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紧靠着昆明市的翠湖,与“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为中国近代“三大讲武堂”。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它是“中国革命的熔炉”,中国杰出将领朱德、叶剑英等毕业于此。</p> <p class="ql-block"> 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出自这里(中国的朱德元帅;朝鲜的崔庸健;越南的武元甲),还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数十人,不愧为“将帅摇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叶剑英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翠湖公园内很多柳树,垂柳与碧水为其主要特色,故定名为“翠湖”,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云南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与翠湖相邻,正逢新生报到,暂停游客入校参观,进校打卡的愿意未能如愿。</p> <p class="ql-block"> 讲武堂旧址就在风景如画的翠湖边上</p> <p class="ql-block"> 1909年至1945年的办学历程:清代云南陆军讲武堂-民国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1945年停办。</p> <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设于1909年,晚清为编练新军,亟需新型军官,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要求“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刚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归来的腾冲人李根源出任讲武堂监督,后为校长。</p> <p class="ql-block"> 1911年10月,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师生在昆明发动起义,推翻清朝在云南的统治,成立“中华军都督府”,有力的支援“武昌起义”,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全国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12年,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并以该校师生为骨干组建了滇军,在随后的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学校也因此威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凤仙乘坐的马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护国军第三军总司令唐继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历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寝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药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书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实验室</p> <p class="ql-block"> 当时大多数军事教官都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的,训练基本搬用日本学校“尚武”的教学内容,教材大量采用日本士官学校《战术》,《筑城》等教材,学员以步兵训练为基础,兼学其他科目,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军官,就连后勤、辎重军官也能独立作战。</p> <p class="ql-block"> 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给予了人力,物力等全方面支持。</p> <p class="ql-block"> 1935年按黄埔军校系列,“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龙云兼主任。1945牟抗战结束后奉命停办。至此,学校共办22期,培养各类军事人才约9000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训:坚忍刻苦</p> <p class="ql-block"> 制作了七首军歌,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主题展,全面反映了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区作战及云南军民抗战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昆明讲武堂旧址的主体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前是大操场,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