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p><p class="ql-block">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北京,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p><p class="ql-block">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p><p class="ql-block">赵孟頫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p><p class="ql-block">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p><p class="ql-block">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p><p class="ql-block">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p><p class="ql-block">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p><p class="ql-block">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p><p class="ql-block">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p><p class="ql-block">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p><p class="ql-block">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p><p class="ql-block">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p><p class="ql-block">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何况《兰亭集序》是王右军(王羲之)满意的书法。</p><p class="ql-block">如果不停地学习,怎么会担心书法胜不过别人。”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p><p class="ql-block">赵孟頫书《留别沈王诗帖》出自朝鲜初期的《匪懈堂集古帖》。匪懈堂为朝鲜初期杰出书家李珞的斋号。李珞(1418 ——1453)字,清元,别署梅竹轩主、琅歼居士。</p><p class="ql-block">在《松雪斋文集》中录有这首诗,但中国一直没有这首诗的墨迹流传,是黄惇先生的韩国留学生传入中国。</p> <p class="ql-block">沈王即高丽国忠宣王——王璋,他身上有一半血统为蒙古人,其母即忽必烈之女安平公主(齐国大长公主),幼时很得外祖父忽必烈宠爱,沈王在辅佐仁宗登基后的第二年,将高丽国王的位置让给其长子王熹是为高丽忠肃王,自己却在中国大都构筑了万卷堂。此人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与赵孟頫等书画文人关系甚密。</p> <p class="ql-block">1319年4月25日,赵孟頫因夫人管道升脚气病严重危及生命,得仁宗恩准离大都南还故里,行前赵孟頫作《留别沈王》诗赠与沈王。诗中描写了两人的交游活动,以及离别时的真挚感情,诗稿墨迹在以后沈王东归时带回高丽。</p>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拙诗留别,驸马沈王阁下,赵孟頫再拜。珍重王门晚受知,一年长恨曳裾迟。分瓯共酌人参饮,临砌同看芍药枝。华屋焚香凝燕寝,画屏摘句写乌丝。吴船此日江南去,采尽蘋花有所思。</p><p class="ql-block">今天19点咱们学习的是赵孟頫的行书技巧赵孟頫的行书用笔温润圆劲,内藏筋骨,流美于外,笔画精到细腻,结字严谨简静,体态妍美</p><p class="ql-block">👍他的行书的书写意志是集百家之长,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所以行书基础教学最合适不过了</p><p class="ql-block">🌹相信通过学习咱们也会感受到了行书的行云流水畅快之感的💪</p> <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p><p class="ql-block">《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三希宝帖》现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p><p class="ql-block">《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现存此帖怀疑是唐代摹本,目前尚未定论。贴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现收藏于台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又传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行书3行,共22字。《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p><p class="ql-block">《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p> <p class="ql-block">《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p><p class="ql-block">褚遂良在《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将其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p><p class="ql-block">“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王羲之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p><p class="ql-block">王羲之的《乐毅论》以其笔势精妙、结构严谨、气韵生动而著称。字体端庄秀丽,笔画圆润而富有弹性,结构平稳而不失灵动,是学习小楷书法的典范。</p><p class="ql-block">《乐毅论》在书法艺术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精湛技艺,也标志着楷书艺术从汉魏时期的古朴风格发展到更加成熟和完善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出师颂》是古代流传的一幅章草体书法作品。原文作者是东汉史岑,书法作者存疑,据传为西晋索靖书。此作是存世书法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古章草书作之一,书法笔势险峻,字体古朴简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2003年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业界轩然大波。故宫博物院以巨资购回。</p><p class="ql-block">索靖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宣和书谱》记载,索靖少年时就有出群之才。索靖书法以章草名动一时,其书法“如风乎举,鸷鸟乍飞,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十分地险峻遒劲,索靖在中国书法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史评其书法“与羲(王羲之)、献(王献之)相先后也”,而《出师颂》是其硕果仅存的孤品。