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不白《透过地理看历史》有感

陈世宝

<p class="ql-block">  我素爱读史,却总记不住,常常张冠李戴,弄出个类似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出来。多年前读余秋雨系列书,被他在百科间的纵横捭阖、自由切换震撼过。半年前又偶尔刷到一条视频,主讲山水地形地貌,渗透历史事件,不觉沉迷其中。心里暗忖:有没有一本书能从地理的角度系统地讲一讲历史,让历史在地理的舞台上表演?</p><p class="ql-block"> 于是翻了学校的图书馆,勉强找到一本美国地理学家Willem Van Loon在上世纪初写的《房龙地理》。七百多页涵盖整个世界,虽有历史掺杂其中,却十分粗略,点到为止。带着好奇,我买了一个3D地球仪,花费两月搜索网络资料,了解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大体弄明白了中国境内主要的山脉和水系,然后逐省探索地形特征、交通、河流和人文特色,做成美篇,以便日后查阅。这样,大体轮廓在脑中日渐清晰,但总觉得有一些难以言说的肤浅。</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偶尔与一位地理老师交谈,说到自己的困惑,他说自己有一本李不白写的《透过地理看历史》,应该适合我。于是借来一读,其语言之明快,主线脉络之清晰,历史规律之真切,让我顿感酣畅淋漓,醍醐灌顶,爱不释手。反复研读数遍,重点章节做了笔记。原来历史真的可以是一部戏,借用地理的舞台表演。而文学似乎一路走来有些渺小,很多时候只是在历史的臂弯里汪洋恣肆。</p><p class="ql-block"> 山水、地形、气候等因素会决定历史的走向。晋国南下,必过函谷,假途灭虢是迟早的事;游牧民族南掠,既有扩张野心,也有生活所迫、气候使然;得巴蜀可以偏安,夺荆楚能王天下。陈汤一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收服的是伊犁河谷,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滋润着的粮仓牧场,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匈奴南犯、鲜卑南攻、金兵侵宋,相似的路径,相近的策略,绕不过去的是地理。明清以来,海权兴起,列强入侵,新思想风起云涌,近代革命层出不穷,东南沿海的不毛之地不知不觉成了先进思潮的桥头堡,引领着民族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成王败寇有地理的根源。历来关隘不是处在山口,就在河道旁边。太行八陉,关隘最稠。蜀中四道,沿水而行。关中宝地,山岳拱卫。北京背靠燕山,手扶太行,斜睨大海,放眼中原。历来利用好地理条件往往就能成就王霸之业,传之后世,秦汉唐宋明清皆可作例证。诸葛算尽,南阳躬耕,待价而沽,六出祁山,拥蜀不能得陇,功亏一篑。赵括兵败,根在迁都邯郸,越太行而补给,后勤保障难以为继。纵使廉颇不老尚能饭,也不过多些苟延残喘;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也是明白一旦荆襄失守,大势已去,敌人顺江而下,攻城略地,无险可守,偏安彻底没戏了。与其在无险可据的情况下做困兽斗,不如以死成全天下,落个英雄本色;闯王取山西攻北京,居太行之高而临下,前辈已屡试不爽,地势使然,不成也难。石达开止步安顺场,折命大渡河,仓皇中一路劫掠,见短识浅;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绝处逢生,只因彝海情深,贵人相助。道路相同,舞台一样,结局迥异,只是演员不同,历史多了一个励志的插曲。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谁敢说没有借鉴蒙古铁骑过西康绕道云南进攻四川的先例?</p><p class="ql-block"> 地理也是塑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条件之一。秦人好勇,匈羌之功;齐民善商,近海之因。燕赵多慷慨之士,因其地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战乱频生,豪杰辈出之故;江南多婉约之风,因其降雨充沛,饱暖不思战,物产丰富之故。范仲淹岳阳楼上忧天下,王勃滕王阁里叹多舛,苏子捻须吟唱大江去,主席仰面极目楚天舒。人到荆楚大地、长江岸边,不由境界开阔,感慨万千,畅想有所作为。</p><p class="ql-block"> 多点地理知识能少些误会。我们常笑夜郎自大,其实汉时夜郎国坐拥云贵及以南大片土地,兵强马壮,是真的很大;巴人(今重庆)靠着贩卖盐巴而生存,而被正统农耕为生之人讥为不劳而获、不务正业的“下里巴人”,冤屈不浅;抗日大战先有淞沪,后有太原和徐州,再有花园口决堤。弱旅对强敌,空间换时间,逼着日军南北不能相顾,只好自东向西进攻。而历史上自东向西的进攻没有几个成功案例。到今天还说国民党不抵抗,其实有违地理规律。</p><p class="ql-block"> 伟人曾说“人定胜天”,作为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特殊时期,激励人心的战斗口号,被人严重误读。其真正意义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他本人就是一个玩弄地理于鼓掌的顶尖高手。如今,所有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都得到了反噬,我们不得不回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老实实维护着地理的尊严,小心翼翼地和自然和谐相处。 </p><p class="ql-block"> 从李不白这里,我看到了地理的力量,历史的无奈,我也感到了角度的冲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