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 助推成长

小一班

<p class="ql-block"><b>  宿迁市湖滨新区孙成丽(幼儿教育)</b></p><p class="ql-block"><b> 名师工作室第六次集中研修</b></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精神,提升工作室青年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根据宿迁市湖滨新区《关于举办2024年全区教育教学研讨会的通知》,经研究,决定开展孙成丽(幼儿教育)工作室第六次集中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2日,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孔起英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研部汪丽主任,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管叶青、冯鑫主任的陪同下,对宿迁第一实小幼教集团进行现场指导。</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跟随专家一行观摩了宿迁市第一实小幼儿园、天玺分园的室内外环境与幼儿活动。观摩中看到一实小集团室内外环境的开放多元,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创造以及和谐共生式的师幼关系,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  专家组一行分别深入班级,听取了班级三位老师开展的班级日反思,并及时和一线老师交流,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交流研讨会上,三位专家针对观察到的鲜活的活动现场、幼儿园适宜的环境创设、有效的师幼互动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鼓励,并提出了落实优化保教质量的切实建议,为工作室成员带来了深刻的思想碰撞和专业启示。</p> <p class="ql-block">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工作室成员将学习到的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做法,践行在各自的园所,保障在高质量的活动中护航儿童健康成长,并不断深入落实“双指南”精神,赋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运河天玺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曹铁梅</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天的学习充实而精彩,我们观摩了一实小幼儿园和天玺幼儿园的活动,首先环境像家一样的温暖,材料有层次性,教师支持名画、图片、绘本随处可见,每个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是那么的专注、认真。教师的状态也特别的好,一直都是安静的陪伴,观察,积极地回应。</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参加了研讨会,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幼教大咖面对面,敬爱的虞永平教授、孔启英教授、汪丽教授给我们讲话。几位教授讲话高频词“目标”《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里面也都说到,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虞教授从领域课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一一进行了剖析讲解,把我们的课程定义为经验课程,对我们幼儿园目前的状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当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材料的层次性、丰富性、选择性等,虞教授还说得一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话:不能以兴趣为由忽略全面发展,一个学期要合理安排,实现学期目标,这一点除数学我觉得还行,其他领域我做得确实不是很好接下来会进行调整,争取做到最好。</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新时代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陈佚秋</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学习活动是一次深刻而宝贵的经历,不仅聆听了虞教授的讲座,还近距离地观察了幼儿教育的实践现场,为我提供了反思自我、提升教育理念的机会。以下是我此次观摩学习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温馨、富有童趣且功能分区明确的学习环境。教室内的布置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到了孩子的安全和探索需求。比如,低矮的书架便于孩子们自主取阅,墙上的画作和手工制品展示了孩子们的创意与成就,自然角的设置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观察植物生长,这些都深刻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和谐友爱。教师们始终以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幼儿,支持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们在教师的关爱下,表现出极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活动氛围浓厚。更重要的是,她们用爱心和耐心构建了一个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敢于寻求帮助,在成功时乐于分享喜悦。这种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幼儿离园后,各个班级三位老师坐下来,围绕当日的材料提供、环境设置、幼儿游戏等方面,分享自己发现的亮点与不足,并讨论出调整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推进与支持幼儿次日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聆听虞永平教授的讲座,无疑是一次深刻而启迪心灵的教育之旅。研讨会上,虞永平教授、孔启英教授、汪丽教授指出:我们要明确领域之间的界限,主题需要创设,不能随心所欲,有目的、有计划的,灵活、弹性的缺一不可。要牢固树立幼儿成长的目标意识、发展意识、经验意识,支持幼儿有效地全面发展。其讲座不仅蕴含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充满了对教育实践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让人受益匪浅。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尝试和创新,为儿童创造更加开放、灵活、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意识到在环境创设、教学方法、情感支持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计划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它不仅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更激发了我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我将带着这些宝贵的心得体会,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中心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朱玲</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们观摩了一实小幼儿园和天玺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和游戏现场、班本教研,然后聆听了虞永平教授的专题讲座《儿童友好环境建设》。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一谈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一、有准备的环境可以让幼儿的游戏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两个园所的环境符合当下的季节特点,自然材料丰富,巧妙利用废旧材料,比如滑滑梯淘汰下来的部分,经过处理,变成了一个“不倒翁”,几个孩子在里面很是开心。低结构的材料在幼儿的手中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材料的投放都需要老师精心的策划与准备,当然其中也有幼儿的参与。</p><p class="ql-block"> 二、班本教研</p><p class="ql-block"> 幼儿离园后,班级三位老师坐下来,围绕当日的材料提供、环境设置、幼儿游戏等方面,分享自己发现的亮点与不足,并讨论出调整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推进与支持幼儿次日的活动。