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峡长江之巅

道不远人

<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奉节,古称夔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形势险要,历来是川东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三峡之巅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城以东约10多千米的位置,夔门之上,景区北起作坊槽,南眺白盐山,西望白帝诗城,东临巫山机场,地处长江三峡之首。三峡之巅景区因杜甫“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的诗句而得名。三峡之巅景区全程10千米,游览景点17处,包括天音神道、丹青崖、青云梯、彩云台等。登临三峡之巅,可将八千米长的瞿塘峡尽收眼底。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也是最为雄伟险峻的一个。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峡中江水波涛汹涌、奔腾呼啸。</p> <p class="ql-block">䕫门金猴</p><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1388米的徒步挑战</p><p class="ql-block">🚶‍♂️喜欢徒步的朋友们,今天一定要来看看三峡之巅!从重庆北站出发,搭乘高铁前往奉节,再乘坐大巴前往白帝城。门票价格不同,记得按需选择哦。特别提醒,今年高考的学子们凭准考证可以免门票呢!</p><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位于奉节瞿塘峡长江北岸的山顶,海拔高达1388米。站在山顶观景台,你可以俯瞰瞿塘峡全貌和夔门,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p><p class="ql-block">📸沿途有多个景点和拍照平台,前半程可以尽情合影,因为后半程可能就没精力啦。全程约10公里,走4公里后进入最具挑战的路段,完全是在山脊上行走。特别是那66道拐,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累到极致。坡度陡,道路窄,每走一百米就得歇好几次。但累归累,风景是真的美!巍峨高山、流动三峡,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诗仙李白的意境,随便一拍都是大片。快来挑战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景区夔乐桥</p><p class="ql-block"> 夔乐桥:彰六律,正五音之桥,是登顶感悟之路,体验五音弦桥。礼音之行,通夔乐彩桥,寻游山麓之巅,感怀夔乐美韵。该桥东连夔鼓广场,西跨火焰山,桥长55米(包括桥平台),桥宽,3.3米;桥高(承台以上)5.8米,底部桩承台5.5*6*2.3米,桥墩斜拉承台4.4*3.5*3.5米,为水磨钻岩石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系2020年3月动工,7月竣工。</p> <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风景图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夔门古象馆</p><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旅程的起点,夔门古象化石于1990年9月,在奉节县白帝乡瞿塘三队,被开挖蓄水池的村民偶然发现,在白帝城博物馆的及时抢救保护下,该古象化石被完整发掘出土。中国古人类学泰斗,九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亲笔为中国第一个展示长鼻动物的专馆——夔门古象馆题写了馆名。</p><p class="ql-block">夔门锁江铁柱</p><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的山形,就像一个坐立的桃子,所以奉节人又叫其桃子山,桃子山对面的山崖,就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瞿塘峡的“险”,自古成了兵家利用或争夺的关卡,名叫“铁锁关”,也称“铁索关”,两根锁江铁柱,是南宋夔州守将徐宗武于景定五年(1264年)设置,宋景定年间,北方蒙古忽必烈欲取蜀地,危急之中,夔州守将徐宗武在夔门白帝城东江边石盘上立铁柱两根,对面江南岸凿孔,设拦江锁七条,以防蒙古军船由夔门冲下。</p><p class="ql-block">锁江铁柱赤甲楼</p><p class="ql-block">赤甲楼修建于1995年,因位于赤甲山下而得名,是奉节三大名楼之一(另有七星楼,望江楼),“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句早已告诉我们,这里自古就是猿猴的家园。</p><p class="ql-block">赤甲楼丹青崖</p><p class="ql-block">1998年,一群著名画家,受国家重托,来夔门采风,完成第五套10元人民币的绘制,就在此处搭建画台,顶着日晒雨淋,经几月的艰辛,完成了重托,第五套10元人民币,在1999年,顺利发行,此后,此处就叫丹青崖了。