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易俗社

程钢

<p class="ql-block">西安钟楼的北面、邮局大楼门前醒目的图案告示路人,已经到“易俗社文化街区”了。</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是以“百年易俗社”为核心的秦腔文化展示区,包含有易俗大剧院、易俗社剧场、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室外戏台等建筑。配套设施有老字号商业街、开放式美食街区等,涵盖文化、餐饮、网红潮牌。</p><p class="ql-block">文化街区通过“馆、展、演、商”四位一体的方式,展现古老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时尚气派。</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地址:西安市西一路258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易俗社”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但是只停留在“唱秦腔”的印象上,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今天走进“易俗社百年博物馆”正好可以了解一下易俗社的创立、在社会发展和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加深对“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的热爱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博物馆的小门进来以为面积不大,实际上它的建筑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有上下两层楼分布着不同内容的展厅有序篇、历史篇、人物篇、剧本篇、经典传承篇等八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要通过老物件、老文献、老剧本、动画、戏曲片段等生动的方式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2px;">易俗社的创立</u></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912年,</b>时任陕西督军府修史局总纂的<b style="font-size:22px;">李桐轩和修纂孙仁玉</b>,提议成立“易俗伶学社”,以期“灌输新知识于一般人民,使共和法令易于推行”。(<b style="font-size:22px;">1919年,这条宗旨改为“本社以编演各种戏曲,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b>)同年8月13日,由李桐轩、孙仁玉、井勿幕、张凤翔、张销等陕西军政各界百余人共同发起,易俗伶学社在陕西省议会大礼堂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门匾(民国)⬆️</p><p class="ql-block">1917年易俗社创立之初、斥巨资购入“宜春园”,后更名为“易俗社剧场”是国内最早的秦腔室内剧场之一,其门匾上书“易俗社”三字,是由时任陕西省督军陈树藩所题写,几经修复,距今已一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章程直接刻写在了这面墙上⬇️</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创始人、发起人、赞成人名单。</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第一次报告书》</p><p class="ql-block">1921年(民国十年)4月,陕西易俗社以“<b style="font-size:22px;">易俗宗旨,不分区域</b>”为目标,前往汉口开办分社。其间,分社负责人李约祉印发《陕西易俗社第一次报告书》广为宣传。自此,武汉人始知易俗社之宗旨非一般梨园班社可比,当地报纸争相报道,赞誉无日无之。</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第二次报告书》</p><p class="ql-block">《陕西易俗社第二次报告书》于1929年由高培支负责编印,内容包括易俗社改组委员会办事简章、管理规则、重要公文往来、易俗社二十年来的经过历史、今昔对比,以及职员、教练、学生、新编剧目一览表等。</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评议章</p><p class="ql-block"> 1912年</p><p class="ql-block">易俗社在成立之初即设立评议处,评议社内一切事务。社长有重大事件不得解决时,请求评议长召开评议会解决。评议会之议决案,交由社长执行。</p><p class="ql-block">评议员由社员推举,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评议长由评议员公推产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金色褒奖</b></p><p class="ql-block">易俗社成立的前十年,编写新剧目200余部,社会影响极大。1920年12月18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以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名义,特向易俗社颁发<b style="font-size:22px;">“金色褒状”,奖励其“编制各种戏剧,风行日久,成绩丰富”。</b>随着褒奖令发往各省教育厅,易俗社这所新型戏曲学校和艺术团体的声望迅速传遍各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梁启超题字:“化民成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炎培题字:“真善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汉口分社</span></p><p class="ql-block">易俗社的各位创办人以<b style="font-size:22px;">“易俗宗旨,不分区域”</b>的远大志向,决定赴水陆交通发达的汉口演出…… </p><p class="ql-block">在武汉演出一年半时间,使秦地之外的人们始知:"<b style="font-size:22px;">文化落后之陕西,尚有此著宏富、技艺雄厚"的新型戏曲剧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古 调 独 弹</i></b></p><p class="ql-block">1924年,鲁迅先生在西安讲学期间,曾5次前往易俗社看戏。他对易俗社的改良戏曲深表赞同,感到西安“能有这样一个立意提倡社会教育宗旨的剧社,起移风易俗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为了对易俗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b style="font-size:22px;">亲笔题赠“古调独弹"四字</b>,并从讲学所得薪水中拿出50大洋捐赠给易俗社。</p> <p class="ql-block">鲁迅与易俗社相关报纸文章⬆️</p> <p class="ql-block">  ⬆️《鲁迅日记》</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在西安讲学期间,观看了易俗社的《双锦衣》《大孝传》《人月圆》等代表剧目的演出,并将看戏的心情与经过记录在日记中。