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识字委员”丁目迪:</p><p class="ql-block">使命重在担当 实干成就辉煌</p><p class="ql-block">文/王聪 图/李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03-09期27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丁目迪在小组讨论会场。 ▲丁目迪向藏族学校学生捐赠书包。</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丁目迪在小组讨论会场。</p><p class="ql-block">———从荣获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到荣获“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再到荣获“全国民族地区杰出青年”,再到被聘任为两所中小学的名誉校长,很难有人相信,这30多项“重量级”荣誉是一名“不识字”的政协委员所获得的。这些荣誉的背后,记录的是他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品格和悲天悯人、使命担当的情怀。</p><p class="ql-block">———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丁目迪,既有早年失学、生意落败等苦难历程,也有兴办教育、助力贫困、发展经济、出国争光、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等辉煌事迹。日前,一部以他的传奇经历为蓝本,全面展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回、藏、汉等民族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共同追逐梦想的院线电影《甘南情》正在紧张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p><p class="ql-block">———从1985年第一次出国到沙特探亲,到现在每年都要和国外的家人团聚。30多年来,丁目迪亲身感受了华侨家庭的国际地位变化。“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是丁目迪的心声。“哥哥的事迹能拍成电影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也是沙特华人的骄傲!希望电影的上映能进一步加强中沙两国之间的友谊!”今年春节期间,电影《甘南情》在沙特取景拍摄,丁目迪的弟弟布拉欣博士兴奋地说。</p><p class="ql-block">■■■苦痛经历让他勇于担当</p><p class="ql-block">在委员驻地见到丁目迪时,他正在细心整理个人提案,有关甘南草原生态治理的、促进藏区旅游业发展的等等。这些最初由丁目迪提出的个人提案,到最后提交会议时,都会变成委员们的联名提案。这一届他提交的所有提案都是如此,并且每一件提案的联名页都被签得满满当当。因为他相信,人多力量大;他更相信,和别人交流沟通提案的过程,就是争取别人理解支持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实干和担当,是丁目迪身上两个显著的标签。认识丁目迪,是他成为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后。对他产生好奇和深入了解的想法,却和另一个人———阿敏生物总裁苏翰有关。</p><p class="ql-block">作为丁目迪的同乡,成绩优异的苏翰上学时因家庭困难,曾多次接受丁目迪的资助。研究生毕业工作数年后,苏翰决定自己创业。</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在上海创业遇到了困难,向曾经资助过我上学的丁目迪委员电话寻求帮助,他当时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就答应了,让我第二天到北京取钱,那真是一种绝境逢生的感觉。”事隔多年,谈起当年丁目迪对他的无私资助时,七尺男儿苏翰禁不住泪奔。</p><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是苏翰的眼泪让笔者开始重新审视丁目迪委员。“关注民生是政协委员的使命之一,我的童年多灾多难,现在社会这么好,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才没有辜负政协委员这个称呼。”丁目迪的这份担当让笔者对他更增加了一份敬重。</p><p class="ql-block">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发生在丁目迪委员身上的悲苦,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但丁目迪百折不挠、勇于实干的精神,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对丁目迪委员了解的深入,他的传奇人生故事开始像一幕幕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不断闪现———</p><p class="ql-block">丁目迪的童年是悲苦的,父亲在他尚未出生时就远走他国,他和哥哥由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养大,直到今天他还是大字不识几个。十多岁时离开家乡,最终流落到甘南玛曲草原,被一名好心的藏族阿妈收养。在藏族阿妈家里,丁目迪和藏族兄弟同住一屋,一起在草原上牧马放歌,才开始度过了一段正常人的日子。此时,丁目迪的经商天赋开始闪现,他借钱从西藏到甘南往返贩卖牛羊,丁目迪从一名普通青年慢慢变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日子也开始逐步好起来。</p><p class="ql-block">坎坷的人生经历给了丁目迪许多重要的启迪,在后来的漫漫人生道路中,成了他的指路灯塔。1985年,他随国家代表团来到沙特,在一座大桥下和日思夜想却从出生就不曾谋面的父亲见面。那一刻,父子两人紧紧拥在一起,任眼泪肆意流淌。依靠党的好政策,在父亲的帮助下,丁目迪开始走出国门、兴办企业,大展人生宏图。</p><p class="ql-block">1986年,鉴于丁目迪在中沙民间交往中做出的独特贡献,有关部门推荐他为甘肃省政协委员。此时,他才年仅26岁。