我们平时也在做班本教研,但是没有她们的细致,还是需要多学习。</p><p class="ql-block">三、虞永平教授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地点出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p><p class="ql-block"> 他强调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有机结合,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获得发展。当然,我们的活动是需要计划的,但绝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抓住关键经验,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及时调整活动和材料,同时要提高材料的适配性和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余娟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王燕雨</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修,我们观摩了一实小幼儿园和天玺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班本教研活动。通过观摩我的感触非常深,首先从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中,不管是小班的还是大班的环境,我们都可以看出其特征的体现:年龄特征和兴趣特征。如在小班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富有情趣性的游戏性环境创设引发幼儿去游戏的兴趣。大班的环境中老师给孩子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以及一些未加工的材料还有一些范例。这样,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模仿范例进行制作,能力一般的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半成品进行创造,能力强的幼儿可利用未加工的材料自由想象,大胆创造。在户外活动中,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和材料,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尤其是他们丰富的自然户外资源的巧妙利用更使幼儿的活动兴趣浓厚。接下来我们聆听了教师们的班本教研活动,班级教师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第二天晨谈的重点内容。保育教师也能够指出孩子生活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老师们的班本教研中可以看出,老师在一日活动中是一直追随孩子的,能够捕捉到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这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研讨会虞永平教授指出:主题需要创设,不能随心所欲,有目的、有计划的、灵活、弹性的缺一不可。孔启英教授指出:不管什么课程,心中要有孩子当下的学习并知道他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支持他。通过今天的研讨会,让我意识到“放手”不是放任不管。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结合《指南》明确目标,提供环境及材料的支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中心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杨传金</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观摩中,能切身地感受到老师与孩子的关系是紧密的,师幼互动特别融洽,孩子在活动中是投入的,是认真的,每一位老师能做到心中有孩子。在班本教研中,三位老师能就今天的活动情况进行认真的剖析与调整,尤其是保育老师,不仅仅是打扫卫生,更多的精力是关注幼儿生活能力的发展,在班本教研后,可以及时地对环境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真正做到有准备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虞永平等三位专家对幼儿园课程的方向与深度进行了分析与指导。</p><p class="ql-block"> 1.教师要心中有课程。虞永平教授提出,我们当下的课程是有难度的,不仅要追随儿童的脚步,更要顾及儿童的全面发展。心中要装着指南,装着目标,带着这些去构思我们当下的课程。</p><p class="ql-block"> 2.做到心中有孩子。我们老师要时刻装着孩子,孩子当下的经验到达什么样的程度了,接下来又应该在哪里,都需要我们时刻关注,为了接下来的活动,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会发生什么样的经验,所以我们也要有材料经验意识。</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运河天玺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杨晴</p> <p class="ql-block">  在观摩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园的老师们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还是学习中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老师们都给予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幼儿教育的温度与人文关怀。</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快乐与成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不断尝试、探索、发现,展现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让我对幼儿教育充满了信心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有幸聆听了虞永平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刻且富有启发性。虞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幼儿教育的精彩演讲。以下是我对讲座内容的反思与感悟。</p><p class="ql-block">一、对幼儿教育理念的再认识</p><p class="ql-block"> 虞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幼儿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包括</p><p class="ql-block">宿迁市湖滨新区井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p><p class="ql-block">二、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新理解</p><p class="ql-block"> 虞教授指出,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幼儿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这一观点让我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默默奉献在幼儿教育一线的教师们。</p><p class="ql-block"> 总之,虞永平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对幼儿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角色以及幼儿教育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让我对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将这些感悟和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井头中心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李慧淑</p> <p class="ql-block"> 逐光前行拓视野,笃行致远共成长。2024年11月12日下午,在一幼和天玺参观学习去了解当前幼儿园先进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此次观摩学习也的确不虚此行,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都说“环境育人”,迈入两所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材料充足的区域,每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其次,园所从环境到理念,处处彰显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幼儿、服务幼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幼幼儿园。