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杨世宁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藏传佛教圣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莲花山坳中,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几经扩建,始具规模。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因最初修建宗喀巴大师纪念塔,而后逐渐建成寺院,故得名"塔尔寺"。</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主要建筑依山傍塬,高低错落、风格独特、气势壮观。殿、堂、塔、僧舍、院落等建筑和构筑物形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庄严的佛教圣地和道场,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它以悠久的历史和在藏传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享誉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经院,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天文、医药等各方面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殿、堂等内部禁止拍照,只能在室外拍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中山门是塔尔寺三座山门中的正门,建于1996年,融合了汉藏建筑风格。游客参观塔尔寺的重要入口。</p> <p class="ql-block">  如来八塔,塔尔寺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位于位于寺前广场,始建于清乾隆41年(公元1776年),几经修缮达到现在这个规模。</p><p class="ql-block"> 如来八塔是典型的藏式佛塔,八座塔造型大同小异,塔身洁白呈瓶型,下方是方形须弥座,青砖砌成的台基,八座宝塔外围是汉白玉的护栏环绕。</p><p class="ql-block"> 如来八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槃的八大功德事迹而建,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p> <p class="ql-block">  从不同的角度瞻仰如来八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菩提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寺管会与护法殿之间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全景导览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又称小金瓦殿。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于1993年,由国家投资修葺完成。护法殿具有藏、汉结合建筑风格,为两层正殿,单檐歇山式屋顶,覆盖着馏金铜瓦。因与大金瓦殿遥遥相对,规模稍小,故称“小金瓦殿”。</p><p class="ql-block"> 护法殿主供五位护法神像,大殿右边是一匹白马样本,是九世班禅从后藏骑到本寺的坐骑。左右两边还分别供奉着护法服饰。</p><p class="ql-block"> 大殿两廊楼上,陈列着野牛、羚羊、猴、猩猩、虎、豹、黑熊等动物标本,象征护法威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正门</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两廊楼上,陈列的野牛、羚羊、猴、猩猩、虎、豹、黑熊等动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前的大转经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又称小金瓦殿)</p> <p class="ql-block">  时轮塔,位于护法殿前方,1942年为永保塔尔寺太平而建。</p><p class="ql-block"> 时轮塔是一座砖制佛塔,典型的藏式瓶形塔。时轮塔高13米,塔基座为方形,塔身设有塔龛,分别内供四大天王、金刚力士护法神像和时轮金刚塑像。</p> <p class="ql-block">  祈寿殿,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一个独立小庭院,建筑面积472平方米,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围墙、门楼饰以"河州"砖雕花饰。正面硫璃砖墙及突出的小门,玲珑别致。院内种有菩提树,树叶茂盛,浓荫蔽日,盛夏花繁枝茂、香气袭人,又称"花寺尔"。</p><p class="ql-block"> 祈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等众多佛像。殿内木雕是塔尔寺木雕艺术珍品。殿外右侧小殿堂里供奉一位身着汉服、头戴乌纱帽、腰束官带的当地山神(刘琦)塑像。院中供奉竖立的奇石为宗喀巴大师贤母背水时靠着休憩的圣石。</p> <p class="ql-block">  院内竖立的奇石为宗喀巴大师贤母背水时靠着休憩的圣石。圣石上挂着游人奉上的纸币。</p> <p class="ql-block">  翠绿琉璃瓦顶的祈寿殿</p> <p class="ql-block">  印经院,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p><p class="ql-block"> 印经院是塔尔寺印刷出版经书的机构(还印刷有哲学、医学、天文、历算、藏文文法、诗歌音韵、文学等方面的著作),为僧众提供各类学科的经书。另外,还珍藏着许多高僧的论著和各类经书的木刻印版。</p><p class="ql-block"> 图为雕刻精美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印经院墙上砖刻</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敬老院,台湾信徒捐资修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板路坡度平缓,路的两旁分布着塔尔寺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藏式平顶建筑,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后几经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远眺平顶屋面,上装有镏金的金鹿法轮、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绚丽多彩,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大经堂是塔尔寺四大经院之一显宗经院听在地,是显宗经院的主要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p><p class="ql-block"> 大经堂殿内大柱由织有图䅁的藏毯包裹,而梁檩上则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经堂内四周绘有壁画或挂有卷轴画,大柱之间悬挂着各种堆绣。这些壁画、卷轴画、堆绣上面绘有或绣有佛像、佛教故事或宗教生活图象。另外还有很多经卷存放在四壁的经架上,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铜质馏金佛像置于神龛中。