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学生研学,去了枝江马家店一家园林基地。观其状,应该是圈一块地,盖几栋房子,移栽一些老树,招几个人,设置几个活动项目,一阵吆喝,便开张营业。地倒是平坦,大门一关,在里面玩耍,学习,安全不用担心。如今大范围经济潇条,旅游业却方兴未艾,研学就成了新型产业。也是,教室外也是课堂,于是,各个视角都瞄准了青少年,学生出钱,旅行社与研学基地提供服务和平台,寓教于乐,最终皆大欢喜,至少养活了一批人,学生也放松了身心。</p> <p class="ql-block"> 漫步园内,没想到一些果树竟有些引人注目。一树三果,我是首次听说,看来井底之蛙,不是孤陋寡闻,便是自称夜郎。我们长了见识,学生更不用说,囊中又收获了一些知识。在果树上稼接,母体就有了三个不同的孩子,热闹之余,更多的是家族兴旺发达。植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于此,想起了两句古语,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脑海里存储的多了,厚积薄发,即使不是信手拈来,也会文思泉涌。商机应该是潜在的,就看投资者有无洞察市场的眼光与胆识。当然,我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敢妄论经营策略,想当然而已。</p> <p class="ql-block"> 水果会爬树,也是冲击视觉的园内怪象之一。橘子我们都熟悉,大多结在矮矮的灌木之上,这里却爬上了乔木,像在玩皮地荡秋千。一棵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橘子、澄黄的橙子和黄绿的柚子,俨然一幅油画,令人惊讶不已。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并非夸张,在这里得以验证,农艺师的智慧与创新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学生在园内走一走看一看,也算是不虚此行。也许,受此启迪与影响,有学生爱上农艺,也是说不准的事。少年时期的热爱,往往会让人义无反顾地追求,此类例证,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一棵树上的叶子稀稀落落,果子倒是不少,远看以为是梨子,摘下来细细审视,方知是木瓜,园内的人说,此瓜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放在小车驾驶室内效果尤佳。谓之园林,倒也名副其实,树木繁茂,瓜果遍布,恍惚间误以为闯进了桃花源,若是阳春三月,定是莺歌燕舞,繁花似锦。要是想感受诗意,一定选择春天来,特定的环境,既定的氛围,既能发展思维能力,又会增强文化自信。有一联古诗为证,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于是,人是花的一部分,花也是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论资历,园中的那棵百年古树,当仁不让。看样子,应该出生长大在这里。有了这棵古树,园林便增加了一半的厚重。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带不走历史的印记。建此园林,有幸成为教育载体,但最终的目的是赚钱,追寻利润增长点。勿庸晦言,文化搭台经营唱戏,奏出的是资本运营的交响。作为旁观者,无需深究,毕竟是过客。纵观各地的研学基地,凡服务周到、种类齐全、内涵丰富、文化厚实、贯穿中外者,均门庭若市财源广进。作为书生,关注的是震撼程度和育人效应,钱应当赚,但要取之有道,名正言顺。</p> <p class="ql-block"> 犹如蜻蜓点水,除了视觉冲击,更要直抵心扉,在脑海中掀起狂澜。所到之处,皆言不虚此行,方为上策。于我们而言,学习的机会难得,即使思维已成定势,也要力求与时俱进,对于人类而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枝江马家店属平原地区,但此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平坦。</p> <p class="ql-block"><b>(魏以进,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有百余篇散文于UN《New China》、香港《文汇报》、《湖北日报》和《三峡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故乡魏家坡》。创办小荷文学社,指导学生写有千余篇习作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b></p>