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0.21 带着对“大秦”开创始祖伟业的敬慕,想去看看当年那个实现世代东出梦想的第一关口_____函谷关。说走就走,两个人背上双肩包踏上了东去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到达目的地,我们选择步行前往,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曾经的可循踪迹,探索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没忘记留下自己的足迹,“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为这块石碑题字的人也是史上有名。</p> <p class="ql-block">游人很少,没有指示牌,在这个桥头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过桥,最后决定,先过桥看看再说,走着……</p> <p class="ql-block">走对了,兜兜转转,来到老子“道德堂”前。</p> <p class="ql-block">“道德堂”与远处的老子巨型雕塑隔桥相望。</p> <p class="ql-block">“道德堂”不知为何闭馆,很遗憾看不到里边珍藏的“道德经”及众多展品了。</p> <p class="ql-block">两排高大的灯柱护卫着一条宽阔的道路直通老子巨型雕塑脚下,庄严 、肃穆,瞬间心生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老子不愧为世界哲人,中国道家学派的始祖,孔子的老师,他的著作《道德经》彪炳后世,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也对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子的巨型雕塑前,仰视手拿卷轴的老子,再次颂读《道德经》,深感他确实值得万众瞩目!</p> <p class="ql-block">登上这高高的台阶,就是“道家之源”了。</p> <p class="ql-block">“道家之源”是老子在函谷关著述《道德经》的地方。据传,公元前485年,老子骑青牛西出经过函谷关时,因守关的官员尹喜非常崇拜老子,因此,再三请求,希望他留下著作,以示国人,于是老子在此写下了5000言的《道德经》,堪称人间遗珠, 这部著作成为了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p><p class="ql-block">函谷关不仅因其地理位置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出名,更因为老子在此著述《道德经》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太初圣宫,是老子著书“道德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箭库遗址”: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城墙下端,于1986年发现。箭库呈竖井式,里面放着一捆捆箭簇,经河南考古研究所认定,这是战国时期贮藏兵器的武器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从函谷关城楼远眺当年的函关古道。</p> <p class="ql-block">(函关古道模型)。的确是“ 关在谷中,深险如函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城楼眺望关外。</p> <p class="ql-block">“秦汉夺关”表演场地。</p> <p class="ql-block">“秦汉夺关”表演场景。</p> <p class="ql-block">弘农涧河在函谷关外桥下流过,这条河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水量较大且水流湍急。历史上,函谷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弘农涧河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函谷关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增加了关口的天然屏障。</p> <p class="ql-block">青牛西去,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由此西出函谷关。</p> <p class="ql-block">出了此门,皆为“函关古道”。</p> <p class="ql-block">游览国家4A级景区函谷关,方知何为“千古神关”,何为“道家之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想倘若没有当年官令尹喜与老子的神奇相遇,或许就没有了后来如雷贯耳的老子,也没有如雷贯耳的《道德经》和更如雷贯耳的函谷关,那将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多大损失和遗憾?还好,我们拥有了现在的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