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贺景文: 我读胡丹娃中篇小说《和声叠影》

胡丹娃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五百字的方格稿纸,景文兄珍贵的手稿。 (写于 2024年11月14日) </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i>我读《和声叠影》</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贺景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文会友,结识丹娃已近半个世纪了。她的长、中、短篇小说我几乎都读过。她的新力作中篇小说《和声叠影》,更令我耳目一新。丹娃的小说是越写越老道,越写越好看了。下面谈我的两点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小说开篇就说,“四十年前那个金色时代”,后面也多次提到“金色时代”。作者所称的金色时代,显然指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那的确是小说中所说的百废待兴、朝气蓬勃的年代。端木子吟、晓东军等一群青年音乐爱好者,如饥似渴地学习,探讨音乐知识。他们来自卤菜店、大集体工厂……正因为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代,为这些最基层的有志青年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可能。小说刻意提“金色时代”有其代表性。那时候过来的人都记得,文学、音乐、美术、英语、会计……各种业余补习班如雨后春笋,中小学的教室夜里也是灯火通明,补习班租教室常常一室难求。而最时髦的,莫过于文学了。那时的征婚启事,常有“热爱文学”字样。为了抓职业教育,南京市成立了第二教育局,还印发了初中语文、数学补课教材,规定六九、七0、七一届进厂的初中毕业生必须补课,考试及格后颁发证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说中的达鸣、俞律、施佩秋、武俊达、赵瑞蕻、杨苡、文化馆领导、白局老艺人严洪亮……他们和成千上万的知识界前辈一样,有的刚从牛棚出来,有的刚摘下右派帽子,有的刚刚从下放地调回工作岗位。这些“伯乐们”,用慧眼发现人才苗子,呕心沥血加以培养。那的确是令人心潮澎湃的金色年代啊,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府到民间,万众一心建设四个现代化,正如歌词所唱的“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和声叠影》在表现手法上有新的探索。真人真名真事与虚构的人和事贯穿始终。熟悉丹娃的人都能读出,这差不多是她的自传啊,小说中提到的真人我也大多认识。我们对这类小说都比较熟悉,像《红楼梦》《家》《春》《秋》等。贾(甄)宝玉、钗黛合一,假作真时真亦假,"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而作者在小说结尾点明,端木子吟和胡老师就是“钗黛合一”。再看端木子吟和胡老师的心路历程:废寝忘食刻苦追求音乐而后文学。小说后半部浓墨重彩写了南京白局,自有其深层的寓意:端木子吟刻意追求的音乐也好,胡老师转而追求的文学也罢,而最终,象征民族文学艺术的白局,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和声叠影》是不是端木子吟和胡丹娃的“和声”、“叠影”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小说开头部分那些专业音乐知识,让我这外行读来觉得有些冗长乏味,那么,读到小说后半部就拨云见山了。这些铺垫是必要的。从唐诗《乌衣巷》,到民国《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夫子庙提笼遛鸟的老人,到青云楼下茶社里南京白局的三弦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代版的"清明上河图"。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尤其是南京人读来特别感到亲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还注意到,作者叙事时而第三人称时而第一人称,切换自如,这显然是为了配合“钗黛合一”的构思。"人生要有一个透气孔,在从前,作曲是我(胡老师)和她(端木子吟)的透气孔,而今她和我都有了一个全新的透气孔”,这些文字无疑增加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民族寻找到的“透气孔”,那么,有了这个大的“透气孔”,才有了小说女主人公的小透气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段文字也令我印象深刻。对白局老艺人严洪亮, “我很愧疚,我没有尽我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总是在被人用完后又回到楼梯间的栖身地,总是在被'抢救'完后又还原成一个孤寡老人,一个年迈的流浪汉......虽然,每个人都有用完就被丢弃的可能,但我还是愧疚,在用完他就丢弃他的人中有我自己。”古今中外,上至庙堂,下至江湖百姓,用完就被弃的例子太多了! 看似轻描淡写的这一笔,却令人浮想联翩。这一笔无疑也增加了小说的思想厚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有的读者会关心端木子吟和晓东军有情人终成眷属否。作者如果那样写,就落入俗套啦。高手就是高手。端木子吟遇到朱歌,放弃去白局剧团,两个人第一次逛马路,就彼此送上一吻。我认为,这些恰恰是作者写十年动乱后青年人对过去的反叛。世界上的事不可能都完美无缺。况且女孩遇到了真爱,那个年代,女孩那个性,情节安排合情合理。电影《庐山恋》当时正大火,里边留下了新时期的第一吻,端木子吟和朱歌的那一吻再自然不过,没有那一吻就不是端木子吟这一个人物了。正逢其时,春华盛放,女孩赶上了好时候。作者在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祝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眼间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朝气蓬勃的一代年轻人,大多到了古稀耄耋之年,有的已离世。当年那个风姿绰约多才多艺的端木子吟,不,那个丹娃,也不年轻了。但,丹娃的小说创作却焕发了青春,佳作迭出。又悉知她精通法语,通晓英语、日语……常和她先生画家原小民周游世界。这些,无疑为她今后的小说创作增添新的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日14日,金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胡丹娃中篇小说《和声叠影》载《黄河》文学双月刊2024年第一期、《中篇小说选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辑。</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1997年,海参崴红军纪念碑留影。</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贺景文: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1944年3月,祖籍河南郑州。曾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春笋报》社长兼主编。