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医明经院,塔尔寺四大经院之一,始建于1711年,1757年重建,后经几次维修,形成现在规模。医明经院是座二层藏式经堂建筑,由前院回廊、经堂、佛殿等组成。</p><p class="ql-block"> 医明经院培养了很多知名医师。佛殿供奉着众多佛像。</p> <p class="ql-block">  释迦佛殿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经筒</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p><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也是围绕此殿逐渐形成今天这个规模。</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位于塔尔寺中心区域,是塔尔寺最主要最古老的建筑。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大殿最初建于公元1560年,公元1711年用黄金一千三百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的云头、滴水的莲瓣。屋脊的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大殿的底层为硫璃砖墙壁,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第二层是边麻墙藏窗、金色梵文宝镜。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光彩夺目,呈现出一座和谐完美的汉藏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底层硫璃砖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一座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座宝塔底座由纯银打造,塔身贴金,并镶嵌各种珠宝,塔上缠裹着数不清的白色哈达。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塔顶有座佛龛,供奉宗喀巴大师像。这里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殊胜庄严。据说在塔内由宗喀巴肚脐滴血而生的那棵菩提树,依然还在生长着,殿外的菩提树是它的分支。</p><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的佛龛中供奉着活佛法身,高僧活佛的舍利灵塔,宗喀巴大师幼年时的脚印石,珍贵文集。</p><p class="ql-block"> 殿内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另外,大金瓦殿还存有朝廷皇帝御赐的许多珍贵文物。 </p><p class="ql-block"> 图为大金瓦殿外,右上角菩提树。(殿内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  殿前虔诚信徒“嗑长头”礼佛</p> <p class="ql-block">  弥勒佛殿,始建于公元1577年。两层歇山式汉宫殿建筑,藏式八楞柱支承飞檐斗拱形成回廊殿,竖有经轮。殿门楣上挂有“佛日重旭”匾额,殿门前有两通藏文石碑。</p><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为弥勒佛坐像。殿名由主供弥勒佛而得。</p> <p class="ql-block">  弥勒佛殿门楣上的“佛日重旭”牌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穿过弥勒殿右侧的拱形门,即来到九间殿。</p> <p class="ql-block">  九间殿,又称文殊菩萨殿,初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扩建,后又经数次维修。九间殿为汉式硬山顶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面积592平方米。廊柱为藏式朱色八楞柱。整座大殿以三间为一单元,由北向南分别为狮子吼佛殿、文殊殿和宗喀巴殿。</p><p class="ql-block"> 此殿殿内供有各种佛像和法器。因中间主供文殊菩萨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间殿前大院是喇嘛讲辩经典和法会(观经)、跳法王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殿前的转经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遍知殿,建于159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span>一座两层歇山式碧琉璃瓦屋建筑,两侧檐廊装有经轮。</p> <p class="ql-block">  时轮经院,塔尔寺四大学院之一。建于公元1817年,几经维修始具规模。二层平顶藏式经堂建筑。</p><p class="ql-block"> 时轮经院主要研究藏族天文、历法知识。院内四周存有壁画,大殿内供奉着佛像。</p> <p class="ql-block">  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站在时轮经院台阶上远望大金瓦殿、九间殿。</p> <p class="ql-block">  酥油花馆,始建于1988年,2013年国家拨款重建。是一座藏汉结合的仿古建筑,以展示"塔尔寺藏艺三绝之冠"酥油花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塑造出各种佛像、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造型,统称为“酥油花”。</p> <p class="ql-block">  手工制成的酥油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院落大门</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始建于2003年,2009年修葺竣工,是一座高五层的木结构藏式金顶建筑。</p><p class="ql-block"> 藏经楼层珍藏着各大寺院的各种版本经书和印藏两地众多学者文集。殿内主供奉着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屋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院内厢房精美的木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  密宗经院,塔尔寺四大经院之一。该经院1649年创建,后几经重建和扩建,形成现在这个规模。</p><p class="ql-block"> 密宗经院为二层平顶经堂藏式建筑,大门两边两根经幡杆。经院供奉着佛像,院内回廊绘有壁画。</p><p class="ql-block"> 密宗经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重要学府。</p> <p class="ql-block">  西山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外小山坡上的白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精美的佛像造型,独特的建筑风格,珍贵的典籍文物,独具一格的"藏艺三绝",吸引着众多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圣瞻礼、观光揽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