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甘南魅力川西之旅(8)

畹馨之行摄

卓克基 红原草原 塔林 <p class="ql-block">中午离开色达县,前往马尔康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东部8公里处的</span>卓克基嘉绒藏族文化旅游景区入住。这里可谓是川西北生态旅游途中宁静而温馨的休憩驿站。乘着天光尚明,放下行李,大伙儿纷纷出门游览。</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为原卓克基土司驻地。土司官寨就位于红军桥桥头,梭磨河与纳足河交汇处,依山傍水,与西索民居隔水相望。</p> <p class="ql-block">官寨既是土司办公的衙门,也是土司及其家眷生活的地方。土司官寨始建于1918年,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由第16代土司索观瀛在原址上进行重建。</p> <p class="ql-block">索观瀛熟读四书五经,能讲流利汉语,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典籍。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官寨居住一周。期间,毛泽东借阅了土司收藏的线装本《三国演义》。</p> <p class="ql-block">官寨坐北朝南,由四组碉楼组合为封闭式四合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有大小房间及展示厅63间,囊括了嘉绒藏族石碉古建筑风格于一体,融世俗与宗教建筑理念为一身。</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感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也称之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1988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官寨闭门谢客,处于修缮中。</p> <p class="ql-block">与土司官寨一河之隔的西索民居,曾是土司的差人、商人和民间艺人的聚居地,现大多是其后代。西索民居被称为最具嘉绒藏族文化底蕴的村落,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西索民居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宽,厚重稳固。</p> <p class="ql-block">整个寨子的民居依山势而建,山腰处有开阔的广场,有篮球场等设施,也是夜晚锅庄舞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当年红军长征时曾在此住过。</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染坊,现在变成了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保存着一些精美的唐卡。</p> <p class="ql-block">在河边小路行走时,被一幢民居露台挡住了道路,若返回原路,路途有些远,唯一的捷径是从民居家穿过。恰巧有个约七八岁的小男孩从门内出来。我问:能否借道通过?小男孩说:你们先买我家的板栗,就给过。“多少一斤?”“25元”。</p> <p class="ql-block">果真是商人的后代!这么小就开始做买卖了。而且还不容商量。估计是这种情况见多了。我们宁愿走回头路,也不想迁就他。</p> <p class="ql-block">在小巷里穿行,发现民居的窗框绘图特别漂亮,具有浓郁的嘉绒民俗风。</p> <p class="ql-block">有的窗框用上了喷绘,设计感很强,色彩搭配协调而雅致。</p> <p class="ql-block">土司官寨附近还有新建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嘉绒崇康街,沿纳足河岸架设着碉楼和铁索桥。</p> <p class="ql-block">制作了卓克基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出发,沿G248国道阿坝州红原县段继续前行,途经一道山梁,山梁两侧一边是黄河水系的白河,另一边是长江水系大渡河上游的梭磨河,这道山梁就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我是长江”“我是黄河”,长江与黄河彼此呼喊着、呼应着。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p> <p class="ql-block">离开长江黄河分水岭不久,便进入了红原大草原境内。红原大草原,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经过的草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湿地保护区”,占地面积为8400多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红原大草原景区众多,其中的月亮湾景点位于省道209线侧,距县城约4km,为安曲牧场草场,以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红原草原集草原风光、宗教文化、藏乡风情于一体,更承载着红军长征的红色记忆,荣获“红色草原”殊荣,是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红原县还有一个著名景点——瓦切塔林,位于该县瓦切乡的一个丁字路口。为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曾在此颂经祈福,信徒们在大师讲经的宝座上建立了塔林。</p> <p class="ql-block">塔林共有113座佛塔,分为六层。塔中置放着如意宝瓶及各种吉祥招福圣物,全套的佛教经典,各种殊胜坛城及诸多宝藏。宏伟壮观的佛塔群,包含着遍知一切如来的智慧密意!祈愿万物和谐,世间和平!</p> <p class="ql-block">在塔林的周围,还排列着108 座大大小小的白塔,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正对着塔林的道路右侧,有藏民挂起连片经幡,犹如内地常见的连片白色塑料大棚。</p> <p class="ql-block">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也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一顶园帐篷似的,而且瓦切经幡群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罕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