走进一幼,孩子们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亲自然游戏。有的孩子林间草地上寻找蚂蚁的秘密洞穴;有的孩子在沙池里进行隧道挖掘。热情的孩子们让我感受到园所的教育主张和办学理念。所有的孩子在音乐声中沉浸式游戏,能感受到他们在幼儿园中是自由的、愉悦的、创造的。他们的放松自然不正是自由的体现和真实的游戏状态吗?</p><p class="ql-block"> 观摩学习后我感触很深,要将所看、所想、所感进行再加工,助力我们园所的发展。一是对比剖析,明确改进方向,针对观摩的每处园所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教育理念、特色课程、教师培养、环境创设等内容。通过对比,发现自身园所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与目标。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做到“内生不内卷”,提升团队专业性和教师幸福感,园所发展最关键因素就是教师队伍和专业素养。三是优化园所课程体系,打造亮点课程。我园仍要“以人为本”,注重鼓励孩子的自由探索与自主学习精神,“一园一品”“一园一特色”,要结合幼儿园实际,调整优化园所课程体系,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重点打造“融心”“融智”“融行”的三融亮点课程。四是重视会“说话的环境”。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创设童趣且具教育意义的环境,让孩子与环境互动,让环境说话,以环境育人。</p><p class="ql-block">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观摩学习的旅程虽已结束,但它带来的震撼与启发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将把在这里汲取到的智慧之泉引入园所,让园所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改变的推动者。不要让这些宝贵的经验只停留在笔记和记忆里,而要让它们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园所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湖滨新区高师附属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徐彤</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研讨会和现场观摩中我聆听了虞教授的讲座,深有体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 操作、亲身体验”来进行的。幼儿园班级环境是幼儿隐形的老师。班级环境如果仅具有欣赏价值,那它只能提供单向信息,不能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欲望,更不能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来建构经验。班级环境只有具备“激趣”“导疑”“求索”功能,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认知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与环境互动。</p><p class="ql-block"> 首先,能够支持幼儿专注投入的环境一定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了解幼儿现实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其次,支持幼儿专注投入需要一个相对有秩序的环境,环境中的无关刺激不能过多。例如,班级环境的色彩不能太乱、太杂、太碎,幼儿年龄越小,班级环境越要采用大块的、高明度的色彩。而且,鉴于幼儿“部分知觉的发展远远超过整体知觉的发展”的心理特点,墙面布置应以整体式设计为主,切忌条块分割式的设计,以免增加幼儿的认知负担,使之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再次,幼儿的专注投入还要有不断的适度刺激来支持。适度动态变化的环境可使幼儿的兴奋与兴趣保持在一个中度的水平上。因此,材料的更新、功能的变换、规则的调整、关系的变化是重要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最后,要使幼儿专注投入就要精心设计游戏环境,小步提高操作难度,给幼儿一个阶梯,使其既不因操作难度太低、重复性太强而丧失兴趣,也不因操作过于复杂而轻言放弃,保障每个不同水平的幼儿能否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是判定班级环境是否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标准。不管是认知上的好奇好问、情绪上的积极正向,还是态度上的专注投入,最终都要集中反映在幼儿行为方式的改变上。</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蔡青</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接待各外来园的跟岗学习、活动观摩和案例分享,以友好环境建设教育为主题研讨,作为第一实小本园的老师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我们的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道路是正确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聆听了虞永平教授,孔启英以及汪丽专家的专题讲座,虽然时间很紧迫,但是真的是深有体会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首先通过虞永平教授的讲解中我深刻认识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一定是综合的、全面的,幼儿一定是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的需要,它们之间是灵活的、相互作用的、相互协调的,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适宜的环境,材料要丰富,要有层次性、挑战性和选择性。</p><p class="ql-block"> 其次,孔启英教授紧接着虞教授具体阐述了美术的游戏活动,在这里提出了画画的关键经验有三个方面,一个孩子们要去探索不同的工具材料的用法,要探索这些造型怎么造型构图,色彩怎么配置,以及自主地来构思,画什么,当然这些构思肯定是跟他的生活相关联的,这些经验是不是在小中大班要有所提升呢?这样其实就是给我们的不同年龄班的老师提出了要求,我们怎么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适宜的工具材料,来去给到孩子,包括颜料,包括纸张的探索,也更加深刻地让我认识到心中有目标,不应以年龄段目标固化,更重要的是灵活地看待孩子。</p><p class="ql-block"> 最后汪丽教授针对我们幼儿园的一些做法给出了肯定与鼓励,从老师的精神,意志,力量上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特别是我们一直以坚定的信念,追溯儿童,触摸自然的教育理念,以及在游戏活动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陪伴幼儿,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追溯有理,支持有效。</p> <p class="ql-block">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王芳芳</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虞永平教授到我园指导工作,并参加了他的培训讲座,佩服他对孩子的了解,对《指南》《纲要》的熟读于心,他重点提到了美工区,一直觉得美工区它其实从功能上来说,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功能的,一种就是用来替代集体活动,它可以完成在美术的集体活动中要完成的那种任务的,有的有这种那种还有一种是我们以往可能有蛮多的时间是在把美工区作为集体活动的一个延伸,延伸型的美工区,其实还有一种叫我把它称为准备型的,我可能提供很多的材料。这个材料我不是随便提供,而是我预测渗透了我的价值判断在里面的这样的一些,我放在这里我就观察孩子他会怎么用,其实就是观察他的水平经验的水平是怎样的,有没有遇到共同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共同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就会生成一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个时候的这样一种东西它就属于叫准备型的,不管它称为是哪一种,都是因为是渗透了老师对于孩子们美术的学习的那些关键经验的,不管你是什么课程,心中要有孩子当下的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一张蓝图,这样你才能知道我在支持孩子的时候往哪里去走,往哪里去走,指南的32条目标你要烂熟于心,因为你只有你心中很清楚,当你看到孩子行为的时候,你才能识别出孩子的学习来,并且我们会把这样一些指南任务要更具体,到上下学期,这样每个老师对这个内容心中有数,我在观察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这些孩子的学习是怎样的,它需要未来它可能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去支持他,值得我们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