从此,丁目迪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他从个人创业致富的圈子里跳出来,不辞辛劳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p><p class="ql-block">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丁目迪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品学兼优,但因家庭困难而无法上学的孩子身上。自己的人生经历使丁目迪深深感受到,不读书,穷根就难除。在甘肃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丁目迪提出想为县里申请一所中学,要让县里所有孩子都有学上的想法,让参加会议的省领导开始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其后多年,丁目迪把大量时间花在兴办教育上。1992年,在丁目迪的积极呼吁和全力奔走下,临潭县回民中学创立。之后不久,他又积极协助政府创办了合作藏族中学,以报答父老乡亲们在自己困难时的养育之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临潭县回民中学的名誉校长,他每年都要资助回民中学品学兼优的藏、汉、回族学生各十名,他的博大胸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p><p class="ql-block">翻看过去多年获得的县、州、省各级“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以及两所中小学名誉校长等一系列荣誉,丁目迪无比欣慰。他认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只有抓好了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p><p class="ql-block">■■■践行使命让他赢得尊重</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丁目迪不辞辛劳,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积极为地方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及各项社会事业争取项目、资金,力求为养育他的家乡尽心尽力。</p><p class="ql-block">1988年,他多方奔走,到北京争取到200万元资金,挖掘两口机井,开启了临潭县城的饮水工程。2000年,由丁目迪牵头联络,投资9981万元的临潭县历史上最大的水电站兴建运营,一举解决了全县的用电难题,也使临潭县的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再后来丁目迪积极奔走游说争取立项冶力关旅游项目,打造了甘南州第一个4A级风景区。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丁目迪带头捐款,并配合兰州伊斯兰教协会募得善款110多万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他又带头捐款,并不畏艰险深入灾区一线参与抢险救灾,充分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2012年2月,甘肃省展开全省40万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双联”行动,吹响了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号角。省政协积极助力“一号工程”,向全省万余名政协委员发出了“委员助推‘双联’行动”的号召。</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兼省政协委员,丁目迪积极投身“双联”行动,为帮扶村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而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在他帮扶的三户贫困户中,有两户汉民一户回民,丁目迪对大家一视同仁,倾心倾力帮助他们改善住房,发展产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他的“双联”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p><p class="ql-block">“你们真想了解我的全部,就应该到我乞讨时曾经住过的桥洞看看。”2015年6月,甘肃省电视台等几家媒体相约去采访丁目迪的扶贫故事时,他提议说。记者们决定重走当年丁目迪的乞讨之路,全面了解“不识字委员”的心路历程。这一走不要紧,丁目迪特殊身世、幼年失学、跌宕起伏的生意、捐资助学、助力家乡发展、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作出贡献等故事都被挖掘了出来,让采访记者们深受教育和感动。回到兰州后,原本计划几分钟的采访变成了20多分钟的个人专题,有人写电影剧本,还有人联系电影导演……很快,以丁目迪传奇人生为故事蓝本的院线电影《甘南情》剧本出炉,并召开了研讨会。大家达成共识,应以丁目迪的事迹为线索,打造一部含有丰富民族特色、处处充满正能量主旋律的电影作品。日前,该电影已经完成了冬季拍摄和国外部分拍摄工作,只等今年甘南草原绿草如茵时,完成夏季部分的拍摄即可杀青。“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与中国的家人长期隔绝。哥哥小时候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善良的人们救了他,汉、藏、回等各民族群众对哥哥成长的关心,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院线电影《甘南情》在沙特拍摄时,负责接待的丁目迪的妹妹素德教授激动地说。</p><p class="ql-block">实际生活中,丁目迪为人很低调,不论对谁,他都很实诚,但个人从不乱花一分钱,手里始终拿着一个蓝布的会议文件袋。他不识字,才把所有人都当作老师;他讨过饭,在社会底层生活过,深知尊重他人尤其是尊重弱者的重要性。他30多年前就出国闯荡,随着近30年国家飞速发展和强大,华侨华人在海外地位的提升,让丁目迪感触最深。从26岁成为省政协委员至今,他用实干取得了非凡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也充分展示出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和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