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古关隘是了解战争史和通商史的窗口。</b><br><br></h1><h1><b> 所谓关中,乃四大古关隘之中的地域也。此四关是东函谷关/潼关、南武关,西大散关、北萧关,均为春秋战国时期所建。</b><br></h1> <div><br></div><h1><b> 说明一点,关中四关的东关先后有两个。战国时期关中四关的东关是函谷关。后因黄河河道发生变故,原来紧靠函谷关的黄河南岸堆积出一片陆地,人马可绕过函谷关北边通过。于是东汉修建了潼关取代函谷关,成为东汉以后关中四关的东关。<br></b><b> 两关都是西进长安,东出洛阳的咽喉,事关秦汉的存亡;又都紧靠黄河天堑,险要无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br></b><b> 这五个古关隘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金戈铁马的岁月,在无数血雨腥风的摧毁之中本已只剩残垣破壁。但人们还是尽力将它们修复。其中,函谷关、潼关、大散关和萧关修复得最好。武关的修复已有规划,相信几年后将重新面世。</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东关函谷关(战国至东汉):</b></h1> 东关潼关(东汉以后): 南关武关: 西关大散关: 北关萧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关函谷关(战国至东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b></h1><h1><b> </b></h1><h1><b> 战国是大争的年代,七雄各自变法图强,都想一统天下。</b></h1><h1><b> 在关中四关中,函谷关最为重要,也最为出名。在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在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战国初始,秦国最穷最弱,六国欲灭秦分秦,须西入函谷关;秦国变法强大后欲一统天下,须东出函谷关。于是,函谷关便发生了许多改变历史走向的战事。</b></h1> <h1><br></h1><h1><b> 自汉代建立潼关后,函谷关被逐渐废弃,古代函谷关的建筑已无存。现在的函谷关是1992年根据汉墓出土的函谷关画像开工修建的复古关楼。</b></h1> <p class="ql-block"><b>汉墓出土函谷关画像:</b></p> <h1><div><br></div><div><b>涧河桥</b></div><div><b>过得涧河桥才能攻击函谷关</b></div></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长达五十公里的峡谷,东头是函谷关,而西头就是潼关。</b></h1><h1><b>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重要战争达13次,而潼关则多达45次。常驻重兵,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b></h1><h1><b>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b></h1><h1><b> 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b></h1><h1><b>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之时,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b>。<b>“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b></h1><h1><b> 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楼:</b></p> <h1><div><br></div><div><b>函关古道:</b></div><div><b> 函谷关建筑虽是复建,函关古道却是遗迹。函关古道也就是函谷,函谷关因此得名。</b></div></h1> <div><br></div><h1><b>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b></h1> <h1><div><br></div><p><b><font color="#ed2308">东关潼关(东汉以后):</font></b></p><p><b><font color="#ed2308">长安首险,四镇咽喉。</font><br></b></p><p><br></p></h1> <h1><br></h1><h1><b>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b></h1><h1><b> </b></h1><h1><b> 上世纪60年代,因为过高地估计了三门峡水库的蓄水水位,潼关县城不得不另外选址搬迁,人去城空,城内许多建筑被拆毁,其建筑材料被人们用作建造新的家园,故城遗址遭到严重毁坏,仅留其残存城垣,但是仍可窥其基本轮廓。后再经历环境恶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等自然侵蚀,潼关千年关城后来只剩黄土残垣。</b></h1><p class="ql-block"><b> 我于2017年4月去寻访潼关古城。当时我们看到的是个大工地,山上有新建的城楼、红楼观等建筑,但不能上山。后问守路指挥交通的民警,才得知已搬迁的古城现在又迁回山上原处,正在搞建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b></h1><h1><b> 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b></h1><h1><b> 东汉建安十六年(212),曹操与马超、韩遂在潼关大战,潼关之名,始见于史。潼关关城始设于汉,在港口以南源上,即杨家庄附近。</b></h1><h1><b> 潼关关城原建在黄土塬上。隋大业七年(611 年),移关城于今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与汉代关城南北夹峙,形成两座关城,形势更加险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历代各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b></h1><h1><b> 抗日战争期间,潼关曾遭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大量建筑物被损毁。</b></h1> <div><br></div><h1><b> 2023年11月我路过潼关。此时潼关古城已搬迁修建完毕,新的潼关古城已向游客开放。</b></h1> <div><br></div><h1><b> 站在潼关古城俯瞰南下的黄河九十度大拐弯向东奔流,别有一番感慨。</b></h1> <div><br></div><h1><b>河对岸停船处,便是大名鼎鼎的风陵渡遗址:</b></h1> <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南关武关:</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午夜有可求之市,鸡鸣有未寝之人。</b></h1> <div><br></div><h1><b> 武关位于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处的谷涧间,武关河的北岸。