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七日•第二日

红(原创)

<p class="ql-block">  晚间的一场大雨,冲走了昨日的阴云与闷热。</p> <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p> <p class="ql-block">  南昌第二日,应该是一个出游的好天儿。</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参观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汪山土库。</p> <p class="ql-block">  尽管是团游,但事先还是在网上做了一些功课。</p> <p class="ql-block">  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由海昏侯国国都紫金城城址、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城址西部及南部墓葬群组成,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p> <p class="ql-block">  其中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被列为“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共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金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竹简、木牍、陶器等。</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有必要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位第一代海昏侯刘贺。</p> <p class="ql-block">  刘贺于公元前92年出生在昌邑国昌邑县,即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5岁时嗣位第二任昌邑王,19岁成为西汉第九位皇帝。因其不愿充当权臣霍光的傀儡,即位27天便被霍光废黜,可谓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故又被称做“汉废帝”。</p> <p class="ql-block">  遭废黜的刘贺回到故地,而此时的昌邑王国已不复存在,被降为山阳郡。公元前63年,汉宣帝因忌惮刘贺东山再起,诏封其为海昏侯。同年四月,刘贺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就国。四年后,刘贺去世,享年33岁。</p> <p class="ql-block">  回顾刘贺短暂跌宕的人生旅程,或许有人会说他活得有点悲催,其实不然。毕竟做为汉武帝刘彻之孙,其肥马轻裘、锦衣玉食的一生,是普通人甚至普通贵族所不能企及的。这一点,仅从其墓园出土文物之豪华即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刘贺及其子孙的生息之地建起了这座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后人得以走进它,近距离感受这些藏匿于地下两千余年的宝藏,并透过器物窥见历史的冰山一角。</p> <p class="ql-block">  进入遗址公园,穿过巍然矗立的汉式城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遗址广场上的奔马群雕,颇有大汉遗风。</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走,大道的尽头有一栋引人注目的白色建筑,阳光下晶莹剔透、熠熠发光,本以为这里就是遗址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近一看,原来是游客服务展示中心,有点高级哈。</p> <p class="ql-block">  细看主入口上方的装饰,图案以海昏侯为主体创作,形制上极具汉代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遗址公园面积很大,除游客中心外,另有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和刘贺墓葬遗址等主要参观区域,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也不近,需坐观光车到达。</p> <p class="ql-block">  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刘贺墓出土的龙形玉器为原型,因着整个遗址的地脉而建,据说从高处俯瞰,好似一条苍劲的虬龙盘踞于青山绿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来不及欣赏周围的景色,匆忙合影后,便跟着导游进入了博物馆内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厅里伫立着刘贺的铜像,其背后的巨幅铜版画讲述的是刘贺从王到帝、由帝变民、再由民成侯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名为“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国历史与文化展”,分成上、下两篇。上篇“豫章海昏”,有汉豫章郡、海昏侯国、刘贺世家三个单元;下篇“王侯威仪”,共车辚马啸、礼乐宴飨、衣妆盛饰、堆金聚币、闲情雅趣五个单元。</p> <p class="ql-block">  目前展出的文物有上千件,仅占出土文物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展出的大量黄金、钱币更是令观者瞠目结舌。</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刘贺墓出土黄金器物480件,约120公斤,金器种类涵盖了文献记载的所有类型,有饼金、钣金、麟趾金和褭蹏金,是汉代考古出土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  出土的五铢钱竟有10余吨之重、约200万枚,数量庞大、堆积成山。</p> <p class="ql-block">  刘贺墓主椁室西室出土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由镜背、镜体、镜掩、镜架等组成,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由铜和漆板构成面板的衣镜,堪称“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因原件正在修复阶段,展厅里展示了同等尺寸的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  木质的镜背上绘有孔子及其弟子像,孔子身材高大,头戴小冠,身穿深衣长袍,脚蹬翘头履,面目虽不清晰,但长须可见;几位弟子神态各异,符合史料中记载的人物性格气质。