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哀思

厚德载物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p><p class="ql-block">2024.11.15日,我们老干小店活动中心临时党支部43人,在白立新书记的带领下,赴太原市娄烦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是高君宇的诞生地及他16岁以前生活和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16年,高君宇从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他是李大钊的学生和得力助手之一,他们在北大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p><p class="ql-block">1920年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p><p class="ql-block">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高君宇是全国57名党员之一。</p><p class="ql-block">1921年5月,高君宇受李大钊指派,回到山西,在太原省立一中建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1924年春夏之交,高君宇再次受李大钊派遣,回山西建立党的组织,推进山西国共合作。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span>高君宇同志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却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山西党、团组织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彭真同志说过:高君宇是山西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讲山西共产党的历史,要从高君宇讲起。 </p><p class="ql-block">高君宇的逝世,对石评梅来说是最大的打击。石评梅当时送了挽联:“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表达了石评梅对高君宇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曲折而坚定,两个人犹如天空中的烟火,在短暂的生命中演绎了绚丽灿烂的绝世之恋。</p><p class="ql-block">1928年9月,26岁的石评梅病逝于北京。人们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二人“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西,一片神奇的土地、一片英雄的土地、一片希望的土地。这片红色热土,传统光荣、英模辈出,浸润了苦难中奋起的红色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如今这片发展沃土,禀赋独特、潜力巨大,见证了新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也带给这片土地崭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片历史厚土、红色热土、发展沃土上,三晋儿女将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不断把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