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之前虽对泾阳崇文塔有所耳闻,也曾路过瞻仰,但并未有机会真正领略其详,2018年5月,因工作调整,有幸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工作,单位距离崇文塔不远,4年当中,带亲友参观、闲暇之余游览,不但与之有了频繁近距离接触,对塔的前生今生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更对建塔之人,明代重臣——泾阳人李世达的生平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遂不断搜集资料,扩展对崇文塔及李世达的认识。<br>2020年,因与我工作有些许关联,更因敬佩李世达是陕西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法治人物,经过一番挖掘,在单位和崇文塔文管所的支持下,我们设法制教育基地于此。2022年8月,我调离泾河新城,恐年久对塔又产生“距离”,遂将之前资料整理编撰。<br> 在整理编撰过程中大抵分为四个过程。一是收集整理资料,即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一些民间传说进行汇总,其中既有古籍资料,如《明史》《明神宗实录》《瞻园集》等,还有互联网“百度百科”等网文,另有实考的一些碑文、墓志等;二是对已有资料进行反复推敲、论证,对原不详之处予以补充。例如对李世达简历的生卒年月、主要任职经历等时间节点进行了推敲论证,比如从多个记载中,推测出李世达的出生年月,其中举人时19岁、中进士24岁,进士名录载其生日为十月二十七,结合古人使用阴历纪年,使用虚岁等因素,考定李世达出生年月日;再如对史载相关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核实,如“殷公”“杨格愍公”“胡公甫”等现有资料未能释明者进行了查证等等;三是对现有资料有误之处进行了修改,例如对文言文翻译、断句当中有误之处,如《瞻园集˙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记载:“寻为方伯杨恪愍公所知诸所崇礼备至西安守石州胡公甫下车见而奇之与为忘年之交”。360百科翻译为:“杨守谦知道他的事迹后,礼邀至西安。石州守胡公刚下车,见而奇之,与其成为忘年之交”,断句有误,我查阅史料:应断为“其事迹被时任陕西督学副使、左参政(布政史之下)杨守谦(谥号:恪愍)所知称赞推崇备至,西安知府石州人胡公甫(即胡汝辅,山西石州人,陕西通志卷二十二)到任后得知来见,并认为他异于常人,两人成为忘年交。此处“下车”应为官员到任之意,另“西安守”因为官名别称,即西安知府,我查阅史料,时任西安知府的是山西石洲人胡汝甫,并且按照官职序列排位也符合古人文章一般写法,即“殷公”为陕西巡抚,杨格愍公为陕西布政使参政,最后是西安府知府。再如对一些文章的直译后的曲解进行纠正,如“山西大同府仓副使”,有文章解释为管仓库的小吏,其实此乃明朝之官职,户部、承宣布政使司、各府都设有此职务”,大抵是负责后勤建设等方面的官员,府一级“仓大使”为正九品,副使则“不入流”,但确属政府官员,并不是简单的“库管”。四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对李世达、崇文塔的特点、轶事进行了总结编撰,此部分可能含有个人的推测和感情色彩,但总体不脱离“纪实文学”的范畴吧。<br> 另需说明的是,许多数据来源于史料原文,例如《明神宗皇帝实录》这是由明代官修史馆编纂,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万历时期的重要事件,因此所依据的时间也以此记载为准,同时我采用“万年历”将古历换算成为公元纪年,应该说是相对准确的,但《墓志铭》对人物的描述不免有一些溢美之词,以此推断的情节未必十分精准;再者,对一些史料原文认为不太关键之处只是大略意译,未能逐句逐字推敲,也许还存在不尽之处。<br> 总言之,受个人力量、水平之限,还有不尽、不准之处,敬请广为指正。<br><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文塔及李世达历史考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崇文塔</b></font></h1><div><br></div> 崇文塔巍然矗立于泾河北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崇文镇,现属国家级开发区——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关于塔的建设时间,据现任文管所江锋所长介绍,据不同资料记载应该有传有多个几个时间,但较为可信的是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泾阳人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据《陕西通志》卷二十八载:“文塔寺,在(泾阳)县东南泾干,塔高凌云,李少保敏肃公必达建”。崇文塔是现存中国古塔中的最高砖塔,也是全国保存最好的砖塔之一。<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崇文塔建筑基本情况。</b></div> 崇文塔主体全部用青砖修建,地面也均为青砖铺就,仅门槛窗沿、塔内佛龛和所嵌碑石为石材,以及大门、顶层小门使用了木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材质的建筑材料。该塔属楼阁式结构,塔内构造为穿心式结构,内设券顶式环廊,有砖阶梯沿中心柱盘旋而上,共13层。较有特点的是此塔一改唐代佛塔四面的风格(如大雁塔、小雁塔)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呈八棱形,从空中垂直俯瞰如同八卦图。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计72米,底层为重檐式,在南向塔门上刻有崇文宝塔4字。塔的总高度为87.218米,是中国第一高古砖塔。<br> 崇文塔内有砖砌台阶,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顶,塔的最高层为城堡式塔垛,登上13层后还可以沿着狭窄的洞门登于塔外,在如城墙般的塔垛内鸟瞰泾阳,当天气晴朗时,游人们凭垛远眺,巡视八方,可远望八水绕长安、骊山晚照之盛景,更可观泾、渭二河!该塔以铜葫芦形状的塔刹收顶。<br> 据载塔顶曾有八尊铜佛像、菩萨像和天王像等,造型逼真生动,栩栩如生,为明代建筑雕刻之珍品。塔基与大多古塔相同,为须弥座,各层斗拱,砖檐椽头,以特殊磨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丝合缝,并有砖雕各式各样的花纹,极为秀美壮观。<br> 崇文塔二层以上每层辟四券门、四佛龛,上下层门、龛依次相错,龛内均置佛像1尊, 其中四层正南龛内为贴金佛像。这四门四龛的设计之巧还体现在充分利用了光学和力学上,经由塔内楼梯拾阶而上,你会发现每层楼梯的上出口都会正对着上一层的通向塔外的门,这样可以保证楼梯内有充分的光线,也利于通风;同时,每层的门和封闭的佛龛相互交错,层与层之间也交错,即单数层如果是门的话,对应的上层或者下层必定是龛,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将力分担均匀。<br> 塔的层间叠涩出檐, 施仿木结构椽头、额枋和菱角牙子,额枋上饰砖 雕莲花、瑞兽、飞天、寿星等图案。塔壁角施砖雕圆柱,檐角缀风铃,顶置铜质宝葫芦形塔刹。塔的每檐角挂有风铃,晨曦月夜之中,风铃叮咚作响,更为古塔增添了神韵。<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文塔旧照(清代)</h3> 清代诗人刘璜《同咸阳张天任明府登文塔》诗中所描述:“浮屠杳霭入青云,渭水泾流远近分;背日丹梯风可御,藏烟翠柏鸟希闻。”<br> 崇文塔二至十层门、龛旁设有砖雕灯龛1对。我们可以闭眼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460余年前,屹立于关中平原的这座高塔,在没有光污染、没有雾霾的情况下,每至佳节,僧众们在夜间点燃所有的灯龛,层层灯火,蔚为壮观,方圆数十公里之内均可观祥云笼罩、霞光绽放之盛景。