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名胜白帝城</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位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口,扼东巴门户,控西楚之地,其势险天下,其形胜古今,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既是东望“䕫门天下雄”的绝佳位置,也是饱览长江三峡险峻之美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兵临赤甲,在此筑独,自号白帝,始为白帝城。为纪念公孙述,当地百姓便在白帝城中白帝山上建白帝庙。</p><p class="ql-block"> 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兴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兵败退守白帝城。公元223年,刘备临终之际,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于诸葛亮,成就了明君良臣千古佳话。</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不仅是金戈铁马之地,还是重要的文化遗址。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文化叠压丰富而自成序列。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历代文化名人游历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白帝城又享有“诗城”美誉。诗仙李白一曲“朝辞白帝彩云间”千古流传,使白帝城更加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公孙跃马,刘备托孤,历史沧桑,斗转星移。明代中期,白帝庙改祀蜀汉君臣,奠定了今日之格局。庙内现存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东西碑林等明清建筑,以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明代塑像,概括了白帝城风云变换的历史风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翟塘峡,全长八公里,江面狭窄,两岸如削,岩壁高耸,被誉为“山水画廊”,是长江三峡最短、最窄、景色最为雄奇险峻之处,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夔门天下雄”之气势磅礴的奇特景观。白帝城·瞿塘峡</span></p><p class="ql-block"> 高峡出平湖,白帝更诗意。目前,白帝城已成为国家AAAAA级量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帝城这颗嵌在长江三峡的璀璨明珠,耀眼夺目,光耀千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庆奉节县白帝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紫阳村,地处瞿塘峡西口长江以北的山地上,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20世纪70年代以来,奉节县文管所、四川省考古所、吉林大学考古系、中山大学、荆州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对白帝城遗址开展了10余次考古工作。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围绕三峡工程文物保护,以白帝城遗址为重点,开展了多年山城防御体系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先后发现了六朝时期城址遗迹、唐代夔州城、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城墙、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子阳城遗址等,完成勘探面积约25000平方米,发掘面积3090平方米,清理遗迹20处,出土器物标本430余件(套)。</p><p class="ql-block"> 南宋白帝城遗址平面近“马”形,分布于鸡公山、马岭、白帝山“两山夹一岭”范围内,由白帝城、下关城(马岭夹城)、瞿塘关、子阳城组成,白帝城城墙围合长度近7000米,南宋城墙约3900米,为夯土石结构,在城内发现了内城、城门、马面、马道、高台基建筑群等。白帝城遗址历年发掘布方图显示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依山傍水,凭高控深,是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揭露遗迹以南宋城防设施为主,包括城墙6处、城门2处、房址2处、敌台1处、兵器埋藏坑1处、排水沟4处、道路1处,此外,还有明清时期道路、墙体、护坡墙基各1处。遗物包括陶、瓷、铜、铁、石、骨、琉璃诸类,器物类型多样,时代涵盖汉至六朝、南宋、明清各个时期,尤以南宋时期的各类兵器较为丰富,包括铁雷、铁箭镞、铁矛、铁、铁兵器构件、铜弩机、硼石等。</p><p class="ql-block"> 考古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白帝城大遗址的空间格局,系“连环城”、“城中城”、“城外城”的布局,体现出了山地城池独特的防御特征;掌握了子阳城遗址文物遗存的现状、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厘清了子阳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始建于东汉,南宋逐年修建、拓展而成,1278年降元后废弃,明清时期再次沿用,汉代遗存的发现为探索赤岬城的分布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揭露了一批以城墙、城门、敌台、兵器埋藏坑为代表的南宋城防设施,为这一时期山地城池的防御设施类型、城墙结构、城门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获取了宋蒙战争时期冷热兵器共存的实物证据,为研究南宋火药武器的应用、中国火药史及火器史均提供了重要依据;奠定了白帝城大遗址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翟塘峡</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除了是寻胜诗城的首选,她也是诗画三峡的代表。雄奇的山水、壮美的景观,筑成一道中华山水之门——夔门。夔门天下雄,成为长江三峡的标志,也是重庆市的新地标,最短、最险、最窄的8公里瞿塘峡,道不尽千年长江文明,诉不完万古峡江风情。