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人的诗画世界

阿锠李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州塔下广州艺术博物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为“千里天然微笑处 陈树人画展”美篇的续篇,介绍陈树人的生平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诗痕画迹知多少</b></p> <p class="ql-block"><b>陈树人,生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广州市人,祖籍广东番禺明经乡。今年刚好140年。</b></p> <p class="ql-block"><b>广东是中国得近代风气之先的地区,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给陈树人以深刻的影响。陈树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紧紧跟随孙中山,成为孙中山忠实的同志。辛亥革命后,陈树人继续在国民政府任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拥护抗日救亡,表现出辛亥革命者的正气。</b></p> <p class="ql-block"><b>🔽1884,著名画家居廉在家乡广州隔山乡筑"紫梨花馆"和"啸月琴馆"作为其居住、作画和授徒的场所。图为1904年居廉与学生在十香园留影。</b></p> <p class="ql-block"><b>🔼🔽十香园紫梨花馆,居廉教画场地</b></p> <p class="ql-block"><b>陈树人1900在居廉门下学画4年,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喜爱。1903年,居廉把侄孙女居若文(居巢的孙女,1884-1974,当年他们应该同为19岁;居巢比其堂弟居廉要大17岁)许配给陈树人为妻。居若文深受家风熏陶,喜好诗画,她与陈树人情投意合。夫妇几十年伉俪情笃,成为画坛一段佳话。下图为十香园陈树人旧居(息园)。</b></p> <p class="ql-block"><b>陈树人早年随居廉学画。1907年东渡日本求学,先后毕业于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京都美术学校绘画科及东京国立大学文学系。归国后与高剑父、高奇峰开创岭南画派,被称为 “岭南三杰”。</b></p> <p class="ql-block"><b>陈树人从政之余,暇以诗画自娱。艺术上,他力主创新,尤重写生。20世纪20年代后,他摆脱对居派绘画和日本绘画的眷恋,在寻求讴歌自然之美的路上,经历了漫长的跋涉,直至40年代其个人风格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清微淡远、简洁清新的艺术特点。他又擅长诗文,常以诗入画,营造意境,抒发情怀,诗画并举,相得益彰。</b></p> <p class="ql-block"><b>孙中山赠陈树人亲笔题款及签名照广州艺术博物院藏陈真魂女士捐赠</b></p> <p class="ql-block"><b>  秘书长陈树人,也就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1905年,22岁的陈树人先生在香港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长期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历任国民党中央总务副部长及党务部部长、广东省政府委员会委员兼民政厅长、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6年,陈树人首任国府秘书长,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陈树人先生亲自签署国立广东大学正式更名为 国立中山大学 。</b></p> <p class="ql-block"><b>  🔼🔽 1927陈树人在东山置地建"樗[ chu ]园"为宅居及作画之所。抗日战争时期樗园毁于战火,1948年陈树人在樗园附近的一块空地即今署前横1号,建栎园自住。1987年陈树人亲属将樗园遗址无偿捐赠给广州市人民政府;1988年11月26日,陈树人纪念馆落成;2020年5月30日,陈树人纪念馆修缮竣工。</b></p> <p class="ql-block"><b>聂荣臻元帅为陈树人题词“岭南先躯,山河增辉”</b></p> <p class="ql-block"><b>  1925年,受广东革命政府派遣,陈树人儿子陈复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深造(同往的有廖承志、蒋经国等被称为留苏三公子),其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陈复学成回国,随即被派往香港,任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工人日报》社副社长。翌年春,北上天津,出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长,与聂荣臻同志一起领导当地的革命工作。后陈复又奉命南返广州,隐居于父亲的私宅“樗园”,以“表少爷”的身份作掩护,继续开展党的工作。不幸的是1932年8月10日下午,当陈复离开住所外出之际,被国民党反动派绑架,未经审判,国民党匆匆将其杀害。牺牲时,陈复年仅25岁。</b></p> <p class="ql-block"><b>在儿子的墓前,陈树人写下了《哭子复》诗八首。 “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b></p> <p class="ql-block"><b>  1925年孙中山与世长辞,半年后战友廖仲恺被四弹击穿,白色衬衣吸干了他身上全部的血,48岁的廖仲恺倒在了革命的路上。1928年,他与何香凝、经亨颐等友人组织“寒之友社”,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都是会员,以诗抒胸臆,用画喻节。</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棉情结(1931)</b></p><p class="ql-block"><b>陈树人以《岭南春色》为题画红棉多幅,其中一幅于1931年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徐悲鸿与树人在艺术上均主张以造化为师、崇尚写生、改革创新,故时通款曲友谊尤深。徐对树人表现岭南春色的木棉画也深为赞美,曾为树人题《红棉》:“灿若朝霞色,高与青云齐。孰具英雄气,棉花傥可师。”,道出作品的思想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这一幅《岭南春色》就以其故乡番禺化龙镇明经村的木棉树为原型进行创作,曾在1931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中获得最优等奖,现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作于1929年)</b></p> <p class="ql-block"><b>陈树人木棉作品的蓝本是家乡的木棉树。图为陈树人家乡番禺化龙明经村的一百多年的木棉树被称为“树人木棉”。</b></p> <p class="ql-block"><b>明经村为纪念陈树人和陈复,建了“陈树人陈复故乡园”,图为陈树人陈复铜像“妙手铁肩”</b></p> <p class="ql-block"><b>🔽 陈树人从日本毕业后,更远涉重洋。他先后到过加拿大、美国,并返回国内,辗转于广东、桂林、重庆、峨山、庐山、南京、杭州之间,遍历佳山水。阅景既多,因而烂熟于心。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在陈氏画作中得到生动体现。他所绘的落机残雪、高原归猎、三潭映月、断桥残雪、莫愁湖、峨眉山月、剑门秋色、庐山轿夫、巫峡高秋、白门杨柳、鼎湖飞瀑、鄱湖远眺、雪拥蓝关马不前、娘子关秋色、月黑风严螺子崖、月牙山秋月、北固山、叠彩山、庐山远眺、白塔、东湖等,既是实景写生,又是精心创作并加以艺术加工,是其写生与写意的融合。</b></p> <p class="ql-block"><b>1945年宋庆龄致陈树人签名信相片</b></p> <p class="ql-block"><b>🔽1947年,高剑父(中)、陈树人(左)、关山月(右)在广州一起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48年陈树人与岭南画派同人合照,右起: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高剑父、陈树人、杨善深。</b></p> <p class="ql-block"><b>🔽 1957年6月23日,"陈树人先生遗作展览"在北京开幕。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主持揭幕式,陈毅副总理亲临画展。宋庆龄,何香凝两位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陈树人的夫人居若文。图左1是居若文,左3是何香凝,左4是宋庆龄。</b></p> <p class="ql-block"><b>🔼🔽 陈树人画作《鄱湖一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点击视频▶️,介绍本画展的内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