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望益州 <p class="ql-block">襄阳至成都,穿越三种地形地势,冲积平原、高山峡谷,盆地丘陵。早6点出发,经荆门、宜昌、巴东、巫山、奉节、万州、大竹、绵阳,晚7点入住广汉,当晚与接待朋友把酒言欢,微醉!</p> <p class="ql-block">我们熟悉的江汉平原,石油富产区,曾经的雾霭大地,经过这几年治理,天空还算得上蓝,路边满是人工载种的景观树</p> <p class="ql-block">车过荆门,地势并无变化</p> <p class="ql-block">过宜昌西,山岚初现,我知道,西陵峡口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有了始入峡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夷陵峡谷入口,"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地扼川鄂咽喉,上统巴夔,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之称,三国古战场遗址,我们将要穿山而行</p> <p class="ql-block">1800年前,陆逊一把火烧塌了刘备的帝王梦,这个曾与曹操煮酒论英雄,高擎匡扶汉室大旗,怀揣一统天下壮志的豪杰,精神支柱轰然崩塌,一病不起含恨而去,英雄气短,空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穿越巫山山脉</p> <p class="ql-block">高速,将险峻的蜀道化为坦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年之叹,今已不再</p> <p class="ql-block">但,一路上依然可感受到它的险僻</p> <p class="ql-block">这种长达数十公里出洞即入洞的隧道群比比皆是,在没有隧道只有栈道的当年,真不知道刘皇叔的数万人马是如何破关,直取益州的。</p> <p class="ql-block">车过小三峡,一种久远的温暖油然而生,想起在巫山小三峡河滩捡拾三峡石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许多年前,年少意气的我曾溯江而上,数游三峡,每过巫山十二峰,仰望云雾缭绕可望不可及的神女峰,感宋玉的《神女赋》,总有一种隐约的渴望,期意有一天能从陆路登临,感受楚襄王当年的梦境。今乘兴而来竟是这般平淡,或许,仅仅是路过,擦肩而去,太过匆匆,或许,是经年世事,磨去了青春的鲜活…</p> <p class="ql-block">出重庆,山势渐缓</p> <p class="ql-block">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看上去与所有的平原并无二致,但又总觉得哪里还是不太一样</p> <p class="ql-block">原来,穿行在中国几大平原,映入眼底的都是望不到边的青纱帐与稻田。而此间,放眼望去,坡上沟下,路旁道边,小桥人家,房前屋后,满是翠竹,虽矮而纤弱,却茂盛芃华,随风摇曳,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我突然明白,川蜀为何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风水学解释,大凡多竹之地,必是富庶之乡</p> 二,拥抱高原 <p class="ql-block">从成都出发,经新津、雅安,过二郎山抵泸定,沿大渡河上行至瓦斯沟进折多山,过康定,翻越垭口,西出折多,下至新都桥镇,将是我们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过二郎山之前,一路皆为蜀地景物,成都平原川西丘陵只是海拔变化,风物依旧,田间地头,湖畔河岸,房前屋后依然是竹林竹海,饱人眼目。</p> <p class="ql-block">川人爱竹,天下皆知。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留训,在川西坝子及川南、川东丘陵地带,有人家处必有竹林。四五千年前,竹子就是川蜀先民的主要生存工具和生活资料:竹米、竹笋、竹荪、竹鼠、竹蜜、竹虫可以食,竹筒可以酿酒、焙茶、煮饭,竹炭可冶铜、竹笕可供饮水,竹索可造桥,竹笼可治水,竹筏、竹篙可供运输。"半是翠竹半是田,竹林深处闻鸡犬,溪水清清竹边过,竹下幺妹编竹鸳。"</p><p class="ql-block">川人,终究没有辜负这方水土漫山遍野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雨城雅安,曾经的西康省省会,地处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过度地带,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接凉山,北界阿坝。也是汉文化与彝、羌、藏等民族文化交汇区域。</p> <p class="ql-block">导游兴致勃勃地说起雅安"三雅":</p><p class="ql-block">雅雨,传说女娲补天身疲石尽,于蒙顶山上留下一道裂缝,形成天漏,因此,雅安常年多雨,降雨量全国第一,且雅安雨多降于夜间,润物无声不惊人扰人,故称雅雨。