<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文塔夜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映文塔(摄于2020年)</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崇文塔的历史考略</b></div><div><br></div><b> (一)唐代崇文塔。</b><br> 据传,在明代崇文塔之前,唐代此地就建有一座高塔,亦为“崇文塔”,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传奇小说作家李朝威(柳毅传作者)命名之塔,《柳毅传》是描述柳毅在泾阳泾水之畔,遇见龙女所托传书的爱情传奇小说,文中较为详细的提及“泾阳”“泾水”等信息。相传李朝威号“崇文先生”,一度就在塔下写作。当然,史料记载李朝威确系唐代作家,生平事迹以及生卒年月无考。根据其创作活动大约推断其生活在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至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留有作品两部《柳毅传》《柳参军传》,与唐代作家李公佐、李复言被并称为:“陇西三李”,但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其籍贯也是《柳毅传》结尾作者自述中推断,因此,为纪念李朝威之塔一说并无实据。而此间存有唐塔有寺庙确有据可考,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大地震中,此间唐塔倒塌。<br><div><b> </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文塔配属建筑(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明代崇文塔</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崇文塔旁现存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铁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众记”碑,高1.72米,碑文21行,记叙了修塔起因、经过、修塔人、资费来源、规模及寺属田产等:概述该塔由李世达(号渐庵)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主持重修寺院时提议修建,旨在倡导泾阳、三原、高陵三县学童努力向学。塔内碑文记载有“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前刑部尚书南京史兵二部尚书邑人郭庵李世达、太学生白启东书、皇明万历二十一年岁次癸巳孟秋上浣吉旦立石”。崇文塔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历时13年有余,亦有19年之说。</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 尽管塔的每层均有石碑,记载着周边善男信女的捐资情况,但我觉得这座塔的建设应该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最起码主要的经费是来源于官方的。缘于我在塔的八层的一方碑文“督修塔二三层题记”中发现有:“督修塔的官员为山西大同府仓副使张本”“建塔匠”即总工程师为“南京镇江府建塔匠丁良益、龚念肆”的字样,另有碑文记载建筑工匠还有“邑匠田得时、高汝清”,及当地工匠参与;据此可推此项目定有官方参与,有官方派出的工程监理“督修塔”。我看到有的文章推断张本是一名管理仓库的官员,此乃歧义,是简单的文言文直译,并不准确。实则“仓副使”一职在《明史˙志˙卷五十一》之有记载,仓副使为官职名,户部、承宣布政使司,各府都设有此职务,但按照碑文记载“大同府仓副使”来看,府一级仓大使为从九品,副使则不入流,但应当属于府设杂职官员,大体应是负责工程建设类、后勤管理保障类的官员。建塔的工程师从遥远的南京前来造塔,不仅因为主持修塔的李世达在南京担任过太仆寺卿、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等要职,或也因南京曾是大明王朝的都城,建筑业水平发达吧。</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 </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督修塔二三层题名记</h3> 尽管此次进士出身的“文化人”李世达修塔旨在倡导家乡学童崇文尚学,但还是免不了代入宗教色彩,随塔建设的还有一院寺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崇文塔寺院因“观中回乱”被焚,仅有古塔和五间大门楼幸存,事变平息后,三原李姓人氏住在该寺的大门楼上。后来,李姓家境富足,又重修了寺庙及大门楼。故而崇文塔一直得以保持原状,宏伟挺秀,成为一方胜景。<br> 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出版的《西北画报》第二卷第10期刊登崇文塔照片及文字说明:“塔在县城东南廿泾水北岸崇文寺内,为明万历十九年邑绅刑部尚书李建安(世达)重修。高二十余丈,工程美固,绝顶围以垛墙,墙外有古柏一株,当系鸟雀移植者,惜近已因旱致死。下托高可四尺之大铜盘,红绿斑驳,金星闪耀。民十五(1926年),刘镇华军驻寺中,碎盆取铜以去。塔眼中之铜、铁、石佛今尚存数十尊。”<br>崇文塔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5年《西北画报》刊发崇文塔景</h3> 时至今日,四百多年过去,崇文塔巍然矗立在泾河之滨,经历历史沧桑与岁月的洗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物换星移,陪伴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泾河人。<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塔内文物</b></div> <div> 除塔内外的石碑石刻外,崇文塔还存有部分文物。据2008年出版的《咸阳市文物志》记载“1979年4月在该塔顶部发现八尊鎏金卧佛、弥勒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034·咸阳卷·泾阳文物》介绍8件鎏金铜造像为“1980年6月于崇文塔顶发现”。另外,曾有材料介绍“塔顶原有铜盆一口,盆下置有各型迥异铜佛像8尊,可惜的是铜盆在关中大旱中1929年(此处与民国画报记载略有不符)后被人击破窃走,小铜佛像也于1980年被当地小孩子挖出卖铜,幸被县文化单位发现赎回,现存于县博物馆”,可作为铜造像发现情况的一则参考。<br>这八尊鎏金铜佛像我本人虽未见过实物,但却在崇文塔文管所处看到过鎏金铜佛像的图片,其中一尊为卧佛造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佛 教造像类,包括铜鎏金释迦牟尼卧像、铜鎏金大肚弥勒像、鎏金菩萨造像;其他5件造像,则可归为道教造像,包括铜鎏金真武大帝坐像(旧定天王像)、铜鎏金雷神坐像(旧定天王像)及道教护法神三种(旧定武士像)。这八尊造像也与崇文塔的一个传说相关,后文会提及。<b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文塔旧照</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崇文塔建造过程</b></div> <div> 建筑工期不论是13年,还是另一传说的19年,总之崇文塔建设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在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脚手架、塔吊等现代工具的支撑下,想要修建一座有十三层,高度达到87米的高层建筑,无疑是一件浩大、复杂的工程,如何高空作业?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疑问。如果是《正大综艺》节目拍摄崇文塔的话,我想这可能就是留给观众的一道题目。