</p> <p class="ql-block">褚遂良(西元五九五~六五八年)字登善,钱唐(杭州)人,少时博涉史,尤擅长隶书,甚得到当时书法名家欧阳询的称赞。由魏徵推荐与唐太宗讨论书法。太宗致力购求王羲之的书迹,从四方送来的古书法,都由褚遂良辨别伪,并整理成《右军书目》。褚氏书法,少学虞世南,长则学锺繇,更曾致力学习王羲之。褚遂良的书法,字的笔划瘦;运笔过程,一划之间,有粗有细,字的姿态,有种翩翩自得,秀丽美妙,使人如面对一位一尘不染,清净绝俗的高士。</p><p class="ql-block">褚遂良《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藏台湾故宫博物馆。《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p><p class="ql-block">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千钧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p> <p class="ql-block">《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 或777 年)创作的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自叙帖》内容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画沙,纵横斜直,无往不收。</p><p class="ql-block">《自叙帖》用笔十分灵活,具有八面出锋的用笔特征。用笔以中锋为主,行笔迅疾。尤其要重视、体会用腕,在其转折和圆圈处才可体会每节的发力。在书写时尤其要注意快慢节奏,避免一个速度写到底。而在创作时也应考虑章法,将手卷的章法直接移植到立轴上显然是行不通的,大小穿插尤需用心。在气势上把握连绵的草势更是难度不小。</p><p class="ql-block">《自叙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在书法艺术领域影响深远,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对于习草者来说,更是无法绕开的学习范本。</p> <p class="ql-block">李阳冰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尤其以篆书闻名于世。他与秦朝的李斯并称“二李”,被誉为继李斯之后小篆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李阳冰的书法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篆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滑台新驿记》是李阳冰的重要篆书作品之一,原碑立于唐代滑州(今河南省滑县)的滑台驿。滑台驿在唐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安史之乱中驿舍被毁,后由滑州刺史李勉重建。《滑台新驿记》碑文由李勉撰写,李阳冰书丹,刻石立于新驿馆内。碑文记载了滑台驿的重要性以及重建新驿的过程和意义。</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原碑在宋代尚完好存在,但后来在战乱中遗失。现存的拓本极为稀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藏的《滑台新驿记》为原碑的宋拓孤本,是此碑最早的拓本。这个拓本共312字,其中前144字自原石拓出,后168字是缺叶后以墨补钩而成。</p><p class="ql-block">《滑台新驿记》的书法线条绵里藏针,骨肉停匀,笔法圆转淳劲,结体古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欧阳修在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和庆历二年(1042年)两次来滑州任职时,亲眼看到了此碑,并在他的《集古录》中作了详细著录。宋代另一位金石学家赵明诚也在《金石录》中对此碑作了记述和考证。</p> <p class="ql-block">《秾芳诗帖》是北宋皇帝赵佶(宋徽宗)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瘦金体”著称,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瘦金体:宋徽宗自创的书法风格,笔画细瘦,转折处锋利,整体结构潇洒而劲健。</p><p class="ql-block">每行二字,共20行,字迹大而清晰,显示出宋徽宗书法的精深功力。笔致劲健,银钩铁画,豪气跃然,具有鲜明的个性。</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p><p class="ql-block">《秾芳诗帖》不仅是宋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其书法结体潇洒,笔致劲健,显示出宋徽宗在书法上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称其“宣和书画,超轶千古。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这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p> <p class="ql-block">《前后赤壁赋》又称《赤壁二赋帖》,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于元大德五年(1301)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此帖是应友人之约而书,为纸本册页,全帖共书八十一行,其中《赤壁赋》四十六行、《后赤壁赋》三十二行,署款三行,并有苏轼像于帖首。在此二赋中,原文作者苏轼凭吊古迹,抒发了对江山风物的热爱与旷达的心胸,但是也有对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p><p class="ql-block">《前后赤壁赋》中前后二赋为赵孟頫同时所书,风格却略有不同,但该帖总体上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p><p class="ql-block">《前后赤壁赋》为广大行书书法爱好者所推崇,是当代热门法帖,被誉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p><p class="ql-block">《前后赤壁赋》于元大德五年(1301)成书后,赠作者友人“明远”,按作品题跋内容可知,其后又经元代唐棣、班惟志等人鉴藏,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宋亡,归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任兵部郎中,后官至翰林学士,封魏国公,谥文敏。是元代成就最高的书画家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画作“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文人画新画风。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前后赤壁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归去来辞》、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谢幼舆匠壑图》、《秋郊饮马图》、《浴马图》、《人骑图》等。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p> <p class="ql-block">张瑞图(1570年-1644年),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平等居士等;汉族,明代画家,晋江二十七都下行乡(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下行乡)人。