</p> <p class="ql-block">雅鱼,产于雅安青衣江的冷水鱼,肉质细嫩可口。相传苏秦被车裂,佩剑落于青衣江,为江鱼所藏,故雅鱼头上有一剑状骨刺,此是鉴别雅鱼真伪的标识,乾隆间,雅鱼已成朝中贡品。</p> <p class="ql-block">因为赶路,事先没有安排在雅安就餐,错失了品尝这世间极品的良机,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偿愿,许多事错过了就永不再来!</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路边小酒店,我只拍到别人吃剩的雅鱼残渣。</p> <p class="ql-block">雅女,夏代亡国之君的妃子妹喜即为古青衣羌国之人,雅安女姣好古已有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雅安女,因了雅雨滋润雅鱼濡养,皮肤白嫩,明媚皓齿,娇俏玲珑,楚楚动人。春夏之间,蒙蒙细雨中满园采茶女轻歌曼语,巧笑盈盈,于这川康茶马古道,能不令过往商客驻足乎?</p> <p class="ql-block">雅安至二郎山,是蒙顶山藏茶产区,专为藏区供应特制茶,川康茶马古道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知道二郎山,是因为那首妇孺皆知的歌:“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当年大军修筑川藏公路的艰辛与意志随着这歌声遍播全国,高原与内地因有了这条路,紧紧相连。修筑川藏公路,平均一公里牺牲一人,为了打通这条大动脉,3千多军民献出生命。</p> <p class="ql-block">海拔近3500米的二郎山是成都平原与高原气候的分界线,将青衣江与大渡河分隔东西,东侧植被繁茂,翠竹林荫,西侧则是典型的高原植被,当年过山,只有盘山公路,如今天堑通途,一条近14公里的新二郎山隧道贯通东西,出洞口即是一种全新的景象,视界忽然开朗,山势陡然峻峭,植被全然一新,高山草甸尽显眼前</p> <p class="ql-block">湍急的大渡河依山而下,泸定桥成了我们绕不过探访,铁索桥建于康熙年间,目的是为了打通西南通道,加强军政控制,而中央红军那场空前的强度之战,让它名享天下,更把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绝处求生绝地反击的强大内韧彰显得酣畅淋漓</p> <p class="ql-block">沿川藏线溯河而上是进入甘孜州州府康定的必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午饭在大渡河边一农家酒店用餐,顺便到河边信步,想起石达开与中央红军,虽结局不同,但起因一样,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反抗!</p> <p class="ql-block">康定的情歌,丹巴的美人,康巴,自然的鬼斧神工,康巴人,更于鬼斧神工之上,把爱恨情仇演义得纵性突兀,一如这起伏跌宕的峡谷高山!</p> <p class="ql-block">康定情歌是康巴的汉子游牧中抒发真情的最合适方式,往往都是隔着山头毫无顾忌地喊出来的,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恶劣的地理气候环境成就了他们的豪放与彪悍,憨直与率真。</p> <p class="ql-block">而丹巴,盛产美女由来已久。史料记载,丹巴出美女始于隋唐时期崛起在丹巴地区的东女国,宋辽金时代,西夏亡国时,出逃的皇族携大量嫔妃逃至此隐居,世代与当地羌、藏、彝、汉人融合,加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我想,杂居带来的基因改良与水土滋养,是丹巴盛产美女的原因,美人谷因此而名</p> <p class="ql-block">每到金秋,一年一度的女子"成人节"应时而办,也是丹巴独有的风情节,所有年满16岁的少女皆着民族盛装,对山歌,跳锅庄,高调显场,选出这一年的三甲:金花、银花、石榴花。风情节历史悠久追索到明初时期,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选美大赛了。</p> <p class="ql-block">至瓦斯沟西拐,别大渡河,入折多山,随海拔不断升高,植被越来越矮</p> <p class="ql-block">两边是崇山峻岭,沟底是缓缓溪流,折多溪顺折多山谷蜿蜒而下,就像一个深情的女人,不离不弃地贴依着自家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不时见男男女女的骑行客,以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远行,不仅仅是要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更是对生命的致敬与崇拜。</p> <p class="ql-block">康定,甘孜州首府,因情歌而名。