<br>堆土而建——具体说来就是:建成一层便在周边堆一层土,形成一定的坡度,既方便运输建筑材料,同时又能保障高空作业,最终将土堆至80余米高,直至完工后再将土扒掉,一座高塔便平地腾出。可以想象一下土方工程量,以及土坡的长度。用简单的计算方式可以略算,假设堆土高度为80米,按照45度的坡度计算,坡长则大约为114米。如按照30度坡度计算,则坡长大约需162米。可想使用土方量之大,难怪工程持续十余载,特别是前期工程进展是很缓慢地。据塔内碑文记载推算。万历二十一年开工,至万历二十七年孟夏,(1599年5月)仅竣工三层。<br> 十余载的工期令周边的地名也受此影响,崇文镇得名自不必多讲。崇文塔西北的姚坊村当时因为建塔需求,兴起了一座座作坊,聚集了一批批工匠,建起许多砖窑,这一带后称窑坊,后雅化为“姚坊”,塔东也有“罗家窑”,也曾是烧砖之地。<br> 建塔大量的土方来自周边,另外塔建成之后土并未回归原地,导致周边地貌发生微小变化,塔北的蔡壕村以及西北方的坡底村据传是取土地而得名,坡底村主要是由于离姚坊村较近,建塔烧制砖的过程中取土较多,造成坡底村处于一个低洼地带,故在泾阳平原之地出现了“壕”“坡”这样的地貌。另据一说,坡底村的部分先民就是建塔的工匠,后来定居于此。<br>塔北有村子专门为建塔磨米面,这一带又有不计其数的石磨子,缘于明代没有水泥,工程的建造需要大量的米磨成面熬成浆加砂等来黏合建筑材料,该地现称磨子桥村。<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崇文塔的神话传说</b></div><div><br></div> 1、建塔原因传说一。相传明朝万历皇帝的一位宠妃死了,皇帝听说她的精灵飘到了蓬莱岛,于是传见李尚书,让他在离京二十里处,修座高三十丈的“望仙塔”,皇帝希望站在塔上,能时时看见自己的宠妃。这李尚书,原籍泾阳县,居官二十多年未还家,时常思念家乡,一听皇帝说离京二十里,他满脑子就是离“泾”二十里,没有多想就忙带夫人、女儿星夜赶路急回家乡。回来后,李尚书将建塔之事晓喻州县,筹集银两,着手选址,数载之后,皇帝派人检查建塔情况,宫人寻遍京城周边不见塔的影子,皇帝一查之下方知塔建在了泾阳,大怒之下法办了李尚书。<br> <div> 2、建塔原因传说二。据史料记载,李世达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致仕回乡,大半生漂泊在外,晚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看到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宛如一幅展开的画卷;中有泾河蜿蜒而过,如同流淌的一池墨水;在县城西北嵯峨山、北仲山连绵起伏形似笔架,当地人称“笔架山”,有卷、有墨、有笔架,唯独缺了一支笔,故“文不盛,官不兴”,有术士指点:应在县东南方位巽位立一座文峰塔(象征笔),这样有笔、有墨、有笔架、有纸卷,方出人才。于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定崇文塔位置,选址后立即开展了建设工作,这个传说本人倒是很认可,不仅基于传说所描述的地形地貌特点,包括崇文塔的造型特点,并且个人觉得符合李世达依靠读书取得功名一路升迁,崇德尚法个人特性。李世达主持监修崇文塔本意是鼓励“泾三高”之地生员崇文尚学,希望能多出人才,虽然也许是一种美好的传说,但自此之后的百年间,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当地涌现出了许多宗师级文化人物,如冯润璋、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白描等,也许就是受崇文塔之灵气吧。<br> </div><div> 3、八尊铜佛像的传说。据说崇文塔奠基之时出现了难题。因崇文塔距泾河不远,塔基已挖下三丈多深时,下面全是流沙、淤泥,这样的地质怎能撑起三十丈的高塔?建塔匠也犯了难,时值李尚书已死,其女唤作翠云的,立志完成父亲遗愿,其建塔的精神感动了九天玄女,给翠云托了一个梦说:“建这塔,高出世间,泾河滩地恐托不起,特为你召金氏八弟兄,他们每人一方,作为基石,可万无一失。”次日,翠云及建塔匠起身一看,基坑内果然金光耀眼,忙令众人下坑清除淤泥、流沙,下边便见一块八边青石,周方五六丈,上有八尊铜样的、尺来高的人,石盘中央,刻有文字:“天心民心,建塔泾滨;孝女感天,名塔崇文”。于是以此为基础建成了高塔,并且还特地为九天玄女在塔顶建立金身。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无巧不成书,神话中的“金氏八弟兄”却和塔顶的八尊铜佛像不谋而合,确实令人称奇。<br> 其实,据史实考证,李世达女儿并无资料,史料记载李世达长男李梓、同明代重臣陆光祖的儿子陆忠基一同录为“国子生”,次男李樟。塔未建成,李世达于1599年身故,其侄子完成了剩余工程。而在崇文塔建造的过程中,周边县、乡信众有捐款的,也有捐物的,所捐佛像也不在少数,其中塔内保存的造塔功德碑之一这样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大明国陕西西安府泾阳县广张里广吉乡故信士王?宽妻李氏率男王知微等刻立,施银一五两于崇文塔寺第十层造佛像五尊,又施银一两二钱于塔顶造佛像二尊,故立斯石以记发心云”。碑文记载与塔顶造佛像二尊恰好与塔顶发现的释迦牟尼涅盤像、铜鎏金大肚弥勒造像数目相同,如果这两尊佛像来自明万历时期泾阳县佛教信徒李氏率其子王知微等家人捐造,那也许塔顶的佛教、道教造像有可能来自不同的造塔信众捐造,共同收藏于崇文塔顶。<br> </div><div> 4、喇嘛拉斜崇文塔的传说。有人说崇文塔并不十分端正,而是微微向东南方向倾斜。那么,崇文塔为什么会向东南方向倾斜呢?<br>崇文塔虽重建于明代,但它所在的铁佛寺的修建时代却要上溯至唐代。可以较为肯定的是,唐塔大多有地宫的,比如法门寺塔,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传说崇文塔寺内原藏有唐代佛骨舍利、佛教经文和一大批造型精美的法器,明代建塔之时将这些宝物保存在了塔基之中。<br> 有一年,一个喇嘛来到泾阳想盗走塔内封存的佛教宝贝。到当地一打听才知道,要想取出宝物,就必须推倒砖塔。而当地还传说,若想推倒崇文塔“塔倒二里半,砸死骑驴汉。”一听这话,喇嘛当时就有些后怕。便退到离塔三、四里外的泾河滩上,用泾河滩的顽石垒了三头石牛,并从塔顶宝钟底下绑了三根红绳,拉到河滩,分别绑在了三头石牛的脖子上,做法吆喝石牛一起使劲拉,喇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没有挪动。<br> 这时,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从渡船上走下来,喇嘛赶忙上前询问其中的缘由。只见老人手捋胡须,镇静地说道:“如果过河的一百个人中,有一个人说石牛能把塔拉倒,这塔自然就倒了。”喇嘛一听,寻思这有何难。从此以后,便每天站在河滩讨问渡河之人。喇嘛在河滩一站就是几个月,好不容易问过了一百个人,但竟然没有一个人相信石牛会把塔拉倒。喇嘛弄了个没趣,灰溜溜地逃走了。<br> 打这以后,当地的人们便发现,原本端端正正的崇文宝塔竟然微微倾斜了,这塔竟是喇嘛这几个月用石牛给拉的微微倾斜了。<br> 这自然又是一个神话,我多次观察塔,不知是不是心理暗示作用作祟,居然确感到有点倾斜,您若是有兴趣,也可远观崇文塔,看看是否有倾斜,朝哪个方向倾斜。<br> 传说固是传说,然而在现实当中,想盗塔的历代人确有人在,塔内佛像被盗(破坏)殆尽,塔顶的铜盆也被军阀刘振华的部队盗走。距离现代最近的一次被窥视,则是二十世纪初。2018年咸阳市公安局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1·16”彬州市开元寺塔地宫文物被盗案件,犯罪嫌疑人卫某某利用六个月挖洞盗走了彬塔地宫文物,并且先后盗掘了咸阳兴平清梵寺塔(唐代)、渭南蒲城慧彻寺塔(唐代)、宝鸡岐山太平寺塔(宋代)、咸阳旬邑泰塔(宋代)、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代)等5座古塔地宫及1处古墓葬群。据办案民警透露,在审讯中,该伙嫌疑人交代也曾产生过盗崇文塔地宫之念,并且实地勘察过,一是因为周边建有大量建筑物且安保防范严格;二是他们通过“考证”认为,崇文塔为“崇文尚学”而建,并非一般的佛塔,应该没有地宫,因此放弃。<br><br></div><div> 5、塔会和佛像救女的传说。崇文塔建筑特点每层均有四门四龛,龛内均有佛像。崇文下有古庙会,也称“塔会”的习俗,每逢正月十五至正月二十三,善男信女们纷纷前来登塔祈福十分热闹。