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化堡垒 一一《新华日报》社旧址

陈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渝中区民生路240号《新华日报》社营业部旧址,过去到重庆出差经常从门前路过,因设施存旧未对外开放,现内部经改造和文物复原的陈列,已对外开放,现前来参观的游客不少,值得来陪都了解这段抗战历史。‌</p><p class="ql-block">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该营业部设立于1940年10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及《群众》周刊的营业部。这里不仅是《新华日报》发行销售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重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场所。旧址展示了大量历史照片和文献档案资料,营业部旧址通过复原陈列,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当年的工作和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原为四川聚兴诚银行修建,系砖木结构楼房,报馆租楼上三层七间。该营业部设立于1940年10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及《群众》周刊的营业部。</p> <p class="ql-block">  一楼对外营业。这里既成了《新华日报》社办理订阅发行业务,出售革命进步书籍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与地下党同志、进步青年联系和部署任务,并接待陪都重庆的各界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联络点及阵地。</p> <p class="ql-block">进步文化刊物。</p> <p class="ql-block">当年发行的《新华日报》。</p> <p class="ql-block">  1941年 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封锁消息,周恩来为《新华日报》书写题词和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在中共南方局内部署应变措施。</p> <p class="ql-block">二楼会议室兼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二楼编辑部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营业部对外联系业务及与《新华日报》总馆联系的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  三楼一间为报社社长潘梓年办公室及卧室。</p> <p class="ql-block">三楼工作人员办公室和卧室。</p> <p class="ql-block">一对年轻的革命前辈!</p> <p class="ql-block">《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