</p> <p class="ql-block">城区沿折多溪峡谷依山而建,狭而漫长,如一把织梭,镶嵌在横断山脉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首世界的情歌,一个情歌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城西南,贡嘎山向北延伸的余脉,因歌词更名为跑马山。真想站在那高高的山上,纵情一歌!</p> <p class="ql-block">过康定城导游提醒我们不要睡了,海拔渐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下降,一行中有人已开始出现不适反应。</p> <p class="ql-block">山上已少有植被</p> <p class="ql-block">望见一座白色佛塔,导游说折多山口到了。</p> <p class="ql-block">白塔,藏传佛教的典型标志,建造样式从尼泊尔传入,由于它们表面都涂抹着白灰,圣洁白净,故称为"白塔"。</p> <p class="ql-block">白塔原是藏教寺院供奉得道高僧遗骸的,肉身涅槃,法身重塑,供信众膜拜。藏民全民信教,并将造塔视为修为的精进,所以在藏区,大小白塔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下车拍照,触地时只觉得双脚好像踩在棉花上,头脑发胀,有轻微眩晕,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感觉,只是程度不同。导游说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2小时从1300米快速上升的4300多米,身体还来不及调节,越是身体好的反应越严重,接下来的行程就看各自身体的适应力了。高反中,某脸色黝黑,一如游牧归来的康巴大汉。</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口海拔4300米,是入藏的第一个关口,西出折多,便进入真正的藏区。</p> <p class="ql-block">过关下行,至3500米谷底,是今晚的宿营地新都桥</p> <p class="ql-block">一路风景迷人,满车嘘咦,女士们不时尖叫,导游提醒这样容易引起高反,也没压住她们放声!</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每到秋天,天篮水净,草金叶黄,白云拂山,整个川谷色彩斑斓,无不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休说秋天,此情此景,我已醉了,近乎忘形</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驻的酒店,号曰"云顶星空",说是晴天的夜晚,坐在酒店的楼顶上,品着高原的酥油茶,仰望星空,可以伸手触摸天上银河</p> <p class="ql-block">入夜,下起无厘头的雨,观星无望,只能早早就寝。躺下后头疼得厉害,复起,房间、走廊、露台,走来走去,几乎一夜无眠</p> <p class="ql-block">不远千里,疲奔而来,不仅仅为了赏景,人类对美好的向往,自站立以来从未泯灭,这,就是我们数历磨难,依然深情饱满带着希望前行,寻找诗和远方的洪荒之力…</p> 三,天路问天 <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走了两天,接下来折向南行,将翻越七道高原山脉,穿行平均海拔4500米的云上天路。</p><p class="ql-block">早起发现天色阴沉,临出发时,又淅淅沥沥下起冷雨,大家担心这种云遮雾掩的天气影响赏景,导游让我们尽管放心,高原上从来是十里不同天,阴晴无定时。</p> <p class="ql-block">雨中高原,倒也别有景致,漫山的冷杉与青杠林潜于朦胧之中,令人多了些许猜想,待到天晴,馈赠给藏民的又将是漫山的金色松茸。</p> <p class="ql-block">导游没有诳语,果然,翻过山冈,天色顿然明亮,大家的心情也敞亮起来。</p> <p class="ql-block">路两边,不时能看见镌刻在山崖上的佛经,多为六字真言。藏人把信仰刻在天地之间,除了企望神佛的保佑无处不在,是不是也在向神昭示他们的信仰天地可鉴?一时间,我的心也几近虔诚起来,反复诵念着:唵嘛呢叭咪吽…</p> <p class="ql-block">还有随处可见经幡,也叫风马旗,将印有经文教言、神像或鸟兽图文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布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系于索条,再悬挂在立杆或树木之上,五色既象征金木水火土,又代表蓝天、白云、火焰、草木、黄土。风起时,风幡飘动飞舞,既是代替立幡人诵经,四季不断昼夜不停地靓谏神佛,祈福消灾。又象征吉祥幸福永远升腾。</p> <p class="ql-block">在山腰停车加水时,我拍到路边的格桑花,藏语叫格桑梅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格桑"意为"美丽时光"或"幸福吉祥",格桑花即为幸福之花。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的花种,而是泛指所有盛开在高原严酷环境里具备旺盛生命力的野花。这其实是在表达:一切幸福美好都要历经磨难。