近年来,泾河新城也致力于打造文化平台,利用“古塔会”营造新影响,但由于疫情从2020年起,塔会就停办了,不知将来是否会恢复。<br> 据传,2002年的一次塔会上,一名8岁的小姑娘不慎从12层高的崇文塔上跌落,有目击者表示2层佛塔上的一尊佛像,伸出手接住了小姑娘,才使小姑娘毫发无损。为了表示感谢,小姑娘一家给这尊佛像烧香披红,至今都还能看到崇文塔上的披红佛像。关于此说我认为更像一件道听途说的夸大事件,登过崇文塔的人都知道,站在塔下望上去,觉得塔檐并不宽,但实际登上塔沿门向外观看,会看到塔檐并非想象的那样狭窄,尤其是二层,约有1米多的宽度,如同楼房阳台一般,人可以轻松地在走动,古时寺众若要点灯必要从门里走出去,现代为了确保安全,文保部门才给每层的门都加了铁栏杆,如果小女孩从3层门钻出去掉至2层佛龛处,并且无大伤倒是有可能的。因为只有3层、5层等奇数层的门,对应的下一层才有佛龛,才有佛像,12层门下面对应的2层是门,肯定没有佛像,断然是不对的。<br> 另外,历代以来,塔的外立面佛像几近被盗被毁殆尽,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近年来群众所捐赠的,据我所知,当地人——崇文书院院长王伟国的母亲就捐赠了一尊石佛,即塔的一层正北的佛像,这些佛像都出自近代,应该没有什么神奇的来历。佛像接女孩一事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我在线下倒是没有听说过。<br><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关于中国“第一高”砖塔之称</b></div><br> 一次,我给一位同志介绍崇文塔为“中国第一高砖塔”时,他笑着质疑地问:这是不是一个文字游戏?用“砖”“塔”等定语一组合就成中国第一高了,去掉“砖”字未必就是最高。我笑着回答他: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之为“中国第一高古塔”更为确切,现代建筑的多样化,名称的个性化已经突破了传统“塔”的概念,比如说“广州塔”,它名字叫做塔,但实际是一座现代建筑更确切,再比如各地的电视塔、信号塔,这些现代建筑称之为“塔”的比比皆是,但不是我国古代塔的定义了,崇文塔的“最高”指的是古建筑中“塔”的范畴,与现代建筑没有可比性。<br> 还有一次,一位同志带有疑问式地问:“我上次去河北定州,他们那里也称定州开元寺塔是中国第一高塔,到底谁是中国第一高?”翻开资料我们会发现中国现存古塔中,总体高度(包括塔刹)超过80米的有4座;分别是:开元寺塔(河北省定州市)即定州塔,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高84米;文峰塔(山西省汾阳市),建于明末清初,高84.93米,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中京大塔(内蒙古宁城县),即大明塔,约建于辽重熙四年(1035年),原高74米左右,1981维修更换塔刹后高80.22米,最后一座就是崇文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统计数据是90年代文保统计所报高度,当时,崇文塔因1919年铜塔刹被毁,一直未修复,因此《陕西省志》记载为83.214米。2000年初期,在对塔修复过程中,按照历史照片数据重修了塔刹,高度达到了87.218米,实为中国现存最高古塔。<br> 现在崇文塔西面一层门顶之上,所存80年代白底黑字对塔的介绍,其中塔高是修改过的,痕迹非常明显,故有人质疑塔的真实高度,甚至有人在互联网发文质疑,说原数据“八十一点九一米”被篡改了,并且言之凿凿地称:2001年第5批国保单位的公布数据塔高实为“81.91米”。<br> 我查阅了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文保单位目录。仅查到名录,并无对外公布的报保资料数据。但我想无论当时报保数据是多少,以当下的技术手段,测定这个塔的精准高度应该不是难事,我也相信87.218米这个数据是真实的。<br>除去最高砖塔,要突出建筑特点,我们还可以得到关于中国古塔的以下几个“之最”。<br> 最高的砖木塔:江苏省苏州市报恩寺塔,即北寺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高76米;<br> 最高残塔:山西省运城市太平兴国寺塔,即安邑裂塔,建于北宋,原高约89米;历经多次地震后残存十一层,残高仍达71米,此塔目前自上而下裂为四瓣,塔顶裂缝超过1 米宽,仍巍然矗立,堪称奇迹。<br> 最高古铁塔是咸阳千佛铁塔(咸阳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建于万历十八年。<br> 最高木塔是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 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2016年释迦塔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br> 最高石塔是福建泉州开元寺寺庙东塔,寺内有两座石塔被称为是东西塔。东塔被称为“镇国塔”,始建于唐代,后经多次毁坏与重修,现存石塔为南宋重建,高达48.24米,为最高石塔。西塔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时期,也经多次毁坏与重修,现存石塔也是南宋时期重建,高达44.06米。<br> 最古老的砖塔是河南登封市嵩岳寺砖塔,建于公元523年,即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高15层,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塔。<br> 体积最大的古塔是内蒙古的中京大塔,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br><br><br><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世达考略</h1> <div> 李世达(1534年—1599年),字子成,号渐庵, 后改号廓庵,陕西泾阳花李村人,崇文塔的主持修建者,他不仅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重臣,也是泾阳历史上所产生的一位高官,同时被誉为陕西古代的一位重要法治人物,史书多有记载。翻开《明史 列传·卷一百零八》 记载有李世达生平,现在互联网百科等介绍的基本是以此为据,或为明史原文,或为其今文释义,文中属概略记叙,一些详细的时间节点也未能说明,对此我查阅了《明神宗皇帝实录》《明世宗皇帝实录》《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明陕西通志》等文选数百卷,考得一些较为详细的数据作为补充。<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李世达人物简历</b></div><div><br></div> 1、1534年1月1日,嘉靖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陕西西安府泾阳县;<br> 2、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19岁时中举人;(据陕西通志卷三十一 选举二)<br> 3、1556年4月27日,嘉靖三十五年三月十八五,会试第85名入选参加廷试,列三甲第202名,赐进士及第;<br> 4、1561年,嘉靖四十年,授户部主事;<br> 5、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年,调任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正六品)。<br> 6、1563年,嘉靖四十三年夏季调任吏部文选清吏司,后因病归;<br> 7、1567年,隆庆元年,升任吏部稽勋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不久又调任考功清吏司员外郎;<br> 8、1568年,隆庆二年,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不久又调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正五品);<br> 9、1569年7月13日,隆庆三年六月三十,此间离职三年为曾祖父守孝,为褒奖其孝道,升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不理司事,品级为正四品。