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墩台到大境门,是一条经典户外线路,基本是西向东沿山脊穿越。八年前老夫来过,但未走过,只是由水母宫北山上到长城,看看风景。如今有机会全程穿越,可以一个个数台子,还能重温旧时地形,于是报名。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大境门西长城,2016-6-25</h3> <b>1 又到张家口</b><br> 张家口是第二故乡,曾经十九年的老巢。车过下花园,便再无睡意,看着熟悉的蟒头山、半坡街、土山洼、沙岭子等地貌和不熟悉的古城新墙、农校高楼、东山隧道、西太平山高架桥等地物一个个擦肩而过,竟心无涟漪。不得不说,真的老了!<br> 那十九年,跑了太多的坝上坝下,几乎爬遍张家口的大小山峰,但从没走过一段再短的长城。老了老了,却对长城情有独钟,走了若干趟的蓟镇、昌镇、真保镇,甚至是大同、山西镇,却走宣镇不多;即使走宣镇也多是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极少触及核心地带,连堂堂的大境门段也没走过,作为一个十几年墙龄的长城爱好者,说不过去呀,必须补补课!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明宣府镇辖区</h3> 这是大境门往西的段落,起点五墩台。五墩台,指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东窑子镇五墩台村。但村名因村边五座墩台而来,到底哪五座老夫不明。依中国长城遗产网,知五墩台村中现有一墩,村外也有几墩,按“伍墩”编号的烽火台14座、敌台6座。其中,村北长城一线距五墩台村最近的墩台是伍墩1号、2号敌台,而伍墩2号敌台北有伍墩4号烽火台、南有3号、2号烽火台纵向线性分布。有资料分析,原五墩村中一墩、山上四墩,构成“五墩台”。窃以为,“村中一墩”并非现村落偏西的伍墩5号烽火台,此台未在伍墩4号、3号、2号烽火台的传烽线上;是否可能村中另有烽火台、村北还有烽火台已灭失。其实,伍墩5号烽火台以西还有座伍墩6号烽火台,甚至村南也有烽火台,看来五墩台村周边有个庞大的烽火传烟网络,只是不能确定此时现存的与明时原来的具体关系。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五墩台村及周边墩台分布</h3> 本来,领队计划村中下车就近先看5号烽火台的,但又照顾大家体力就让车直接开上山了。此举节省一小时,少了两公里,关键是减了小200米的爬升,这太贴心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五墩台村北长城隘口(南向)</h3> 如此以来,我们的下车地点已过伍墩台村北的长城隘口,西侧山顶有伍墩3号敌台高高在上。方正的台体很具观感,据资料知其边长都近10米,周边有大量残砖散落。从此台往下,石墙时有坍塌,却其势如龙,沿山脊东南向俯冲山谷,尔后扶摇直上,东向逶迤。几名强驴特地下到隘口,沿墙上行,决不放弃一米的墙体,吾等弱驴跟着领队沿路上行至鞍部,然后东南向横切,两百米的距离,就轻易贴近墙体。“哇!这墙带劲!”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伍敦3号敌台(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强驴就是强(西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弱驴也够猛(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驻足观察(东北向)</h3> <b>2、伍敦村1段</b><br> 这是中国长城遗产网上的“伍敦村长城1段”毛石墙,多干插边,立面不够齐整。由于坍塌严重,立面不高,两侧多有石块散落,甚至是趴在地上的石垅。顺墙上行,一番小折腾。坡度不太大,但有砂砾子风化,且浮在地面,脚下总打滑。迎面一堵断头墙,让老夫误认为烽火台。领队提醒,“北面那个山包才是烽火台呢,伍敦4号。”于是,伍敦4号烽火台为此行第一台,海拔1174米。后来才知,这是此行最高峰。在此有点发楞:“怎么‘伍敦’呢?不是五墩台吗?”“得!那也要按人家官方公布的来嘛!”发懵的还有:资料上说此台平面呈矩形,还顶部方正,边长6米左右,我看也就一个丘状土包,混有碎小石块。清楚的是它在主线墙北近百米,典型的“腹外墩”。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顺墙爬升(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一堵断头墙(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伍敦4号烽火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伍敦4号烽火台(西向)</h3> 此墩往南,构成“西北-东南”向山梁。山梁北侧,一根铁管顺延,不知何用。下行约百米,铁管南侧的墙体上突起一座碎石混土的堆状台体。此为伍敦2号敌台,乃此行第二台,海拔1160米。正如资料所述,“平面呈圆形”、“外壁毛石包砌”、“东西与墙体相接”。此台外侧4号、内侧3号和2号烽火台,正处中继,也为枢纽,却未处正山顶,不知何故?不及多想,前面队友已经走远。此段墙体高大起来,又值侧逆光,墙影与人影都极具质感,但不敢多拍,赶紧去追。