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知天下事,凌聚九州魂——读曹晓凌《交公粮》探趣

雪之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近曹晓凌先生,缘于我2018年就读湖北省国画院首届中国画理论与实践高研班。他给人物组学员上课,我作为山水画学员旁听。他笔下的人物,憨厚、质朴,变线的脸谱韵长味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分画面摘录相关评论(原文每自然段都配图,因篇幅原因调整之,鉴谅): 题目《交公粮》,看似画面简单,其实思想沉重。这话题简约不简单,这故事久远耐久品。 亦是题目涵盖的玄机,中国封建社会实施井田制,始于商成熟于西周。集权者建立完整的田赋制度。正如俗话所云:“种田完粮,买卖当行。”农民成了光荣的纳税人。自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594年)按亩征税,始创初税亩,后陆续为春秋战国七雄效仿。这项制度,把过去只对公田纳税按十抽一的比例,进而增加到约十抽有二。其制度的严苛,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关联的。当时因铁器的广泛使用,除公田外的荒地得到大开垦,其新增的田亩与原先公田之田亩面积几乎等同。 初税亩的田赋制度建立,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所以说,税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分不开的。 言归正传。前者一白胡子老人,蹲在地上,双眼向前,右手抓着粮食,可见对谷物的热爱爱到骨子里。难怪有语云:“官出于民,民出于土。”这画面再加一句:“谷出于农”。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饮食生活的保障者。可见无农不稳,成了大家的不二共识。排队交公粮也是一道风景。交公粮,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对农业实施的田赋。国家提供粮田你种,你收割了通过交纳公粮,以完成对国家提供土地的回馈。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重墨下方,写有仿宋体榜书“粮”字。画面两人,一人静静地望着前方,面部表情沉着,既看不见喜乐,也不见悲哀。另一人,抽着自己滚的叶子烟,叭嚓,叭嚓,与日子比显得坚挺。 画面六人,三男三女。两根竹扁担占握显要位置,让画面来了个顶天立地。足见画家对农民的熟知,和对生活的悉心观察。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各行其是,其乐融融,等待之耐心,欲与天比高。左下一书包,五角星闪亮,男人低头沉思,女子抠着鼻子。细节之趣,悄然呈现。 七个人,不是竹林七贤。而是七个本分农民。他们密不透风地拥挤一块。一女子讲着见闻,大家听得入神。前面老人戴着帽子凝望前方,是想着回家时带点麸皮喂猪,还是惦记给孙子带几颗冰糖回家?毕竟上街到了公社,算是见了一回广,回家带点送什是必须的。 交公粮的场面丰富且多彩。除了完粮农民,粮食、板车、箩筐外,还来了赶热闹的修鞋师傅,叫花子赶酒,天天都有。既方便农民,又饱了荷包,真个爽歪歪。 哦,一针一线见功夫。春秋不老,岁月静好。生活中的故事随时发生,画家有双犀利的眼睛。生活不乏美感,只是缺少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爹爹手里好像拿着烟枪,另一只手往烟枪里装烟叶,妑妑紧紧挨着爹爹凑热闹,好一幅生动的夫妻公粮上交图。 黑与白的色彩,灰与红的渲染,人物精神面貌浑然映出。农民本色之容貌,在憨厚与纯朴,老实与滑稽中自然呈现。 窃窃私语?面带喜悦,劳动之余乐趣交融,也许他讲着一个诨打瘦猜的段子,让旁边的人悟出故事的别样深意,或道出些有趣联想,乡土俚语,一笑了之。 人们神情严肃,他们收敛了笑容,累吗?当然,交公粮既是出劳力,又是尽心情,表情挂在脸上,各自想着心事…… 老人一脸沧桑,透露出岁月风霜留下的痕迹,成熟的脸庞,也展示出坚忍与顽强,力量之美,自脸纹中形成。 这老人神情有些无奈?是生活之重的压迫,还是农活繁杂的重负,心事,从虚实相交的线条中溜跶出来。 相比之下,左前的老人则神情安定,左手扶膝,右手握着烟袋悠闲自得,难怪有语云:闲时一单烟,赛过活神仙。 这是我们已看过的画面,再看又有新发现,画面的墨韵,自线条中流淌。看似并不经意的点滴笔墨,怎样就蕴藏了那么生动的美感呢?除了画家的技法外,更多的是境界的高远与情怀。 图穷账见。老人与算盘,账簿与数据,一切的图腾,终于尘埃落定。农民交完公粮,还留下部分余额,是多么的心旷神怡。粮站的收购员,诚然代表着国家当家理事,水份,杂质的扣减一言九鼎,契约,公平原则下双方满意。 写到这里,并未完结。新时代旗帜下,现在农民不用交纳公粮,国家对农民种田反而有种植补贴。新农村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大变革,画家们的笔墨又有纵情倾注的新领地。 最后,祝愿曹晓凌老师笔下的中国画红遍中国,走向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雪韵小语】0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9.6.13. 雪之韵写于璞石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