<br> 10、1572年8月23日,隆庆六年七月十六,假期满,重新任命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不理司事。<br> 11、1573年1月19日,隆庆六年十二月十六,升南京太仆寺卿;(从三品)<br> 12、1574年5月5日,万历二年四月十五,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br> 13、 1577年10月25日,万历五年九月十五,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正三品);<br> 14、1578年1月14日,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七,因总理河道日久无功、暂行裁革,不久巡抚浙江;<br> 15、1580年11月23日,万历九年,加授为南京监察御史;<br> 16、1584年1月17日,万历十一年十二月初五,原任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br> 17、1584年7月12日,万历十二年六月初五,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正三品)<br> 18、1584年9月4日,万历十二年八月十一,改任户部右侍郎。<br> 19、1584年12月18日,万历十二年十一月,升任吏部左侍郎。<br> 20、1586年3月22日,万历十四年二月初三,升吏部左侍郎李世达为南京吏部尚书;(正二品)<br> 21、1587年6月16日,万历十五年五月十一,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参赞机务;<br> 22、1587年7月13日,万历十五年六月初八,改任(北京)刑部尚书;此处史载同年9月5日,再次记载任职,按照缺失字样分析,应该是李世达此前以病乞辞,皇帝未准,此次再次宣布调任;<br> 23、1588年6月18日,万历十八年五月十七,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br> 24、1592年,万历二十年十月,以六载考绩加太子少保;<br> 25、1593年11月14日,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李世达再次以病乞休,皇帝下旨有疾准回原籍调理,痊愈之后再起用。<br> 26、1599年11月4日,万历二十七年九月十七,皇帝赐李世达祭葬如例,推断李世达应在此前或此时病逝,同年12月17日,即十一月初一,皇帝给予功绩肯定;<br> 27、1600年1月16日,万历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赠太子太保李世达,谥:敏肃,终年六十七岁。<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进士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李世达的历史记载</b></h1><div><br></div>1、《明史列传·卷一百零八》原文。<br> <div> 李世达,字子成,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历考功、文选郎中,与陆光祖并为尚书所倚。隆庆初,丁曾祖忧。起右通政,历南京太仆卿。<br> 万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寻进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未上,改抚浙江。旋移疾归,起督漕运兼巡抚凤阳。黄河南侵,淮安告警,世达请修石堤捍城;宝应氾光湖风涛险恶,岁漂溺,请开越河杀水势。俱报可。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召改户部,复改吏部,进左侍郎。擢南京吏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br> 俄召为刑部尚书。中官张德殴人死,世达请置于理,刑科唐尧钦亦言之,德遂属吏。大兴知县王阶坐挞乐舞生下吏,帝密遣两校尉侦之,谳日为巡风主事孙承荣所拒。校尉还奏,帝怒诘世达。世达言侦伺非大体。承荣竟夺俸。东厂太监张鲸有罪,言官交劾,帝曲贷之。世达执奏,帝乃屏鲸于外。驸马都尉侯拱宸仆毙平民抵法,世达请并坐拱宸。乃革其任,命国学肄礼。罪人焦文粲法不当死,帝怒入之。会朝审,命户部尚书宋纁主笔。世达言于纁,薄文粲罪。忤旨,诘问,复据法以对。帝卒不从。时帝燕居多暴怒,近侍屡以非罪死,世达因灾异上书以讽。浙江饥,或请令罪人出粟除罪。世达言:“法不可废,宁赦毋赎。赦则恩出于上,法犹存。赎则力出于下,人滋玩。”识者韪之。改左都御史。兵马指挥何价虐死三人,御史刘思瑜庇之。世达劾奏,帝镌思秩。复劾罢御史韩介等数人。帝深恶言官,下诏申饬,责以挟私报复。世达言:“效忠持正者,语虽过激,心实无他。即或心未可知,而言不可废,并宜容纳。惟缄默依阿,然后加黜罚。则谠言日进,邪说渐消。”报闻。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孙鑨同主京察,斥政府私人殆尽。考功郎中赵南星被劾贬官,世达力争之,反除南星等名,遂求去,不许。其秋,吏部侍郎赵用贤以绝婚事被讦,世达白其无罪。郎中杨应宿、郑材疏诋世达,遂连章乞休去。归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敏肃。<br><b>2、释文要义。</b><br> 李世达(1534年—1599年),字子成,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的进士。授职为户部主事。改任吏部职务,历任考功、文选郎中,在吏部任职时与陆光祖并为尚书严纳所器重。隆庆初年,遇上曾祖父的丧事回家守孝。后起用为右通政,历任南京太仆卿。<br> 万历二年(1574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不久晋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河道。还未上任就改任浙江巡抚。旋即称病回乡,后起用督察漕运兼凤阳巡抚。黄河向南侵蚀,淮安报警,李世达请求修筑石堤捍卫城邑;宝应氾光湖风涛险恶,每年都造成水灾,请求开通越河抑制水势。神宗都答复可以。他调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改任户部职,又改任吏部职,升任左侍郎。提拔为南京吏部尚书,就职后又改任兵部,参与机要事务。<br> 不久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宦官张德将人殴打致死,李世达奏请将其交法司处理,刑科唐尧钦也主张如此,张德才被交给主管的官吏处治。大兴知县王阶因用鞭子抽打乐舞生被交法司处治,神宗秘密地派遣两名校尉侦察此事,审判定罪的那一天被巡风主事孙承荣拒绝。校尉返京上奏,神宗愤怒地责备李世达。李世达称侦探不合大体。孙承荣最终被剥夺了俸禄。东厂太监张鲸犯罪,言官争相弹劾,神宗曲意宽恕了他。李世达执意上奏,神宗才将张鲸排斥出京城。驸马都尉侯拱宸的奴仆打死了平民被依法惩治,李世达请求将侯拱宸一起治罪。于是革除了侯拱宸的官职,命令他去国子监学习礼仪。罪犯焦文灿依法不应判死刑,神宗恼怒地将他列入死囚之中。遇上朝廷会审,命令户部尚书宋纁主笔。李世达对宋纁说,对焦文灿从轻发落。这抵触了圣旨,神宗责问,他又据法律做回答。神宗最终没有依从。当时,皇帝闲居,很暴躁,身边的侍从屡屡无罪被处死,李世达趁着灾异上奏讽谏。浙江发生饥荒,有人请求让罪犯捐出粟以免罪。李世达称:“法律不能废弃,宁可赦免也不能出卖。赦免就体现了皇恩,法律仍然存在。赎人则力量来自下面,人们更加藐视法律。”有识之士对此称是。<br> 他改任左都御史。兵马指挥何价虐待三人致死,御史刘思瑜庇护他。李世达上奏弹劾,皇帝降了刘思瑜的官级。他又弹劾并使御史韩介等人受到罢免。皇帝很厌恶言官,下诏申斥,指责他们挟私报复。李世达劝谏:“效忠且正直的人,话语虽然偏激,心中实在没有别的意思。即使居心叵测,而谏言不能废置,应该一并容纳。只是阿谀奉承的人,此后应加以罢黜。