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昨夜清霜冷画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庭前木叶半黄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晓来欢聚话教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言一句总关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县委、县政府“强师提质”指示要求以及县教体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秋季学期全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的通知》(广教体字〔2024〕190号)安排,为发挥抚州市赖晓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广昌县赖晓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2024年11月15日,由广昌县教体局教研室主办,广昌县第三小学、广昌县小学语文赖晓芳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抚州市赖晓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协办的广昌县“名师带学科”2024年度第34次教研活动在广昌县第三小学如期举行。</p><p class="ql-block"> 全县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广昌县小学语文赖晓芳名师工作室成员、抚州市赖晓芳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县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刘小毛、兼职教研员邓晓琼、刘长琳亲临现场指导,和老师们共享这场教学盛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的教研活动主题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分为课例展示、名师讲座、教学研讨和领导讲话,四大板块依次进行。</p> 课例展示亮风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赖晓芳名师工作室的魏玮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文言文示范课《王戎不取道旁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玮老师先以其他小神童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人公王戎,引导学生读好课题,对课题进行质疑,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期待。接着,魏老师运用“五步探究”的教学方法,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在多种方式朗读之后先尝试着讲故事,再通过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读懂故事,通过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讲好故事。在探究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文章、填字意、想心理、讲故事,让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表达的机会。最后,在成果展示环节,魏老师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上台展示讲故事,并通过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老师的这堂课的教学环节紧密相扣,运用五步探究模式展开教学,既给学生搭建了学习的梯子,又传授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整堂课学习气氛浓厚,充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p> 名师引领讲策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路引航,拨去云雾。课例展示之后,赖晓芳名师给我们带来了《以文化人,以言润心,让传统文化擦亮生命的底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实践探究》的精彩讲座。赖名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文化自信:统编语文教材文言文的编排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赖名师从教育部下发的通知着手,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明确了文言文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重要性。紧接着梳理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特点:学段提前、数量增加、时间跨度大、体裁丰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文化传承: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赖名师首先列举了文言文教学的四大目标:加深文化理解,培养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审美情趣。紧接着提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诵读入境,感知语言;复述故事,理解文意;赏析语言,领悟内涵;实践应用,传承文化。随后细致的讲解了四大模式的操作方法与注意要点,分享了五种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学习,跨学科融合,家校共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文化自觉:让中华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赖名师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心灵是从以下三个方面 :文字,思维,意象。她谈到,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一些重点的词语,让学生去理解咀嚼,体会中国文字的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更要引导学生从深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维方式,比如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类比。同时还应注意积累一些文学意象,文学意向不是客观事实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表达。理解了文学意向,我们就能理解古人的情感,与古人对话产生思想上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的最后,赖名师与现场的老师玩了一个“当白话遇上文言诗词”的游戏,赖名师出示白话,老师们用文言诗词代替白话。现场气氛热烈,拉进文言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极大的激发了老师们对文言诗词的兴趣。</p> 教师交流碰火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滴石穿,火星燎原;叶层成荫,木棵成林。紧接着,听课教师们分为六组迅速展开讨论。讨论前,各组组长明确教研主题,分配好各组评课主题,组员轮流发表意见,组长负责记录与汇报。老师们畅所欲言。听,那是教研的果实悄悄生长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发言员分别汇报小组讨论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组聚焦的是实践探究环节。这一环节设计两部分,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环节,一部分是合作学习,让学生有层次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想一想”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品质,还让学生明白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而且为后面讲故事作铺垫,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小组合作环节,建议教师可通过评价来鼓励引导学生讨论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组聚焦“课前预习单”、课堂“实践性作业单”的设计在整堂课发挥的作用。魏老师课前通过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对课文初步内容的把握,是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实践性作业单的设计也是循序渐进,先自学,再小组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去探讨,去学习,最终行云流水般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时,古竹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年教师唐鸿智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实践性作业单的心得体会与反思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组聚焦评价语和评价机制。魏老师评价语十分丰富而且有指向性,比如在学生讲故事不够生动时告诉他有勇气上来就已经很棒了,在学生提到用学习机预习时鼓励学生很有学习方法。魏老师设计的评价机制十分恰当,第一颗星体现了本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复述课文内容”;第二颗星直指教学目标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第三颗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实践经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组聚焦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魏老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单、实践性作业单,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设计了人物心理活动的补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整堂课教学生成显而易见,从最初的尝试讲故事,只是简单翻译,到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不仅能讲完整地讲述故事,还能加上心理活动和动作,把故事讲生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组聚焦学生主体地位。魏老师整堂课利用五步探究,先出示学习任务,接着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紧接着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合作探究讲故事,充分让学生自主思考,体现主体地位。再通过成果展示,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进行教授,比如教师讲“树在道旁而多子”这句的故事讲解方法。还有最后的朗读展示也是先让学生读,然后教师示范读,最后学生再读,但可能由于时间关系,缺少对学生的指导朗读。其次,课上的作业单设计的很好,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考虑到学习的难易程度,涉及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学习规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组聚焦板书。魏老师将课题当中的“戎”字单独拿出来在课堂上讲解、书写,很好地落实了课标当中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板书还将课文内容概括在黑板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情境,也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单和成果展示环节的学习。</p> 领导发言指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会后,承办学校广昌县第三小学校长刘金凤致词。刘校长首先对县教研室、名师工作室团队以及所有听课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对县教研室搭建的学习平台以及名师团队的辛苦付出表达了感谢。刘校长还表示,第三小学将以此活动为契机,传播名师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邓晓琼发言。她希望各位老师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工作,将本次学习心得带回学校,传播给学校更多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刘小毛作总结性发言。刘主任强调,特别感谢县委县政府以及局领导的重视、专项经费的拨付、广昌县第三小学和名师工作室的辛勤付出。他指出教学需要的几个重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实践。教学活动要有充分实践,以实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的核心就是“做”,看、表达、交流、讨论都是“做”,课堂有学生的“做”就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要紧扣学习目标,同时还要将评价标准前移,前移到尝试学习前面去,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开展学习,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专业。县里开展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目的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课堂的一个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提升教师专业度,让我们的实践性课堂更加灵活,综合性提升学生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各位领导为本次教研活动中承担任务的老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此次教研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线上教研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来自各校的小学语文教师齐聚线上,针对本堂课及名师讲座,畅谈收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更是一条长长的路。虽远且难,但我们一定一往无前以赴之,夙兴夜寐以求之,不遗余力以成之。</p> <p class="ql-block">撰稿:章娇</p><p class="ql-block">摄影:李婷 周荣芳</p><p class="ql-block">初审:陈广燕</p><p class="ql-block">终审:赖晓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