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冬季(散文)

小草

<p class="ql-block">那些年的冬季(散文)</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些年的冬季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 童年大兴安岭的冬季,皑皑白雪中感到一丝温暖和美好。大兴安岭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家里生着炉子,烧的是劈柴。家里有火炉,火墙,火炕。劈柴都是父亲和母亲去山里砍来的,那时不烧劈柴会冻死。父亲把木柴砍成劈材,码在院子里,那时烧煤的人都不多。有烧煤</p><p class="ql-block">的少数人,都有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人。家里由于父母的劳动,使我们的冬季不再寒冷。火墙热乎乎的,可以烤手,火炕热乎乎的,饭菜热乎乎的。吃的是玉米面,玉米糊糊,炒的是土豆菜,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我童年很能吃饭,穿着母亲买的厚棉鞋,母亲缝制的棉袄,棉裤。棉衣很单薄,但是我很少生病。感冒的次数也不多。我童年胖乎乎的,耐冻。</p><p class="ql-block"> 学校里也很温暖,班级里生着炭火,劈柴。火苗发出蓝色,红色的光芒。木门都用棉布沾着,还安着铁弹簧。人走进教室,铁弹簧门自动关住。冷风吹不进屋里。大家都上课暖呵呵的。</p><p class="ql-block"> 课下劳动,扫雪,铲雪,堆雪人,打雪仗,玩的身上热乎乎的。</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深处是快乐和温暖。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挂个自己家里用铁丝做的红灯笼,灯笼里点燃的是红蜡烛。预示着光明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走出大山,是五年级的时候,我来到外公的村庄。我元旦期间来到村里,当表哥去兰考车站接我和姐姐的时候。看到绿油油的冬小麦,我疑心这里是不是春季。表哥说是冬小麦。那绿色醉了我的心。那就是中原的冬季,绿油油的。</p><p class="ql-block"> 中原的冬季,也很冷,不下雪的日子,北风呼呼的吹着,干冷干冷。取暖的设备不太好。没有劈柴,平时煮饭时,用地锅,煤还没有。外婆用地锅做饭时,往往给我们烧几个热腾腾的红薯。那红薯又甜又面。村里的联中,是砖头塔的木桌子。屋里光线很暗。上早自习有汽灯,没有电灯,那时村子还没有安电。那时上学都是走着,走着走着就热了。坐下来读书就不太冷了。班里都是本村和临近村子里的学生。晚上上学时天黑,放学时也是天黑,因为冬季昼短夜长。那些日子也很美好。过年了,走亲戚的人来了,烧一把麦杆,就是让亲戚取暖呢,大家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中原下雪的日子,玉树琼枝,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色很是美丽。大家感到冬季下雪的日子格外美丽。大家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着冬季。到了初中,镇上的初中也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人多屋里很温暖。早上集体跑步,锻炼身体。都跑热了。</p><p class="ql-block"> 离开村子和小镇,来到市里读师范学校。哥哥已经大学毕业,在济南工作。母亲让他给我寄一件羽绒棉袄和尼子大衣。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我感觉很冷。因为我个子矮,总是坐第一排的座位。班里后门男生锁住了,大家都从前门过,屋门是课下常开着。冷风呼呼地吹着,我课下感觉很冷,我穿的很厚,两个毛裤,上身穿着毛衣和羽绒棉袄。但是还是冷,我冻得得了鼻炎,经常流鼻涕。课下我不得不去图书馆读书学习。</p><p class="ql-block"> 师范读书时我想考大学,所以学习很努力。早晨集体跑步锻炼身体,晚上有两节晚自习。下了晚自习,我常常散步锻炼身体。跑得热乎乎的,才能坐下来安心学习。晚上常常学习到十一点钟,然后一个人去宿舍休息。我觉得冬季也很温暖,因为女生宿舍的门是没上锁的。我悄悄地锁好门,爬到上铺休息。尽量不打扰别人的睡眠。</p><p class="ql-block"> 其实师范学校的冬季也是多姿多彩的。每两周看一次电影。大家去离学校最近的青年影院看电影。,我看过路遥的《人生》,刘晓庆主演的《大清炮队》,巩俐主演的《红高粱》等电影。夜晚下雪的日子,大家都三三两两地踩着积雪走在看电影的路上。去的早了,买一些瓜子等零食边吃边玩。评论着电影的好坏。使寒冷的冬季很是浪漫。冬季我还能收到老同学寄来的元旦贺卡,班里的同学也互赠贺卡。元旦晚会也开得很成功,热热闹闹的。</p><p class="ql-block"> 三年师范生活冬季有酸甜也有苦辣。</p><p class="ql-block"> 毕业了,参加工作了,现在大家都过了不惑之年。现在条件也好了,有了空调,有了取暖设备。但是那些寒冷的日子永远也不会忘记。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作者:韩丽霞。</p><p class="ql-block">韩丽霞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东明县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