清代大诗人张问陶诗云:“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大文豪郭沫若是这样感叹的:“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p><p class="ql-block">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之后,瞿塘峡景点的变化较大,南岸的凤凰饮泉、瞿塘峡摩崖石刻、孟良梯、倒吊和尚等都已被淹没;北岸的古栈道已大部分被淹而沉入水下,瞿塘峡口著名的滟预堆礁石已永沉江底,它可是最后一堆见证峡江千百年艰难航运史的礁石。</p><p class="ql-block">白帝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湖中绿岛,呈现出一幅高峡平湖的壮美图景。置身景区如临画中,但见高峡平湖碧波荡漾,仙岛琼阁绿树成荫,巍巍夔门傲视苍穹,湖岛成影、相映成趣,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变得更加旖旎动人,焕发出璀璨光芒,“三峡的起点在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这里,也是现在使用的第九套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备受中华儿女热捧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四度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山门</p><p class="ql-block"> 顺江边方向上走为白帝庙正大门,往左走悬棺厅、十贤堂、竹枝园及与“情”相关连的三生小叶榕树缘。</p> <p class="ql-block">白帝庙大门</p><p class="ql-block"> 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雕龙描凤,典雅华丽,颇具特色,建于清代,沿袭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门正中“白帝庙”三个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孟伉1957年题写,被选入《中华名區》。</p> <p class="ql-block">托孤堂</p> <p class="ql-block">白帝庙明良殿</p><p class="ql-block"> 明良殿最早供率的是白帝庙真正的主人白帝公孙述,取名为“公孙帝之祠”,公元1513年,四川巡抚林俊带兵平息反叛,毁掉公孙述塑像,改望马援、江神、土神,取名“三功祠”,公元1533年,巡抚朱廷立改“三功祠”为“义正祠”,祭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1557年,巡抚段锦又将“义正祠”改为“明良殿”,这种格局一直沿袭到现在。大厅正中悬挂蔡毓荣手书“汉代明良”四个字已选入《中华名匾》。</p> <p class="ql-block">刘备生平简介</p><p class="ql-block"> 刘备(161—223),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东汉远支皇族。幼贫,贩鞋织席为业。东汉末年,起兵讨伐黄巾起义军。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得诸葛亮辅佐,与东吴孙权联合大胜曹操于赤壁,得荆州五郡,后夺取益州和汉中。公元219年自立为汉中王。公元221年,于成都称帝,年号章武。史称“蜀汉”。次年伐东吴兵败,退守白帝城。不久染病,公元,诏命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赴白帝城嘱托后事,223年4月病逝。谥号昭烈帝。</p> <p class="ql-block">刘备白帝城【最后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刘备从公元222年闰六月兵败退驻白帝城,至次年四月病逝,在白帝城住了十个月。这是他的事业从顶峰跌入低谷后的十个月,是他一生奔波拼杀后栖息下来的十个月,是他生命走向终结的十个月。除人们最为熟知和讨论最多的托孤外,他还做了很多,想了很多,然而鲜有人详细论及。三国文化研究著名学者谭良啸先生检阅史籍,梳理出刘备在白帝城期间先后采取了诸多行动,为补救战败、稳定局势、为他死后的蜀国作了一系列安排。</p> <p class="ql-block">夔柚</p><p class="ql-block"> 《蜀志》权,“奥州之柚,虽扬州不能及也。”唐朝时夔柚被列为贡品,后来历代为御用之物。夔柚果皮呈淡黄色,其皮相当薄,拿在手中会有股浓郁果香扑鼻而来。其果肉鲜嫩溢香,风味独特又富含维生素,耐贮藏,还有“天然罐头”的美誉。1998年被重庆市评为“十大名柚”。</p> <p class="ql-block">黄葛树</p><p class="ql-block"> 别名黄桷树、大叶榕树、马尾榕、雀树,它在佛经里被称之为神圣的菩提树。旧时风俗,在我国西南一带,黄葛树只有在寺庙、公共场合才能种植,家庭很少种植。黄葛树属高大酱叶乔木,其寿命很长,百年以上大树几乎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文臣厅、武将厅 </p><p class="ql-block"> 夔龙,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腾云驾雾,栩栩如生,是古夔州文明的象征符号,和“白虎”一起是当年巴人顶礼膜拜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东西碑林</p> <p class="ql-block">白楼</p><p class="ql-block"> 这幢白楼是一幢西式建筑,最早建于1913年,陕军第一:师师长张销案部驻进 奉节时在此修建,当时因战事紧迫,没有完工。1918年,靖国联军豫军第一路司令兼全军总猪查长李魁元率部驻进奉节,将已经破烂不堪的白楼修好,把他父母接到上面居任。1926年,吴佩晋在河南战败,投奔四川军阀杨森,杨森安排他住在白楼,第二年春天离开,1995年,白帝城文物管理所本着以旧换旧的原则,外观保存原样,里面重新装修,现在是白帝城博物馆。2024.10.23 13:0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竹枝园</p><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乡土文化,1994年修建融诗词、书法、绘画、园林建筑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因碑上大部分是竹枝词,故名“竹枝园”。竹枝园的景点有:竹枝词碑林、三生缘、刘禹锡塑像等。</p> <p class="ql-block">三世緣</p><p class="ql-block"> 以竹枝园独木成林的小叶榕为载体,绘制两个人相识相爱、拜堂成亲、生子养子、白头偕老,每个人都期望的人生美好历程,展现一个“缘”。