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是我们老祖宗赖于生存生活的方式。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许多用黄土夯筑、脱坯造墙,构建起了长城、围墙、围屋……</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黄河、黄皮肤……这些“黄”色符号,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历史文明!</p> <p class="ql-block"> 别以为这“土”!它承载了我们的一切,它是我们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这里,我想展示给大家的是两个荒凉残破不堪的土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多年的外地生活和自驾游经历,告诉我:在中国的大地上,土在老老老祖宗手里就被当成庇佑生命的工具。如早到2万年前的陶罐,以及后来的陶瓶、盆、钵,成百上千的兵马俑,三彩瓷、青花瓷等等生活器;干打垒筑墙的房子、土长城、城墙、围墙、土楼、土堡等。</p> <p class="ql-block"> 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立古城堡,比比皆是,其建筑目的不言而喻。举几个著名的:</p><p class="ql-block"> 位于宁夏银川西夏区,由著名作家张贤亮于1993年创办,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的西北影视城,也叫镇北堡西部影城;</p> <p class="ql-block"> 有1600多年历史且坐落于沙漠之中的统万城,它是中国东晋时期匈奴大夏国的都城,现在已是“统万城遗址”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的十六国时期高昌国的交河郡城,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河故城……</p> <p class="ql-block"> 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的黑城(黑水城)遗址;福建龙岩永定、鄣州南靖土楼;河北蔚县的八百村庄八百堡……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跑的有点远,还是赶紧回到主题上来吧!</p> 河北蔚县西大神堡 <p class="ql-block"> 西大神堡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堡,位于河北蔚县,地理位置处在古蔚州通往宣化的古道之边,又称西大坪军堡。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那时的皇帝可是朱元璋。</p><p class="ql-block"> 西大神堡在明清两代其作用不同。明代时驻军,主要用于以防御北方异族蒙古的侵略和袭扰;清代蒙古人已不能称之为异族了,神堡内没有了驻军,被当地百姓作为防匪患的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 它建于当地最高的土崖之上,依崖而建,东侧仅一部分接平原,其他各面均为断崖。其外观看似圆形,但从空中俯瞰其轮廓呈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 神堡地处至高点,集瞭望、驻军、防御于一体,其军事作用突出。</p><p class="ql-block"> 六百多年了,纯夯土筑堡,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黄土筑就的西大神堡,虽然残破不堪,但依然耸立在那里!其已与托载它的土崖高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土可生化万物。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代表东西南北中),相生相克,土稳居中央,生金克水。这五类元素可是构成宇宙本原的五种基本物质。可见土之重要!</p> <p class="ql-block"> 古人将“土”的特性概括为: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 进入神堡的唯一道路……</p> <p class="ql-block"> 这似乎是一座被封起来的堡门(位于神堡东侧墙上),为什么封起来了?不得而知!可能是我国这样土(古)堡太多了吧,所以这座自朱元璋时期就建筑起来的军堡,目前看似没有专人管理维护,就更找不到考古说明介绍了,就让其自然地回归黄土高坡吧!</p> <p class="ql-block"> 爱旅游的人中,还是有对古堡情有独钟的,比如我。因此,前往西大神堡参观游览、怀古伤今的人不断……</p><p class="ql-block"> 看,那扇被封住的门框里的怀古之人,连穿着打扮都随着土性,她是要成为来此悼念古代驻守兵士的未亡人吗?</p> <p class="ql-block"> 来此地的人不太多,有些来到此地的人更是不理解我们在此选取各个角度拍照的人。我就被一人问:就这土围子,有啥好看、好照的?我开始以为她是当地村民,还想向其解释。细看才发现这也是个游客。</p> <p class="ql-block"> 对于这类没有任何管理保护的古迹,其实人去的越少越好。有人去,尤其是去人多了,一定会对古迹造成破坏。这是个游览古迹与古迹保护的矛盾体!</p> <p class="ql-block"> 走进去,让我们静静地在西大神堡中怀古凭吊吧……</p><p class="ql-block"> 坡有点小陡……</p> <p class="ql-block"> 以下几张图,都是大西神堡内的景色以及从大西神堡内向外看到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替古人瞭望一下……</p> 河北阳原县灰泉子村后山坡上的古堡 <p class="ql-block"> 知道阳原县灰泉子村,是因为有人说那里的河道里出玛瑙石。在导航的带领下,怀着对玛瑙石的喜爱(尤其喜欢小个的原石),驱车近三百公里,来到了灰泉子村。</p><p class="ql-block"> 进村前的五公里左右是狭窄的水泥路面道路,除遇到交叉路口外,基本上是错不了车的。好在来回一路上都没有遇见对面来车。</p> <p class="ql-block"> 看,村后山顶上的古堡,我都问不到这是个啥古堡。没名字,查也没查到。