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南北自驾游第15天

济世旧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4.11.15沈阳三亚第七次南北自驾游的第15天-江西新余</b></p> <p class="ql-block">  江西新余,我们北方人大多都很生疏。但他是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的故乡。此地有他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我先生是书画篆刻的爱好者和践行者,书画篆刻大师在此,岂有不拜访之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纪念馆座落在新余市内最大最漂亮的抱石公园内。树木葱笼,郁郁葱葱,拾级而上,山坡高处中央,是傅抱石先生的坐像,他目光深邃,慈爱的俯视他的故乡的土地和他的老表😊</p> <p class="ql-block">公园前的巨石上是大书法家赵朴初的特大号楷书《抱石公园》。</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的艺术成就举世公认。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画家中,傅抱石以其大无畏的革新精神和崭新的绘画风貌著称于世。他开创了中国画的一个崭新时代,对现代中国画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灿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1904年一﹣1965年),名中洲,字庆远,又名瑞麟、长生,江西新余人。他在62岁时,正是一个画家最壮年和创作的艺术高峰阶段,离开了他深爱的画坛。不能不说是中国书画篆刻界的重大损失。感叹,天妒英才。</p><p class="ql-block"> 傅抱石是中国杰出的国画家、金石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不仅在绘画领域有着非凡的造诣,在书法篆刻上亦有深邃的修养。傅抱石认为篆刻不仅是一门技术和艺术形式,而且更有着思想观念、思想情感的真切表现。</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的篆刻初取汉印的长处,对明清以来皖派、浙派的技法均加以融会贯通,晚年则进一步打破了浙、皖、金文、汉印的界限,自创宗风。故此,傅抱石的篆刻作品真率自然、端凝浑穆、宽博峻拔、茂密疏朗、雄秀古雅、敛放自如,在篆刻艺术中创造出自成一体的精神风貌和风格特色。</p> <p class="ql-block">《云中君》创作于1954年。均是将屈原的《九歌》中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合到一张作品中,挪动了一下空间关系,变为两幅。在古代绘画中,从未出现云中君和大司命放在一个场景中的情形。可以看到云中君与大司命演绎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可是一饱眼福,享受这艺术的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大厅创作了一幅巨画。</p><p class="ql-block">以毛主席“沁园春.雪”的意境,作画“江山如此多娇”。画出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的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用傅氏皴法,表现了山川壮丽,红日初升,映照着北国的初雪,长城内外,如银蛇狂舞,如蜡象飞奔,壮阔无比。</p><p class="ql-block">那时,我也许还没上初中,在家里订的《人民画报》上,看到这幅画面,记住了画家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是唯一一幅毛主席亲自题写画题的国画。</p> <p class="ql-block">他自号“抱石”,是因为他篆刻石头,竭尽心血,并为终身之热爱,又因崇拜清代大画家石涛,所以自称“抱石斋主人”。</p><p class="ql-block">从此,抱石之大名,名播天下,无人不晓,价值万金。</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到达日本后不久,经朱洁夫介绍,即在东京郊区拜会了避居日本的郭沫若,两人遂成莫逆之交。这是多年后三个人在北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抱石作《乡居图》</p><p class="ql-block">1921年,抱石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回家乡章塘后,受到亲人们的热情款待,抱石深受感动,夜里作"乡夏署"乡居图,是为山乡景幽,农家无闲人也"。写上"新喻"。表达了对新余对章塘的赤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留学日本 名震东瀛</p><p class="ql-block"> 1933年﹣1935年,傅抱石留学日本,入帝国美术学校研读,师从金原省吾先生研读东方画论、东方美术史和美学等。期间他注重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同时吸收日本画和西洋画的精华,创作了大量书画篆刻作品,翻译了许多著作。1935年5月,在日本东京银座松板屋举办了"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轰动日本。</p> <p class="ql-block">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名誉教授的评价:</p><p class="ql-block">"傅抱石于1904年甲辰出生,为人温雅敦和,学识湛深,更具极强之毅力与意志。精勤一生,潜研历史与历作名作,遂创独特画风,终登近代中国画坛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刘海栗的题词:抱石墨妙</p> <p class="ql-block">1948年《中国美术年鉴》</p><p class="ql-block">"傅抱石,江西新喻人,年四十四……在日时尝举行金石书画展览,声誉极盛,傅氏于创作绘画之余,并从事著述与翻译……学识渊博,立说精湛,为我国画史画论研究之权威。</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的夫人和儿女</p><p class="ql-block">前排从左至右:傅益玉(小女)、傅益瑶(三女);二排:傅益璇(次女)、罗时慧(傅夫人)、傅抱石;后排:傅小石(长子)、傅益珊(长女)、傅二石(次子)。</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与夫人罗时慧合影。</p><p class="ql-block">罗时慧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品德兼济优,是傅抱石的贤内助。</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的画系于传统与革新之中独具建树,是故趣味新颖而风格高古,其作品结构雄奇,意境深邃;线条飘逸而挺秀,设色沉毅而魄丽,用墨浑润淋漓,用笔苍劲,写人物表情入神,呼之欲出;写山水变化万千,穷宇宙造化之秘,实开我国绘画新纪元。