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张温州江心屿近百年前的老照片是我用手机翻拍的,不知原作者是谁,精心选择的机位视角,充分显示出摄影者悟透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意。温州大街上张贴的许多有关城市历史荣耀宣传广告里经常可以看到它,画面与我五十多年前在瓯江上坐渡轮初次遇见它时,几乎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我住在永嘉县政府所在地上塘镇子南边,每逢有事或年节跟随大人来温州五马街走亲戚串门,都觉得是件兴师动众的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门得先去浦口长途汽车站坐车,家人们蜷缩在公共汽车的硬木座位上,等司机爬在车顶货架子上慢腾腾接着乘客递上来的包袱仔细码好,忙乎完绑扎货架,再启动车子在崎岖的沙石路上颠簸将近一小时,抵达瓯江北岸靠近清水埠码头的终点站,然后第顺着山坡穿街过巷溜达到江边码头,踩着颤颤巍巍的木跳板登上承载百来号人的轮渡船,绕过船舱中地板上的七零八落任意摆放的竹筐扁担,溜边勉强挤一挤找到个座位,伴随轮机哒哒的轰鸣声,在呛人的柴油烟味混合着竹筐里的咸鱼干味和其他各种不知名味道,大约二十来分钟渡江抵达温州鹿城区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只需驱车半小时便可完成两地点对点到达,那时一个单程就得两个来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每次坐渡轮来回,临近江心时,我透过船舷木窗看见横亘在老家永嘉县和温州市区之间混黄宽广的瓯江水中,有一处犹如长沙橘子洲头般的江心小岛,岛上那两个驼峰似的绿树掩映小山丘上各有一座古老佛塔,其中一座塔顶甚至长出了歪歪扭扭的小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哪一次坐船忽略了路过的这座江心双塔小岛,多半是因为船上搭乘的人群里有唱词艺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里的唱词艺人都是中年大叔,两人一组,演唱者通常是盲人,一位弹弦伴奏,一位击鼓或者竹筒念念有词腔调委婉,用永嘉方言讲述历史故事。每唱完一首,其中眼神好弹弦那位便手捧饼干盒挨个要钱,腰里有钱的乘客顶多掏一毛钱,两分五分多少随意,不给也不恼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离开家乡北上读书之前,没人告诉我江心屿以及那两座古塔的历史,我一直以为这里不过是缺乏开发建设的甚至被抛弃的普通岛屿。后来多次回乡探亲,早期依旧坐轮渡过江,后期即便瓯江之上建了几座跨江大桥可以驾车通过,但我对江心屿和两座古塔见惯不怪,从未想过登岛看看,尽管听说岛上新建了一座庙,开始迎接各地的游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今年探亲时,老父亲建议我有空抽时间去江心屿看看,没说推荐的理由,或许老人家以为那里的历史我早已知晓,或许觉得作为温州人,不应该没登过江心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登岛的那一刻起,我恍然大悟,顿悟的是自己对家乡和这处风景无知了几十年的惭愧,必须重新弥补一门有关家乡的历史课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今年从瓯江南岸的温州市江心渡口北望时拍的,小岛的两部分各有各的名字,东为象岩(右侧),西为狮岩(左侧)。对比老照片,背景里瓯江北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印象里江边的田园村落早已不复存在,老家在这三四十年中跟随国家的飞速发展同步改天换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游轮里拍的西塔,塔身光而平,不做任何雕饰。第一层比较高,二层以上塔身逐步缩减,塔檐自中间向上下各部位都有收分,外观轮廓具有弯曲的旋律,姿态十分优美,十足的唐风遗韵。</p><p class="ql-block"><br></p> 靠游轮码头最近的景点名叫回环泉,实为一口石井,是岛上的七口古井之一。东晋南朝宋初郡守兼大旅行家谢灵运(385年-433年)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估计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他喝过井中泉水。<div><br></div> 澄鲜阁位于西塔东侧南边临江处,参照谢灵运的诗句重建的一栋二层小楼,可以品茶之余欣赏江景。<div><br></div> 回环泉北侧一块巨石,上刻两个各一米见方的大字“孤屿”,书写者是清朝咸丰年间的浙江温处道台方鼎锐,相当于今天的市长题字。<div><br></div> <p class="ql-block">长着小树的塔为江心屿东塔,岛上的文字介绍说塔顶小树的历史逾百年。如此说来我小时候远观过的还是原来的那颗小树。</p><p class="ql-block"><br></p> 东塔之下的铭牌标注此塔始建于唐代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后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1)重建,元明清时均有维修。东塔原本高30米,砖木结构,六面七层,每层塔身有莲花状佛龛,外围木沿环廊,飞檐重叠,塔内设步梯可直达塔顶。<div><br></div><div>据《温州府志》,《孤屿志》等史料记载,自宋代开始清光绪年间,东塔和西塔塔顶夜灯高照,成为引导船只来往温州港的重要灯塔。<br><div><br></div><div>现存东塔仅剩砖石砌筑的塔芯,高度下降为26米。从前我一直以为是废弃多年自然颓败造成这样的模样,就像杭州倒掉的雷峰塔,熟料此行参观后,才得知原本象西塔那样拥有完整塔檐和回廊的东塔,在1894年被人为拆除了塔檐和回廊,缺德带冒烟干这事的主是大英帝国驻温州领事馆,理由居然是东塔距岛上新建领事馆近,塔上聚集的鸟群干扰了领事馆的工作生活。