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屏峰码头坐“班船″去九江的记忆

我的未来不是梦

<p class="ql-block">  这是作者在实地观察原屏峰码头</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苏山人的心底,坐“班船″仍至都昌人们,屏峰码头的“班船”是一段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屏峰</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若要乘坐下水船前往九江办事,途经蛤蟆石(九江化纤厂)、湖口(石钟山),或是乘坐上水船前往星子(现庐山市星子县)、到都昌县,就有许多人搭乘班船,因为班船是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那时到九江没有通班车,到都昌县城都是一天一趟,如有大包小包的就没有坐班船方便。屏峰是地处湖口一一庐山一一九江一一星子一一都昌的水上交通黄金地段,与庐山隔湖相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屏峰隔湖相望的庐山</p><p class="ql-block">屏峰是水路的交通驿站,也就是码头,在旧社会,那里极为热闹。由于屏峰拥有天然的屏障,对于过往的船只而言,是绝佳的避风港。但凡遇上大风致使船只无法行驶,或者放木排的客家,都要在那里避风,停留时间多则半个月,少则几天。吃喝玩乐都得在屏峰岸边解决。据老一辈所言:这里原本是鄱阳湖上很大的码头,岸上可谓是花红酒绿,小作坊众多,做买卖的人一应俱全。因为在旧社会跑码头的大多是男性,所以在屏峰甚至还出现了当时规模颇大的“妓院”。我们苏山当地有不少人都曾到屏峰河边做过生意,由此可见,当时屏峰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屏峰对面的庐山</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由于许多行业被取缔,加之水上运输的逐步完善,屏峰的小作坊也慢慢销声匿迹。但在六七十年代,水上交通对于人们的出行依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们马安四面环水,去星子(是上水)比其他地方方便得多。在没有专门前往星子县的渔船时,就只能乘坐班船,所以我们在星子工作并落户的人有很多。倘若遇上大风班船未开,我们还能到星子的家里借宿。那时的班船,今天乘坐上水船,明天乘坐下水船。因为鄱阳湖的水是自上而下流入长江的,班船曾经也是连接苏山与外界的重要纽带。班船静静地停靠在趸船边,船头高高翘起,仿佛在殷切地期待着每一次的启航。船身虽说不上华丽,却承载着无数苏山人的希望与梦想。我们众多苏山人去九江办事,都是搭乘班船前往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的某一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崭露头角,我在父亲的呼唤声中醒来,他说要带我去九江游玩。我瞬间一骨碌爬起床,洗漱完毕,随后步行至中石头泥湾。一艘等候多时的渔船,将我与父亲送到了屏峰的趸船上。大概九点左右,一艘班船自上而下驶来,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停靠在趸船旁。水手们熟练地解开绳索,班船启动马达,伴随着“突突突”的声响,班船缓缓驶离岸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乘客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背着行囊准备外出闯荡的年轻人,还有一伙年轻人,手持一副扑克牌,正在玩牌。他们的手势极为迅速,招呼围观的人押大押小。不知为何,每次总是玩牌的人赢。还有怀揣着好奇目光的人们。大家相互打着招呼,谈论着家长里短,热闹非凡。其中有一位苏山人,与父亲甚是熟稔,他们坐在那里谈论着什么事情。那人手拿一瓶酒,边谈边喝。后来才知晓他是公社干部,徐港大队甜珠垅村人,姓黄。他见我在围观那伙玩牌的人,便说道:“这是在玩什么?翻天印的把戏,骗人家的钱。”果不其然,有人被骗了几十元钱。那时的几十块钱,可是一笔巨款,而坐班船到九江只需几毛钱。那人输光了身上的钱,坐在角落里垂头丧气,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我真担心他会跳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船行至湖中,微风轻轻拂过面庞,带来丝丝惬意。经过蛤蟆石(九江化纤厂)后,便紧靠着鞋山行驶。在鄱阳湖中的鞋山,位于庐山脚下,在江西湖口石钟山南侧九公里处。有一座孤峰破水而出,形状宛如一只鞋子,这便是被人们称为鄱湖仙岛的鞋山。唐代画家李思训、诗人苏东坡将其称作与彭泽小孤山遥相呼应的大孤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鞋山的形状类似鞋子,前低后高。鞋山长约 500 米,宽约 200 米,最高处海拔 90 余米。传说它是仙女落入湖中的绣花鞋,故而得名鞋山。该山四周碧波荡漾,三面皆是绝壁,仅西北一角能够泊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倘若登上岛屿,向西望去,庐山群峰层峦叠翠;向北眺望,石钟小巧玲珑。岛上绿树繁茂葱郁,远处湖水波涛汹涌,烟波浩渺,帆船的影子若隐若现,构成了一片广阔高远、水天相接的世界。水在船舷边荡漾起层层波纹,向远方扩散。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时隐时现,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偶尔有几只水鸟疾速掠过水面,溅起一串串水花,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当时只是听闻过鞋山,却未能亲临实地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次乘坐上下水班船,我感到无比新奇,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那时对于苏山人来说,坐班船去九江,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班船上,人们交流着各种信息,分享着喜怒哀乐。有时,会有一位老者讲述古老的传说,令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有时,相识的人会互相帮忙,传递着温暖与关爱。班船穿过湖1口石钟山,石钟山不仅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更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三次到访石钟山,并于元丰七年(1084 年)创作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文中详细记录了苏轼夜泊山下,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缘由的经历。这篇文章不仅揭开了石钟山钟声的奥秘,也使得石钟山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由于班船行驶速度较快,无法仔细观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钟山上的古建筑与石碑、石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里汇集了楼、台、亭、阁等,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湛技艺,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今已被划入庐山旅游景点区域,后来游览了几次才深切体会到庐山石钟山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九江庐山石钟山是一座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风俗、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的名山。它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数不胜数的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您能够聆听千古奇音,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船过了湖口石钟山进入长江,逆水而上,那位黄姓苏山人的一瓶酒还没到九江就被他喝光了,真可谓是海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日益兴旺发达,屏峰“班船”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留在苏山人记忆中的那份温暖、那份亲切,却永远不会消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们苏山人回忆起那段乘坐班船出行的日子,心中依然充满了感慨与眷恋。那一艘艘班船,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印记,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也承载着许多人对家乡深深的依恋。</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