</p><p class="ql-block">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p><p class="ql-block">“张瑞图之草书,用笔爽利,造型别致,但不耐寻味。”</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对张瑞图的《草书后赤壁赋》评价极高,被认为是明代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张瑞图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张瑞图的《草书后赤壁赋》被历代收藏家所珍视,并且作为书法学习的范本被广泛传阅和临摹。</p> <p class="ql-block">沈度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尤其以其楷书作品闻名,其书风被称为“馆阁体”。《敬斋箴册》是沈度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体现了馆阁体书法的特点:工整、规范、秀美。</p><p class="ql-block">《敬斋箴册》创作于1418年(明永乐十六年),当时沈度52岁。作品以楷书书写,笔力遒劲,气格超迈,字形端正严谨,行列齐整,体现出了沈度书法的精致与雅致。</p><p class="ql-block">馆阁体书法强调的是规整和统一,其特点是“方、齐、光、乌”,即字形端庄方正、行列整齐、笔画圆润光洁、墨色乌黑凝重。</p><p class="ql-block">《敬斋箴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成就,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体现了儒家的道德和礼仪。</p><p class="ql-block">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馆阁体书法的典型代表和最高水准的展现。</p> 中华古今中外行书名帖大全 <p class="ql-block">《兰亭序》创作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是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一次文人雅集中即兴创作的序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p><p class="ql-block">《兰亭序》笔法流畅,点画圆润,如同行云流水,充满节奏感和动态美。字体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单字与整体布局和谐统一,展现出自然的美感。整篇作品洋溢着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气息,笔势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p><p class="ql-block">《兰亭序》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书法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对象。</p><p class="ql-block">《兰亭序》有多个摹本和刻本流传,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著名,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兰亭序》不仅是一部书法作品,也体现了王羲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其文辞优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去世后,《祭侄文稿》成为中国历代书法家、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祭侄文稿》曾被北宋内府收藏,元朝人张晏、鲜于枢,明朝人吴廷,清朝人徐乾学、王鸿绪也先后收藏过。后来,《祭侄文稿》被送入清宫,珍藏在内府里。《祭侄文稿》上面钤满了中国历代收藏家的收藏印章和题写的跋文,是一件传承有序的颜真卿真墨宝。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宫众多的珍贵文物一起,被国民党政府带到了中国台湾,至今一直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书法碑刻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裴将军诗》、《争座位帖》等。墨迹作品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自书告身》帖等</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p><p class="ql-block">《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p><p class="ql-block">苏轼的笔法自由奔放,不拘泥于形式,体现了他“我书意造本无法”的书法理念。字体大小错落有致,从细小逐渐过渡到粗大,展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情感释放。</p> <p class="ql-block">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宝。被誉为“天下第四行书”。</p><p class="ql-block">《伯远帖》是成熟的行书作品,风格古逸洒脱,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笔画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疏朗飘逸。结字近扁方,略带横势,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章法布局灵动,字形态势顺其自然,通篇和谐,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p><p class="ql-block">《伯远帖》不仅是王珣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其书法风格潇洒古淡,笔法遒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明代董其昌曾收藏此帖,并称赞其“晋人真迹唯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书。视大令不尤难觏也!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将《伯远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同珍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命名为“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p> <p class="ql-block">《韭花帖》是五代时期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行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五行书"。</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余。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p><p class="ql-block">《韭花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价值闻名于世。