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焦耐厂

庞继承

<p class="ql-block">河南省焦作耐火材料厂,作为焦作市八大工矿企业之一,不仅是省辖重点企业,更是全国冶金建材行业的骨干力量,直属于河南省冶金厅。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为了加强横向管理,将其改为省市共同管辖,正式更名为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厂,享有正县级待遇。焦耐厂坐落于焦作市区东部郊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是“以钢为纲”。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冶炼用耐火材料的需求尤为迫切。在国家财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仍不惜重金筹建了河南省焦作耐火材料厂。这座工厂的诞生,犹如东方的一条巨龙,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们以红旗插在窑洞上的艰苦创业,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精神,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并高度赞誉这种精神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国工业战线学习焦耐精神。焦耐厂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全国大庆式企业”,中央组织部授予其党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市领导曾多次前来视察指导,使其成为焦作的东方明珠。</p> <p class="ql-block">1957年,我们全家随父亲来到这里参与焦耐厂的筹建。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在全国大办钢铁、急需耐火材料的关键时刻,我的父亲受命,协助筹建焦作耐火材料厂。当时的焦作东部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人烟稀少,沟壑纵横,只有几孔破旧的窑洞和几个烧砂锅的小作坊。白天乌鸦成群,夜晚狼犳出没。我们家最初在冯庄村的一位烧砂锅的冯师傅家中落脚,随后厂里挖了三孔窑洞,成了我们在焦耐的第一个家。父亲高兴地说:“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住窑洞好,冬暖夏凉,我在延安抗大住的就是窑洞,毛主席也住过窑洞。”我自豪地称自己为焦耐第二代,名副其实的焦耐子弟。此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这里,有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退伍军人,有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农民,还有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纷纷加入这场社会主义大建设,人数最多时达到5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座座家属房拔地而起,尽管房屋不大,但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居所。企业的优越性逐渐显现,职工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职工家属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企业带来的红利,个个喜笑颜开。由于厂区远离市区,形成了一片独立的小社会,拥有职工子弟中小学、幼儿园、医院、浴池、大礼堂、商店、食堂、银行等各项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职工可以享受免费理发、免费洗澡、免费看病、免费上学、免费看电影,以及企业内部定价的用电、用水、住房。夏天,厂里会发放冰糕票,派车去外地拉西瓜,每个工人都能分到一份;冬天则会用卡车拉回萝卜、白菜、大葱,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先进工作者还会获得自行车、煤气灶等奖励。除了四季工作服外,厂里还会发放时尚的厂服和小棉袄,衣服上印有厂徽和“耐一”字样,让人倍感自豪。全厂职工家属近万人,如同一个大家庭,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厂里的凝聚力极强。</p> <p class="ql-block">我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一直在厂里的职工子弟学校就读。尽管是企业学校,但师资力量毫不逊色于社会上的学校,初高中老师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在这里,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各科成绩优良,还结识了一批至今仍保持密切联系的同学和发小。高中时,我已十六岁,渴望飞得更高更远,于是离开这片土地,到焦作一中读高中。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博爱县上山下乡,随后参军入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淬炼了十年。1986年,我从部队转业,毅然选择回到焦耐厂。在转业时,我完全可以选择进入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当时转业干部主要面向公检法、工商税务等部门,但我第一志愿填报的是“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厂”。因为这片土地是我深爱的家,这里承载着我儿时的梦想,有我无数的小伙伴。</p> <p class="ql-block">1990年,因组织调动,我再次离开了焦耐厂。虽然在焦耐厂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年,但这四年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焦耐,感受到了焦耐的奉献精神。这四年是焦耐最辉煌的时期,焦耐厂连续四年上交利税位居全市榜首,成为焦作市的利税大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经济体制的转型,焦耐厂再次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从历史的舞台上淡出。尽管焦耐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但焦耐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世间。无论焦耐子弟身在何处,无论在各条战线上,他们都以“我是焦耐人”为荣,用焦耐精神激励自己,这种精神正在一代代传承下去。2024年11月15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庞继承,68岁,焦作市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