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缘太极情

燕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太极缘太极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6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文是昨晚在床上编辑,还没来得及修改,激动的心促使我先发出,给老师和拳友们过目一下)</p><p class="ql-block"> 从时间上推算,我与三阁公园夕阳红太极拳队结缘有一年半之多,退休后陪伴母亲外出锻炼的我与从未接触过的太极结缘。刚开始时,我只敢站在队伍边缘的树根边,毫无头绪的跟着比手划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才的我得到授拳老师的厚爱,被提携站到了老师身边,以便能观察他们拳法的细微之处,过程中也得到拳友们的鼓励与支持,这些都给了我不少的压力与动力。</p><p class="ql-block"> 穿上较为宽松飘逸的太极服,自然而然散发出纯粹与自由,甚至有些仙风道骨的气势。本打算磨开身边的琐事,沉下心来认真去探究太极拳的深奥与真谛。也许是我不够强大不够坚定,众多因素使自己的内心无法沉静下来,出行日程也变得飘忽不定,居家时也没有坚守温故而知新,老师指点的入门拳法细节也渐渐消失在脑海里,心中甚是遗憾与羞愧。</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味,太极拳的拳法与套路可以丢了再拾起,但授拳老师的人格魅力与为人处世之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想学而不得,只能敬佩之。今年已满七十一岁的老师曾经是某医院一名护士,她的爱人也曾是某中医院的院长,治病救人的他们遭遇不幸,叔叔在繁忙的工作中突发疾病造成半身不遂,不舍的离开心爱的岗位,辗转各地康复治疗,最终定居遵义。一路的艰辛历程旁人无法知晓,吞进了多少泪流了多少汗,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p><p class="ql-block"> 身心疲惫让老师过早的就满头白发,但顽强的精神与思维的睿智推动她逐一解决了身边的大小事,即使是自己生病住院,也不告诉身在外地的孩子们,免得他们着急分心。老师和叔叔用自己坚韧不拔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引领着家中的两个孩子,使其变得更加优秀而独立,无论是成家还是立业。老师的精心护理加上叔叔自己不懈的努力,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尽管无法恢复却依旧坚持努力,衰退的慢一些是这个病症最好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老师清楚的明白,只有自己身体强壮了,才能有精力更好的保护家人,她利用居家时的空闲时间潜心钻研太极,功夫不负有心人,拳、扇、剑与歌舞样样都拿得起。拳队成立之前,老师每天都带着叔叔出门锻炼,无意中寻觅到三阁公园有一处练拳的不错地,慢慢的组织起三阁公园夕阳红太极拳队,让退休后喜爱太极之人能有一个锻炼加情感寄托的团队,锻炼的同时还能交流感情。</p><p class="ql-block"> 新人的加入,老师表示欢迎,学会后想另起炉灶的,老师也不加以挽留。老师每天很早就起床,收拾打理完毕家中事宜,吃完早餐后就带着腿脚不便的叔叔出门,不算近的距离就是平常之人也要走上二十来分钟,何况还要陪伴行走速度快不得的叔叔。老师从来没有找借口退却,从来都是较早到达,带领团队提前做着打开筋脉、活动肢体的准备,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拳队成员都在等着望着,她是一定不会迟到。</p><p class="ql-block"> 背着装有播放机和随身用品的大背包没有让老师衣衫不整,她散发出来的魅力在各种款式与颜色靓丽的太极服衬托下,凸显出活力与自信。行走不便的叔叔没有因此而狼狈不堪,从头到脚依旧都是干净整洁,穿着讲究也得体,除了他与生俱来的南下干部之子身份以外,更与他自我修炼的品质分不开,这些特质让人非常敬佩。</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阁公园夕阳红太极拳队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不收取任何费用,老师还自带播放机,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坚持走过十余年,对于老师来说是何等的艰难。阵地的坚守、训练的坚持、队友的和谐、团队的凝聚,离不开老师的宽阔胸襟,也离不开老师的无私教学,即使出现一点点摩擦,也都被老师很好的化解而和平,当然,她也得到了众多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职业拳友们的支持与扶助,才能让团队的精神越来越浓郁。</p><p class="ql-block">​ 老师除了自己优秀以外,还在队伍中培养年轻的得力干将,希望精力充沛的她们能来带领团队,把三阁公园夕阳红太极拳不断的发扬光大。拳队里人才济济,不仅仅是全套太极,主持、歌唱、跳舞、朗诵样样都行,一台中小行的综合晚会组织起来完全没有问题,每到重要节庆时组织举办的活动总是意犹未尽,场面热烈非凡,当然,这些都取决于自愿参加。</p><p class="ql-block">​ 拳队的队友们知道老师的不易与辛苦,老师去年七十岁生日时,大家为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晚会,节目编排丰富多彩,主持、摄影一一到位,一组组节目开始展现,太极组合首打第一,歌声飞扬掌声响起,舞姿优美裙袂翩翩,蛋糕香甜鲜花扑鼻,举杯换盏姐妹兄弟,拍桌伴奏碗筷助力,一人领唱众人合声,老师开心队友兴奋。前两天又迎来老师七十一岁生日,同样也是队友们的欢聚日,新浦白鹭湖边以及聚会的餐厅里,留下开心快乐美好的身影,期待明年继续!</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和母亲离队有些时日,但我们的心没有离开团队,我打算不久的将来,陪伴腿脚还行的母亲游山玩水各地后,再次回归拳队,从头开始,让太极也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当然,因人而异,我自知自己的艺术细胞与悟性还是有一点点欠缺,只能相信那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鸡汤话咯!借此祝老师、叔叔、拳友们健康、幸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