它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展现了杨凝式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帖用笔一丝不苟,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章法布局疏朗而又浑然一体,充满平和之气。</p><p class="ql-block">董其昌认为《韭花帖》略带行体,潇散有致。</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赞赏其笔迹遒放,每以欹侧取态,评者称为鲁公后一人。</p><p class="ql-block">《韭花帖》历经宋、元、明、清各朝,曾被多位文人墨客收藏并题跋。乾隆年间,此帖收入清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后因战乱流散,部分藏本下落不明。</p> <p class="ql-block">《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是由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蒙诏帖》计7行,27字。此帖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笔墨浓淡轻重有致,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在用笔方式上,有二王为代表的“一搨直下”,也有颜真卿为代表的“篆籀绞转”。《蒙诏帖》曾被世人誉为“天下第六行书”。</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p><p class="ql-block">《蒙诏帖》被认为是中国书法行书上的里程碑,虽风神稍逊,但仍可与李白的《上阳台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等相媲美,对后世特别是杨凝式及宋四家有较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张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季鹰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作品,有“天下第七行书”之称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张翰帖》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 ;该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 ;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方框内字残,现据《晋书》补)</p> <p class="ql-block">《张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季鹰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作品,有“天下第七行书”之称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张翰帖》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 ;该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 ;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方框内字残,现据《晋书》补)</p> <p class="ql-block">《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p><p class="ql-block">《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p><p class="ql-block">此卷《蜀素帖》的最大的价值是,它作为米芾传世真迹而存在,而且因为丝织品吸水性弱,而米芾用笔又快,所以线条显得枯渴自然,最能体现米芾“刷”字的意味。这使得在现当代的书法作品研究中,它能作为区别真伪的权威参考,同时,也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这位“米颠”当年的风格与特点。</p> <p class="ql-block">土母帖》是北宋书法家李建中(945-1013)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天下第十大行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稳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咨。孙号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货却也。</p><p class="ql-block">《土母帖》是李建中晚年居住洛阳时所书,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其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对宋代书家有很深的影响。此帖笔致丰腴敦厚,结体凝重稳健,虽稍显拘谨,但已初合晋唐书风,对开启宋代书法有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土母帖》原为李建中《六帖卷》之一,明代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所藏。刻入《三希堂法帖》,经宋、元、明、清历代辗转流传。</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ZHUGELIANG </p><p class="ql-block">《远涉帖》相传为王羲之临摹诸葛亮所书,《远涉帖》作为孔明翰墨,自北宋现世后历来被奉若拱璧,《宣和书谱》卷十三《草书叙论》曰:自汉晋宋以还,以草书得名者为多,姑以流传于今者凡得六十五人以其世次之。汉得张芝,蜀得诸葛亮。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今御府所藏草书——《远涉帖》。</p> <p class="ql-block">曹操/CAOCAO</p><p class="ql-block">曹操所书《衮雪》——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书体为汉隶大字。</p><p class="ql-block">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径35~46厘米。现为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从书法艺术上来评判,“衮”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安逸静谧,则有静态质感,形神兼具,寄寓了书家拨乱反正的雄心与豪情。</p><p class="ql-block">其书法正展示出与《曹全碑》同时代的“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风格特征外,具有楷书方正的笔意,更显出少有的一种雄浑遒劲;动静有致的浩然英雄之气!</p> <p class="ql-block">张飞/ZHANGFEI </p><p class="ql-block">《八濛山铭》(传)拓本三种(后两种疑为清代、民国伪刻)</p><p class="ql-block">大约也在明代,四川流江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所谓《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等书早有记载。</p><p class="ql-block">这个铭文是:“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于八蒙,立马勒铭。”</p> <p class="ql-block"> 《行书实用结构图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