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南宁 四海化和谐265617069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门前运河上有一座鲜红色几何造型的钢构桥,在桥上向着博物馆方向就能看到运河塔。</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预约很火爆,一周内根本预约不到。我等是采取了特殊手段,才得以入场参观的。之前,通过媒体也了解到不少大运河的相关信息。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系统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是我一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2014 年收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晚期,隋代时第一次全线贯通,元代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为确保漕运安全,达到稳定政权、维持统一的目的,由国家开凿和管理的人工运河。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它成为一个伟大农业文明的运行核心,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这条贯穿中国历史与地理的千年古道,承载着2500多年的故事。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而开凿的邗沟,巧妙地将长江与淮河相连接。到了隋朝,隋炀帝对运河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扩修改建,使其成为连接洛阳与涿郡的交通大动脉,被后世誉为隋唐大运河。元朝时期,为了进一步强化南北的交通联系与经济发展,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对运河进行裁弯取直,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陵口石刻,南朝(420-589)陵口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市陵口镇东南,夹峙在与大运河交汇的萧梁河两畔,为南朝齐梁帝王陵区入口标志,陵口因此而得名。陵口石刻是丹阳现存石兽中最大两只,东为天禄,西为麒麟,足部皆残。麒麟身长3.95米,腰围3.6米,残高2.9米;天禄身长4米,腰围3.9米,残高3.60米。</p> <p class="ql-block">唐宋对江南运河的治理。唐润州刺史齐浣创建京口埭,节制水流;李豫治理练湖,蓄水济运;常州刺史孟简重开常州以西的孟渎故渠,引江水南注通漕。北宋知润州(江苏镇江)林希,在吕城堰建置上下闸,定时启闭; 王愈提出监察办法在京口、瓜洲、奔牛、润州、常州等处建闸。杭州苏轼疏浚苑山、盐桥二河,同时造堰建闸,定时启闭,分受江潮及西湖水,便利公私舟船通行。</p> <p class="ql-block">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国家政治中心北移。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根本上改变了淮河以北大运河的格局。从此,大运河不再流经洛阳, 河南和安徽北部的河段被废弃,南北实现直行,航程缩短900多公里。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由此诞生,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渠。明清时期,经过不断整治修葺,新建、改建多处河道和水工设施,并完善漕运管理制度和机构,京杭大运河成为全国交通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石铺路(清)。此石铺路为江苏镇江铁管城遗址考古发现的石铺路面的一部分。石路东西向分布,揭露部分长约27米,宽约2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推测石路为明代始筑。清代晚期废弃。</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程的杰作,以其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决心与勇气。各具特色的高水平工程规划,出现在不同的水资源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区段,综合解决了水、引水、节水、行船、等难题,大运河由此成为连接南北、通全国的交通网络。按照工程系统类别分类,水源工程、水道工程、工程管理设施和运河附属建筑等组成了大运河遗产的基本框架,是中国传统水利科技成就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济胜通惠,白浮引水 -﹣元代通惠河水源工程。因没有合适的水源,元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无法直通京城。从南方运来的货物只能在通州上岸,再转由陆路运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解决通州至京城最后的一段漕运。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于至元三十年(1293 年)开凿通惠河,至此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p> <p class="ql-block">闸漕越岭,会通引泉-﹣明代会通河水源工程。会通河又被称作 "泉河",其水源很大程度上倚赖山东省西部诸泉的补济。明初开会通河时,运河水量严重不足,明政府通过疏通泉源水道、调整泉源流向以及兴修调节水量的设施,使鲁西地区丰富的泉水资源成为保证会通河水源的重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期,侵湖围垦日渐增多。元初,全湖皆被垦为农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重开为湖,委人管理疏治。明洪武年间在下湖东堤建三闸,引湖水济运,后渐湮塞。明末清初,侵田更甚。康熙年间,上练湖全部变成农田,下练湖也被私垦,湖闸荒废,难以蓄水。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将练湖改为济北丹徒运河,同治七年(1868年)修复练湖 4 闸,光绪九年(1883 年)再次重修。1928 年练湖开垦为农场,蓄水功能完全消失。</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穿江过河处,怎么样保持水位平衡和船只通行呢?方法是通过设置船闸和水闸来调节水位。‌具体来说,船闸和船闸之间的空间被称为闸室,通过连通器原理,慢慢把船只抬高到相应水位,确保船只顺利通行‌。