</p> <p class="ql-block">下到谷底,即将进入今天路过的第一个县城一一雅江</p> <p class="ql-block">在雅江松茸产业园,路遇常年穿行在川藏线恶劣环境下保障驻藏部队后勤供应的运输18团。</p> <p class="ql-block">雅江,中国松茸之乡,全县人口不足5万,镶嵌在峡壁上的县城,房屋贴着雅袭江峡谷右岸谷壁悬空而建,没有内地一个乡镇大。</p> <p class="ql-block">雅袭江流经城下,车从桥上驶过,听得见桥下急促的水流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雅江不久,便攀爬天路阶梯,一路盘旋而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若非亲历,你如何也想象不出横跨眼前的高架桥与脚底这条路是相连的同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上到山顶观景台,下车回望,我们就是这样上来的,弯凹里白石铺成的"天路十八弯"字样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过高尔寺隧道,行至剪子弯山口,司机按规定被强制休息,这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体验。路边正宗的考牦牛肉浓香扑鼻,勾得我等口水直淌,管事大方,让我等尽兴而食,与我们常见的皮毛光亮的黄牛水牛相比,高原之舟粗糙的毛皮里竟然裹着如此细嫩爽口的肉质,大家食而忘形,未见牦牛,先食其肉,是愿,还是缘?离去良久致远,肉香依然在唇齿间撩绕,以至于晚餐时,同行的方教授还念念不忘,誓言再遇到,一定一口气干它十串。</p> <p class="ql-block">余下的路程,便沿着山脊,一路行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路之上</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扎在草地上的牧民毡房和棋子般散落在坡谷间的牦牛</p> <p class="ql-block">耗牛,这高原的精灵,到底实实在在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有好几次,车被转场的牦牛逼停,任凭司机如何鸣笛,这些如藏民一样敦实的牲灵,旁若无物、目不斜视,悠然自得似闲庭信步,不慌不忙地走着自己路,俨然一副高原主人的姿态,全不将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放在眼里</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牦牛是高原之神,车是万万碰不得的,碰了必遭灾难,这很像我们所说的开车万万不能轧到黑狗一样,那是二郎神的伴宠</p> <p class="ql-block">这反倒增加了我对它们的好奇和喜爱,下车后,忍不住径直走过去,与这高原精灵近距离接触</p> <p class="ql-block">《山海经.北山经》有载: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牦牛。藏民驯化牦牛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牦牛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几乎一切生存所需,佛教传入之前,苯教教义记载牦牛是从天界降至冈底斯山的伏魔天神,每逢祭祀,神坛上必供奉牦牛神像。佛教传入之后,又有五世达赖梦见神牛驮五佛而降的故事在藏区广为流传,牦牛更被奉为藏传佛的金刚大威德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一头牦牛的价格至少2万元。在藏区,随便一户牧民都牧养着上百头几百头牦牛,但他们很少象内地的养殖户那样想方设法让牲畜快速生长快速出栏快速出卖变现,他们自然放牧,逐水草而迁徙,习惯也享受着这种陪伴自己的牛马慢慢长大慢慢变老的过程,通常将牦牛牧养到老,不到不得已时,不会轻易宰杀它们,即便杀,屠前必给被宰的牲畜灌下寺院喇嘛密制的一种药水,将牲畜麻倒,让它们在无痛无觉中死去,并举行仪式诵经超度。在生命的极限生存区,这种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的原善正在从我们的身上消失。</p> <p class="ql-block">环顾四野,目光所及处,满眼尽是这种朴实而自然的景象,绿草、白毡、黑牛,还有吹过周身的高原之风。我情不自禁地低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p> <p class="ql-block">俯仰之间,头上,是伸手可及的天空,周边,是擦肩而过的流云,脚下,是高入云端的草原。依恋着这莽莽草原的是一个朴素寡欲却又心怀敬畏的民族。他们所求至少,但信仰至纯。</p> <p class="ql-block">念天地悠悠,感生命匆匆,突然间涌出一种问天的感觉: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环理天下,夫何求索!