<br><div><br></div></div></div> 上图是我隔着西塔一层防护铁栅栏,用手机伸入塔内向上拍的,塔内成了四处透风的空筒。<div><br></div> 这里是1894年建的英国领事馆。<div><br></div> <p class="ql-block">维修过后的英国领事馆正立面,一层大门台阶两侧墙内原本嵌有英国人从东塔里偷来的两个宋代石刻佛造像,我在现场里外细看并未找到这两处石像。问大门口的保安,保安说石像年代珍贵,被温州博物馆搬走陈列不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这组楼群建国后曾被用作温州工人疗养院。现在的大楼改为温州近代开埠史馆,楼内系统布展了1875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后温州通商历史,其中还陈列了一部分当年手绘的规划建筑图纸。</p><p class="ql-block"><br></p> 江心屿“十景之一”的海淀朝霞石刻。“十景”之说载于嘉庆年间《孤屿志》,我查阅一番,应该是“罗浮雪影、春城烟雨、塔院筠风、瓯江月色、海淀朝霞、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海岩泉香”一共十处。前九处随便脑补一下作为美景画面应名副其实,但最后一处大概有凑数之嫌,才疏学浅的我实在想象不出泉香的画面如何表现。<div><br></div> 岛上浑身披满半圆盖阴石蕨的樟树,江风袭来时轻舞袅袅,煞是养眼。<div><br></div> 宋井,东塔西坡的另一口古井。<div><br></div> 江心屿中部的浩然楼,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楼原址在文天祥祠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建移今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温处分巡道秦瀛以先贤之名不宜命楼,改“浩然楼”为“孟楼”,原本以纪念文天祥彰显的浩然正气,被当做孟浩然的名字掩盖了。<div><br></div><div>这位当年的地方官大概吃饱了撑的,古人以人名命名的城镇比比皆是,例如西汉的任丘城,西晋的介休县,隋朝的茂名县,唐朝的秦皇岛、曹妃甸,明朝的吴忠堡,清朝的吴起镇等等。以人名命名的建筑也并非罕见,诸葛庐、杜甫草堂名闻遐迩。</div><div><br></div><div>秦道台的卖弄,愣是把一座庄严弘大的历史建筑名称改成貌似私家宅院,听起来甚至像个饭馆或者风月场所。<br><div><br></div><div>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复名“浩然楼”,恢复原有的历史庄重。只是一年之后,没落的大清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开辟包括温州在内的通商口岸,登岛的英国领事馆就驻扎在浩然楼内,被温州当地的文化人骂了十八年后,搬去东塔西侧的自建领事馆,又把东塔祸害成现在的模样。</div></div><div><br></div> 浩然楼西侧一路之隔的文天祥祠。<div><br></div> 树立的文物保护单位石牌比我的年龄大一些。<div><br></div> 文天祥祠内院落。<div><br></div> 正面文天祥塑像,与北京府学胡同里文天祥纪念馆异曲同工。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一副木刻对联悬挂在塑像对面,上联“一死倍饴甘万载民心同不死”,下联“瓣香逾鼎享寰区人节尽馨香”。<div><br></div> 临出文天祥祠大门时,发现门后还有一面刻石,用红漆描字,书写的是那首著名的《过零丁洋》,书写者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div><br></div> 岛上的江心寺山门。<div><br></div><div>据岛上的图版介绍,江心屿古时原为东西两座独立小岛,隔水相望。唐朝咸通七年(866)曾在东岛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在西岛建净信讲院,南宋绍兴元年(1131)在两岛之间填江将其连为一体,之后建了新的寺院,宋高宗赐名龙翔禅寺。因其位置原为江心水中,俗称“江心寺”。</div><div><br></div><div>史料记载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这么看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乘船过江没见过这座寺院也正常。</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江心寺山门两侧那副著名对联为宋代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名气甚至盖过王安石书写的正柱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至于李叔同何时题写以及是否专为此寺题写的,待以后慢慢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江心寺的山门和大殿之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高宗道场”四个大字。碑是新刻的,背面碑志记载着南宋皇帝赵构1130年曾逃至此寺小住,后回临安(今杭州)。七年之后赵构从普陀请青了法师来江心屿,斥资填平两岛之间水面并新建寺院,因皇家背书,成为宋代著名的十刹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个疑惑,把被金人掠走的父兄徽钦二宗置于脑后,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赵构当年能从东京汴梁(开封)向南逃窜1200多公里来到温州,应该是不愿继续冒风险南窜渡海,或是对尚处于渔猎时代的台湾看不上眼,但凡两种条件都具备,说不定他能一溜烟逃到宝岛上去,谋求世世代代偏安下去,给八百多年后的蒋公打个样。