则正直的话每天能听到,邪说渐渐消失。”皇帝答复知道了。<br> 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与吏部尚书孙鑨共同主持京官的考核,将政府中的私人全部贬斥。考功郎中赵南星被弹劾贬官,李世达极力抗争,皇上反而将南星除名,于是他请求辞职,皇上不同意。这年秋天吏部侍郎赵用贤因为拒绝婚事遭人攻击,李世达辩白他无罪。郎中杨应宿、郑材上奏诋毁李世达,他便接连上奏请求退休。回乡七年后去世。赠封为太子太保,谥号敏肃。<b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澹园集)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澹园集)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澹园集)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澹园集)四</h3> <b>3、《御史大夫李敏肃公世达传》(墓志铭澹园集)</b><br> <div> 注:焦竑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嘉、隆、万三朝士林领袖之一。所著《澹园集》记载《御史大夫李敏肅公世達傳》<br><br></div><div><b> 正文:</b>敏肃公,讳,世达;字:子成;号渐庵,晚更号:廓庵。关中泾阳人,生而颖异,日诵千言,自其髫年即具博大之器,卓荦之识,一时荐绅先生咸器之年。十二,督学使者殷公置高等补博士弟子员寻为方伯杨恪愍公所知诸所崇礼备至西安守石州胡公甫,下车见而奇之,与为忘年之交,当是时巳莹精大道,孔孟根宗,伊周事业,日在寤寐中尝梦谒“高皇帝帝授明珠,一命曰:善自珍之,异日当为国宝也”。<br>年十九,登嘉靖壬子贤书;丙辰,成进士,授户部主事;癸亥,调吏部考功司主事,巳调文选,以养病归;隆庆改元,起升稽勋员外郎;未几,调考功;戊辰,升本司郎中,调文选;丁曾大父忧三年,起升誊黄通政,给假回,起升南太仆卿。今上改元,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升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戊寅,以原官巡抚浙江,旋告病复,以原官起,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甲申,升南兵部右侍郎,改兵部,是岁升吏部左侍郎;丙戌,升南吏部尚书,改南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召为刑部尚书,改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壬辰、以六年满和太子少保;癸巳乞骸骨归,奉旨驰驿养□□□□□卒年六十有七讣□,上震悼久之,赐谕祭:谥敏肃。<br> 始公在户部监兑湖湘,旦暮竭心,计佐度支之急,前后入铨司佐,黜陟品藻人群,百不失一,会大计,当事者拱手听裁,即见斥者无不心服以去,时徐文贞公在柄地,而秉铨者为严文靖公,公与陆庄简公同为司属,得以摉扬侧陋荐进之,往往从田间跻华膴列卿贰铨局之公流,闻宇内前后所未有也,其开府山东,议班操、蠲积逋、减马价著,为挈令时蒋大爵,范儒以明经举安廷璞李遐龄以知印擢杨果赵蛟以都吏进而白东阿(东阿知县白栋)朱莱阳一挂吏议又力昭雪之,不以身格为轩轾,也胶□议起,公身履其地,相上宜权经费所为条析利害,甚具东上,不至劳民伤财为大役累公之功多矣。<br> 戊寅改抚浙江,不数月,公疏辞疾引退者,八年起,督漕河念□应□险恶,岁漂舳舻,无算为请,开越河,杀水势,列五款以上纲领节目犂然毕具,朞年而竣,比原估料价省费一万有奇。晋南太宰与海忠介公,意气相期,担荷国事所甄,叙群品如瞩眉睫大察,汰遣数百人,下逮舆台,无不悦服者,入为大司寇,章数十,上无非平允详慎务广,上好生之德,时上恶边臣伪增,首功怒至不可□公□于轻重之间,以定厥罪,而比附重辟,执不奉诏卒出,其人于必死之地,真回天力也,会密遣□校侦部,事公虑敝窦不可长,屡疏明非体乞亟罢去上改容谢乃巳权珰凭借威灵势张甚,在事诸臣莫敢谁何,公具疏先革其禁近,供事徐正罪以杜祸,原是又发宫闱,所未发之奸,而开廷臣所不敢开之口,巳御史职雄俊所抨击,无与抗者,往台长不甚有所甄别,公谓吏治日衰,民生寡遂,皆职此之繇,乃举回道,考察例行之斥韩介、刘瑜、黄正色辈五六人,台中始悚然,改观易虑一,以奉公为急,且申明宪典,传布天下,俾抚巡无得以问,餽相加遗,所荐下吏亦无得执贽及门,违者论如法,于时道路风清,苞苴弊绝,呜呼盛矣!<br> 公正以褆躬忠以狥国不难,以一人排群议,触忌讳,侃侃然,贞而不激,通而不随,宏而不疏,细而不窕,独断于是非襍遝之中,抗色于倾侧危疑之际。国事既济,身名亦全诚,可谓臣主相遭,千载一时也。<br> 论曰孔孟论学,莫急于知人,苏子瞻乃谓萧何知韩信非,有术而可学,何其谬也,李公胸怀洞达,无所不茹纳,即穷乡下吏,片长寸善或举以告公无不知者此岂得之性□□□□□相于四方,替罢谒见者,必问地方人才,客去随疏于籍故,朝廷索才如取之橐然,譬之良工构室,栋梁榱桷,小大毕获,诚储之素也,余见公数巨册人才,臧否良楛种种,皆具惜夫。<br> 未正冢卿之位,而公去然,其及于世者,亦岂微也哉。<br><b>4、简要释义</b><br> 敏肃公,忌讳:世达;字:子成。号渐庵,晚年更号:廓庵。关中地区泾阳人,生而聪颖异常,每天背诵千字,他幼年时就十分聪颖,有远见卓识,十二岁的时候,被督学使者殷公(应为时任陕西巡抚殷学,嘉靖二十二年出按陕西)录为高等补博士弟子员,其事迹被时任陕西督学副使、左参政(布政史之下)杨守谦(谥号:恪愍)所知,称赞不已,十,西安知府胡公甫(即胡汝辅,山西石州人,陕西通志卷二十二),到任后得知来见并认为他异于常人,两人成为忘年交。<br> 当时,日晶莹精灵大道,孔子、孟子根宗,伊周事业,一天李世达在睡梦中曾梦见拜见“高皇帝朱元璋”,皇帝授予明珠,谓之珍惜,有一天会成为国之宝也。<br> 十九岁,即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年)中举人;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嘉靖四十二年,(癸亥)调吏部考功司主事,巳调文选,以养病归。隆庆改元(1567年)起升稽勋员外郎;不久调任吏部考功司,隆庆二年(戊辰)升考功司郎中,调文选。<br> 丁曾大父忧三年,起升誊黄通政,给假回,起升南太仆卿。<br> 万历皇帝登基后,升李世达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不久升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万历六年1578年,(戊寅)以原官巡抚浙江。不久因病请假又以原官,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br>甲申日任南兵部右侍郎,改任兵部;这一年,升任吏部左侍郎;丙戌;升南吏部尚书,将南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召入任刑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院事,壬辰以六年满和太子少保,癸巳请求辞官归奉圣旨快马养。 口口口口口死时六十有七,讣告,万历皇帝震惊悼念很久,赐告祭:谥号:敏肃。<br> 开始他在户部管理湖南一带民生事务,早晚尽心,计算辅助度支的当务之急;前后入吏部任职,对考察升降品评官员、人才,万无一失,在大是大非的决断面前,当事者拱手听从裁断,即使被贬的人也没有不心悦诚服的离开,时值内阁首辅徐阶(徐文贞)掌握大权,严讷为吏部尚书,掌握任免官吏的权力,李世达与陆光祖同为其部属,这一时期大量的人得以发现、重用和升迁,听说是前所未有的。<br> 他在山东任巡抚期间主持军事训练、免除了拖欠的税款、降低了马匹的价格,并且提拔了一些有才能的官员。其中蒋大爵、范儒、安廷璞、李遐龄、杨果、赵蛟等人,都是在不同职位上得到提拔或重用,也为东阿知县白栋等一些官吏平反。李世达还亲自到胶州处理事务,仔细分析了经费使用的情况,并权衡了利弊,力求不给百姓带来负担,尽量避免大规模工程造成的劳民伤财。其政绩受到了肯定,为百姓和国家做了许多好事。<br> 戊寅改任浙江巡抚,不到几个月,上述皇帝称病引退,2年后,即万历八年,再次出任官职督漕河,兼凤阳巡抚。当时黄河泛滥南侵,淮安告紧,李世达建议修石堤捍城。宝应氾光湖风涛险恶,每年冲淹良田,李世达请示朝廷开越河以杀水势,施工方案计划安排井井有条、周密详尽,一年后,竣工比原估料价格节省费用一万有余。