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4月始,参加为期一年的北京大学历史研修班(第12期)学习。每个月份,都要到北大听两整天的课;每次进京,都自行安排“早来晚走”,以便在校园和京城游走一番。这是一次非常难得又非常值得的游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是国家首都,也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现代活力城市,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值得深入探访。我的父母早年都在北京工作,北京是我的出生地和儿时成长地,心中不免怀有北京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过一个笑侃:中国有两个大学在争第一,有三个大学在争第三。这两个大学,就是人所共知的北大和清华。北大和清华都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都站在中国大学金字塔的最顶端,都代表着中国大学的最高水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大学”校名为1950年6月毛泽东亲笔所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到北大,让人想起来的是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钱玄同、辜鸿铭、冯友兰等大师;谈到清华,让人想起来的是钱三强、钱伟长、朱光亚、周光召、李政道、杨振宁、陈省身、华罗庚等巨匠。如果北大和清华并列在一起,就像是两座山峰立在眼前,令人止步仰望。在中国,多少学子心中都存有对北大和清华不可磨灭亦不可逾越的梦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大和清华在物理距离上挨得很近,从北大东门到清华西门,相距不足1000米;如果站在北大的东北角目测一下清华西门,仅一路之隔,也就100多米,可谓近在咫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上次进入清华,是专程来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作为“清华之父”,这次在北大游学一年,没有理由不去近在咫尺的清华校园逛一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大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是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设有22个学院、59个系,开设91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清华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哲学、法学、医学、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现有教职工总数16485人,其中教师3837人,职工9810人,博士后2838人;有“两院”院士88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2870人。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在国家表彰的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有8位是清华校友。在学学生人数为59270人,其中本科生16320人,硕士生22423人,博士生20527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据说这源自于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的演讲《君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校园面积4.8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38.87万平方米。清华与北大的校园都一样美,其前身也都是中国皇家园林,并且两个校园的风格都是由第一任规划者、美国建筑师墨菲确立的。只是,北大浸润着中式的古雅,清华汇集了中西的精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清华西门进入校园作为游清华的起点,是一个不错的线路。参考清华校园游览攻略和地图,这次走过路过了以下这些打卡点,按照行走的大致顺序编辑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校门】是清华的第二个主校门,与圆明园只有一街之隔,向西南方可遥望北大校园。西校门是1933年清华扩建西院住宅时修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徽雕塑】是清华百年校庆时校友赠的铜鼓,已斑驳锈蚀。清华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繁体)、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书卷雕塑】作品名为《无尽》,以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方式,将大量的书和纸堆叠在一起,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学术的繁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流动的水】作品为石雕,呈现出平静的画面,体现心智的状态和人文精神的延伸与和谐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木年华】作品为铜雕,意寓水木清华,百年岁月流转,代代学子怀抱救国梦想,探索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零零阁】是00字班校友于1996年校庆时捐赠给母校的纪念建筑物。柱子上刻有00字班27个专业的名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属于“圆明五园”之一,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这里四面荷塘围绕,此处便是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晗雕像】在人才荟萃、大师云集的清华园,只有3位校友拥有“亭”配“像”,吴晗是其一(另两位是闻一多和朱自清)。吴晗是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副市长,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1969年10月11日含冤逝世,享年60岁。在吴晗60年的生命历程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清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31年9月入学至1951年11月卸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期间有短暂离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月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这处独立的小庭院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最具特色的垂花门至今保存完好。古月堂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清华建校后成为教师宿舍。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此居住。1928年,清华初招女生,这里被辟为清华女生宿舍。古月堂目前为学校办公所用,不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工字厅】原名工字殿,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清咸丰皇帝即位后,借用99年前乾隆皇帝在此处的题词,把工字厅命名为“清华园”,清华园因此得名。工字厅共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现在人们提到工字厅,一般是指以工字殿为主体的那所古式大庭院,这里也是办公区,不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木清华】是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成了清华的精髓,其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坐落着一幢秀雅的古建筑,为“水木清华”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笔。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清亭】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考入北大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后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曾任清华中文系教授、代理主任和主任。