假若屈子穿越时光登临于斯,看见这高天厚土间生存的朴素生命,又会发出何种感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就在这片高原之上,另一个人,却用他率性而短促的一生,对天地,对生命、对归宿做了另一种纯真而透彻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是我们今天穿行的最高山脉,翻过山口,谷底就是理塘,仓央嘉措羽化前唯一魂牵梦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城理塘,世界最高的县城,海拔4100米</p> <p class="ql-block">七月流火的季节,我们在此居然吃到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城外的毛垭坝,是四川境内最大的高原草甸,面积约70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的赛马会将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毛垭赛马会藏语称"走必日戈",意为"六月转山会",是民间传统节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可追溯至吐蕃王朝时期,每年藏历六月初三,由康区格鲁派(黄教)第一大寺长青春科尔寺主持。从六十年代开始,改由当地政府组织,69年为加强军民融合,赛马会正式改为八一赛马节,参赛选手均为各乡选派的民兵。</p> <p class="ql-block">然而,真正让理塘声名鹊起的不是毛垭赛马会,更不是天空之城的美誉,而是从未到过理塘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康熙45年(1706年),这位离经叛道的活佛,也是亘古未有的雪域情圣,在被废黜六世达赖身份后押解进京的途中,于青海湖边禅坐入定,坐化前留下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白鹤理塘》:"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转一转……"</p> <p class="ql-block">从此,仓央嘉措与理塘的未了之缘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成就了许多信仰者、追随者、研究者各种各样的猜想,有说理塘是他的第二故乡;有说理塘隐居着他被逐放的情人;还有人说:理塘有离天最近的寺院,仓央嘉措在经历了人生与信仰的巨幅起落,从雪域之王跌落成囚徒之后,前途未卜,面对茫茫高原顿然彻悟,真心皈依,渴望去理塘再度修行……</p> <p class="ql-block">成为六世达赖,是一种幸运,一个农奴的儿子从此一步登天,变成万人敬仰的活佛,家人也随之鸡犬升天。这可是藏区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奇缘,累聚多少代人的苦修也不敢奢望。</p> <p class="ql-block">成为六世达赖,更是一种不幸,对于一个在宁玛教派人性宽容的环境中长大,热爱自然随情纵性聪慧而灵动的少年来说,不得不与家人与青梅竹马的恋人与自由自在的生活诀别,从此困入格鲁派严苛的清规戒律中修行,以完成外力强加于身作为活佛责无旁贷救民苦难的使命。实在非己所愿。这意味着,从此,他的身心将不再属于自己。</p><p class="ql-block">"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p> <p class="ql-block">告别初恋,冻藏本性,把自己完完全全献给神佛,仓央嘉措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撕裂,也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痛苦与撕裂中苦行</p> <p class="ql-block">坐床受戒之后,仓央嘉措逐渐发现,原本笃信的普度众生的佛法已然成为上层社会争权夺利愚弄下民的工具,这使他对贵族综治阶层假宗教之名行一己之私的虚伪开始厌恶,直至深恶痛绝地拒绝。加之当时的西藏,政局动荡,黄教与其他教派、蒙古部落与藏区摄政王等各派力量的角力,政治矛盾尖锐复杂。第巴桑结嘉措为了牢牢抓住西藏统治实权,只允他有达赖之名,不容他行活佛之实,打碎了他救苦救难的理想,当他意识到自己只是藏王的政治玩偶,名为活佛实为傀儡并无能为力时,逃避与叛逆就成了唯一的对抗形式,他不愿沦为私欲者的工具,"我喝水,替别人解渴……",他开始回归本性寻找真情:</p><p class="ql-block">"一些人被另一些人用旧了,便只能在酒色中辉煌度日……"</p><p class="ql-block">有意放浪形骸纵情声色,是仓央嘉措成为活佛后的又一次撕裂。</p><p class="ql-block">"工布的少年步履蹒跚,在佛法与女色中无法安然……"</p><p class="ql-block">"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一边以酒色自卫,一边在暗夜中苦行</p> <p class="ql-block">"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我来寻我今生的情,与她谈一场风花雪月的爱..."