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界就认识到心境与健康的关联,在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记载,它明确提出了心情平静有助于人体真气的运行,也就是"心平"方能"气和",气血通畅促进了身体健康,疾病自然也就无机可乘,才能达到"五体安宁"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五体 指的就是中医学中所谓的筋、脉、肉、皮、骨,这五个部位又分别对应着体内的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它们的正常运作都与"心 有重要的关系。在中医学中,"心 被认为是"君主之官",是"神"之所在,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领导者",它主宰着身体内的气血运行。若是心境平和,那么体内的气血就会正常运行,体内的脏器都会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相反,若是心境发生变化,那么由"心"所主使的供血状况就会发生改变,供血失常就有可能产生肠胃不适等身体状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形成疾病。</p> <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句众所周知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静如水、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形成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强调在生活俭朴、内心平静的基础上,明确志向并实现远大理想。</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虚无,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虚无到极点,才能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从而达到真正的内心自由和解放。为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晋代医家葛洪说得好:"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长生"。</p> <p class="ql-block"> 南北朝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得出两条养性准则:一是"养寿之法,但莫伤之",即养宜适度,不可太忧愁太悲伤;二是"恬淡无为",即遇事应顺其自然,莫为物欲所累,则可神气自满,尽年。</p><p class="ql-block">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谆谆告诫人们:"夫养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他强调平时注重修心养性,淡泊处世,就会减少"生命之油"的消耗,寿命便可延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