</p><p class="ql-block">丹青崖磬石坡</p><p class="ql-block">在赤甲山上,有一道山坡,坡上布满了千奇百态的石头,山风呼啸而过,这些石头会发出美妙的音乐,得名磬石坡,传说,夔在创造八音的时候,原本没有打算创造“石音”,而是想创造“水音”,但因为水难以掌控,更别说是用到音乐上了,夔心中惊喜,又花了月余时光,终于创立了“石音”,就是指石头发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彩云台</p><p class="ql-block">彩云台是三峡之巅最大的观景平台,站在“彩云台”,就会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站在平台上,可以环视四周,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幅不同风格的图画。</p><p class="ql-block">彩云台天音神道</p><p class="ql-block">天音神道,原是一条隐藏在赤甲山山脊中的一条古道。现被建设成了一条直通三峡之巅的游客观光道路,全程488米,宽2.5米,道路两旁,设有各类与音乐文化元素相关的小品景观与游客互动体验,传说是音祖“夔[kuí]”在三峡之巅进行音乐创作时走过的道路,后来,诗圣杜甫也慕名登三峡之巅,在天音神道上观看瞿塘峡和白帝城,灵感迸发,不但写下了天下第一律诗《登高》,也作下了“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尘接素秋”的诗句。</p><p class="ql-block">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艺文</p><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景区有4000多年前的“乐正夔”,将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劳动的声音进行了艺术化,成就了庙堂雅乐,也成为了中国音乐的发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诗词</p><p class="ql-block">中国诗词的四个“第一”均产生于此地,李白的“天下第一快诗”《早发白帝城》、杜甫的“天下第一律诗”《登高》、刘禹锡的“天下第一情诗”《竹枝词二首·其一》、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景诗”《六言诗》,刘禹锡在夔州,于巴渝民歌的基础上开“竹枝词”新风。</p><p class="ql-block">“诗圣”杜甫,公元766年来到夔州,站在“三峡之巅”,放眼长江滚滚,创作写诗430余首,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夔生万山林,魂守高峡门。羡即后羹,舜之乐官,生在黄帝和尧舞禹时代,凭天赋音乐才能和江河石击、风啸雷吼、鸟叫鲁鸣之音创造了吹(石哨)、打(石鼓)、弹(竹琴)、唱(呐喊)“四乐之音”被帝王重用,成为音乐鼻祖。《尚书一虞书、益稷》有载:“戛击鸣球、樽拊、琴、瑟、以咏。”受神女之荐献身战鼓号令千军取胜和助禹治水有功被尊奉为菱神,化身为石,寄骨于峡巅,梦圆生姓为夔,死亦化夔的夙愿。图腾天生于巅峰石坝之上,大小十三块,排列酷似夔字笔画演变。成就了三峡上有神夔图腾,下有神女奇峰景观。多情多谜的象形化身,积淀着神秘的故事等您揭晓。</p><p class="ql-block">奉节白帝城</p><p class="ql-block">2024.10.23 10:1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乐鼻祖—夔</p><p class="ql-block"> 后夔,亦简称“夔”。为舜掌乐之官。</p><p class="ql-block"> 《文选-张衡》:“伯夷起而相仪,后夔坐而为工”,薛综注:“后夔,舜臣,掌乐之官”。中国古代最早的音乐家。</p><p class="ql-block"> 舜帝乐官:《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p><p class="ql-block"> 官至乐正《吕氏春秋·察传》记载……舞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p><p class="ql-block"> 乐正,为乐官之长。是商、周时期即有的官职称谓,负责司掌音乐声律和宫廷礼乐部门,即管理典礼乐队的最高长官。</p><p class="ql-block">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p><p class="ql-block"> 雅乐鼻祖:夔创作出雅乐的最高典范和代表性作品乐舞《大韶》,简称《韶》,又称《箫韶》、《九韶》、《九招》、《九辩》、《九歌》等等。</p><p class="ql-block"> 孔子在齐国欣赏完乐舞《韶》的演出后对此迷恋得如痴如醉,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尽美矣,又尽善矣。以至于“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如肉味”的赞叹!</p><p class="ql-block"> 夔创办了中华第一所音乐培训学校《大司乐》又名乐正,并担任校长和老师,东汉王充《论衡》载:“唐虞时,夔为大夫,性知音乐,调声悲善”。夔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就,被后世奉为雅乐鼻祖。</p><p class="ql-block">|奉节白帝城 2024.10.23 10:12</p> <p class="ql-block">仅有8公里长的瞿塘峡,为何是“长江第一险”?太佩服古人的胆识</p><p class="ql-block">虽说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仅有8公里,但其险峻与雄伟堪称“之最”。