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退休。1978年在《青春》杂志前身《南京文艺》发表小说处女作。先后在《青春》《雨花》《萌芽》《广州文艺》《钟山》《作品》《莽原》《北京文学》《作家》《长江文艺》《四川文学》《芒种》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出版有长篇小说《尘寰》《骚客》等四部,中短篇小说集《同居长干里》,散文集《月色台城》。获过多种文学奖励。现居南京。</span></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2000年,随人民日报社暨中国少儿报刊社代表团访问欧洲,法国巴黎留影。</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1990年,参加江苏、上海作家代表团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团长葛韶华与马来西亚作家在槟城合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21世纪20年代,景文兄坚持手写。暖心评论一挥而就,见证时代与个人。见字如面。</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悠悠岁月,时光镌刻。</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一般读者多关注端木子吟嫁给谁,谢谢景文兄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大手笔正是。👍</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惭愧 ...... 继续努力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i><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景文兄! 💐</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0月,国庆小视频。</i></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附录: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艺术蒙恩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创作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胡丹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中的人和事已经在我心中沉淀了四五十年,当我提笔开闸,它们像富足祥瑞的鱼一样涌出。那些闪光的名字将我带回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是我的两个金色时代,是做梦和起飞的青春岁月。虽然,“那个时代也有一些灰色记忆,我的心却明亮着”(见《和声叠影》,下同),那是一种被阳光拂照的感觉。《和声叠影》正是致敬我的阳光的,他们是有恩于我的师长,他们中有音乐家、作家,有民间艺人,今天他们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他们是渐行渐远的一代大家的缩影,令我深深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声叠影》也是致敬我自己的,致敬那些难忘的城南旧事。小说中除了我的多位师长,还有各种小人物,包括南京夫子庙的三教九流,而我着墨最多的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职工业余作曲训练班。在这个训练班上,身为班主任的胡老师“我”遇见了怀揣音乐梦想的女生端木子吟,这个冰雪聪明的青年竟是“我”的化身,“我”的“影子”,“是七十年代的我在八十年代重现”。小说的主要故事就发生在“我”和端木子吟之间。人生路并不畅的胡老师偏偏古道热肠,一心想帮端木子吟实现当作曲家的愿望,因为端木子吟的梦想也曾经是她的金色梦想。胡老师的“传帮带”美德不只来自个人梦想的绵延,更来自老一辈人给予她的恩泽。蒙恩的胡老师乐于助人,“我想帮端木子吟,像当年我的老师们帮我一样”。端木子吟后来没有成为作曲家,而是成了南京白局的优秀传人,也开始了“传帮带”。这种从七十年代延续下来的“传帮带”精神支撑起《和声叠影》的大厦。大师渐行渐远,他们的美德世代相传;城南日新月异,故人旧事永远亲切。这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也是贯穿在作品中的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端木子吟虽说是胡老师“我”的“影子”,却和“我”有诸多不同,身上有着鲜活的“潮味”,可以看作八十年代新青年的缩影。这“影子”和胡老师互相依存,各自独立,共同见证个人与时代的变革。 “和声叠影”这四个字有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双响效应,而文本中,出现在美好的“传帮带”画廊里的人物竟有二十多位,除了少数几位人物是虚构的,其余全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和声叠影》究竟是怎样一种文体,我等待读者诸君去探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篇小说涉及到不少音乐知识,涵盖基本乐理、曲式学、和声学、西方音乐史、南京地方戏,甚至乐队指挥知识。将蒙尘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记忆深处打捞上来,进行新的研读和拓展学习,转化成文学语言融入小说,使音乐知识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个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我喜欢研修式的写作,它使写小说变得更有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中篇小说选刊!感谢原刊《黄河》文学杂志!《和声叠影》是幸运的,为此欣慰的不只有我,一定还有我的师长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8月31日金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创作谈先后载《黄河》、《中篇小说选刊》)</span></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2020年代,英国伦敦。 小民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1990年代,北京立交桥。小民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1980年代,南京鼓楼。小民 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1970年代南京,好友家院內,脚尖初立时。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贺威 摄</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制作,丹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