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伍敦2号敌台(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伍敦2号敌台(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伍敦2号敌台(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开始下行(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大墙下的光影(东向)</h3> 这是个大“V”,东坡一如西坡一样地滑,为保持身体平衡,不得不侧身横脚。终于下到垭口,是东西两条山背、南北两条山谷组成的鞍部。此处城墙坍塌,形成豁口,可供南北跨越。我们由北向南,过鞍部左转,再度顺墙上行。这第二上,坡面荆棘多些,要捡稀疏之处下脚,走来多加小心。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伍敦2号敌台东侧垭口(东南向)</h3> 上到山顶,有几尊巨石毗邻错落。驻足回眸,愈感大“V”深沉、石墙壮观。这段墙体相对完好,截面等腰梯形,立面整齐平展,相当敦实而体面。稍有转折,即见动感,遒劲而霸气。其顶面分明,但宽度不足半米,上无垛墙及宇墙痕迹。人行其上,都摇摇晃晃,可见并非用于防御掩体,而主要是障碍作用,即阻止敌方兵马纵向进击。如此说来,这墙或为高规格的“挡马墙”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山顶巨石(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回眸大“V”(西向)</h3> 绕石壁左转,大体量堆状毛石即为五墩1号敌台,乃此行第三台,海拔1117米。其平面也呈圆形,顶部略尖,坍塌的碎石如巨坟一般,比身边那伟岸的巨石更令人震撼。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伍敦1号敌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伍敦1号敌台(西向)</h3> <b>3、永丰堡2段</b><br> 因为前有巨石阻断墙体,自然的岩石便作了长城,这就是“永丰堡长城2段”的“山险墙”。巨石也阻挡着我们的脚步,不得不跨过坍塌的石墙,再次绕到墙外,下至墙体豁口复又折回来,我们就这样在墙里墙外几度穿梭,也在巨石间和荆棘里转来绕去,既耽误时间,也很费体力。再度上到一小高地,大家小憩之际发现,这一带或矗立或连体的巨石真多,还多具肖像感,有龙有熊有猪有鸡有猩猩,堪称“动物世界”。我知道,这里是水母宫北山,也就是卧云山地质公园,上次来主拍岩石影像,记得有虎有猴有将军石呢,更多的则是骷髅状,一片又一片。这是张垣的后山呵,绝对的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打过太多的仗,也曾作为预设战场,准备打更大的仗,所以有大量的“地下长城”。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前面的队友(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巨石间穿棱(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回望来路(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卧云山象形石(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卧云山象形石,2016-6-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卧虎石,2016-6-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顽猴石,2016-6-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将军石,2016-6-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骷髅石,2016-6-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地下长城”洞口,2016-6-25</h3> <b>4、永丰堡1段</b><br> 走过山险,前面是“永丰堡长城1段”的连续石墙,也是毛石砌垒。偶有巨石,也在墙体两侧。但墙体也有坍塌,损毁较重。顺墙爬上山顶,有永丰堡6号烽火台,即此行第四台,海拔1118米。此台平面圆形,顶部浅坑;位于墙体南侧,为“腹里墩”。墩上回望,更见长城携巨石齐飞,辗转腾挪、跌宕起伏,画面天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山险墙,2016-6-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永丰堡6号烽火台(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永丰堡6号烽火台(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永丰堡6号烽火台回望(西向)</h3> <p class="ql-block"> 之后墙体东北向两番折转,先上后上,便看到了山东面的永丰堡4号敌台及永丰堡段的主要段落。下至垭口复上行,来到此行第五台,海拔1028米。资料说其“平面呈圆形”,我看却显方状,但顶部尖,似塔状,夯土层明显,台体高约9米。于是,队友们便纷纷绕台一周,以示敬意。