</p> <p class="ql-block">《鲁迅与陕西易俗社》的文章⬆️</p><p class="ql-block">鲁迅讲学在西安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上海百代公司灌制第一批秦腔唱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秦 音 铿 锵</u></i></b></p><p class="ql-block">战火洗礼坚韧不屈</p><p class="ql-block">易俗社自成立之初,曾得到陕西军政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易俗社诸位创始人<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演新戏曲,改良旧社会”的志向</span>,使剧社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特殊使命,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易俗社与西安事变⬆️</span></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记录着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决意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b style="font-size:22px;">在杨虎城将军提议下,易俗社在自己的剧场里,以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南京来的各位军政大员,起到了迷惑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在这一特殊时刻中历史赋予的重任。</b></p> <p class="ql-block">丁玲写的文章⬆️</p><p class="ql-block">易俗社与西北战地服务团(文艺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封至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京报》发表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学是时代的反映,戏剧是大众意识的表征,在家破国亡的时候,是冲锋破敌的际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到了被外族侵略,国将不国的时候,总有几个大或小的汉奸,媚外卖国为人奴役,……再回观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华民族,现在国人的民族意识,是否与南北宋相若?……我们只有大声呐喊着“山河破碎了”,“还我河山吧”!</span></p> <p class="ql-block">教练(导演)</p> <p class="ql-block">乐器</p> <p class="ql-block">⬆️易俗社剧场转台(模型复原)</p><p class="ql-block"> 1917年</p><p class="ql-block">易俗社剧场原名“宜春园”。1917年,易俗社以6000银元购得,进行改建,设计了转台。<span style="font-size:22px;">转台下方需十几人根据剧情需要及演出的音乐鼓点共同推动,使台上的演员和道具实现转动、滑动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王帽</p><p class="ql-block">皇帝简居时的帽子,礼节性稍逊于九龙冠,但也属礼帽性质。其制作有剪样、制坯、拉花、沥粉(即用石灰调成糊状,装入圆锥形袋中,通过尖端的小孔,在盔帽上挤成花纹,干后涂色或敷金粉,成为凸起的花纹)、点翠(即用翠鸟的羽毛贴在帽子上作装饰)、装配等工序,多为宋、明皇上专用帽,唐戏偶戴。</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2px;">易俗社的编辑</u></p><p class="ql-block">(即剧作家)约有30多人,<span style="font-size:22px;">范紫东、孙仁玉、李桐轩、高培支、李约祉、吕南仲、王伯明、封至模、王绍猷等,是易俗社剧作家群中的佼佼者</span>。</p><p class="ql-block">据统计,仅易俗社成立后的30年间,<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写大小剧目500余种,至今已逾千余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剧作双星</span></p> <p class="ql-block">⬆️剧本</p> <p class="ql-block">《三滴血》是剧作家范紫东的代表作,1918年由易俗社首演,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这个戏是以其“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积极意义,以及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民间传奇色彩,成就了一代又一代演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p><p class="ql-block">1958年,易俗社进京演出《三滴血》,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p><p class="ql-block">特别是《三滴血》拍成电影艺术片以后,更使其享誉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三滴血”演出视频。</p> <p class="ql-block">⬆️文化界名人田汉、曹禺、梅兰芳、欧阳予倩、马少波等人给予《三滴血》很高评价。</p> <p class="ql-block">⬆️《三滴血》于1960年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成为秦腔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p><p class="ql-block">2018年,随着动画版《三滴血》作为陕西省对外交流重点项目的推出,该剧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国门,不仅荣获国际大奖,更实现了秦腔在国外电视媒体的播放。</p><p class="ql-block">2020年,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荣获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自此,这部百年经典走向了一个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百余年来,古老的剧院建筑成为易俗社文化现象的承载物,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许多新剧目,如今已成为经典,在这个舞台上涌现出的优秀人才,遍及西北各地。同时,这个剧场也<span style="font-size:22px;">见证了诸如鲁迅来访、西安事变、易俗社接办改制等自民国以来古城西安的政治历史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今日观赏易俗社博物馆:戏曲的历史画卷尽在眼前铺展,顿感秦腔之魂熠熠生辉。千种剧本写出人生百态、儿女情长、社会变革、志士仁人忠贞报国故事;舞台模型上似有生旦净末丑的戏声回荡;陈旧的戏服乐器诉说着历史风霜;先辈的心血凝聚在这一字一腔上。</p><p class="ql-block">愿:</p><p class="ql-block">优秀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担当</p><p class="ql-block">易俗之光三秦大地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