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记

紅箋小字

<p class="ql-block">“十一”国庆佳节,有幸与家人一同踏上前往黄山的旅程,心中满是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自幼便从各类媒体中得知黄山那棵遒劲秀美的迎客松,如今亲临其境,方知奇松之外,更有怪石、云海与温泉交相辉映,构成黄山“四绝”。黄山,这座以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名命名的山脉,不仅在中国众多名山中独占鳌头,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人之言,今日得以亲身体会。</p> <p class="ql-block">随团旅行,既省心又省力,无需为食宿、门票等琐事操心,这是大多数游客选择跟团出行的主要原因。然而,这种旅行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团队成员来自四面八方,集合时间常常难以协调,导致行程中浪费了不少宝贵时光。此外,导游因日复一日带领游客游览相同的景点,难免会有疲惫之感,使得游览过程略显仓促。尤其在黄金周期间,景区内人潮涌动,无论是排队进入景区、乘坐缆车,还是使用卫生间,都需要长时间等待,令人倍感不便。尽管如此,这些小插曲并未影响我对黄山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抵达黄山脚下,换乘景区专用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前行,黄山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尚未亲眼见到黄山的真容,耳畔已传来溪水与顽石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循声望去,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山间蜿蜒流淌,远处则是一道如白练般悬挂在陡峭石壁上的瀑布,气势磅礴地倾泻而下。作为北方人,我对这潺潺流水与壮丽瀑布的喜爱溢于言表,还未真正踏入山中,便已被其美景所陶醉。</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站排队验票后,我们依次登上缆车,开始了这段奇妙的空中之旅。缆车在险峻的山谷间缓缓前行,时而冲上云霄,越过一座座山峰;时而急速下降,仿佛坠入万丈深渊,引得游客阵阵惊呼。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我时而感到自己在群山之中显得如此渺小,时而又觉得站在山巅之上,人变得格外伟岸。白云如同洁白的海浪在山间翻滚,我第一次被黄山壮美的云海所震撼。若非封闭的缆车,真想伸手触摸那柔软的云朵。当缆车驶入云海深处,四周一片白茫茫,山石树木瞬间消失不见,仿佛缆车静止不动。身旁两位小朋友紧贴车窗,好奇地向外张望,担忧地问道:“车不走了,我们会不会掉下去?”一位长者微笑着解释:“缆车仍在匀速前进,只是云雾遮挡了视线,没有参照物,所以感觉不到它在移动。”随着缆车穿越云海,眼前豁然开朗,万物再次清晰可见,黄山云海之奇,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下了缆车,步行于山间,亲身感受黄山奇松、怪石之美。台阶虽不如泰山之急促、华山之险峻,但因道路狭窄且湿滑,行走时需格外小心。四五个小时的山间之行,虽耗尽体力,却也收获颇丰。黄山的松树生长在岩石的缝隙中,有的几株簇拥而生,根部如盘龙般缠绕在巨石之上;有的孤傲独立于悬崖峭壁,历经风雨云雾的洗礼,依然挺拔苍翠。黄山的松树,不仅形态各异,更蕴含着独特的生命力。有的枝条蜿蜒盘旋,宛如虔诚的蒲席;有的如一把华盖伞,随时准备为游人遮风挡雨;有的枝条旁逸斜出,仿佛在向过往行人挥手致意。站在迎客松下,望着它昂然挺立于悬崖之上,以巍峨而不失东方柔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不禁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听导游介绍,山上一棵看似不起眼的松树,或许已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正是这些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松树,赋予了黄山无限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黄山之美,不仅在于奇松,更在于那些形态各异的怪石。经过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雕琢,加之皖南温暖湿润的气候,这些石头呈现出圆润灵秀的特质,远胜于北方山石的粗犷。巨石形态各异,有的如天外来石,巧妙地悬立于山巅;有的形似动物,栩栩如生;有的宛如智者,静立山间若有所思。人们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赋予其不同的名称,这些顽石因此而充满生机与灵气。</p> <p class="ql-block">四五个小时的步行,让我们这些轻装上阵的游客也累得气喘吁吁。沿途常见挑山工们肩扛重担,步履蹒跚地从山上走来,沉重的担子压弯了他们的脊背,汗水顺着晒得黝黑的脸庞流淌。起初我不解他们挑的是何物,后来发现他们正在捡拾游客丢弃的垃圾,将这些废弃物装入袋中。黄山的每一处洁净,都离不开他们辛勤的付出。这些挑山工大多为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肩负着家庭的重任,与肩上的担子一样沉重。他们的存在,超越了黄山“四绝”之美,成为黄山最动人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途,我们选择了乘坐缆车直下。黄山之行虽已结束,但心中意犹未尽。儿子说,将来一定要再登黄山,细细品味它的美。我亦有此心愿。此次随团二十余人,皆为各地散客,彼此并不相识。然而,在这三天的旅途中,我们共同领略了黄山的壮丽风光,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爱人、儿子与我,三人畅游黄山,共度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