</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前眺永丰堡段(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永丰堡4号敌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经过永丰堡4号敌台(东向)</h3> 沿残墙东南向前行,约两百米有座土台,夹杂些碎石。其形丘状,并非资料上的“平面呈矩形”。这就是此行第六台的永丰堡4号烽火台,海拔999米,位于主线内侧,为“腹里墩”。刚过了6号又到了4号,那5号呢?一查地图,永丰堡5号烽火台在山下的水母宫南面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永丰堡4号烽火台(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回望永丰堡4号敌台和4号烽火台(西北向)</h3> 再往前,三岔口处该有此行第七台的永丰堡3号敌台。资料有述,“台体海拔951米,平面呈矩形,东西3.1米,南北7.5米,高2.2米。北侧有人为取土,夯土层约6层。”但眼前的三岔口,并没什么遗迹,只比周边稍突起些罢了。其北侧是景区修的行车观光道,南侧是供行人徒步的石阶步道,我们还是顺残墙前行,争取不丢掉台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永丰堡3号敌台,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永丰堡3号敌台,队友提供</h3> <p class="ql-block"> 沿墙前行约百米,来到永丰堡2号敌台前。此为第八台,海拔952米;又是夯土台,平面圆形,顶部较平,西面坍塌,长有杂草。</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永丰堡2号敌台(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永丰堡2号敌台(北向)</h3> <p class="ql-block"> 由此东南,长城如龙,左右摇摆,上下翻飞。这个动感的画面,上次也有拍到,并为之感动,当时就想着甚时走一遭多好。</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永丰堡长城东段(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7 永丰堡长城东段,2016-6-25</h3> 赶紧过去,约二百米就到了此行第九台的永丰堡1号敌台,海拔960米。此台与永丰堡4号敌台高度相似,也是夯土台,也顶部较尖,只是平面圆形,像个超级“窝窝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8 再次攀升(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9 永丰堡1号敌台(东北向)</h3> 此为拐点,长城由东向改南向再转东南向。开始还好,但越走墙面越窄。走在宽一尺的毛石顶面上,与那单边墙有一拼,虽墙高也就十来米,但走来还是心虚。墙体北向兜个半圈,围的是此行第十台的永丰堡3号烽火台,海拔960米。其平面矩形,毛石砌墙,顶塌成丘,也为“腹里墩”。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0 巍峨的大石墙(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1 永丰堡3号烽火台(南向)</h3> 继续沿墙上行,终于找到处豁口,墙下有队友午餐,于是就近凑前。老习惯,一包方便面。吃完赶紧就走,还惦念着大小境门与来远堡呢。本想加快速度,索性走步道吧。但走了一段发现,“这步道怎么下山了?”于是止步,斜切回墙。刚吃饱又值午后,十来度的阳光也有热度,这一爬竟出汗了。<br> 山顶正有几位队友午餐,打过招呼就东北向下行走了。回头一看,这不是是永丰堡2号烽火台吗?此为第十一台,海拔1018米;平面略圆,有毛石砌墙的部分立面,顶塌稍平且圆,为“腹里墩”。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2 永丰堡2号烽火台(南向)</h3> 长城弯弯,前路漫漫,先下后上,又得出汗。走着走着,前面有个人工豁口,看半天不清楚名堂。缓坡上山,山顶矗立着此行第十二台的永丰堡1号烽火台,海拔968米。此台夯土,平面圆形,顶部较平,也是“腹里墩”。瞧这形象与体量,咋越看越像敌台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53 回望石墙(西南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54 石墙上的缺口(北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55 永丰堡1号烽火台(东北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56 永丰堡1号烽火台(西向)</p> <p class="ql-block"> 由此,步道上连续出现灯杆。此举方便了游人,但破坏了景观。包括步道与铁管,都是景区建设,也都利弊显著。弱弱地问一句,“这些东东,可以离长城远点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三道沟长城</b></p><p class="ql-block"> 独自行走,可以随意调整节奏。索性走段步道,轻松轻松。但走着走着,发现步道与墙体大幅度分离,越走越远,这可不行。抬头一看,山顶上有座台子,这不能丢啊!于是,启动生切式攀爬,快速登顶。这里有两位队友正在拍照,她俩说“这是最佳拍照地点,两边都太好看了!”“你不上来,可就亏了!”