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读红楼(三) 同样的春天

毛志英

<p class="ql-block">毛志英</p>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孟春四月二十六日的芒种时节,薛宝钗“忽见前面一双玉色彩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向草地下来扑”。 </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地的林黛玉呢?“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听她哭道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p><p class="ql-block"> 可以肯定,同样在春天,同样是一株玫瑰,薛宝衩满眼看到的都是红硕的花朵,林黛玉呢?肯定满眼看到的都是尖硬的刺梗。</p><p class="ql-block">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七回)。</p><p class="ql-block">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是向上,是飞扬,是主动的迎接,是追求的快乐;“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呢?是向下,是败落,是被动的应付,是无奈的伤怀。</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人生,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认为:人的生命就是一场欲望的火焰,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痛苦。而欲望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无聊。人生很像是一个钟摆,在欲望产生的痛苦和无聊之间摆来摆去。 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截然相反的人生哲学观念,就是我们的先圣孔子。《荀子》记载,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心中满怀希望。得到成功之后,心中满怀幸福的喜悦。所以君子有终身之乐,而无一日之忧!而小人才患得患失。在追求的时候总是忧虑得不到,得到之后又怕失去,所以小人才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乐”!</p><p class="ql-block"> 在春秋时代那样一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孔子活了73岁,而且每天经常是弦歌不绝。</p><p class="ql-block">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心头,便是人间时节”。因为心态不同,这首禅诗也同样可以写成:“秋无百花春无月,冬无凉风夏无雪,若将闲事放心头,自无人间好时节” 。 </p><p class="ql-block"> 我们心中眼中大千世界的样子,不取决大千世界原本的样子,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把它看成了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 关于悲观主义,西方哲学家是这样论说的:悲观主义不是生命的消极无望,萎靡不振。它的哲学价值是要求我们应该从悲观的视角,来更清醒理智地看清人生的另一面。比方把愚昧看成是认知的缺少,把寒冷看成是温暖的不足,把仇恨看成是热爱的偏离。</p><p class="ql-block"> 悲观主义的本质意义就是以悲观作为人生的底色,然后把悲观作为人生的底线和起点,去积极主动地寻找生命幸福希望的航向,进而彻底的摆脱战胜人生的痛苦,在悲观乃至荒诞的生命中创造出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存在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