以石为“坚”,以树为“媒”,以桥为“线”,桥梁两端连接的是爱人的心,注定缘定三生永结同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竹枝园</p><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乡土文化,1994年修建融诗词、书法、绘画、园林建筑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因碑上大部分是竹枝词,故名“竹枝园”。竹枝园的景点有:竹枝词碑林、三生缘、刘禹锡塑像等</p> <p class="ql-block">竹枝园刘禹锡塑像</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被贬为郎州司马,后迁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在夔州编作的《竹枝词》尤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竹枝词</p><p class="ql-block"> 楊柳青清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p> <p class="ql-block">奉节白帝城十賢堂</p><p class="ql-block"> 据清光绪《奉节县志》载:奉节十贤堂为宋庆历时建,祀先贤仕蜀者。郡守王十朋有《十贤》诗并序。序曰:“初名岁寒堂,一名忠孝堂,祀屈原、诸葛亮、严挺之、杜甫、陆贽、韦昭范、白居易、柳镇、寇准、唐介十人,画像于堂中,外栽修竹。林栗有记。”岁月沧桑,“十贤”更替。到清代时,所祀十贤多“以文章勋业著者“。后人赞之:”千载以来贤哲萃,十人而已姓名香。丰功直比巴山峻,遗爱还佶蜀水长“。日久堂废。公元2012年,白帝城修葺,从奉节历代众多著名诗人中,遴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范成大、陆游、王十朋、傅作楫、张朝墉等十人建堂祀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轼(1037-1101)</p><p class="ql-block">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成大</p><p class="ql-block">(1126-1193)</p><p class="ql-block">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后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陆游(1125-1210)</p><p class="ql-block">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道五年(1169)任命为夔州通判,六年(1170)夏五月自山阴启程赴临安,十二月底到达夔州。官衔全称为左奉议郎,通判军事,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在夔州期间创作了60多首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傅作楫(1656-1721)</p><p class="ql-block">字济庵,号雪堂,奉节人。康熙丁卯举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文广选直隶良乡县知县,以军功保举御史,典试浙江,任主考。历升至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康熙五十六年(1717)蒙温旨还乡,著有《雪堂诗集》。</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772-846)</p><p class="ql-block">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唐贞元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间任左拾遗及赞善大夫。后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今九江)司马。官至刑部尚书。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元和十四年(819)赴忠州(今重庆忠县)任刺史,停夔州写下竹枝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䕫门观景台·夔门天下雄</p><p class="ql-block"> 中国最美在长江,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最美在夔门。夔门不仅是三峡的标志,1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也是重庆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夔门天下雄”的壮丽景色,走进10元人民币,特此打造了这个最佳观景平台。2024.10.23 13:31</p> <p class="ql-block">中国山水之门一一夔门</p><p class="ql-block"> 夔门: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中国山水之门一一夔门。</p> <p class="ql-block">长江三峡第一峡一一瞿塘峡,全长八公里,巍峨险峻,无限壮美。</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第五套十元人民市背面的图案景色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重庆奉节县白帝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紫阳村,地处瞿塘峡西口长江以北的山地上,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20世纪70年代以来,奉节县文管所、四川省考古所、吉林大学考古系、中山大学、荆州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对白帝城遗址开展了10余次考古工作。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围绕三峡工程文物保护,以白帝城遗址为重点,开展了多年山城防御体系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先后发现了六朝时期城址遗迹、唐代夔州城、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城墙、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子阳城遗址等,完成勘探面积约25000平方米,发掘面积3090平方米,清理遗迹20处,出土器物标本430余件(套)。</p><p class="ql-block"> 南宋白帝城遗址平面近“马”形,分布于鸡公山、马岭、白帝山“两山夹一岭”范围内,由白帝城、下关城(马岭夹城)、瞿塘关、子阳城组成,白帝城城墙围合长度近7000米,南宋城墙约3900米,为夯土石结构,在城内发现了内城、城门、马面、马道、高台基建筑群等。