<br> 在南京吏部任职期间李世达和海瑞,意气相期,担负为朝廷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责,他们考察官员如同审示睫毛般的客观清楚,即使被罢免淘汰的数百人,削官为民也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他入朝担任刑部尚书,负责审理案件,他亲自所作的大要案件都体现了公平、谨慎和详尽的原则;他非常重视法律和人权尊严,对那些不按律例执行、擅自夸大的官员感到厌恶和愤怒。在判决时他能够准确地权衡案件的轻重,判定罪犯的罪行,而且他坚持自己的判断,即使面对皇帝不赞同的压力,也能够坚持己见,避免了将无辜的人置于死地,这显示了他非凡的能力和正直的品格。<br> 时逢皇帝安排人秘密派遣侦探调查一些事务、案件,李世达认为此举不光明正大,因此多次上疏,最终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李世达还通过改革措施,清除了一些依靠权力作恶的宦官,揭露了宫中的秘密,并且敢于在朝堂上公开直言进谏,让其他官员感到震惊。他强调了吏治的重要性,认为吏治的衰败和民生的凋敝都是因为官员的不作为,因此,他采取了措施,重新审视和考察官员,罢免了一些不称职的官员,如韩介、刘瑜、黄正色等人。他还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要求全国官员遵守法律,禁止贿赂和不正当的馈赠。这些措施带来了政治清明,消除了腐败。<br> 李世达在国家大事中坚持公正和忠诚的态度和行为,敢于坚持己见,不惧怕挑战多数意见,敢于触碰禁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他既坚持原则又不激进,既通达事理又不随波逐流,既宽宏大量又不失细致,既不轻率也不拘谨。在是非难辨和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他能够独立判断,保持立场坚定。让国家事务得到妥善处理,个人的名声也得以保全,深受皇帝支持,这种默契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br> 孔子和孟子认为了解人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苏轼认为萧何能够识别韩信的才能并非偶然,而是有方法可以学习的。李世达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一切,对人才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即使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小官员,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能发现并举荐,朝廷能够像取用囊中之物一样轻易地找到所需的人才,也就是因为李世达平时就注意积累和记录人才信息。自己曾见过李公记录的大量人才资料,其中对每个人都有详细的评价。<br> 李世达这样的人早逝十分可惜,因为他虽然没有获得更高的官职,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对国家来说是巨大的。<b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李世达人物故事</b></h1><div><br></div>1、幼时聪颖、年少得志。<br> <div> 据考,李世达出生于泾阳县一个普通商人家庭,祖上曾以经营狐皮为业,其祖父李柰,父亲李廷相,母王氏。世达排行第四,根据料载其生日为十二月二十七,以其19岁中举,24岁中进士,67岁卒的资料推算,其应生于嘉靖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即1534年1月1日。李世达少时聪颖,能够日诵千言。<br>十二岁的时候,李世达被督时任陕西巡抚的殷学(1501-1560),录为高等补博士弟子员,其事迹被时任陕西督学副使、左参政杨守谦(谥号:恪愍)所知,都大为称赞不已;西安知府胡公甫(即胡汝辅,山西石州人,陕西通志卷二十二),到任后得知来见并认为李世达异于常人,两人还成为忘年交。<br>据传,一天李世达在睡梦中曾梦见拜见明高皇帝朱元璋,皇帝授予明珠一颗,谓之珍惜,说有一天会成为大明国之宝也。事实也证明,李世达年少有为,19岁即中举人,24岁得丙辰科进士,后来曾与著名的海瑞共事,海瑞从其副,然而海瑞却要长李世达20岁,其35岁方中举。<br><br></div><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陕西巡抚殷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安知府胡汝甫</h3> 2、性情耿直、练达刚明。<br> <div> 近期,央视热播的一个电视连续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是改编自马伯庸先生同名小说的一部剧,据马老师本人定义书乃“历史剧本”,剧情中有李世达其人,但看评论之后很多人对李世达定性是一个比较事故的政治老手,有反面之意,我感觉和历史人物有点不对路,仔细查阅了马伯庸的原文,倒也没有具体出现过李世达的情节,也许是电视编剧后来加工的吧,并且剧中一些时间节点和李世达这个历史人物对不上。例如剧中的范渊说20年前曾和李世达一同办过案,据考明朝确有范渊其人,但卒于1512年,而李世达1534年才出生,两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因此,最起码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明显失实于史,并非马伯庸所说“历史剧本”。<br> 虽然本人对李世达人物的触摸仅限于些许古籍资料等,也许是不全面的,但以我之所见来刻画李世达这个人物,自感用“陕西楞娃”在描述李世达的性格特征应该是准确的。他性情耿直,能拉下脸,敢于直言,不仅在做都察院左都御史是这样,也不仅仅在皇帝面前敢于做一个直言的谏臣,在其他岗位上亦是如此。<br> 据史料记载李世达任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不久,就发现一件别人认为很平常的“怪事”,即驿递之后的腐败,并且这个事件所牵扯到的是孔子第六十三代孙孔尚贤。当时按照明朝廷惯例,衍圣公每年都要进京朝贡一次。孔家子孙,世代受孔子教诲,而这孔尚贤虽是孔子嫡系后代,但却不按孔子教诲行事,他利用朝贡的机会,为经商夹带私货,还在沿途朝贡的路上肆意扰民,地方官吏慎于衍圣公之威,无人敢加以干涉。李世达现场没给孔尚贤台阶下,进行了斥责,回去之后愤愤然地给张居正写了奏疏,先谈设立驿递的最初目的,再谈驿递的原貌丧失,最后谈了朝廷官员不加节制使用驿递造成的影响。<br> 最终万历九年皇帝下诏:“衍圣公孔尚贤岁贺入京,骚扰驿递诸不法事,下抚按勘覆上命且从宽,贷痛加省,改以后同三氏子孙,都着三年朝觐时入贺”,自从一年觐见改为三年期。孔尚贤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颁布了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其中明确了“克己秉公”“勿嗜利忘义”等家规。<br><br></div><div>3、执法严格、刚正不阿。<br><br></div><div> 李世达后入京任刑部尚书,执掌全国司法事务,其刚正不阿,执法严格。<br> 《明史李世达传》记载:浙江饥,或请令罪人出粟除罪。世达言:“法不可废,宁赦毋赎。赦则恩出于上,法犹存。赎则力出于下,人滋玩。”反映的是明代万历三年六月,浙江因海潮泛滥成灾,淹没人畜房屋无数。朝中大臣有人建议明神宗朱翊钧降旨令犯罪之人捐钱粮赎罪减刑。李世达表示强烈反对,上书表达了自己的法治思想,他指出:“法律不能亵渎,在这种情况下,宁可公开规范的赦免罪犯的罪行,也绝不能以钱粮赎罪。公开的、制度化的赦免既合乎“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传统,体现了朝廷的恩泽,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如果让罪犯出钱物赎刑期、赎罪行,让人认为是法律可以交易而来,力出于下,则玷渎了法律尊严,人们会不再畏惧、遵守法律”。<br>驸马都尉侯拱宸的仆人打死平民,李世达不仅依法治其罪,还请朝廷一并治侯拱宸管教不严之罪,侯因而被革职,命其在“国学”学习法律。