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太清宫

乐在其中

<p class="ql-block">太清宫的历史可上溯至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由江西瑞州府的张廉夫创建。当时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官员,但因为碍于权贵,选择放弃职位入道修行。他研究玄学,专心于宗教领域的探索。之后,他来到崂山修建了一座供奉三官大帝的庙宇,起初被称为“三官庙”,后来改名为太清宫。太清宫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现有殿堂13座,供奉神像118尊。宫内建有三个主要大殿,分别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代表了道教中的三清。此外,还有东华殿供奉东华帝君,西王母殿供奉西王母,三官殿供奉三官大帝,耿真人祠供奉扶教耿真人,救苦殿供奉孚佑帝君,三皇殿供奉神农大帝、伏羲大帝和轩辕大帝。太清宫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充满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除了主要的殿宇,太清宫还有四个配殿、一个长老院和一些客房等附属建筑。在宫内,我们可以看到丘处机的诗作刻在三清殿后的巨石上,这更增添了一份文化氛围。太清宫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崂山风景区旅游价值最高的宗教建筑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前的石牌坊是一座大型花岗岩牌坊,工艺精湛,浮雕精美。这座石牌坊是在1997年由太清宫出资修建的,高8米,宽16米,为冲天式三门石牌坊样式。牌坊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在道观庙宇的建筑中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石牌坊的阴面中门上方石横匾上,凸字雕刻有“閬苑圣德”四字,这四个字由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閬”字意为“空旷”,“苑”指花园,“閬苑”则指具有“閬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閬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牌坊上端有四个云龙石柱,顶天立地,整个花岗岩牌坊是样式的杰出代表,浮雕密布,腾龙飞凤、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精美绝伦。石牌坊前面是太清湾,后面是修竹茂林,古树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刹,就是古今闻名的崂山太清宫。这座石牌坊不仅是太清宫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进入太清宫前的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太清湾海水碧绿</p> <p class="ql-block">大河东客服中心门前广场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的千年银杏</p> <p class="ql-block">为千年银杏而来</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老子像下的石座上刻有小篆的《道德经》</p> <p class="ql-block">连环洞位于太清宫后山的一个特殊景点。连环洞有东西两个洞口,洞内相通,可以容纳数人。这里相传是明代张三丰及宫中道士隐居潜修的地方。题刻“连环洞”位于劈石洞略西之幽静处,字镌于东洞额上,横排隶书,字径80厘米,为青岛市蔡省庐所书。这个洞穴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也富有道教文化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丘祖石刻位于太清宫三皇殿后山的巨石上,内容为丘处机诗刻十首,字径约10厘米,笔划端正苍劲。丘处机是全真道七真之一,对崂山道教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的千年榆树,也被称为“龙头榆”,是一棵非常著名的古树。这棵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太清宫逢仙桥旁,属于榆科糙叶树属植物,树龄已有1100年。龙头榆因其树干虬曲、结节突出,形状近似龙头而得名。据记载,此树是五代时崂山著名道士李哲玄亲手所植。李哲玄在崂山太清宫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建起了“三皇殿”,还率领宫中道士重修道路,栽植树木花卉,整理泉池及排水沟渠,使太清宫的园林提高到当时国内同类庙宇的最高水平。龙头榆不仅是一棵古树,它还承载着丰富的传说和文化意义。相传刘若拙在一个大雪后的除夕清晨,在此处遇到一位老人,交谈后觉得老人学问高深,待老人离去时发现积雪上没有脚印,方知遇到了仙人,而这仙人正是龙头榆修炼成仙的化身。因此,龙头榆也被视为具有祈福和神性的象征,是游客必经的祈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回程路上,大巴车上拍摄</p> <p class="ql-block">回城,大巴车上所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