</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7 大墙在侧(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8 三道沟烽火台东侧(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9 三道沟烽火台西侧(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0 后面的队友(西向)</h3> 上来容易下去难!队友想顺铁管子下,我看危险,遂四下踅摸,这就忘了观台子、找石臼。反正是毛石砌墙、坍塌一堆的乱石头,也是“腹里墩”。还好,发现山梁在此形成绝壁却北向转弯,稍往北走便有小路痕迹沿斜面“之”字下撤,并兜回断崖前的城墙上。回来查资料,才知这是“三道沟长城”,山顶的石台为三道沟烽火台,即此行第十三台,海拔1020米。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1 三道沟烽火台(西向)</h3> 及至上墙,心中石头并未落地,因为石墙相当高大而规整,没有坍塌便无豁口,想下去“没门儿”!这段相当漂亮相当动感相当圆浑甚至相当丝滑的石墙,已是“大境门长城”了?其西端抵三道沟烽火台,东端近三道沟2号敌台。两山瞰制宽谷,的确需要大墙高深、重点筑垒。进入了“大境门长城”段,但三道沟的两座敌台在东面,这长城段落区分与台体编号是否冲突了?说这没用,还是爬墙,冲上山顶便是此行第十四台的三道沟2号敌台,海拔992米。此台平面圆形,满是碎石渣土,有失敌台的形象与尊严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2 三道沟东段(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3 三道沟2号敌台(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4 三道沟2号敌台(西南向)</h3> 一山更比一山高,真正的顶峰还要再攀登。东北向兜出弧线后,长城往东。但感觉到顶峰了却没台体,地图与现地均无。老夫不明就里,“地势太高,敌台不必,但烽火台总可以设一座嘛。”往东开始又有步道,并且植物茂密起来。不用说,这是进入了真正的景区,也就是张家口市西太平山公园。稍向下行,前出不远有个四角攒尖亭,资料上说这是“三道沟1号敌台”。原敌台被改造成了凉亭,只此一例。这是此行第十五台,海拔1004米。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5 三道沟2号敌台北向上行(东北向)</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66 进入景区(南向)</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7 好汉石(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8 山城张家口(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9 三道沟1号敌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0 赶路的队友(西向)</h3> <b>6、大境门长城</b><br> 乱了!本以为已进景区,却又冒出个“三道沟1号敌台”。我跟队友说,“放心,前面不会再有三道沟的台子,该是大境门的了。”继续前行,不知不觉中迎来的却是“来远堡2号敌台”而非“大境门2号敌台”,海拔972米。这是此行第十六台,体量巨大的碎石成堆,平面圆形,立面丘状。沿步道下行,感受到了逛公园的惬意,还收获了“明长城-大境门段”文保碑和东太平山的长城景观相片。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1 来远堡2号敌台(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2 “明长城-大境门段”文保碑(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3 眺望东太平山(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4 东太平山上的敌台(东向)</h3> 贴墙下行,约500米为此行第十七台的来远堡1号敌台,海拔848米。此为夯土墩台,立面矩形,顶部平齐,周边有铁栏相围。应该说,保护措施得力,但景观不咋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5 来远堡1号敌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6 来远堡1号敌台(北向)</h3> 再下行几十米,第十八台竟是一座包砖的,不像前面的夯土台看着那般惨。此为实心台,海拔812米,其南立面留有双券双伏的券洞,莫非当年为墩内梯道?看这青砖成色,包砖年代不久,是文物修缮还是景区建设?走了十来公里,还没看到一座砖台呢,总看开了眼,可有队友说是后修的,反正没在中国长城遗产网里,也就是没有官方“户口”。但凡到大境门外拍照,广角的话都能把此台装进去,还真够提神滴。只是它与大境门的垛口,有点太仙气,就像一群庄稼老汉里站着个大美女,有些扎眼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7 大境门西烽火台(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8 大境门西烽火台南立面券洞(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9 大境门西烽火台(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0 大境门风光,源于网络</h3> 我以为这砖台乃“来远堡3号烽火台”,队友定位也说是。