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1978年清华纪念朱自清逝世30周年时,把近春园荷花池边的古亭改名为“自清亭”。但没有看到朱自清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闻一多纪念园】包括闻亭和闻一多雕像。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中国近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闻一多曾以清华教授身份兼“西南联大”教授,并较长时间兼任清华中文系主任和中文研究部主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因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日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逝世,时年47岁。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闻亭处建校初就有一座“钟亭”,是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为了纪念在昆明被害的闻一多先生,学校在原址重建了钟亭,命名为“闻亭”。闻亭下的闻一多雕像,是1986年10月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礼堂】仿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的混合古典柱廊式建筑,设计者是美国的建筑师。1921年建成时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体积12350立方米,坐席900多个,是当时中国大学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在清华近现代校史上,大礼堂见证了多次反帝爱国运动在这里的酝酿出发和胜利凯旋,成为了清华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华学堂】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同时着手筹设游美肄业馆。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晷】别称1920级日晷,是清华的重要纪念物。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在这座日晷的下部底座上,镌刻着1920届学生的铭言:“行胜于言”,从此“行胜于言”成为了清华的校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原为清华正门,1966年8月被“清华大学红卫兵”推倒、砸毁。1991年清华校庆80周年之际,在清华校友的捐助下,二校门得以原址重建。二校门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清华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书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馆舍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阅览座位近4000席,馆藏总量约597万册(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大操场】清华园里共有4个主要体育场,其中西大操场历史最悠久,是标准足球场大小,可以举行足球比赛以及田径比赛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约翰雕塑】马约翰(1822~1966)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于1914—1966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等。他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马约翰都是位“旗帜”般的标志性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社会科学学院】路过这座教学楼时,很想知道,有着顶级理工科大学标签的清华,这个学院都有啥专业。查了一下才知,清华不仅有社会科学学院,还有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设有社会学系、国际关系学系、政治学系、心理学系4个教学系和经济学研究所,有社会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心理学5个本科专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观畴园】清华共有十几个食堂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观畴园是最大的食堂,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号称万人食堂。午餐就是在这里解决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情人坡】似乎好多大学都有类似的“情人坡”。清华的情人坡位于学校中部,配有草坪、树林、花坛、石亭等设施,既是情侣们的约会地和聚集地,也是学生们自习、散步和锻炼的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堂路教学楼】路的两侧,分别坐落着新清华学堂等许多主要教学楼,呈现出浓郁的学堂气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史馆】新校史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区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3层。通过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影像资料展现清华的百年发展史。校史馆还展出了很多大师的珍贵史料,包括曹禺、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大师的学籍卡、成绩单、答题卷、实验报告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清华学堂】是为迎接清华百年校庆而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由4位校友捐赠,共有2011个座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音乐厅】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各种大型演出的需求。不仅能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表演场所,还对外开放,吸引校内外观众前来观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央主楼】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76871平方米。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等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们发表演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紧挨着中央主楼。女儿曾在该系就读并本科毕业。该系成立于1958 年,1996 年在全国计算机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后来多次排名第一或获得A+。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清华的计算机学科已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仅计算机系,就有“两院”院士6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艺术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4月正式落成,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展厅9000平方米,现有藏品22915件。这次没进去参观,下次抽空去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南门】是清华的主校门,正对着清华主楼,正面刻着毛泽东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游览完清华园,感觉清华校园总体上是西式风格的,大大的草坪与长长的轴线是其明显特征,这种风格在大礼堂有着最深刻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年,北大和清华都在规划建设综合性大学。但无论怎样,在人们的认知中,这两所大学就是一文一理。学科上的区别,造成了人们对北大和清华不同风格的固定印象和评价定势。多数人认为,北大追求自由和浪漫,清华尊崇现实和规矩;北大似一个潇洒而不羁的诗人,清华是一个儒雅而严谨的学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