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惊世之奇

冬天里的春

<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冬天里的春</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1169019</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见过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独特风貌,参观了闻名世界的巴黎钢铁巨塔—埃菲尔铁塔,世界三大奇塔中,建造最早的为中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的释迦塔,俗称为应县木塔。这座承载着丰富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经历过多次战争和地震依然千年不倒的奇塔,一直似磁铁般吸引着我,让我心驰神往却未能如愿。2024年10月27日,我终于来到了佛宫寺,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应县木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进入应县便可看到高耸入云的神奇木塔。相对于应县木塔的赫赫有名,这座护塔千载的佛宫寺反而显得默默无闻。佛宫寺最初是辽代萧氏家族的家庙,后来成为皇家寺院。寺院布局严谨,中轴线突出,依次有牌坊、山门殿、释迦塔、大雄宝殿等建筑。钟鼓楼位于寺院前部东西两侧,与木塔相映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佛宫寺门牌坊是进入寺庙的主要通道,建于清代,建筑古色古香,四柱三门,飞檐高挑,斗拱重叠,楼头雕有瑞兽。阴阳两面均嵌有长2米、宽0.5米的匾额,正面为“浮图宝刹”,背面为“千仞玲珑”,两块匾额由康熙六年应州知州傅登荣所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穿过木牌坊,便见院内有一尊汉白玉的观音菩萨雕像,身姿飘逸,慈眉善目,传说与倡建木塔的萧太后神似。“大哉观世音,功德不思议。”宋代释慧远创作的《观音大士赞》,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观世音菩萨的伟大和崇高,强调了她的智慧和慈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音菩萨雕塑背后就是山门也即天王殿,山门为现代所建,设计独特,面阔五间,黛瓦红墙,单檐歇山顶,斗拱隔板上画有精美的图案。门楣上方悬挂“佛宫寺”的匾额,为时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门前有两只威武的石狮镇守山门,石狮雕刻精致。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塑像也为现代塑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王殿后便是镇寺宝塔—佛宫寺释迦塔,属于前塔后殿式布局,塔的后方就是大雄宝殿,为清代所建。大雄宝殿前有入院门,门楣上书“第一景”。殿内供奉五方佛,居中为大日如来,手结智拳印,身着袈裟,法相庄严。大雄宝殿两侧有配殿,右侧为地藏殿,地藏殿的对面是观音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应县木塔为佛宫寺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期间断断续续修造了近140年,完工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建塔至今9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被誉为“天下第一塔”。1961年,应县木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为五层六檐,但实际上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即每两层之间设有暗层。形状往上逐层递收,轮廓优美,檐角微微上翘,塔身图案精美。仰头向上看,木塔的塔尖即塔刹部分几乎不可见,便很自然地想起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应县木塔采用纯木结构,据说用了2600多吨木材,多达上万立方米,然而没有使用一颗铁钉或任何金属连接件,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联,通过斗拱、柱梁等木材之间的巧妙结合来支撑整个建筑,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应县木塔又被誉为“卯榫之冠”和“斗拱博物馆”。“矗矗栏杆面面迎,盘空万木费支撑。”明代诗人乔宇用“矗矗”二字形象的描绘了木塔的结构特点,一根木柱支撑着梁架,诗人也惊叹着这千年不倒的神话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木塔的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还能有效抗震。近千年来,应县木塔经历过40余次地震;1926年军阀混战,释迦塔中弹200余发,至今仍可见弹痕;1948年解放应县时,12发炮弹又击中释迦塔。这些自然灾害似乎对它毫无影响,那么多次的损伤,这座古塔仍巍然不动,堪称奇迹。诚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气势恢宏的应县木塔,悬挂着众多历史名人所书的牌匾,特别引人瞩目。资料显示木塔共有52块牌匾,其中“峻极神工”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永镇金城”中的“金城”指的是应州(今应县),‌作者是清光绪应州知州陆叙钊‌;“释迦塔”三个字由金代王瓛所书,王瓛是个七品官员,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此匾是木塔悬挂最早的牌匾,距今已830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灅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法象三千界,华戌五百年。”顾炎武《应州》这首诗描写了释迦塔的景象、塔内的佛法象征三千界以及华夏战争五百年的历史。应县木塔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木塔内部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两枚珍贵的佛牙舍利,体现了佛教文化的重要地位。塔内现存壁画约260米,大部分集中于一层内槽墙壁上,有辽代原作,也有经历代修补重新彩绘过或覆盖重画的,基本保存完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看到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像高11米,体态丰盈,面目端庄。其实塔内各层均塑佛像,内廊有扶梯可以登高,只是扶梯上“游客止步”几个大字挡住了我们。应县木塔由于过去不断积累的损坏,每年都在倾斜。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多次对木塔进行加固维修,为了确保塔身安全,在十几年前已经不再允许游客登塔‌,以防造成更大的破坏。后悔自己来的太迟无法参观楼上,建议朋友们尽早来感受一下应县木塔的历史韵味和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矗立千年,风姿未减。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辽代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见证了应县乃至整个山西地区的发展。参观应县木塔,不禁感慨万千,由衷叹服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应县木塔牵扯到很多建筑、历史、物理、佛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和知识,本文一些知识点只是导游介绍或网上查询得来,难免人云亦云,也恐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b></p> 感谢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