但查资料,“来远堡3号烽火台”的文字表述与相片形态与此砖台都大相径庭,却与下面街道边的那座土台子相符。没错,此行第十九台“平面呈矩形”“坍塌严重呈堆状,底部包砌部分无存”,关键是“东北距大境门43米”。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1 来远堡3号烽火台(西北向)</h3> <b>7、大境门、小境门</b><br> 大境门是张家口的地标,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北部,属地大境门街道。这里来过,不止一趟。第一次到大境门,是在42年前。那时茹姐在大境门南侧的驻军某部工作,她说她们没事就逛大境门,“就是个大稍门洞儿!”那时的大境门不能上墙,只是墙下照相。门里的街道太窄了,又脏又破。现在的大境门依然雄壮,好象还越来越年轻了,我却老了,老得快爬不动长城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2 昔日大境门</h3> 大境门坐落在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天然隘口上。大墙上开外侧高5.4米宽6米、内侧高9.5米宽6.8米的硕大门洞,据说筑于清顺治元年(1644)。门口上部券脸五券五伏,相当宽厚,京城正阳门箭楼门洞也不过如此呢。此门如锁,可启可开,所以大境门是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3 现在大境门(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4 大境门内(南向)</h3> 由于大境门牵着东西两座太平山,当地流传一句民谣,“登上大境门,一生都太平。”那咱也走走吧!“嚯,瞧这大炮!”我想说,“板厂峪那炮墙装得进去这大炮吗?叫铳墙就不错!”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5 城墙上的大炮(西北向)</h3> 严格来说,大境门并非“明宣府镇长城重要关口”,但大家一直都这么说。一是此门在明时尚无,二是门不等于关更不等于口。网上有种说法,大境门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万里长城四大关口”,还说“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境门’的意思就是边境之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此说漂亮,但逻辑存在问题。门在关上,乃关的工具,开则有口,闭则作墙。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6 大境门石碑(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7 大境门长城文保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8 重修大境门碑记(西向)</h3> 张家口本身就是“口”,记得若干年前查询《张家口文史资料》时知张家口源于当年守门人姓氏。那时还无如此雄壮长城,只是简易边墙;更无大境门,或是一道篱笆。有了长城,自然有关。因清水河流经,起码应设水关。说不定,当年就叫“张家口关”。彼时,张家口西有万全右卫的路城设参将,东有宣府的镇城驻总兵,自己只是个“堡”而已。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知,张家口堡明时归宣府镇守道上西路;“本堡筑于宣德四年,嘉靖间展修之,万历二年始包以砖。”“初设操守,后改设守备。”要知道,这守备、操守对总兵和参将可差着级别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9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宣府镇总图</h3> 明时的张家口横有两座太平山挟持,纵有清水河中流,长城自然大墙雄峙,但真正的关门在东侧约百米,即“西境门”,也叫“小境门”。据史料知,西境门建于明万历41年(1613),因位于宣府镇西路长城上而称“西境门”,也有说因地处宣府镇城之西而得名。此门高2.7米、宽1.62米、进深7.5米,较大境门自然小巧得多。据说,过此门骑兵要下马,最多两匹并行,但这是当时进出张家口的唯一通道,也是张库大道的真正起点。可以想见,当年的驼队就是由此门出,开启乌兰巴托的漫长旅程。也正因为此为张库大道的起点,才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上世纪某个阶段,因这条线边境距首都最近、地形最为不利,作为此线上最重要的“门闩”,张家口成了保卫首都的西北大门,大境门就成了形象代言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0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1 西境门(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2 张家口上下堡图(西向)</h3> <b>8、后来的来远堡</b><br> 此门里面,对着来远堡北门。据说,“关外人畜均由小境门控制,入关后人畜分道,门洞两侧长城与堡墙形成东西各百米长的夹道”,以遏制小境门容量,从而防敌大规模入侵,可谓匠心独具。