中官张德将人打死,李世达没有因为张德是皇帝身边的人,而有丝毫徇情枉法,而是严格按照法律治了他的罪。<br> 李世达的法制理念不仅体现在执法严格、不徇私枉法、不畏权势方面,还体现在执法公平、公正方面。犯人焦文粲犯罪,但不至于判处死刑,但万历皇帝很恼怒他,非要将其置于死地不可,甚至万历觉得李世达过于“刻板”,将案件交于历任吏部尚书宋纁办理,但李世达依然坚持己见,并且面见宋纁要求按律法执行,因此冒犯了皇帝,皇帝当廷质问他,他用法律据理力争回答,不肯退让,这在皇权、人治思想盛行的封建社会,的确是一个罕见的法治案例。<br> 李世达在任期间,不断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要求全国官员遵守法律,禁止贿赂和不正当的馈赠,这些措施带来了政治清明,有效地减少了腐败。<br>李世达不仅执法严格,他还研究修订了许多法律不尽之处,相当于司法解释,使得明万历期间的律例得以更加完善,如他补充制定了“六凡”,例如在杀人案件中,补充了凡是子孙杀祖父母、父母者为加重情节;凡是伪造官府文印者一律问斩的加重情节。<br> 数百年之后,李世达主持修建的崇文塔依旧耸立于泾水之畔,其名深留于浩瀚史册之中,他是泾阳县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留名的杰出人物,在他的身上,既体现中国文人“尚文、修齐、治平”的抱负,展露出了为民请命,不惧威权的傲骨,还浸透着坚守法理的襟怀与思想,是陕西古代著名的法治人物之一,其法治思维理念有非常积极的一面。<br><br></div><div>4、清明勤勉、政绩斐人。<br> </div><div> 李世达出身布衣,要说学识也并非顶尖,例如其中丙辰年会试八十五名,廷试是三甲第二百零二名,当年廷试三甲只取了二百零三名,李世达在其母的墓志铭中也提到:“世达已故丙辰对策切实利害亡溢颂得末第末调”,但是他在从政路上屡获升迁,备受皇帝和朝廷重视,在南京吏部任侍郎期间,与陆光祖一并备受尚书严讷所倚重,言无不听、计无不从;后再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不仅成为二品大员,更手握实权、职任极重。据史料载:明成化以后,朝廷下旨令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参赞机务一职,此后形成定制,位列六部之首。后期,李世达执掌北京刑部和都察院,自不必多讲,也是执掌生杀黜陟的核心权力。而相较之同科一甲之状元诸大绶也仅仅官至吏部右侍郎(正三品),探花金达官至国子监司业(从四品),应该说李世达是官场得意,分析其从政之路,我们会发现“勤政为民、正直无私”是他备受信任和器重的原因之一。<br> 在户部主事期间,李世达监兑湖湘,尽心竭力计算辅助度支的当务之急;在山东任巡抚期间,制定规章制度、清理赋税,并且率先垂范,事必躬亲,消减了许多劳民伤财之事。<br>万历八年,李世达再次总理河道,负责全国的水利工程,当时黄河泛滥南侵,淮安告紧,李世达建议修石堤防洪。明代淮扬之间的漕运称湖漕,由于沿湖风高浪激,湖堤屡修屡圮,民甚苦之,操舟者亦甚不便。当时流传着“不怕过江,就怕过湖”,时值宝应氾光湖风涛险恶,每年冲淹良田,李世达为民请命,请示朝廷开宝应越河以杀水势,他计划安排周密详尽,一年后工程竣工,运道不再经氾光湖,易湖漕为坦途,施工费用还比预算价格节省费用一万有余。万历皇帝赐名宝应越河“宏济河”,清代扬州学者刘文琪谓之此运河之大变革也。如今,这一水利工程至今还造福当地百姓。<br> 之后、李世达还担任南京太仆寺卿,主管两淮及江南马政,明朝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交通、战争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马,可以说“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李世达在此任上也是成绩显著。<br> 万历皇帝十分器重李世达,从几个细节可见一斑,一是“癸巳京察”之后,万历虽然偏向于内阁首辅王锡爵,迁怒于吏部,但只是追究了赵南星和孙鑨的责任,甚至李世达多次请辞而不许,最后一次因病请辞,皇帝还留下“痊可之日,抚按官具奏,起用”的后手棋,再者李世达病逝后,消息传至万历处,史记:“上震悼久之”。可见皇帝也是十分震惊和痛惜。<br>正如焦竑为记载《御史大夫李敏肅公世達傳》所总结李世达的为人特点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他既坚持原则又不激进,既通达事理又不随波逐流,既宽宏大量又不失细致,既不轻率也不拘谨,在是非难辨和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他能够独立判断,保持立场坚定。《明史》文昌政本评价李世达“七卿之任,盖其重矣、奉职勤虑,李世达尤其卓然者哉”。<br><br></div><div>5、知人善任,秉公澄汰。<br><br></div><div> 翻看李世达的从政经历,其在吏部从事人事方面的工作近10年,在通政使司、都察院从事纪检监察方面的工作时间更长达约18年,不仅知人善任,并且铁面无私,对无才疏的官员也毫不留情。<br> 李世达在吏部任职期间,对考察升降、品评官员、人才,万无一失,在大是大非决断面前,当事者拱手听从裁断,即使被贬的人也没有不心悦诚服的离开,时值内阁首辅徐阶(徐文贞)掌握大权,严讷时任吏部尚书,掌握任免官吏的权力,李世达与陆光祖同为其部属,李与陆的意见无不被严讷采纳,这一时期大量的人得以发现、重用和升迁,是前所未有的。明朝最著名的首辅张居正非常认可李世达,常与其通信交流探讨吏治。<br> 在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明朝以左为上,相当于中纪委书记)期间,严整吏治,为清明官场之风,还提出了“四项禁約”:即凡在京各部门的官员不许恶意陷害诬告地方官员;来京觐见、出差的地方官员不许营求打点;被审查撤职的官员不许诬陷留用官员;来京觐见、出差与京官不许相互馈赠、私下交际。<br> 也正是李世达的刚正无私,造成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癸巳京察”。明朝自弘治年间始,定京官六年一查,也称“京察” “内察” 。京官四品以上自己向皇帝述职,由皇帝定去留,五品以下则由吏部考察,实际负责人是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吏部考功司郎中。万历二十一年(1593),吏部尚书孙鑨、李世达主持,由吏部考功郎中赵南星协理癸巳年京察。这次京察,史称“秉公澄汰”“无所徇私”。无私到什么程度呢?孙鑨的外甥——吏部文选员外郎吕胤昌,首先就被贬斥;赵南星的姻亲也被贬斥,一时公论,为官不称职者贬黜殆尽。然而吏部将其结果不经王锡爵为首辅的内阁直接呈交皇帝,使内阁无法庇护其想要保护的一些人,激化了与内阁的矛盾,发生激烈的斗争。<br> 最终,万历皇帝听信内阁之言,但“板子”也只是象征性地打在孙、李之下的官员,贬降赵南星三级,孙鑨为赵南星等人辩解无罪未果,于是辞官;李世达则认为自己同孙鑨同掌京察,而赵南星却独被贬成为“替罪羊”,心中不忿,两次为赵南星辩解,不想激怒了万历皇帝,反而将赵南星贬为民。李世达愤而求辞,皇帝未准;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壬寅,1593年11月14日,李世达再次以病求辞,万历皇帝“卿有疾,准乘传(奉旨)回籍调理,痊可之日,抚按官具奏,起用”的批准,自此李世达告老还乡,未等再次启用,1599年李世达病逝家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世达母亲墓志铭</h3> 作者:张斌,毕业于武警工程大学,长期从事公安政法宣传工作,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咸新区作协会员、西咸新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全国非虚构文学大赛获二等奖,近年来,在《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公安》《陕西日报》等刊物发表纪实文学、论文、通讯300余篇。20余部纪实文学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一线》《天网》等栏目拍摄为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