故欧美重要评论家对傅氏均不断寄予最高之赞誉。</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有很多巨幅画作,无法拍。</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的绘画作品大约在3000幅左右,约有三分之一流散在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公私收藏机构,三分之二左右散落在国内。其中国内收藏以南京博物院最为集中,数量也最多,共有383件;其次为北京故宫博物院44件。港台收藏多以私人收藏为主。国外以日本收藏居多。</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的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影响力持久,受到广泛关注。众多的中外名家,对其评价极高。</p> <p class="ql-block">"北有白石南有抱石,一代宗师万世流芳"。</p><p class="ql-block">所以,郭沫若题词“南石斋”</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与他的恩师徐悲鸿合影。</p><p class="ql-block">傅抱石出身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被徐悲鸿发现,全力培养,并为他申请出国费用,自己也大力支助他,终于成就一位名师。</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爱的一张画。藏于南方博物院,前年去参观时,特意买了这个画的木版书签画。</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有很多画是以毛主席诗词意境而画,雄浑壮美,大气磅礴,将伟人的广阔胸怀,刻画得淋沥尽至。</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他携全家老小,来到重庆,积极投身到抗战的宣传中去。</p> <p class="ql-block">"南国奇才笔染江山踪大化,</p><p class="ql-block">金陵一纛身怀玉石命维新"。</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内,展品丰厚,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我想,他的家乡的人们是有福气的,可随时来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感受他的艺术气质。</p><p class="ql-block"> 家乡人们在环境最优美的公园里,请他在此处安歇,静静思索,总结古今中外的美术成就。他就象园内那高矗的巍巍宝塔,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座标,一座灯塔,永远为家乡,为祖国带来无尽的精神财富,他象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为世界艺术界景仰。</p> <p class="ql-block">出了坚石关,直奔赣西抗日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江西特有的建筑造型</p> <p class="ql-block">雨☔️中情</p> <p class="ql-block">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新余城墙上的第一块砖,浸透着赣西儿女的鲜血和他们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致敬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的赣西子弟</p> <p class="ql-block">勿忘国耻,兴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来到新余“夏布绣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馆主叫张小红,原是新余钢丝厂的女工,</p><p class="ql-block">酷爱刺绣。在当地产的苎麻布为底布 作绣品。</p> <p class="ql-block">夏布之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经人工纺织的平纹布。苎麻史称"富贵丝"。西方国家称它为"中国草",曾经获国际巴拉马金奖。</p><p class="ql-block">我国夏布之乡江西新余分宜,历史悠久。分宜自唐始,"岁贡白苎布十匹"。宋时,袁州知府的进贡表曾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明崇祯年间,科学家宋应星任分宜教谕时,对分宜种麻织布的盛况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并在《天工开物》中专列"腰机"和"夏服"两章加以介绍。</p> <p class="ql-block">欣赏民间作品</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做为国礼,将刺绣的马克思像,赠送德国🇩🇪</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长卷作品,不能全展开</p> <p class="ql-block">这幅绣品规格太大,太复杂,太精美。</p> <p class="ql-block">夏布绣是以中国夏布为绣地,以材质命名的绣种,俗称"麻布刺绣"。</p><p class="ql-block">源于北宋,盛于当代。与传统"四大名绣"不同的是,夏布绣属于典型的<b style="font-size:20px;">受交叉型刺绣</b>艺术形态影响的刺绣文化类型。</p><p class="ql-block">在彰显本土文化特征的同时,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加以提炼,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魅力:粗犷质朴、典雅深沉、突显线条,弱化色彩。</p><p class="ql-block">走上了<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刺绣艺术中的文人画"</b>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国画,你能相信是绣出来的吗?</p> <p class="ql-block">张小红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夏布绣—江山如此多娇</p> <p class="ql-block">苎麻织布机</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收集到的民间作品</p> <p class="ql-block">感慨新余真是人杰地灵,出了傅抱石这样响誉世界的大艺术家,在民间,地方的苎麻布上居然绣出了中国文人水墨丹青,人物绣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