讲实话,作为半个张家口人,老夫知道小境门还是在离开张家口之后,“2007年,随着张家口有关部门对大境门东段长城的抢救性修复,被埋了几十年早已被人们遗忘的小境门被施工人员发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3 来远堡北墙遗址(东南向)</h3> 现在的小境门已被清理整修,连同里面的来远堡,被开发成为大境门长城景区的组成部分。所谓“来远堡”,乃张家口上堡。据史料,明“隆庆议和”后,朝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宣府、大同等地设立互市场所。其中,宣府的市场就设在张家口。因当时已有张家口堡,人们便把原张家口堡称为“下堡”,称来远堡为“上堡”,又称“市圈”。后来,来远堡作为与蒙古鞑靼部进行茶马互市的市场,逐渐发展成为明代重要边贸“城市”。据记载,“仅张家口马市收购的马匹每年就达1.8万匹,为大同马市的近两倍”,可见当时来远堡之繁华。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4 来远堡旧址(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5 来远堡北门(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6 来远堡北门车辙(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7 来远堡文保碑(东向)</h3> 眼前的来远堡,景区性很强,够得高大上。原来城墙角墩,整得那叫溜光;诸多仿古建筑,多为卷棚顶硬山墙;多座碑石,有字有图;牌坊和雕像,闪着和煦的光;大片的石雕,人在上面跑。看着这些不够年代感的东东,不免感叹“投资小不了”。西墙有城门,永顺门很顺眼。还有不少庙,多为新打造。讲实话,做工真不错,够精雕细刻,还保留了一些老构件,这已很难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8 来远堡东北角墩(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9 来远堡平面示意图(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0 来远堡内马市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1 来远堡内牌坊(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2 张家口长城文化展示馆(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3 来远堡内塑像(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4 来远堡西门(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5 来远堡永顺门(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6 大境门南侧市楼(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7 网红打卡(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8 关岳庙山门(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9 三娘子庙(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0 雕花门楼(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1 巷子里的影壁(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2 保留的老构件(东北向)</h3> 当年的来远堡,建筑也“平战兼顾”,战时可固守,平时可互市,与大境门、小境门、张家口堡组成庞大的张家口关防体系。您可以称“大境门关”,俺更愿叫“张家口关”。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完全可以理解,其实大境门的“声名鹊起”还不是得益于匾额上那四个颜体大字“大好河山”吗?您也可以念“山河好大”,无人笑话。曾经的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初也没想到自己的手笔竟这么有意义。如此以来,一座门夺了一个关一个口一个长城防御体系的名头,就像“天下第一关”一样,也就有了“天下第一门”。有了这“天下第一门”,张家口就蒸蒸日上,一个堡城就夺了路城和镇城的风光,还成了省会,“厉害不?”此时队友说,“群里招呼集合呢,走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3 大境门匾额(南向)</h3> 五墩台到大境门,连同小境门、来远堡,此行结束,共用时6小时27分钟,行程9.73公里,爬升296米;走访敌台9座、烽火台9座、关门2座、城堡1座。还有张家口堡呢?九年前去过。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4 堡子里,2015-9-20</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5 “五墩台-大境门”六只脚轨迹</h3> 张家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