画像旁附有文字,记述了人物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还有许多玉器、宝石和银器,体现了汉代匠人精湛的工艺和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这枚小小的螭纽玉印,是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之所以成为另一件“镇馆之宝”,我想是因为底部印文有“刘贺”二字,这为确认墓主身份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  青铜雁鱼釭灯呈雁回首衔鱼直立状,造型优美,构思巧妙,在“礼乐宴飨”展区尤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这个青铜焚香器,因其造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故称“青铜博山炉”。</p> <p class="ql-block">  两千年前的火锅,为西汉中晚期贵族常用,名为青铜染炉,宴饮时一人一套,随吃随“染”。</p> <p class="ql-block">  从外形上看,青铜染炉无论是纹饰还是结构,都异常精美,而且与我们现代人使用的火锅极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  墎墩苑的“海昏藏宝”是在刘贺墓园考古遗址上建立的展陈,半开放式的空间用来展示墓前祭祀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  室内封闭空间展示刘贺主墓遗址、车马坑遗址,通过原貌展示、场景复原、数字演绎等多种手段,活化历史场景,增强观者体验感。</p> <p class="ql-block">  站在刘贺主墓上方的环绕式观景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土圹木椁墓的布局。墓坑上方悬挂的屏幕,循环播放着刘贺墓园修建过程和汉代列侯丧葬礼仪。</p> <p class="ql-block">  外藏车马坑模型还原了考古发掘时的遗迹场景,让观者仿佛置身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  车马坑出土的驷马安车复原模型,工艺精细,装饰华美。</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的催促下走出“海昏藏宝”展馆,发现时间已近下午1点,旅游大巴一路开往下一个景点汪山土库。</p> <p class="ql-block">  对了,“汪山土库”这个名字,会让你想到是个啥地方吗?我当初看到的时候可是一头雾水,还有同学更离谱,以为是个水库呢。不过,一提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你立马就会明白的。</p> <p class="ql-block">  汪山土库又称程家大屋,由程氏家族建造,是一处徽派建筑与宫庭建筑相结合的清代建筑群,因位于汪山岗之上,且规模浩大,又因当地的方言称这种大型青砖瓦房为“土库”,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程氏家族原籍安徽歙县,唐末迁居南昌城西,明正德年间定居大汪山,至清乾嘉时期,家族始盛。嘉庆五年至宣统二年100多年间,共出举人21位、进士7位、翰林2位,大小官员、社会名流100余位。清道光年间更是出现了程矞采、程焕采、程楙采三兄弟同朝为官的盛况,其三人分别官至湖广总督、江苏巡抚和安徽巡抚,人称“一门三督抚”。</p> <p class="ql-block">  汪山土库其实是程氏家族的住宅,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整个建筑群以祖堂为中心左右排开,共有房屋九列25幢1443间,通风、采光天井572个,而且幢幢房屋相连,条条小巷贯通,巷道交错、庭堂深邃。</p> <p class="ql-block">  很喜欢这里的建筑结构,外墙连成一体,墙体高耸,大气恢宏;墙头高出房架,然后顺势往下形成阶梯状的防火马头墙;青砖黛瓦,勾头滴水,四水归堂……典型的赣派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花楼重门、高梁粗柱,木雕、石雕、砖雕比比皆是,且图案精美、技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  宅内下水暗渠一应俱全,排水设计科学又不失美感,还有点可爱。</p> <p class="ql-block">  程氏祖堂是汪山土库主体建筑的中心,也是程氏家族世代祭祀祖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祖堂内有四块大匾额,分别写着“忠、孝、廉、洁”四个大字,还悬挂着林则徐题写的对联:“湖山意气归词苑,兄弟文章入选楼”,对程氏三兄弟的文笔和才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目前的程氏祖堂内院设有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保仁堂是汪山土库中最大、最豪华的建筑,仿照故宫养心殿和南京书院所建,原是湖广总督程矞采的静养之处,后成为其曾孙程天放居所。</p> <p class="ql-block">  稻花香馆是程氏家族的私塾,厅堂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孔子塑像,两旁挂满了“学规”和理学名言,汪山土库走出的7位进士、21位举人以及一百多位大小官员和社会名流都曾在稻花香馆接受过启蒙教育。</p> <p class="ql-block">  馆内除了教室,还设有住房、伙房、餐厅等,凡是入学的孩子,无论是否程氏子弟,皆包吃包住,不收任何费用。</p> <p class="ql-block">  这栋小楼也是个读书之处,据说在天晴时可以遥望庐山,故名望庐楼。</p> <p class="ql-block">  退思堂相传是程矞采、程焕采兄弟为父母颐养天年而建,父母亡故后,这里成了空宅。后来程矞采在鸦片战争中因懈于防守而被革职留任,回乡小住并谢客静思于此。</p>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醒自己尽忠悔过,程矞采效仿古人,为此处命名为“退思堂”。</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敦厚堂、谷贻堂、光裕堂、诵芬堂、醉月楼等等,所有这些都无愧于祖堂门口那副“簪缨世胄、理学名家”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还真得佩服那位程氏始祖“鸭太公”呢。</p> <p class="ql-block">  鸭太公名程启垣,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种田养鸭,逐渐致富。其为人乐善好施,而且十分重视教育,坚持让子孙读书。这种家风使得程氏家族在百年间人才辈出,成为当地的风云之家。</p> <p class="ql-block">  走马观花看完了汪山土库,虽然匆忙,但其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已经印入了我的脑海,而感受最深的是,每一处景观无不体现着程氏家训“忠、孝、廉、节”的精髓。可以说,这里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范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