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馆里忆流年

飞絮

<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物件则见证着一个地方,一段历史时期内的生产、生活变迁。</p><p class="ql-block"> 国庆节长假刚一结束,我便随调研组一行人员,走进了河间市行别营乡西文庄村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原博物馆始建于2015年,占地面积约240㎡,收藏文物分为20大类,约3000余件。开馆后,由于收集展品的脚步从未停歇,展品与日俱增,因此展馆面积严重不足,新增展品无法展出,在经过一段时间扩建后,新的博物馆占地面积约800m²,展品已万余件。</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展馆內,历史的厚重感便扑面而来。馆内的每一件展品前,都摆放着一个小小的提示牌,上面详细记录着展品的名称、捐赠人等信息。展厅里的物品无声地牵引着我徜徉在缓缓流动的历史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透过那些斑驳老旧的耙、耧、犁、杖,我似乎可以看见汗湿衣背的农人,在田地间辛苦劳作的身影。俯下身伸出双手,我轻抚那些形态各异的瓦罐、陶瓮,在它们身上,我好像看到年幼的我坐在奶奶的土炕上,睁大双眼看奶奶变戏法儿一样,从陶罐里拿出我爱吃的鸡蛋、零食、糖果。</p><p class="ql-block"> 远处一件“人”字型的鞋夹安静的矗立在墙角一隅,在众多的展品中,我之所以一眼就能注意到它,是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它应该算是母亲辛勤劳作中最忠实的帮手了。记忆里母亲经常把“鞋夹”放在两腿间纳鞋底儿,母亲左手扶住鞋底儿,右手拿着针锥把鞋底儿扎透,然后再用顶针顶住针鼻儿穿过线去,就这样,在线绳来来回回的“嗤嗤”声里,一双双鞋底儿在母亲的手里悄然成型,母亲的双手也被线绳勒出一道道血痕,磨出一个个老茧。</p><p class="ql-block"> 而躺在展柜里的那些印模,则成功地勾起了我记忆里最鲜活的画面。我是70后,小时候,我记得买一个印模需要几分钱,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印模并不值钱,但在那个物质和经济都相对匮乏的年代,家长手里哪有多余的零钱,去满足孩子对玩具的渴望。所以,那时的我们,通常都是拿自己手里的玩具和别的小朋友互换着玩儿。当看到别人手中有自己喜欢或没有见过的印模时,那份羡慕和眼馋是现在的孩子们理解不了的。于是,稍大一点的孩子就想出了自己制作印模的办法。虽然制作印模的过程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但当时这些用泥土制成的印模,却让我单调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父亲教我扣印模的那个场景,更是在我的记忆深处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着展柜里在明亮灯光下的那一枚枚古钱币,我仿佛又回到了学校宽大的操场上,颜色鲜艳的毽子在几个女孩子的脚下欢快地穿梭飞舞。而制作毽子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现如今摆在展柜里的铜钱。小时候的我们谁也不会想到,那些曾经被我们踢飞的古钱币,现在已变成身价不菲的展品供人欣赏,值得珍藏。虽然那时我们都没有去保存儿时做毽子的铜钱,但至少在当时,我们收获了用金钱都无法购买到的,那份童年专属的简单纯粹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印着“国营冰棍”的木箱,浸透着岁月痕迹的粮票、布票,不同时期的茶具、酒具,泛黄的报纸、地契、婚书、布告……大到花轿、马车、水车、织布机,小到一枚铜纽扣、烟斗、漏勺、油灯、针线菠萝……这些老物件儿,无一不向游客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时代地变迁,它们传承着时代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积淀。这些保留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儿,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它们不仅是对乡村生活和民俗文化传统的回忆,更是让人忆苦思甜抚今追昔,在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中记住从前、记住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馆里用老物件儿沉淀着旧时光,用旧时光温暖着新生活。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老物件儿已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了老一辈人珍贵的回忆,成了西文庄村人民生活变迁、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或许有人会说:历史的车轮总是前进的,这些被岁月淘汰下来的的东西,现如今看来都是“土”地掉渣的东西,而我们的生活追求的就是弃旧换新。可我觉得,西文庄的民俗博物馆,把乡土乡情做到“土”的有文化底蕴,“土”的有地方特色,“土”的有时代新意。正如西文庄村党总支书记所说: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让他们看到并了解我们先辈是怎样生产、生活的,是为了留住历史,启迪后人。而对于那些远在异地的游子来说,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更是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的美丽乡愁。</p><p class="ql-block"> 时间在参观的脚步声中悄然流逝,当我坐上车再次回望这座民俗博物馆时,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这句话的含义,而西文庄村民俗博物馆恰恰做到了以文化精品铸魂、育人,为发展乡村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