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旅痕散记之187 : 山村访柿(四)

寄雨江南

<p class="ql-block">  在吃饭的空隙,我见到店主平房之上挂满了红红火火的柿子,一串串十分耀眼。</p><p class="ql-block"> 据说每年深秋过了霜降,是制作柿饼的最好时机。山民们选择一些色泽金黄、个头适中的硬柿子拿来制作柿饼。先削掉柿子的外皮,然后放在通风处晾晒。等柿子软了,就用手轻轻捏成扁圆形,直到柿子逐渐失去水分。而柿饼的糖分充分外溢形成白白的柿霜,这时候甜度会更高。红色的果肉隐隐透出,咬一口,甘甜冰凉。软糯香甜的柿饼便于保存,使人在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那份属于柿子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柿子是我国的原始水果,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份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味道甜美,更多的是因为它的文化内涵。由于中文的谐音特性,它更是承载了多重祥瑞的意蕴,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厚爱。</p><p class="ql-block"> 唐代刘禹锡的《咏红柿子》曰:“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生动形象地把悬挂在碧空中的柿子的澄澈“笑颜”描写了出来,与清冷的深秋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宋人范宗尹留下了“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的佳句;黄庭坚则发出了“柿叶铺庭红颗秋,薰炉沈水度衣篝”之赞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