白帝城遗址历年发掘布方图显示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依山傍水,凭高控深,是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揭露遗迹以南宋城防设施为主,包括城墙6处、城门2处、房址2处、敌台1处、兵器埋藏坑1处、排水沟4处、道路1处,此外,还有明清时期道路、墙体、护坡墙基各1处。遗物包括陶、瓷、铜、铁、石、骨、琉璃诸类,器物类型多样,时代涵盖汉至六朝、南宋、明清各个时期,尤以南宋时期的各类兵器较为丰富,包括铁雷、铁箭镞、铁矛、铁、铁兵器构件、铜弩机、硼石等。</p><p class="ql-block"> 考古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白帝城大遗址的空间格局,系“连环城”、“城中城”、“城外城”的布局,体现出了山地城池独特的防御特征;掌握了子阳城遗址文物遗存的现状、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厘清了子阳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始建于东汉,南宋逐年修建、拓展而成,1278年降元后废弃,明清时期再次沿用,汉代遗存的发现为探索赤岬城的分布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揭露了一批以城墙、城门、敌台、兵器埋藏坑为代表的南宋城防设施,为这一时期山地城池的防御设施类型、城墙结构、城门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获取了宋蒙战争时期冷热兵器共存的实物证据,为研究南宋火药武器的应用、中国火药史及火器史均提供了重要依据;奠定了白帝城大遗址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瞿塘峡景区</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位于中华诗城重庆市奉节县,总面积4.7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因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筑城,自号“白帝”而得名;三国时期刘备兵败东吴后,将家事、国事托付给诸葛亮而闻名于世;唐、宋以来,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著名诗人在此留下大量优秀诗篇,因此,白帝城又称“诗城”。</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在西端入口后面。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这里不仅是金戈跃马之地,还是重要的文化遗址: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文化叠压丰富而自成序列。</p><p class="ql-block"> 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白帝城因而享有“诗城”美誉。诗仙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豪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一首首千古名诗,使白帝城更加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翟塘峡,全长八公里,江面狭窄,两岸如削,岩壁高耸,被誉为“山水画廊”,是长江三峡最短、最窄、景色最为雄奇险峻之处,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夔门天下雄”之气势磅礴的奇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景区于1978年首次对外开放,43年里,累计接待游客约2100万人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20年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翟塘峡</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除了是寻胜诗城的首选,她也是诗画三峡的代表。雄奇的山水、壮美的景观,筑成一道中华山水之门——夔门。夔门天下雄,成为长江三峡的标志,也是重庆市的新地标,最短、最险、最窄的8公里瞿塘峡,道不尽千年长江文明,诉不完万古峡江风情。清代大诗人张问陶诗云:“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大文豪郭沫若是这样感叹的:“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p><p class="ql-block">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之后,瞿塘峡景点的变化较大,南岸的凤凰饮泉、瞿塘峡摩崖石刻、孟良梯、倒吊和尚等都已被淹没;北岸的古栈道已大部分被淹而沉入水下,瞿塘峡口著名的滟预堆礁石已永沉江底,它可是最后一堆见证峡江千百年艰难航运史的礁石。</p><p class="ql-block">白帝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湖中绿岛,呈现出一幅高峡平湖的壮美图景。置身景区如临画中,但见高峡平湖碧波荡漾,仙岛琼阁绿树成荫,巍巍夔门傲视苍穹,湖岛成影、相映成趣,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变得更加旖旎动人,焕发出璀璨光芒,“三峡的起点在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这里,也是现在使用的第九套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备受中华儿女热捧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四度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悬棺厅</p><p class="ql-block"> 悬棺,故名思义,就是将死人的棺木葬在人迹罕至的悬崖裂缝之中。我国悬棺葬主要分布在川南珙县,闽赣武夷山,江西龙虎山以及长江三峡这一带。奉节悬棺分布在长江沿线和天坑地缝区域,大约都是葬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间,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具棺材是1971年从瞿塘峡北岸的风箱峡取下来的,据考证,葬的是西汉年间濮越人,灌越人是现在少数民族土家族的祖先,所以这悬棺葬最早可能是少数民族的一种葬俗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