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多彩的中国陶瓷

纪洪玉

<p class="ql-block"><b> 中国瓷器史在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瓷器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b></p> <p class="ql-block"><b>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b></p> <p class="ql-block"><b> 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b></p> <p class="ql-block"><b> 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b></p> <p class="ql-block"><b>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汉代用泥土为坯胎、经入窑烧制的器物。主要是各种饮食器、贮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b></p> <p class="ql-block"><b> 汉代陶鼎是汉代彩绘陶的典型代表,从器型到纹饰,无不凝重精雅,规整豪放,纹饰构图严谨,线条刚劲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因年代和地区的差异,器物的种类形态、制法、纹饰及烧成温度等都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分灰陶、硬陶、釉陶和青瓷4大类。</b></p> <p class="ql-block"><b> 唐代的陶瓷曾是我国陶瓷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以及对外贸易的兴盛,瓷器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b></p> <p class="ql-block"><b>唐代陶瓷种类繁多,特点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b></p><p class="ql-block"><b>青瓷 :以浙江越窑为代表,胎质细薄,釉色晶莹,造型端庄,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唐代青瓷的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器形大小、图案题材以及釉色的配比都相当优秀。</b></p> <p class="ql-block"><b>白瓷 :以河北邢窑为代表,胎质细白,釉色莹润,有“类冰类雪”之称。白瓷的制作工艺在唐代趋于完善,色泽洁白,胎体细腻,无缺陷,造型稳重。</b></p> <p class="ql-block"><b>彩瓷 :以青、黄为底色,红、黑等多种颜色相互衬托,色彩鲜艳,器形和纹饰华丽。彩瓷的制作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奠定了基础。</b></p> <p class="ql-block"><b>唐三彩 :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绿、褐等色釉装饰,色彩斑斓。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类,造型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气息。</b></p> <p class="ql-block"><b>釉下彩瓷 :湖南长沙窑首创,在素坯上绘制图案或文字诗句后高温烧造,具有划时代意义。</b></p> <p class="ql-block"><b>黑釉瓷 :表面罩上一层黑釉,壶底露胎,釉色深沉温润而有光泽。</b></p><p class="ql-block"><b>秘色瓷 :色泽如冰,光洁到碗底如同盛满水的程度,非常著名。</b></p><p class="ql-block"><b>黄釉瓷 :釉色亮而不刺眼,平和淡雅,如同清玉,足以以假乱真。</b></p> <p class="ql-block"><b> 唐代陶瓷在造型、纹饰上吸收了外来因素,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如饮茶之风的盛行促进了茶具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展也影响了瓷器的造型和文饰。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唐代陶瓷独特的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唐代瓷器的产地非常广泛,出现了多种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并且以地名来命名这些瓷窑,例如越窑、岳州窑、洪州窑等。这些瓷窑不仅生产了多样的瓷器制品,而且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瓷器传播到了海外,因此唐朝的陶瓷制造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宋代陶瓷艺术成就显著,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b></p><p class="ql-block"><b> 形成了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龙泉窑、景德镇的清白窑系等六大瓷系。</b></p><p class="ql-block"><b> 孕育了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等宋代五大名窑。</b></p> <p class="ql-block"><b> 注重造型和釉色的艺术设计,追求典雅的瓷器造型。釉色丰富,包括青瓷、白瓷、黑瓷以及彩瓷和花釉瓷。装饰手法多样,如刻花、印花、堆贴、绘画等。</b></p> <p class="ql-block"><b> 釉色以单色釉为主,色调优雅,如钧窑的玫瑰紫、海棠红,汝窑的晶莹柔润,龙泉窑的梅子青等。造型多样,既有实用性强的生活用品,也有端庄高雅的宫廷用瓷。</b></p> <p class="ql-block"><b> 瓷器制作技术高度发展,如印花装饰、窑变色釉等创新技术。釉层均匀,开细碎纹和缩釉现象少见,如冰似玉的釉色。</b></p> <p class="ql-block"><b> 宋代瓷器不仅实用,也承载了当时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瓷器上的图案和装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审美趣味。</b></p> <p class="ql-block"><b> 宋代瓷器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后世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综上所述,宋代陶瓷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审美,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b></p> <p class="ql-block"><b> 宋代陶瓷艺术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高峰,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b></p> <p class="ql-block"><b> 元代瓷器的发展虽不及宋代那么引人注目,但也开始表现出新的发展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说宋代空前发展的制瓷业是南北方瓷业竞相繁荣、官窑与民窑竞相发展的结果的话,那么元代制瓷业的特点就是突出江西景德镇瓷业,使其跃居全国瓷业之首。