</p><p class="ql-block">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佛,那就谈一场切切实实的爱情,在撕裂与挣扎中,或许,只有与爱人相拥的份纯情与温暖才能让他痛苦的心得以踏实的安宁</p><p class="ql-block">"为了今生的相见,我在前世早已留下空地……用一朵莲花丈量我们的距离,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p> <p class="ql-block">然而,他侍奉的教派又一次戕害于他,摄政王是不允许他们为众生树立的精神领袖信仰之神存在任何不利于他们统治的口实泄露于世的,就在仓央嘉措找到他第二度真爱不久,情人被秘密加害,仓央嘉措获悉后痛苦万分,但敢怒而不敢言,在强忍中再度被撕裂:</p><p class="ql-block">"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得下天地,唯独放不下你……"远离家乡失去亲人,他获得飞升的前程;成为傀儡失去权杖,他能找寻爱情的温馨,身为情郎痛失至爱,他、什么也没有了,生命中最后的一丝希望被碾碎,这个悲剧的活佛便只剩下黑夜与孤独……</p> <p class="ql-block">康熙44年(1705年),第巴桑结嘉措在与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拉藏汗的争斗中被杀,仓央嘉措一下子失去了客观上的保护伞,拉藏汗为统治藏区</p><p class="ql-block">向康熙告六世达赖不守戒律荒诞淫欲,请与废贬,康熙震怒,下旨废黜,押往京城。行至哲蚌寺山下被武装僧人救下,僧兵与蒙古军队血战三日,死伤者众。活佛不忍殃及无辜,敕令僧兵放弃抵抗,独自一人慷慨赴难,走出寺门那一刻,众僧伏地,无不泣下……</p><p class="ql-block">在大限降临的最后时刻,情圣仓央嘉措,毅然决然地舍身赴死,实现了他作为活佛以身殉道的最高使命</p> <p class="ql-block">成为六世达赖,又是不幸中的大幸,跌宕起伏的经历,使他有足够的机缘巧合于两极人生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生命真谛,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撕裂与痛苦中,仓央嘉措才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情爱的无价,才成就了他超然历世活佛的盛名。提起西藏,我想起的人物只有松赞干布、格萨尔王、仓央嘉措,一个是奠定西藏基础的王者,一个是神话传奇中的英雄,一个是活佛坐榻上的情圣。</p><p class="ql-block">如此,才有了千古不朽惊艳世俗的情歌。随便拈一首读来,足令人百转回肠千般神殇:</p><p class="ql-block">"那一月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p class="ql-block">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 class="ql-block">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我,挽你青丝,挽起一世情思!我,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p> <p class="ql-block">男不读纳兰,女不读仓央。在虚妄的往生世界里,他的诗以俗世间最真诚炽热的人性光芒,刺破众生的迷茫,让他们明白,最纯真的俗世就是最美好的天堂……他以最深的慈悲启示众生,世间法中的爱就是最广大的佛法,由此,仓央嘉措获得了另一种无边的圆满</p> <p class="ql-block">所以,雪域高原不忍抛弃他,冥冥中他的灵魂飞到他生前向往的理塘,理塘也没有辜负他,以炽热的怀抱接纳了他,众生更不愿失去他,拒绝承认拉藏汗奏请康熙另立的六世达赖,始终尊其为六世活佛。</p><p class="ql-block">西藏三大寺众僧根据仓央嘉措生前绝笔的暗示,在理塘附近的车马村仁康家寻访到他的转世灵童,立为七世达赖,为顺藏区广大民意,清政府最终不得不正式予以册封,这等于间接恢复了仓央嘉措六世达赖的身份。</p><p class="ql-block">仁康古屋,自七世达赖之后,这里先后降生了七代活佛。六世活佛飞升前发下的宏愿终究结下宏大的善果……</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理塘县政府为开发本地旅游业,举办首届仓央嘉措诗歌节,此后每年八月以"遇见仓央嘉措,在理塘"为名举办一届,并将赛马节作为重要补充融进诗歌节,以丰富活动内容</p> <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平民之子,他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情和美的现世法大于一切冰冷的经典法。</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下次来理塘,我拿什么礼物来觐见活佛仓央嘉措呢,是带上一个人还是献上一首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