纸多如牛毛。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时间),应时而生,顺势而行,如风催野火,雨茂萌芽,极大的启迪了国人思想并导致革命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其时有名的报刊很多,如《申报》,《新闻报》,《万国公报》,《民报》等等,这些报刊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汉口,北京,香港等地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大公报为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著名报纸,1902年6月在天津创刊。</p><p class="ql-block"> 其名之意,创刊号上的《<大公报>序》说得清楚,“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p><p class="ql-block"> 《大公报》初由天主教徒柴天宠,主教樊国梁,法公使鲍渥等集资筹办,宗教色彩浓厚,受法国势力控制。</p><p class="ql-block"> 而后因各种原因,报纸多次停刊复刊。</p><p class="ql-block"> 1926年,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复办《大公报》。在复刊之日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了著名的“四不”方针。</p><p class="ql-block"> “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p><p class="ql-block"> “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p><p class="ql-block"> “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p><p class="ql-block"> “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p><p class="ql-block"> “四不”方针体现了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道德精神,与同时期的大多数报刊相比,其力求表现的一种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颇有见地,且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针砭时政,抨击权贵,为民请命,代民立言,《大公报》以鲜明的个性,体现了它“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追求。</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前,《大公报》在知识分子和上层民主人士中产生过广泛影响。</p><p class="ql-block"> 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人,让它成为了当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大公报》与时代潮流同行,留下了显现而鲜明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创报矣始,英敛之任总理,方守六任主笔,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著称一时。</p><p class="ql-block"> 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冲锋陷阵,发表过不少有份量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初主张“缓抗”,受到“东北留平同乡反日救国会”的严重警告。</p><p class="ql-block">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紧,立场转变,主张抗日,至1932年“一·二八事变”,强烈谴责日军侵略,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并发表了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西北通讯,首次披露了红军长征情况。</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香港版相继停刊,先后筹办了汉口版,桂林版,重庆版,坚持抗日立场,鼓舞民心士气,对抗战起到了一定作用。</p><p class="ql-block"> 其间,特邀社会名流学者胡适,翁文灏,梁漱溟等8人,撰写《星期论文》,受到文化知识界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上海版天津版香港版相继复刊,重庆版继续出版,1948年后,受到国民党当局迫害,一度被强行接收。</p><p class="ql-block"> 1949年后,《大公报》香港版在中共香港工委和中共澳门工委的领导下出版。</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公报》沪版发表《大公报新生宣言》,宣布报纸归人民所有,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p><p class="ql-block"> 重庆解放之后,渝版继续编发,于1952年8月4日终刊,中共重庆市委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p><p class="ql-block"> 天津《大公报》彻底改组,由毛泽东亲自易名为《进步日报》,归天津市委宣传部领导。</p><p class="ql-block"> 1952年夏,《大公报》元老王芸生向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汇报了报纸的困难,请求中央帮助解决,同时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不久,毛泽东电召王芸生进京,听完汇报后指示:“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京,择地建新址。报名仍叫《大公报》,作为全国性报纸,报道分工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p><p class="ql-block"> 两报合并而成的北京《大公报》,由中宣部领导。</p><p class="ql-block"> 1953年1月1日,沪版北迁,与《进步日报》合并,出版全国性的《大公报》,并于1956年9月迁址北京,10月1日出版。</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大公报》于1966年9月14日停刊,改名《前进报》,103天之后,亦停刊。</p><p class="ql-block"> 1938年由胡政之率金诚夫,徐铸成等创办的《大公报》香港版,1941年12月13日,因日寇占领而被迫停刊,到1948年3月15日复刊,一直发行至今,并在中共港澳工委的领导下,与《香港商报》,《文汇报》一同,构成香港左派报纸的阵地。</p><p class="ql-block"> 香港大公报的高光业绩,是1950年10月创办的子报《新晚报》。梁羽生,金庸先后在《新晚报》发表武侠小说连载,开现代武侠小说之先河,报纸亦洛阳纸贵。</p><p class="ql-block"> 2016年,《大公报》与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形成了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对报刊媒介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期他就试身报纸,以湖南学生联合会文牍股干事的身份,被推举担任《湘江评论》的主编。报纸1919年7月14日创刊问世,8月被军阀张敬尧查封,存世虽短,且只出版发行了四期和临时增刊一期,但影响不小,连李大钊阅后都称赞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深刻的报刊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伟人名人中,和大公报的渊源深且长的,毛泽东亦可算其一,从年轻时便已结下。</p><p class="ql-block"> 1919年11月14日,长沙妇女赵五贞在花轿中自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6日,毛泽东在《大公报》上发表《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指出“这件事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是环境逼着她求死的”。21日,毛泽东又在《大公报》上发表《‘社会万恶’与赵女士》,说“罪恶的来源,仍在社会”,“我们就不能不大声疾呼,警觉我们未死的同类,就不能不高呼,‘社会万恶’”。</p><p class="ql-block"> 青年毛泽东还曾被《大公报》聘为“馆外撰述员”,发表过若干有影响的文章,如《“湖南自治运动”应该发起了》,《释疑》等,宣传工农思想解放。</p><p class="ql-block">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渝版《大公报》接触十分密切,与报纸有关人士进行了多次接触和交谈。9月5日,毛泽东会见该报总编辑王芸生等,表达了“统一之政令必需建立于民主政治之基础上”的观点。他说,“只有包括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代表人士之政治会议,始能解决当前国事,民主统一之联合政府始能带给全国人民以幸福。”毛泽东的谈话要点在9月6日的《大公报》上刊出,影响极大。9月20日,《大公报》负责人宴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宴会结束后,毛泽东欣然提笔为《大公报》职工题字“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大公报》负责人的接触和题词,对《大公报》的舆论导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双十协定”的签订营造了舆论氛围。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真诚努力下,《大公报》在国共和谈期间对毛泽东“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是我们今后的方针,我们要用统一的国家迎接新局面”的和谈立场,作了真实客观的报道,对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共产党和平统一的立场,发挥了很大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报纸媒介自问世以来,栉风沐雨,逐浪起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曾轰轰烈烈,也曾如火如荼。</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纸质传媒已经渐渐式微,慢慢的让位于网络,电子媒介。</p><p class="ql-block"> 这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大势之所趋,亦是一种新兴的潮流,任何力量莫能阻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公报》1902创刊至今,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一份普普通通的报纸,能够苦苦”挣扎”,百廿年经久不衰,与时代“潮流”同行。这种坚韧不拔,坚强不屈,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坚守,永远是人类应该珍惜的一种精神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