</b></p> <p class="ql-block"><b> 元代后期,由于海上交通发达,政府比较重视对外贸易,包括制瓷业在内的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这一时期的瓷器外销数量、质量均较宋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b></p> <p class="ql-block"><b> 明清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两个高峰时期,其特点可以概括如下:</b></p> <p class="ql-block"><b>明代瓷器特点:</b></p><p class="ql-block"><b>造型:丰满、浑厚、古朴,线条柔和圆润。</b></p><p class="ql-block"><b>胎体:琢器厚重,圆器也较清代厚重。</b></p><p class="ql-block"><b>釉面:肥厚滋润,多青白色,俗称“亮青釉”。</b></p><p class="ql-block"><b>纹饰:以龙、凤、麒麟、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为主,画面豪放而潇洒。</b></p> <p class="ql-block"><b>龙纹凶猛,凤纹颈部无发毛,八宝图案多样。</b></p><p class="ql-block"><b>款识:官窑瓷器常有本朝年号款,以楷书款为主。</b></p><p class="ql-block"><b>底足:砂底,修足工艺自然,常有火石红痕迹。</b></p> <p class="ql-block"><b>清代瓷器特点:</b></p><p class="ql-block"><b>造型:顺治、康熙时期古拙丰满,雍正时期秀巧隽永,乾隆时期规整,嘉庆、道光以后稚拙笨重。</b></p><p class="ql-block"><b>胎体:康熙时期胎体厚重坚硬,雍正时期轻薄细润,道光以后胎体厚笨粗松。</b></p><p class="ql-block"><b>釉面:色泽清雅柔和,多青白色。</b></p> <p class="ql-block"><b>纹饰:受绘画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官窑瓷器图案规范化、细致入微。</b></p><p class="ql-block"><b>款识:款识位置多在底部,字体写法随时代变化。</b></p><p class="ql-block"><b>底足:修成“泥鳅背”状,露胎处常有旋纹,自然磨损痕迹明显。</b></p> <p class="ql-block"><b>明清陶瓷的共同特点:</b></p><p class="ql-block"><b>艺术风格:明清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闻名。</b></p><p class="ql-block"><b>品种丰富:包括青花、粉彩、珐琅彩等多种彩瓷。</b></p><p class="ql-block"><b>历史价值:明清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收藏和投资的重要对象。</b></p><p class="ql-block"><b>工艺技术: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在瓷器制作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明清瓷器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收藏市场上也极具价值,是艺术史和收藏领域不可多得瑰宝。</b></p> <p class="ql-block"><b> 民国瓷器在我国古瓷艺术发展史来说技艺并不突出,因其历史年份不算久远,现今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民国瓷器存量较多,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b></p> <p class="ql-block"><b>仿古瓷:民国仿古瓷制作水平之高超,工艺之精湛,达到中国陶瓷艺术品历史上巅峰。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当时最为风行且流传最广的是仿雍正、乾隆的瓷器。</b></p> <p class="ql-block"><b>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供给、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b></p> <p class="ql-block"><b>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b></p> <p class="ql-block"><b>新粉彩瓷器:新粉彩瓷器在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实现“瓷”与“画”的完美结合。</b></p> <p class="ql-block"><b> 近几年,由于民国瓷器具备较高的品质和时代特色,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它都不亚于晚清官窑瓷器,所以很多收藏人士渐渐收藏起民国瓷来。</b></p> <p class="ql-block"><b>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战乱的影响以及外来瓷器的竞争,使得中国国内的制瓷业渐趋衰落。20世纪上半叶,制瓷业更加衰败。直到新中国成立,进入5O年代以后,中国的陶瓷业才开始再次苏醒,一些名窑中断了一段时期后也重新获得了新生。</b></p> <p class="ql-block"><b>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发展极快,不但瓷器品种增加很多,装饰技法也更加多种多样,釉上装饰、釉下装饰和综合装饰都发展得手法繁多。此外器型上还发展出了圆雕、堆雕、捏雕、镂雕等技法。各种颜色釉更是五光十色,远超历史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景德镇瓷器,新中国还发展了醴陵瓷器、邯郸瓷器、淄博瓷器、唐山瓷器、宜兴陶器、石湾陶器、荣昌陶器等多地多种的陶瓷事业。</b></p> <p class="ql-block"><b> 现代陶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陶瓷业,在继承古典陶瓷艺术的基础上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的审美桎梏,与时俱进地发展出了符合现代人需要和审美的诸多陶瓷种类,使繁荣数千年几经战火摧残的伟大艺术,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本篇文章中关于中国陶瓷的部分文字介绍来自网络平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