有人说这是阳原县保存最完整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 灰泉子村显得有些破旧,很多房屋已塌了,村中道路也不宽,但是主路大多是水泥路,有些地方风化开裂,遇到的村中人,基本上都是老人……</p> <p class="ql-block"> 这时是收获的季节,收回来的苞谷成囤的放在那里,金闪闪、黄灿灿,带给人喜悦欢畅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周围一派荒凉,我自岿然灿烂!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了毛主席一句诗词“她在丛中笑”……</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土房子,墙外用当地山石、河道里的鹅卵石和泥砌起,用以抵抗风霜雨雪的侵蚀。当然看起来这样的房屋完整完好的并不多了,大部分已坍塌。现在有人居住的房屋,基本上都是红砖房……</p> <p class="ql-block"> 这种土屋应该是依地势而建,有些是以窑洞的形式,在土堆里掏出来的,在长久无人居住后,终经受不住岁月摧残而成为了现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外墙上的石头脱落,漏出来了土墙壁的本色……</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有“再回到从前”的感觉,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门楼还是很古朴大气的,门开着,有人居住,进院子可见砖瓦房……</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砖瓦房,与城镇周边的农村居住用房依然是无法比较的。但这是事实、是现状!</p> <p class="ql-block"> 这里养羊,我路上遇到过三群,这群羊就从我身边过,大约有百来只。一开始没有见到放羊人,只有一只狗在圈赶着羊群。这只狗是真能干管用,问那个远远缀在后面的放羊人,狗会不会咬坏羊?他自豪且肯定的回答:不会的,不会咬坏羊的!</p> <p class="ql-block"> 看看灰泉子村的面貌吧!连一座像样的二层楼都没有看到。没有找到村委会,不知道那里会不会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古堡内生长着一些野枸杞,红红的挂珠在蓝天下、在那片灰黄黑色构成的环境中,尤其凸显妖娆!</p> <p class="ql-block"> 前往古堡没有路,连羊肠小道都没有,沿途在崩碎的山石中,常能见到玛瑙石碎片。传说这里有矿,看来不虚!</p><p class="ql-block"> 下山时发现了这块草花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是将它安放在当地,那里能晒太阳,也有鲜草伴其左右……</p> <p class="ql-block"> 古堡如一个受伤疲惫的巨人,枕石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为守护一方安宁随时准备着……</p> <p class="ql-block"> 雄伟的英姿,昂头挺胸,目视远方,穿越古今!</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黄土化为的伟岸,我想起《冰山上的来客》一班长,他化为冰雕挺立在山口哨所前,守卫着祖国的大好山河!</p> <p class="ql-block"> 仰望古堡,似回大漠中的阳关、玉门关;耳边唱响的是那首首“边塞诗”……</p><p class="ql-block">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p><p class="ql-block">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p><p class="ql-block"> ——《凉州词》•唐•王翰</p><p class="ql-block">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 ——《凉州词》•唐•王之涣</p> <p class="ql-block">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p><p class="ql-block">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p><p class="ql-block"> ——《出塞》•唐•王昌龄</p><p class="ql-block">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p><p class="ql-block">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p><p class="ql-block"> ——《从军行》•唐•王昌龄</p> <p class="ql-block">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p><p class="ql-block">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p><p class="ql-block"> ——《破阵子》•宋•辛弃疾</p> <p class="ql-block"> 快了,马上我们就要走进这不知名的古堡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土堡围墙,迎面则是一个高大实心土台子,顶上风化塌陷,似有凹槽,不知道古人当时是如何上去的。这个大概就是人家说的“烽火台”吧?</p> <p class="ql-block"> 还是这个缺口就是当年投放狼粪等引火物的地方?烽火引起狼烟,远上蓝天白云,让周边十里八乡看的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 似一只雄姿卧伏的巨虎,环视着山下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怀着恋恋不舍的情绪,一步一回头地告别这座古土堡,它的命运完全地交给了天地自然!好在它就是由黄土而生,它将一直与黄土相伴!尘归尘,土归土!希望它站在那里更长久、更长久……</p> <p class="ql-block"> 带着一丝愁绪、沉闷的心情,完成了这篇“美篇”文章。再想见到这古堡,只能从照片上找了……</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观赏!希望那份沉重的愁情,没有带给你。你看到的是黄土高坡的呼唤,是鹊站枝头的喜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衣崔 24.11.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