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克沁

小叶聊旅游#2

<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已构思很久但一直不知从何入手,一是资料有限且不全面,二是积累知识浅薄,怕出错误,特别是历史,有许多观点和不同著述,而且许多历史并无实物印证,存在作者个人理解和推测成份其正误很难分辩,所以写历史是一件很慎慎的事。于是就一直拖了下来,不觉几个星期过了。周末抽空又翻了一会书,突然又萌生写下去的勇气,因为这个事一直撞击我的心,真是写错了也可商讨修改,其实写作实是不易,为一地存史的专业写作更为不易。无需点赞,有空点开看看即可,纯兴趣无门无派,错了仅代表个人立场,也无伤大雅有驳师面。 </p><p class="ql-block"> 写吐鲁番历史绕不开鲁克沁,而写鄯善历史也绕不开鲁克沁,一部西域史半部就在鲁克沁。不了解鲁克沁,谈吐鲁番历史就显得不全面。鲁克沁历史真很悠久,但要说其重要性,还须从窦固派关宠在鲁克沁屯田讲起,初期汉窦固任关宠为己校尉,屯田鲁克沁,己校尉是地方军政长官,统管地方军政要务,主要是保护一方陌姓安全。戊已校尉在当时西域是十分重要,汉朝皇帝也十分重视。但为何叫戊已校尉,其实戊已校尉的“戊己”,有其特定的军事和管理上的重要意义。“戊”是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中代表中央。同时,"戊已″也与方位有关,“戊”和“己”分别对应五行中的土和木,土在五行图中居中央,具有稳定和调节四方作用,木以土为生相辅相承,相依而存。“戊己”校尉的命名,反映出了其职责的重要性。驻地设在鲁克沁表明这里重要性,这也是汉朝继郑吉后在西域地区的又一个重要的军政机构,当时主要承担维护边疆人民安全、并负责管理屯田、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等重大任务。</p><p class="ql-block"> 西域是汉朝的西部疆土,是汉朝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一段。这里常驻居民,常被匈奴等一些游牧部落侵扰,抢掠,匈奴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民不聊生,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因而设立戊已校尉,正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沿途居民的安全,并通过屯田来保障粮食供应。同时,也为驻守边疆的军队提供源渊不断的后勤支持。戊己校尉主要是负责管理和监督这些屯田活动,设立戊己校尉,能够更好地对西域各城郭小国(部落)进行有效管理,这既便于巩固和维护祖国统一局面,又能给匈奴形成很好的威慑作用,还能更好地维护汉朝的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并扩大汉朝对西域周边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即便在魏晋十六国中原大乱之际,西域也一直处于中原王朝有效管辖之下,在历史轨道上稳步向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汉唐几百年间,吐鲁番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管理西域的政治中心,柳中城,高昌古城,交河古城在不同时期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它们是这块土地上的一颗颗明珠,一直闪耀着夺目的光茫,它们都在经营管理西域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 然而沧海桑田,历史延革,岁月只留给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一片废墟。这两个古城如今早已无人居住,其建筑已毀损无余,仅留部分残垣断壁在叙说着往日的辉煌,在文旅兴旺的时代,今天这两个已毁容的故城都已开辟为旅游点,供游人游玩,参观,哀叹!</p><p class="ql-block"> 但人们似乎漠视了柳中古城,这一曾在丝绸之路上,为保持丝路通畅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之城,英雄之城。当年关宠以区区百人死守柳中,在匈奴的轮翻激战下为国捐躯,柳中古城作为英雄城由此而成名,后来匈奴败北一蹶不阵,西域商路畅通,经济文化迅速繁荣,由三国到魏晋,由隋唐到宋元直到现今,柳中城变六种,鲁克尘,柳陈,鲁克察尔,鲁克齐穆,鲁陈等名,后又成鲁克沁,无论名字怎么变,但原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一直没变,其封王额敏郡王还曾为反分裂维护团结立下新功,受到当时大清乾隆皇帝的册封,再次刷新英雄之城的靓丽名片。历史无数次赋予柳中城光亮的名片,赋予柳中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英雄之城血肉饱满,过去,现在,未来,这座英雄之城将永远默默无闻地䇄立在火焰山南麓,见证历史沧海桑田,见证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一直坚守着这块美丽的土地,承载这块土地上勤劳的人民走向现代化,走向光辉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