</p> <p class="ql-block">虹桥‌位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桥上有三个大孔,桥墩两边有石狮雕像,是拱宸桥的守护神。桥上也有不少游客和当地居民,展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的国家管理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内容纷繁复杂,涉及职官机构、漕运仓储、钞关邮驿与闸坝和船政等诸多方面。国家兴衰与运河命运休戚与共,运河通则王朝兴,王朝衰则运河废。大运河贯通了南北江河,也连接了海陆内外,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铸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统一的目的,由国家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为确保其正常运转,历朝历代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组织、维护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隋代通济渠、永济渠的开通,形成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连通。为适应漕粮的运输中转,隋代开始建设一系列漕粮储存仓和中途转运仓场,并初步形成了水运储仓体系。漕运规章制度始创于唐。发展到宋,漕纲始定,漕运体系得以真正完善。</p> <p class="ql-block">明朝规定的各省漕粮份额。</p> <p class="ql-block">清代漕运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清前期沿袭明代成规,利用运河进行漕运。1873年,运河淤塞,漕政弊坏,清政府改由外轮海运漕粮。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随着漕粮折合成银两征收,京杭运河漕运事业终结。</p> <p class="ql-block">乾隆南巡图。</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不仅贯通了中国南北,同时衔接、延伸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贸易往来,既是沟通中外的经济桥梁,也是联结东西的文明纽带。世界文明依靠大运可交流互动,不同文化在大运河的包容下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不仅是粮食、盐铁等物资运输的交通保障,更是沿岸腹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沿岸的兴衰、新旧社会形态的更迭、民间风土人情的移化、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等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大运河影响都城的选址与规划,也影响沿线工商业城镇的兴起与衰落;塑造了沿线一代代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衍生出丰富长久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水上运输有利于瓷器的保存和批量运输,运河的畅通促进了陶瓷生产和贸易。运河沿线的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等地区窑场广布,技术先进。各地窑口生产的瓷器不仅运往全国各地,而且远输海外。</p> <p class="ql-block">江南丝织业在六朝时期已具特色,至唐宋达到较高水准,明清时期,江南是全国丝棉纺织业中心、分工细、产量多、质量高。纺织品贸易成为运河商品流通最主要的内容,远销华北、西北、辽东的布匹绸缎都经运河北上。远河沿线形成很多纺织品中转市场,尤以山东临清为最。</p> <p class="ql-block">官窑贡砖。明永乐年间,山东临清、江苏苏州等地的砖瓦烧造业因运河畅通而迅速发展。在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的过程中,临清、苏州等地被钦定为御用贡砖的烧造基地。这两处的贡砖烧造后,即由运河运至北京。</p> <p class="ql-block">苏州盘门模型。盘门位于江南运河苏州城区段的故道上,是连接大运河与苏州城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并联城门。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是春秋吴国时期伍子胥所筑苏州城八座城门之一、现存的城垣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筑,由两道陆门、瓮城与水门组成,两道陆门间为近方形瓮城,水门由相距4.6米的内外两重城门组成、内外水门之间,南北砌泊岸,东南隅城墙内辟有洞穴通道、可循石级登城。</p> <p class="ql-block">庆云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烟袋斜街内,距离什刹海景区仅一步之遥,而什刹海是京抗大运河的终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延续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回首三千年,运河开通,滋养兆民,铸就了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塑造了华夏大地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走进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兴未艾,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有序推进,古老的大运河以新生的文化景观形态,散发着世界文化遗产的卓殊魅力,彰显着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格。</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国大运河,不仅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活态的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生态廊道、文化景观和旅游目的地,将一如既往地对经济社会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发挥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