<br></b><b> 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沿该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西安),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而武关河则是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丹江上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因流经武关而得名。</b></h1><h1><b> 本节部分图片和文字由武关朋友田续成提供,特此鸣谢。</b></h1> 武关城全貌: <div><br></div><h1><b> 武关凭险而立,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秦、汉、隋、唐以来,均为咸阳、长安的南大门。武关因建造于少习山下,春秋时名曰“少习关”。<br></b><b> 战国时,秦国把“少习关”改为“武关”,寓含以武力讨伐东方诸国之意。自此,武关成为秦国往东发展的关键跳板,进可攻楚,退可自守,是抵御楚国向北的头一道防线,地缘优势极为明显。<br></b><b>相反,对于楚国而言,武关则是抵御秦国东进的最后一道屏障。<br></b><b> 公元312年秦楚蓝田之战,楚国曾击破了武关,到达距离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br></b><b> 公元前208年,刘邦率军攻克武关,打开了通往关中的大门。</b></h1> 新立的武关碑: <div><br></div><h1><b>当年的武关城墙只剩残墙了:</b></h1> 武关重修告示碑: <div><br></div><h1><b> 武关既是一个关口,更是秦楚古道上的重要市镇。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br></b><b> 秦楚古道,即商於古道,全长约六百里,秦汉时称作“武关道”,唐时又称为“商山道”或“商州道”。是古代秦国通往楚国的一条驿道,连接秦山楚水中国最早的通道,为发展华夏文明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以及南北物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r></b><b>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唐朝,秦楚古道是一条重要的连接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切切实实的一条名利路。据史载,当年往来于武关青史留名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为了逐利奔忙于此路上的贩夫走卒更是熙熙攘攘,行人如梭,络绎不绝。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或是从西岭翻山越岭东来,或是从四条岭跋山涉水西往,到了武关城打尖歇息,造就了秦楚古道上一个繁华市镇,可谓:“午夜有可求之市,鸡鸣有未寝之人。” </b></h1> <h1><br></h1><h1><b>秦楚分界墙<br></b><b> 距武关约4公里的四条岭上,有残存的秦楚分界墙,并立有界碑。界碑所在之处,是秦楚古道的一个隘口,十分险要。</b></h1> 秦楚古道: <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西关大散关:</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b></h1> <div><br></div><h1><b> 大散关亦称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为“川陕咽喉”。<br></b><b> 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陈仓故道亦由此经过。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西约50里处。此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所必争。“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br></b><b> 大散关始于西汉,废弃于明代。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在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路北悬崖上,镌刻有“古大散关”4个大字。<br></b><b>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br></b><b> 我于2024年11月从萧关前往大散关,没想到快到大散关时,通往大散关的道路竟被封闭无法通行,守路人员还告诉路人大散关正在维护修理,不接待游客。无奈之下,我只好放弃。<br></b><b> 为较为完整地介绍关中四关,我从网上下载几幅大散关的图片先充数。以后有机会到大散关拍照再补充自己的图片吧。</b></h1> <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关萧关:</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b></h1> <div><br></div><h1><b>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b></h1> <div><br></div><h1><b> 关中西北方向的威胁主要来自陇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时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是西夏党项。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萧关,袭扰北地等郡,致使关中震动。汉武帝时,国力增强,重视北边国防。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自北朝后期起,突厥称雄塞外,中原政权频受其扰。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北宋时,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称雄西北。在宋夏之间近百年的对抗中,萧关一带为双方对峙前沿。<br></b><b> 中国清初沿革地理和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称萧关为“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每当人们提起萧关,就把它与胡笳羌笛、蒿草满目、白骨累累、野兽出没无常的凄凉景象联系起来。多少文人墨客曾亲身经历了萧关道路之险要、战争之残暴,用笔记载了古萧关的历史。如今,尽管山头上仍然有着烽火台的遗迹,秦长城的痕迹也依稀可见,但是那都已经成为历史的印迹。<br></b><b> 萧关历史上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的南侧,三条道路直通宁夏、内蒙古及甘肃等地;经环江、马莲河、泾河直抵关中。秦、唐、宋、元等先后在萧关周围设郡立县,建关筑城。秦设乌氏县,修长城,汉置高平城,唐通丝绸之路,宋修城寨,元设安西王府。</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