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旅瑰宝:南戏博物馆

杨振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温州南戏博物馆依托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康钱庄旧址布展而成。益康钱庄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四营堂巷,为旧温州“百业之首”的温州钱庄业的其中实业家之一葛明斋、黄淑香夫妇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成开设的。南戏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南戏博物馆主要展示了南戏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代表作品等内容,是中国第一座专业的南戏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浙江温州是南戏的诞生地,被称为“南戏故里”,南戏又被称为“百戏之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戏形成于北宋中叶,最早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温州地名旧称)戏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戏曲形态之一。南戏剧本《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今天由温州九山书会编演的戏目,至今仍在展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南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多种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等,这些声腔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另外,国剧京剧最初也是从南戏发展而来。南戏不仅在音乐、剧本形式上具有独特性,还对后世的戏曲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现代,南戏故里温州仍然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温州市越剧团、永嘉昆剧团等,这些团体在传承和发扬南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温州的南戏研究小组和南戏新编系列活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南戏的传承与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一一“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明太祖朱元璋观看完元代戏剧家、“南戏之祖”高则诚创作的《琵琶记》后,其点赞语,认为这部戏的精神价值如“山珍海错”甚至超过了四书五经,是富贵人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说明:“山珍海错”和“山珍海味”这两个都是汉语成语,都出自唐代韦应物的《长安道诗》,虽然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山珍海错”强调的是食材的种类繁多和复杂,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珍稀且多样的美食,古代只有皇亲国戚和富贵人家才能享用,象征着尊贵和奢华。而“山珍海味”则更注重食材的品质和口感,强调的是食物的美味和精致,让人回味无穷。‌</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一一元代戏剧家、“南戏之祖”高则诚塑像</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附:高则诚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则诚即高明(1305年生,卒年不详),字则诚,一字晦叔,号菜根道人,人称“东嘉先生”,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戏曲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则诚出生书香门第,历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浙东军幕都事、绍兴府判官、江南行台以及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介廉明,敢忤权贵炎势,调护百姓。曾平反许多冤狱,核实平江圩田,免去稻米四十万石,民赖以安。元末方国珍据浙东,曾邀留幕下不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至正十六年(1356年)左右,辞官归隐,寓居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栎社沈氏楼,潜心于《琵琶记》的创作。作品问世后,蜚声剧坛,达到“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成为元末剧坛上一朵璀璨夺目的鲜花。从明以来六百多年,代有刻本,流传不衰。《琵琶记》是中国南戏史上第一部由“名公”文人作者参与创作的戏文,代表了南戏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戏文的终结和明清传奇的先声,它的诞生标志着南戏创作艺术上的成熟,是传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传奇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南戏之祖”(或传奇之祖)。所作除《琵琶记》外,还有《闵子骞单衣记》戏文一种,失传;并有诗文《柔克斋集》二十卷,也已散佚。现仅存诗、文、词、散曲五十馀篇。</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xagb0oz" target="_blank">知青旧忆:老温州曲艺记忆碎片</a></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一一(视频链接打开:《老温州曲艺记忆碎片》)</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编辑 手拍/杨振东 使用华为手机P50 Pro)</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