</p><p class="ql-block"><br></p> 江心寺佛堂。<div><br></div> <p class="ql-block">出江心寺继续向西,走过澄鲜阁和西塔,迎面而来的是两处别具匠心的湖光山色,令我格外感到意外。对照百年之前的老照片,可以发现那时的江心屿比今天的面积小很多,如今的江心屿可谓“江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有园,园中有山。”其中湖面较窄的名为宋园,蜿蜒宽阔的湖面名为共青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温州共青团员义务挖掘而成,成为温州诗画江心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西塔与岛内宋园的凌云桥合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共青湖图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共青湖图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面三张照片都是坐在游览电瓶车上拍的。开电瓶车的年轻司机骄傲地告诉我们,沿着共青湖往西直到瓯江三桥,还有大面积的公园和游乐配套设施尚在建设中,用不了多久,自驾游客可以从永嘉县或温州市南北两地通过瓯江三桥直接抵达江心屿,那时全部游玩下来恐怕一天都不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我在温州的表兄看到这篇文字的初稿后发给我的。1986年表兄带温州市第三医院的党团员的义务劳动挖共青湖,劳动之余在现场拍合影留念。像这样的不计报酬和无私奉献参与建设,是上个世纪后期遍及大江南北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心屿与威海刘公岛和镇江西津渡格外相似,都是清朝在不平等条约下通商开埠地,都有外国使领馆建筑遗存,同时又都有各不相同的当年民间抗争历史故事,如今虽然系统保持、恢复修建一部分历史建筑以便给后代一个直观感受,其中抗争和解放的主题表现都占据重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东塔西北共青湖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 矗立在文天祥祠北侧的温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为国牺牲永垂不朽”。<div><br></div> 坐落在西塔东侧的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的图片和文字文物详细介绍了自共产党创建以来温州地区各时期主要的负责人、烈士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可以让参观者在半天时间里对当年的血与火有着系统性深刻认识。<div><br></div> 我在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拍下的上图是浙江省中共一大旧址模型。之所以有意拍它,是因为这栋位于平阳县凤卧镇的老房子,跟我爷爷在永嘉碧莲的老房子几乎一模一样,木头门窗木板做墙,木头梁栋和木椽之上覆盖青瓦。只不过爷爷当年的这房子比模型多个院子,院子右手边是厕所和羊圈,左侧存放着农具。<div><br></div><div>爷爷的老房子因为多年无人居住,局部颓败,十几年前被后辈拆了,重建成新农村常见的火柴盒式四层砖混小楼,我觉得有点可惜。</div><div><br></div> 据说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咏叹江心屿著名诗篇800篇,加上今人的文字更是不计其数。上两图是路过时随手拍下的诗词刻石,其他还有很多,没能逐一拍下。<div><br></div><div>文天祥曾在江心屿写下一首《北归宿中川寺》:</div><div>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div><div>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div><div>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div><div>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div><div><br></div><div>这首今日读起来,仍能透过文字感受到文天祥在南宋大厦将倾态势下的不甘与悲壮。</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游江心屿半日,即将离岛登船前,我在澄鲜阁西侧山坡的巨石上发现镌刻的五个大字,红漆应该是最近涂在字迹上的,鲜艳靓丽。字下没有像其他古迹那样树立的解释铭牌,也许岛上的管理者相信目击者中岁数大的无需解释,年轻人以后自然会慢慢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以至于逐渐理解这五个字对新中国发展至今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搜索一下,关于江心屿的介绍文字不少,还有一个响亮名头:中国四大名屿之一。至于是哪个年代的谁给封的四大排名,有待以后寻找。到今天为止我去过其中的两个(包括福建鼓浪屿),细品下来,觉得当年评委诚不欺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我原本有许多机会在五十年前上岛看看当时江心屿的模样,这样对比半个世纪后现成看到的变化会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感受。本篇游记最后,再默诵一遍老人家挥笔的那首《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今往后,所有事no excuse,只争朝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