</p><p class="ql-block">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县境内,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夔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p><p class="ql-block">瞿塘峡究竟有多险?古人如此形容:“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p><p class="ql-block">其峡虽短,但位置之险要令人难以想象, 能“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p><p class="ql-block">不论是站在白帝城远观,还是矗立在三峡之巅俯瞰,瞿塘峡的险要环境令人情绪紧张,它散发着一股叫人感到心惊肉跳的不可抵抗的气息。</p><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上有三个地段最危险,第一险就是瞿塘峡(第二险是滟滪堆、第三险是长风沙)。长江上游的万千激流,裹挟着巨大力量,浩浩荡荡的来到这里。从巴蜀下行的船只,稍不注意就会触礁沉没。</p><p class="ql-block">在瞿塘峡两岸,有这两座高山对峙。左边名为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右边名为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p><p class="ql-block">杜甫还曾为此写过一首诗:“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p><p class="ql-block">据悉,也正是这首诗,后人依此打造出三峡之巅这个景区,并以此命名。如今,也是观赏瞿塘峡雄峻风光的绝佳位置之一。</p><p class="ql-block">当然,如果近距离感受瞿塘峡的壮阔风光,除了白帝城遥望、三峡之巅俯瞰,还不能错过“泛舟其间”,即坐船游览瞿塘峡。在进入峡内的那一刻,你会明显察觉到风浪之大。</p><p class="ql-block">长江辟此一门,浩荡东泻,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峡窄,惊险的体验感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站在船头,往往稍不注意就会被风浪扑了一个“全身湿”。</p><p class="ql-block">但这却是最能体验古人过瞿塘峡时的那种惊险。作为长江三峡的西大门,瞿塘峡的水深流急并不是胡乱形容,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尽管其程度远不如千百年前,却可想象当时之艰难。</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当看到瞿塘峡摩崖石刻、悬棺等古迹遗址时,更觉得不可思议。哪怕,这些就在眼前,依旧感到难以置信。不得不去佩服古人之智慧、之勇气、之谋略。难怪说,最险的地方往往有着罕见的风光。</p><p class="ql-block">瞿塘峡摩崖石刻主要位于瞿塘南岸白盐山西侧,在一片面积达千余米的大青石上,布满了自宋至近代的碑刻共十二幅。这些石刻均为阴刻,字体有楷、隶、草、篆等。但最让后人感到困惑的就是瞿塘峡悬棺究竟是如何安放上去的?</p><p class="ql-block">悬棺的踪迹并不算罕见,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都有发现。但它是怎样地被运置在崖壁之上的,仍是未解之谜。而在瞿塘峡发现的悬棺,更是令人好奇。</p><p class="ql-block">面对如此之险的瞿塘峡,我想,它最温柔的一面大概就是来自奉节脐橙的香气吧。秋天来游览瞿塘峡,还能在风浪中闻到阵阵香气。当地人在瞿塘峡两岸种植了许多脐橙,是重庆奉节的一大特色产品之一。</p><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要不就来这吧,开启一场又险又香的瞿塘峡之旅。</p> <p class="ql-block">秋雨注</p><p class="ql-block"> 要把漫漫苦旅写成一篇篇文章,每一篇都必须有一二个停驻点否则就有“流泛”之弊。但是,这一篇却成了例外,因为三峡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是险峻奔涌的流动体,很难让笔墨在何处稍稍滞留。</p><p class="ql-block"> 出乎意外,正是由于这篇文章,我受邀为三峡题写了两个石碑一是“三峡之巅”,二是“千古诗跡——“白帝城”。石碑镌刻得很精致,我的笔墨能以这种方式在那里停驻,日夜守护着神话般的美丽,真是莫大荣幸。</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新版《文化苦旅》</p><p class="ql-block">2024.10.23 10:22奉节白帝城</p> <p class="ql-block">长江之巅三峡云海</p> <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景区最佳观赏地点</p><p class="ql-block"> 在三峡之巅能观赏到云蒸雾绕,如梦如幻,犹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颇为壮观。低处的云雾会慢慢升起,而山巅主峰散发出来的云雾又慢慢地下降,上下的云雾汇集在一起,在山间、沟河里不停地流淌。恰似“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根随波漾。山巅古木气萧疏,何似…列画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